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高中2012级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 第丨卷选择题(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拾级/拾遗殷红/殷实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B.稽查/稽首剥皮/盘剥 年半载/载歌载舞 C.扎针/驻扎落色/落枕弹冠相庆/怒发冲冠 D.荷载/荷包枕藉/狼藉和盘托出/曲高和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许多时没有动静,把总焦虑起来了,悬了二十千的赏,才有两个团丁冒了险,逾垣 进去,里应外合。一涌而入,将阿Q抓出来。 B.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 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C.孟子开始游说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和纵连横之际。战国七雄, 已经预备长期的大厮杀 D.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装匣放到母亲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 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像上咂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经过九年的艰苦奋斗,于2011年创办自己的公司,如 今已是亿万富翁。 B.公司明确规定,严格管理,对春节回家探亲但久假不归的两名人员已按相关规定与 其解除劳动关系。 C.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必然要经过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 这却是不易之论。 D.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不负众望,获得了冬奥会花样 滑冰双人滑金牌 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语的一句是 A.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因此应发展和重视家庭教育 B.气候恶化从多方面直接显示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失衡,也告诉人们如果不采取措施, 工业化就会导致人类难以逆转的绝境。 C.在新课改活动中,许多学校围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课改活动, 全面提高了教师课改的认识和技能 D.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来自14个国家的21艘海军舰艇20日齐 聚中国青岛,拉开了多国海军活动的序幕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 李庆本 近代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外来文化的输入远远高于中华 文化的输出,文化贸易的逆差现象非常明显。近年来,我们在国外设立中国文化中心,使之 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相关高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 汉语学习者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都大大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 中华文化中有许多精华的价值理念,像“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完全可
四川省广元市高中 2012 级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拾.级/拾.遗 殷.红/殷.实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B.稽.查/稽.首 剥.皮/盘剥. 一年半载./载.歌载舞 C.扎.针/驻扎. 落.色/落.枕 弹冠.相庆/怒发冲冠. D.荷.载/荷.包 枕藉./狼藉. 和.盘托出/曲高和.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许多时没有动静,把总焦虑起来了,悬了二十千的赏,才有两个团丁冒了险,逾垣 进去,里应外合。一涌而入,将阿 Q 抓出来。 B.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 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C.孟子开始游说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和纵连横之际。战国七雄, 已经预备长期的大厮杀。 D.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装匣放到母亲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 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像上咂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曾经一文不 ...名.的年轻人,经过九年的艰苦奋斗,于 2011 年创办自己的公司,如 今已是亿万富翁。 B.公司明确规定,严格管理,对春节回家探亲但久假不归 ....的两名人员已按相关规定与 其解除劳动关系。 C.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必然要经过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 这却是不易之论 ....。 D.2010 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不负众望 ....,获得了冬奥会花样 滑冰双人滑金牌。 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语的一句是 A.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因此应发展和重视家庭教育。 B.气候恶化从多方面直接显示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失衡,也告诉人们如果不采取措施, 工业化就会导致人类难以逆转的绝境。 C.在新课改活动中,许多学校围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课改活动, 全面提高了教师课改的认识和技能。 D.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 60 周年,来自 14 个国家的 21 艘海军舰艇 20 日齐 聚中国青岛,拉开了多国海军活动的序幕。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 李庆本 近代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外来文化的输入远远高于中华 文化的输出,文化贸易的逆差现象非常明显。近年来,我们在国外设立中国文化中心,使之 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相关高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 汉语学习者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都大大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 中华文化中有许多精华的价值理念,像“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完全可
以作为人类的普遍价值。对外传播不能只依靠政府,民间的传播渠道也非常重要。当然,有 许多时候,单靠宣传是不够的。影视、动漫、音乐、戏曲等文化产品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 说到文化传播,我国有一门“跨文化阐释学"。1954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参 加日内瓦的五国外长会议。会后周总理邀请外国客人观看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 英台》,但在如何向外国人解说这部电影上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总 理审阅,总理最后提议只要标以“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可以了。这是“跨文化阐 释学“的一个成功例证。实践证明,总是那些与本士文化相近的外来文化最容易被本土文化 所接受,对中国人是如此,对外国人也是如此 在采用跨文化阐释的方法来阐释中国文本方面,我们的学术前辈像严复、梁启超、王国 维、蔡元培、钱钟书等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的硏究成果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向世界解说中 国文化的理论资源。蔡元培指出:‘孔子日:匹夫不可夺志。孟子曰: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由之谓也。古者盖谓之义。”“孔子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平等之谓也。古者盖谓之恕。”“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亲爱之谓也。古者 盖谓之仁。″蔡元培的这种以自由释义、以平等释恕、以博爱释仁,不见得非常确切,当然 也不是唯一正确的笞案,但这种方法无疑会使外国人易于接受。 中国的这些元典之所以称之为元典,就在于它意义的深厚性。所以我们有两千多年的元 典解释史,而不同时代的不同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进行理解和阐释 我们过去有一种看法,就是把解释看成是通达真实本体的一个途径,一种手段。但现代 阐释学却认为,阐释本身就是本体。这种看法很值得我们研究。而所谓跨文化阐释,就是用 另一种文化、语言、文本来解释、补充或替换原来的文化、语言、文本。这是一个开放的过 程。它需要将词和意义分离,然后跨越意义进入另一种语言,进行重新组合。在这个过程中 意义肯定会发生变迁。问题是,任何词语都是与其他词语发生关联的时候才有意义,这就构 成了意义的不可确定性,也为解释预留了空间。对意义的解释不仅由作者和文本决定,同时 也由读者决定。所以意义的变迁是解释的内在机制,属于正常现象。解释当然有解释的范围, 不能是无效的解释,也不能是过度解释。但这不能成为否定跨文化阐释的理由。我们只能在 承认跨文化阐释可能性、可行性的前提下,认真硏究如何进行跨文化阐释的问题。 总之,在我们向世界传播和解释中华文化的时候,"跨文化阐释学”是一门值得我们好 好研究的学问。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采用“取外来之观念与中国固有 之材料互相参证”的方法,其实就是—种“跨文化阐释法″,钱钟书的《管锥编》也属于跨 文化阐释。我们还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而所有这些成果都可以成为我们向世界解释中 华文化时可资借用的重要资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5.下列关于“跨文化阐释”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跨文化阐释”就是用另一种文化、语言、文本来解释、补充或替换原来的文化 语言、文本的过程。 B.“跨文化阐释”需要将词和意义分离,然后跨越意义进行另一种语言,进行重新组 合,是一个开放的过程 C.对“跨文化阐释”后的作品意义的解释不仅由作者和文本决定,同时也由读者决定 D.作者认为,“跨文化阐释”的阐释本身就是本体,而不仅仅是通达真实本体的一个
以作为人类的普遍价值。对外传播不能只依靠政府,民间的传播渠道也非常重要。当然,有 许多时候,单靠宣传是不够的。影视、动漫、音乐、戏曲等文化产品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 效果。 说到文化传播,我国有一门“跨文化阐释学”。1954 年 4 月,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参 加日内瓦的五国外长会议。会后周总理邀请外国客人观看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 英台》,但在如何向外国人解说这部电影上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写了 15 页的说明书呈总 理审阅,总理最后提议只要标以“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可以了。这是“跨文化阐 释学”的一个成功例证。实践证明,总是那些与本土文化相近的外来文化最容易被本土文化 所接受,对中国人是如此,对外国人也是如此。 在采用跨文化阐释的方法来阐释中国文本方面,我们的学术前辈像严复、梁启超、王国 维、蔡元培、钱钟书等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向世界解说中 国文化的理论资源。蔡元培指出:“孔子曰:匹夫不可夺志。孟子曰: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由之谓也。古者盖谓之义。”“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平等之谓也。古者盖谓之恕。”“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亲爱之谓也。古者 盖谓之仁。”蔡元培的这种以自由释义、以平等释恕、以博爱释仁,不见得非常确切,当然 也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但这种方法无疑会使外国人易于接受。 中国的这些元典之所以称之为元典,就在于它意义的深厚性。所以我们有两千多年的元 典解释史,而不同时代的不同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进行理解和阐释。 我们过去有一种看法,就是把解释看成是通达真实本体的一个途径,一种手段。但现代 阐释学却认为,阐释本身就是本体。这种看法很值得我们研究。而所谓跨文化阐释,就是用 另一种文化、语言、文本来解释、补充或替换原来的文化、语言、文本。这是一个开放的过 程。它需要将词和意义分离,然后跨越意义进入另一种语言,进行重新组合。在这个过程中, 意义肯定会发生变迁。问题是,任何词语都是与其他词语发生关联的时候才有意义,这就构 成了意义的不可确定性,也为解释预留了空间。对意义的解释不仅由作者和文本决定,同时 也由读者决定。所以意义的变迁是解释的内在机制,属于正常现象。解释当然有解释的范围, 不能是无效的解释,也不能是过度解释。但这不能成为否定跨文化阐释的理由。我们只能在 承认跨文化阐释可能性、可行性的前提下,认真研究如何进行跨文化阐释的问题。 总之,在我们向世界传播和解释中华文化的时候,“跨文化阐释学”是一门值得我们好 好研究的学问。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采用“取外来之观念与中国固有 之材料互相参证”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跨文化阐释法”,钱钟书的《管锥编》也属于跨 文化阐释。我们还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而所有这些成果都可以成为我们向世界解释中 华文化时可资借用的重要资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5.下列关于“跨文化阐释”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跨文化阐释”就是用另一种文化、语言、文本来解释、补充或替换原来的文化、 语言、文本的过程。 B.“跨文化阐释”需要将词和意义分离,然后跨越意义进行另一种语言,进行重新组 合,是一个开放的过程。 C.对“跨文化阐释”后的作品意义的解释不仅由作者和文本决定,同时也由读者决定。 D.作者认为,“跨文化阐释”的阐释本身就是本体,而不仅仅是通达真实本体的一个
途径、一种手段 6.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更能够接受那些与本土文化相近的外来文化。 B.一般来说,各个国家的本土文化都不能够接受与本土文化差别大的外来文化 C.中国人更能够接受与中国毗邻国家的文化,因为这些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近。 D.要想让自己国家的文化被外国文化接受,必须改造自己国家的文化以适应外国文化 7.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元典之所以称之为元典,就在于它意义的深厚性。如果我们试图预设一个固定 不变且唯一的答案来框住元典,就等于扼杀了它的生命力 B.在我们向世界传播和解释中华文化的时候,只有进行“跨文化阐释”才是唯一行得 通的,所以我们必须好好研究“跨文化阐释学”。 C.周总理提议在说明书上把《梁山伯与祝英台》标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是“跨文化阐释学”上最早的一个成功例证 D.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十分必要,因为中华文化中有许多精华的价值理念,像已成为 人类普遍价值的“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市南有皇女台,汉大将军梁翼所造 犹高五丈余。景明中,比丘道恒立灵仙寺于其上。台西有河阳县,台东有侍中侯刚宅。市西 北有土山鱼池,亦翼之所造,即《汉书》所谓“采土筑山,十里九阪,以象二崤”者。 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有刘宝者最为富室 州郡都会之处,皆立一宅,各养马十匹。至于盐粟贵贱,市价高下所在一例。舟车所通足迹 所履,莫不商贩焉,是以海内之货成萃其庭。产匹铜山,家藏金穴;宅宇逾制,楼观出云 车马服饰拟于王者。 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填,天下妙伎岀焉。有田僧超者善吹笳 能为《壮土歌》《项羽吟》,征西将军崔延伯甚爱之。正光末,高平失据,虐吏充斥。贼帅万 俟丑奴寇暴泾、岐之间,朝廷为之旰食,诏延伯总步骑五万讨之。延伯出师于洛阳城西张方 桥,即汉之夕阳亭也。时公卿祖道,车骑成列。延伯危冠长剑,耀武于前,僧超吹《壮土》 笛曲于后,闻之者懦夫成勇,剑客思奋。延伯胆略不群,威名早著,为国展力,二十余年, 攻无全城,战无横阵,是以朝廷倾心送之。延伯毎临阵令僧超为《壮士》声,甲胄之士莫不 踊跃。延伯单马入阵旁若无人,勇冠三军,威镇戎竖,二年之间,献捷相继。丑奴募善射者 射僧超,亡,延伯悲惜哀恸。左右谓伯牙之失钟孑期,不能过也。后延伯为流矢所中,卒于 军中。于是五万之师,一时溃散 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 暑赫睎,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味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 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干里,以其远至,号日鹤觞,亦名骑驴酒。永熙年中,南青州 刺史毛鸿宾赍酒乏藩,路逢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复令擒奷酒。游侠语曰:不畏 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 市北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赁辆[注]车为事。别有阜财、金肆二里 富人在焉。凡此十里,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干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 相临望。金银锦绣,奴婢缇衣,五味八珍,仆隶毕口。神龟年中,以工商上僭,议不听金银 锦绣。虽立此制,竟不施行
途径、一种手段。 6.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更能够接受那些与本土文化相近的外来文化。 B.一般来说,各个国家的本土文化都不能够接受与本土文化差别大的外来文化。 C.中国人更能够接受与中国毗邻国家的文化,因为这些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近。 D.要想让自己国家的文化被外国文化接受,必须改造自己国家的文化以适应外国文化。 7.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元典之所以称之为元典,就在于它意义的深厚性。如果我们试图预设一个固定 不变且唯一的答案来框住元典,就等于扼杀了它的生命力。 B.在我们向世界传播和解释中华文化的时候,只有进行“跨文化阐释”才是唯一行得 通的,所以我们必须好好研究“跨文化阐释学”。 C.周总理提议在说明书上把《梁山伯与祝英台》标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是“跨文化阐释学”上最早的一个成功例证。 D.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十分必要,因为中华文化中有许多精华的价值理念,像已成为 人类普遍价值的“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市南有皇女台,汉大将军梁翼所造, 犹高五丈余。景明中,比丘道恒立灵仙寺于其上。台西有河阳县,台东有侍中侯刚宅。市西 北有土山鱼池,亦翼之所造,即《汉书》所谓“采土筑山,十里九阪,以象二崤”者。 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有刘宝者最为富室。 州郡都会之处,皆立一宅,各养马十匹。至于盐粟贵贱,市价高下所在一例。舟车所通足迹 所履,莫不商贩焉,是以海内之货成萃其庭。产匹铜山,家藏金穴;宅宇逾制,楼观出云; 车马服饰拟于王者。 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填,天下妙伎出焉。有田僧超者善吹笳, 能为《壮士歌》《项羽吟》,征西将军崔延伯甚爱之。正光末,高平失据,虐吏充斥。贼帅万 俟丑奴寇暴泾、岐之间,朝廷为之旰食,诏延伯总步骑五万讨之。延伯出师于洛阳城西张方 桥,即汉之夕阳亭也。时公卿祖道,车骑成列。延伯危冠长剑,耀武于前,僧超吹《壮士》 笛曲于后,闻之者懦夫成勇,剑客思奋。延伯胆略不群,威名早著,为国展力,二十余年, 攻无全城,战无横阵,是以朝廷倾心送之。延伯每临阵令僧超为《壮士》声,甲胄之士莫不 踊跃。延伯单马入阵旁若无人,勇冠三军,威镇戎竖,二年之间,献捷相继。丑奴募善射者 射僧超,亡,延伯悲惜哀恸。左右谓伯牙之失钟子期,不能过也。后延伯为流矢所中,卒于 军中。于是五万之师,一时溃散。 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 暑赫睎,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味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 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日鹤觞,亦名骑驴酒。永熙年中,南青州 刺史毛鸿宾赍酒乏藩,路逢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复令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 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 市北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赁辆[注]车为事。别有阜财、金肆二里, 富人在焉。凡此十里,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 相临望。金银锦绣,奴婢缇衣,五味八珍,仆隶毕口。神龟年中,以工商上僭,议不听金银 锦绣。虽立此制,竟不施行
(选自杨伭之《洛阳伽蓝记》,有删节) 【注】辆:灵车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十里九阪,以象二崤象:表现 B.车马服饰拟于王者拟:超过 C.延伯危冠长剑,耀武于前危:高 D.重门启扇,阁道交通交通:运输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洛阳大市繁华的一组是 ①市南有皇女台②市西北有土山鱼池③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 ④海内之货咸萃其庭⑤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⑥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洛阳大市周长八里,市南有女皇台,台上有灵仙寺,台西有河阳县府,台东有侍中 侯刚的住宅,市西北有土山和鱼池,是梁翼所挖筑。 B.洛阳大市东面的通商里和达货里有一个叫刘宝的人最为富有。各州、郡的闹市地带 都有刘宝商贩的势力,也都有刘宝所建的宅院。 C.洛阳大市南的调音里和乐律里有一个叫田僧超的人善于吹奏《壮士歌》,崔延伯曾让 田僧超为将士吹奏此曲鼓舞士气,打了很多胜仗 D.洛阳大市各行各业以类而聚,如市西的延酤里和治觞里的居民大多以酿酒为业,市 北的慈孝里和奉终里的居民以出售棺材、租赁灵车为业。 第川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至于盐粟贵贱,市价高下所在一例。(6分) 译文 (2)虽立此制,竟不施行。(4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悲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 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2)颈联中“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义的艺术形象,指出“山鸟”和“井梧”分 别喻指哪类人。(4分) 13.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诗经·邶风·静女》中“ ”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 逗趣的生动细节。 荀子《劝学》说:“ 刘禹锡诗 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 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蝉蜕于浊秽。(司马迁《屈原列传》) 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的 ”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
(选自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有删节) 【注】辆:灵车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十里九阪,以象二崤 象:表现 B.车马服饰拟于王者 拟:超过 C.延伯危冠长剑,耀武于前 危:高 D.重门启扇,阁道交通 交通:运输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洛阳大市繁华的一组是 ①市南有皇女台 ②市西北有土山鱼池 ③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 ④海内之货咸萃其庭⑤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 ⑥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洛阳大市周长八里,市南有女皇台,台上有灵仙寺,台西有河阳县府,台东有侍中 侯刚的住宅,市西北有土山和鱼池,是梁翼所挖筑。 B.洛阳大市东面的通商里和达货里有一个叫刘宝的人最为富有。各州、郡的闹市地带 都有刘宝商贩的势力,也都有刘宝所建的宅院。 C.洛阳大市南的调音里和乐律里有一个叫田僧超的人善于吹奏《壮士歌》,崔延伯曾让 田僧超为将士吹奏此曲鼓舞士气,打了很多胜仗。 D.洛阳大市各行各业以类而聚,如市西的延酤里和治觞里的居民大多以酿酒为业,市 北的慈孝里和奉终里的居民以出售棺材、租赁灵车为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至于盐粟贵贱,市价高下所在一例。(6 分) 译文: (2)虽立此制,竟不施行。(4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悲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 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 分) (2)颈联中“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义的艺术形象,指出“山鸟”和“井梧”分 别喻指哪类人。(4 分) 13.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实迷途其未远,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诗经·邶风·静女》中“ , ”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 逗趣的生动细节。 荀子《劝学》说:“ , ; , , 。”刘禹锡诗 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 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2) ,蝉蜕于浊秽。 (司马迁《屈原列传》) 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的“ , ”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
排遣的离别之苦。李白《将进酒》说:“ 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 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 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 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 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涧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 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疊叠的人 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干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 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 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 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 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 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涸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 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 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 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孑“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 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箮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同律动,我 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 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 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早”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 从容运转,成为几干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 国早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 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冋辉。 临别的晩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美味的河鲜,窗外是涛呜的和弦,真是种久违的幸 福。 14.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3分)
排遣的离别之苦。李白《将进酒》说:“ , 。”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 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 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 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 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 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 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 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 2200 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 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 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 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涸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 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 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 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 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 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 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 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早”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 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 国早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 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美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 福。 14.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