Quality Gurus/Pioneers-2 .W.Edwards Deming -Taught SQC to Japanese QC people -14 points based on: .Constancy of purpose .Continual improvement ·Profound knowledge -Appreciation for a system -A theory of variation -A theory of knowledge -Psychology -PDCA cycle(shared with Shewhart) -Honored by Japanese prize in his name 质量管理学一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统计质量控制的发展:SPC和可靠性 二战期间,为了提高 AWSZ1.1-1941:质量管理指南; 军品质量和可靠性, 美国政府制订了三个 AWSZ1.2-1941:数据分析用控制图法; 战时质量控制标准 AWSZ1.3-1942:工序控制图法。 D 以可靠性为标志的推测统计 飞机、通信、电子 军工等产品的广泛应 信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用 口设计质量的分析和控制; “事先控制,预防废品”的 质量管旗开始进入统计质量被理 质量管理新思路 阶段的标龙 质量管理学一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16
16 质量管理学-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Quality Gurus / Pioneers - 2 •W. Edwards Deming –Taught SQC to Japanese QC people –14 points based on: •Constancy of purpose •Continual improvement •Profound knowledge –Appreciation for a system –A theory of variation –A theory of knowledge –Psychology –PDCA cycle (shared with Shewhart) –Honored by Japanese prize in his name 质量管理学-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 AWSZ1.1 –1941: 质量管理指南; ) AWSZ1.2 –1941: 数据分析用控制图法; ) AWSZ1.3 –1942: 工序控制图法。 统计质量控制的发展:SPC和可靠性 二战期间,为了提高 军品质量和可靠性, 美国政府制订了三个 战时质量控制标准 飞机、通信、电子、 军工等产品的广泛应 用 ) 以可靠性为标志的推测统计; ) 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 设计质量的分析和控制; “事先控制,预防废品”的 质量管理新思路 质量管理开始进入统计质量管理 阶段的标志 质量管理开始进入统计质量管理 阶段的标志
美国不同时期锅炉工作压力与爆炸频次图 锅炉蒸汽压力 400 (Mpa)」 35 锅炉蒸汽压力 0 14 1880 1890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1980年度 质量管理学一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模型 Out-of-Control Action Plan OCAP control -limits charts single process input output 具有反馈和调节的系统 质量管理学一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17
17 质量管理学-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美国不同时期锅炉工作压力与爆炸频次图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年度 0 100 200 300 400 35 28 21 14 7 锅 炉 爆 炸 频 次 锅 炉 爆 炸 频 次 锅炉蒸汽压力 ( Mpa ) 锅炉蒸汽压力 锅炉蒸汽压力 质量管理学-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模型 input output OCAP control charts limits single process X-bar Chart for yield Subgroup X-bar 0 4 8 12 16 20 13,6 13,8 14 14,2 14,4 Out-of-Control Action Plan 具有反馈和调节的系统
统计质量管理主要问题 1.仍然以满足产品标准为目的,而 不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目的: 2.偏重于工序管理,而没有对产品 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 3.统计技术难度较大,主要靠专家和技 术人员,难以调动广大工人参与质量 管理的积极性: A 质量管理与组织管理未密切结合起来, 质量管理仅限于数学方法,常被领导 人员忽视。 质量管理学一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统计质量管理主要问题 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产品质量的形成 不仅与生产制造过程有关,还与涉及 到其他许多过程、环节和因素有关。 只有将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统统纳入 质量管理的轨道,并保持系统、协调 的运作,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 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形势的推动下,全面质 量管理的理论应运而生。 质量管理学一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18
18 质量管理学-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1. 仍然以满足产品标准为目的,而 不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目的; 2. 偏重于工序管理,而没有对产品 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 统计质量管理主要问题 3. 统计技术难度较大,主要靠专家和技 术人员,难以调动广大工人参与质量 管理的积极性; 4. 质量管理与组织管理未密切结合起来, 质量管理仅限于数学方法,常被领导 人员忽视。 质量管理学-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产品质量的形成 不仅与生产制造过程有关,还与涉及 到其他许多过程、环节和因素有关。 只有将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统统纳入 质量管理的轨道,并保持系统、协调 的运作,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 统计质量管理主要问题 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形势的推动下,全面质 量管理的理论应运而生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第三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从60年代 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促使统计质量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 过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②保护浦费者列益运动的兴起; o) ③现代质量管理科学的发長; ④60年代在管理理论上出现了行为学派。 质量管理学一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60年代在管理理论上出现了行为学派。工人不单纯追求金钱, 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 感、受人尊重等, 代表人物有梅奥(1880一1949)、麦 格雷戈(1906一1964)等。 自我发 展的需要 “X理论”,以往的管理学理论忽视工 人的主动性,把生产效率不高归结 尊严的需要 于工人的不诚实、懒情等,因而以 对工人的管束和强制为主。 归属的需要 “Y理论”:应考虑到工人不是被动的、 其行为是受动机支配的,因此,管 安全和杜会需要 理应有利于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诱 发其行为动机。 生理需要 2理论”:强调企业文化建设 质量管理学一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19
19 质量管理学-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第三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从60年代 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促使统计质量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 过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② 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的兴起; ③ 现代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 ④ 60年代在管理理论上出现了行为学派。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质量管理学-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60年代在管理理论上出现了行为学派。工人不单纯追求金钱, 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 感、受人尊重等,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生理需要 安全和社会需要 归属的需要 尊严的需要 自我发 展的需要 代表人物有梅奥(1880—1949)、麦 格雷戈(1906—1964)等。 “X理论”:以往的管理学理论忽视工 人的主动性,把生产效率不高归结 于工人的不诚实、懒惰等,因而以 对工人的管束和强制为主。 “Y理论”:应考虑到工人不是被动的、 其行为是受动机支配的,因此,管 理应有利于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诱 发其行为动机。 “Z理论”: 强调企业文化建设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最基本、经典的理论 ?质量管理历史上最为光辉的里程碑。 ?当今世界质量管理最基本、最经典的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思想诞生 于美国,费根鲍姆和朱兰为之作 出了不朽的功绩。 质量管理学一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费根鲍姆 r50年代中期,费根鲍姆(A.V.Feigenbaum)提出了全面质 量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 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 服务,把企业内各部分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 量的活动,构成为一种有效的体系。” 这一理论扩大了质量管想的应用施圆。即从早期集中于生 产过程扩展到了产品设计和原材料的系购。这一理论的一 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高晨领导更多地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 质量管理学一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20
20 质量管理学-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质量管理历史上最为光辉的里程碑。 当今世界质量管理最基本、最经典的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最基本、经典的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思想诞生 于美国,费根鲍姆和朱兰为之作 出了不朽的功绩。 质量管理学-振华港机工程硕士 1:质量管理的历史、演绎 )50年代中期,费根鲍姆(A.V.Feigenbaum)提出了全面质 量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费根鲍姆 这一理论扩大了质量管理的应用范围。即从早期集中于生 产过程扩展到了产品设计和原材料的采购。这一理论的一 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高层领导更多地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 “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 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 服务,把企业内各部分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 量的活动,构成为一种有效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