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2015届高三零诊 语文试题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赦免(she)亲家(qing)江堤(di)聊以慰藉(j) B.棱角(leng)羝羊(di)闷热(men)刽子手(gui) C.天堑(qian)蛮横(heng)剔除(ti)恸哭(tong) D.龟裂(jn)讥诮(qiao)监生(jidn)戛然而止(jia) 2.下列列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喧度假村杳无音信前合后偃 B.国萃舶来品礼尚往来冠冕堂皇 C.针砭水龙头耸人听闻委曲求全 D.诙谐明信片出奇不意发扬光大 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运用正确一项是 A.党的十八大以来,有苏荣、徐才厚、周永康等三名副国级以上官员落马,这 体现了中共中央铁腕反腐的决心和意志。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趋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C.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 能抛砖引玉,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D.“山寨春晚”在遭遇资金缺口、合作媒体退岀等问题后无声谢幕,创办人则 称将引进商业化模式继续筹备,网民认为这不是“梦想”,而是倚马可待的事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如果处理不好,产生叠 加效应,就会阻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B.从统治、管理到治理,海外媒体和专家不仅据此感知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 国未来社会经济改革的温度和方向,更注意到中国决策层执政思路表述的些微变 化 C.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食盐过多、感冒等诱 发的 D.北京市政府称,北京于5月12日启用了专职武装巡逻力量,以应对可能发 生在首都的暴力事件。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问答第5-7题 酒有酒令,众所周知。但若说到茶令,可能就鲜为人知了。茶令是我国古代先贤 创造出的一种饮茶助兴的游戏,是我国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品茶行令,最早 流行于盛产茶叶的江南一带。翻阅《中国风俗辞典》,其中记载有:“茶令流行 于江南地区。饮茶时以一人令官,饮者皆听其号令,令官出难题,要求人解答或 执行,做不到者以茶为赏罚。” 据考证,“茶令”一词虽始见于宋代,但这种以茶为内容的行令形式,其实在唐 代就已经出现。它以续诗“接龙”形式,令三五诗友促膝围坐,围绕茶的主题续 成茶诗,续不上诗句者就当场受罚。如唐代有一首别具风格的茶诗《五言月夜啜
四川省巴中市 2015 届高三零诊 语文试题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 27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赦免(shè) 亲家(qìng) 江堤(dī) 聊以慰藉(jí) B.棱角(léng) 羝羊(dī) 闷热(mèn) 刽子手(guì) C.天堑(qiàn) 蛮横(hèng) 剔除(tì) 恸哭(tòng) D.龟裂(jūn) 讥诮(qiào) 监生(jiàn) 戛然而止(jiá) 2.下列列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喧 度假村 杳无音信 前合后偃 B.国萃 舶来品 礼尚往来 冠冕堂皇 C.针砭 水龙头 耸人听闻 委曲求全 D.诙谐 明信片 出奇不意 发扬光大 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运用正确一项是 A.党的十八大以来,有苏荣、徐才厚、周永康等三名副国级以上官员落马,这 体现了中共中央铁腕反腐的决心和意志。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趋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C.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 能抛砖引玉,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D.“山寨春晚”在遭遇资金缺口、合作媒体退出等问题后无声谢幕,创办人则 称将引进商业化模式继续筹备,网民认为这不是“梦想”,而是倚马可待的事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如果处理不好,产生叠 加效应,就会阻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B.从统治、管理到治理,海外媒体和专家不仅据此感知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 国未来社会经济改革的温度和方向,更注意到中国决策层执政思路表述的些微变 化。 C.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食盐过多、感冒等诱 发的。 D.北京市政府称,北京于 5 月 12 日启用了专职武装巡逻力量,以应对可能发 生在首都的暴力事件。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问答第 5-7 题 酒有酒令,众所周知。但若说到茶令,可能就鲜为人知了。茶令是我国古代先贤 创造出的一种饮茶助兴的游戏,是我国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品茶行令,最早 流行于盛产茶叶的江南一带。翻阅《中国风俗辞典》,其中记载有:“茶令流行 于江南地区。饮茶时以一人令官,饮者皆听其号令,令官出难题,要求人解答或 执行,做不到者以茶为赏罚。” 据考证,“茶令”一词虽始见于宋代,但这种以茶为内容的行令形式,其实在唐 代就已经出现。它以续诗“接龙”形式,令三五诗友促膝围坐,围绕茶的主题续 成茶诗,续不上诗句者就当场受罚。如唐代有一首别具风格的茶诗《五言月夜啜
茶联句》,就是当时参与“接龙”的颜真卿、陆士修、张荐、李萼、崔万、谢皎 然6人,在品茗行令中共同创作的。诗曰: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不须攀月 桂,何假树庭萱(萼):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万);流华净肌骨,疏瀹涤 心原(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皎然);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 修) 诗中引用的诸如“泛花”“代饮”“醒酒”“月桂”“流华”“疏瀹”“不似 春醪”“素瓷”“芳气”等词皆与饮茶有关,而品茗行令时宾主间的融洽气氛 也提高了饮茶的品位。 南宋龙图阁学士王十朋,精文通诗,也喜好行茶令。他曾在诗中写道:“搜我肺 肠着茶令。”他经常向茶友推介茶令及其行令的形式,且在诗文中写有:“余归, 与诸子讲茶令,每会茶,指一物为题,各举故事,不通者罚 同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不仅爱茶,也嗜好行茶令。她与丈夫、金石 学家赵明诚在汴京结婚时,住在清雅幽静的“归来堂”,他们在“酒阑更喜团茶 苦”的生活中,更是喜欢饮茶行令。李清照独创了一种妙趣横生的茶令。夫妻 人泡茶行令一般是问答式,以考经史典故知识为主,如某一典故出自哪一卷、册、 页等。 茶助文思,通过饮茶行令,予人兴奋、清醒、机智,增识广闻,对创作萌发灵感 大有裨益。赵明诚写出了一部长达30卷的《金石录》,成为我国考古史上的著 名人物。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记叙了她与赵明诚共同生活,行茶令的趣事 佳话:“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 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 杯中,反不得饮而起……”可见,茶令为他们的书斋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茶令与酒令大不一样,赢家方可饮茶,而输者不许品茗。对此,清代著名学者俞 正燮的《易安居士事辑》中亦有详尽记载。鲁迅在杂文《喝茶》中亦写有:“有 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品好茶不单是泡饮质量好的茶叶,而且注入 了文化味,丰富了“品好茶”的内涵 近代,作为一代学界泰斗的钱钟书,终年伏案潜心于著述,笔耕劳作之余,则与 著名文学家杨绛戏仿南宋李清照和赵明诚行茶令之雅举。不论谁输谁嬴,每斗罢 局,彼此相视,捧腹大笑。钱钟书在《槐聚诗存》中写道:“翻书赌茗相随老, 安稳竖牢祝此身。”如此赌茗,给他们晚年读书著说乃至生活,都增添了乐趣, 品茶行令亦为时下文朋诗友所钟情,每逢闲暇假日,文友相聚一起品茶行令,涉 及内容丰富多彩。泡饮好茶,制猜佳谜,彼此在行茶令中增长知识,增添乐趣。 在我国这个饮茶大国,逢年过节、亲朋相聚用茶待客时,若能将茶令推陈出新, 便能其乐融融,其情悠悠,增加茶事活动的喜悦气氛。 5.下列关于“茶令”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令是我国古代先贤创造的一种通过赌茶来助兴的游戏,是我国悠久茶文化 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B.据《中国风俗辞典》记载,品茶行令最早流行于盛产茶叶的江南一带。 C.茶令这种以茶为内容的行令形式,其实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但唐代并没有“茶 今 D.茶令以续诗“接龙”形式,令三五诗友促膝围坐,围绕茶的主题续成茶诗, 续不上诗句者就当场受罚。 6.下列关于历代文人品茶行令的相关情况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茶联句》,就是当时参与“接龙”的颜真卿、陆士修、张荐、李萼、崔万、谢皎 然 6 人,在品茗行令中共同创作的。诗曰: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不须攀月 桂,何假树庭萱(萼);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万);流华净肌骨,疏瀹涤 心原(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皎然);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 修)。 诗中引用的诸如“泛花”“代饮”“醒酒”“月桂”“流华”“疏瀹”“不似 春醪”“素瓷”“芳气”等词皆与饮茶有关,而品茗行令时宾主间的融洽气氛, 也提高了饮茶的品位。 南宋龙图阁学士王十朋,精文通诗,也喜好行茶令。他曾在诗中写道:“搜我肺 肠着茶令。”他经常向茶友推介茶令及其行令的形式,且在诗文中写有:“余归, 与诸子讲茶令,每会茶,指一物为题,各举故事,不通者罚。” 同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不仅爱茶,也嗜好行茶令。她与丈夫、金石 学家赵明诚在汴京结婚时,住在清雅幽静的“归来堂”,他们在“酒阑更喜团茶 苦”的生活中,更是喜欢饮茶行令。李清照独创了一种妙趣横生的茶令。夫妻二 人泡茶行令一般是问答式,以考经史典故知识为主,如某一典故出自哪一卷、册、 页等。 茶助文思,通过饮茶行令,予人兴奋、清醒、机智,增识广闻,对创作萌发灵感 大有裨益。赵明诚写出了一部长达 30 卷的《金石录》,成为我国考古史上的著 名人物。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记叙了她与赵明诚共同生活,行茶令的趣事 佳话:“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 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 杯中,反不得饮而起……”可见,茶令为他们的书斋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茶令与酒令大不一样,赢家方可饮茶,而输者不许品茗。对此,清代著名学者俞 正燮的《易安居士事辑》中亦有详尽记载。鲁迅在杂文《喝茶》中亦写有:“有 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品好茶不单是泡饮质量好的茶叶,而且注入 了文化味,丰富了“品好茶”的内涵。 近代,作为一代学界泰斗的钱钟书,终年伏案潜心于著述,笔耕劳作之余,则与 著名文学家杨绛戏仿南宋李清照和赵明诚行茶令之雅举。不论谁输谁赢,每斗罢 一局,彼此相视,捧腹大笑。钱钟书在《槐聚诗存》中写道:“翻书赌茗相随老, 安稳竖牢祝此身。”如此赌茗,给他们晚年读书著说乃至生活,都增添了乐趣。 品茶行令亦为时下文朋诗友所钟情,每逢闲暇假日,文友相聚一起品茶行令,涉 及内容丰富多彩。泡饮好茶,制猜佳谜,彼此在行茶令中增长知识,增添乐趣。 在我国这个饮茶大国,逢年过节、亲朋相聚用茶待客时,若能将茶令推陈出新, 便能其乐融融,其情悠悠,增加茶事活动的喜悦气氛。 5.下列关于“茶令”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令是我国古代先贤创造的一种通过赌茶来助兴的游戏,是我国悠久茶文化 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B.据《中国风俗辞典》记载,品茶行令最早流行于盛产茶叶的江南一带。 C.茶令这种以茶为内容的行令形式,其实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但唐代并没有“茶 令”一词。 D.茶令以续诗“接龙”形式,令三五诗友促膝围坐,围绕茶的主题续成茶诗, 续不上诗句者就当场受罚。 6.下列关于历代文人品茶行令的相关情况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的一首茶诗《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泛花”“代饮”“醒酒”“月 桂”“流华”“疏瀹”“不似春暖”“素瓷”“芳气”等词与茶有关,也提髙了 饮茶的品味。 B.李清照夫妻二人泡茶行令总是考查经史典故知识,以问答式为主。 C.清代著名学者俞正燮的《易安居士事辑》中对茶令的内容、形式、惩罚方式 亦有详尽记载。 D.钱钟书与杨绛戏仿李清照和赵明诚品茶行令的雅举,给他们晩年读书著说带 来了乐趣 7.下列关于品茶行令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茶助文思,通过饮茶行令,使人兴奋、清醒、机智,增识广闻,对帮助创作 者萌发创作灵感有很大作用。 B.在饮茶行令时饮茶的品味提高,也让宾主间气氛更加融洽。 C.南宋时期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不仅爱茶,也嗜好行茶令,并独创了一种妙 趣横生的茶令。 D.逢年过节、亲朋相聚用茶待客时品茶行令,便能宾主其乐融融,增加茶事活 动的喜悦气氛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9题 冯晖,魏州人也。为效节军卒,以功迁队长。董璋反东川,晖从晋髙祖讨璋,军 至剑门,剑门兵守,不得入,晖从佗道出其左,击蜀守兵殆尽。会晋高祖班师, 拜晖澶州刺史。 天福中,范延光反魏州,遣晖袭滑州,不克,遂入于魏,为延光守。已而出降 拜义成军节度使,徙镇灵武。灵武自唐明宗已后,市马籴粟,招来部族,给赐军 士,岁用度支钱六千万,自关以西,转输供给,民不堪役,而流亡甚众。青冈、 土桥之间,氐、羌剽掠道路,商旅行必以兵。晖始至,则推以恩信,部族怀惠, 止息侵夺。然后广屯田以省转饷,治仓库、亭馆千馀区,民不加赋,管内大治 晋高祖下诏书褒美。 党项拓拔彦超最为大族,诸族向背常以彦超为去就。晖之至也,彦超来谒,遂留 之,为起第于城中,赐予丰厚,务足其意。彦超既留,而诸部族争以羊马为市易, 期年有马五千匹。晋见晖马多而得夷心,反以为患,徙镇静难,又徙保义。岁中 召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河阳节度使,晖于是始觉晋有患己意。是时,出帝昏 乱,冯玉、李彦韬等用事,晖曲意事之,因得复镇灵武。时王令温镇灵武,失夷 落心,大为边患。晖即请曰:“今朝廷多事,必不能以兵援臣,愿得自募兵以为 卫。”乃募得兵千馀人,行至梅戍,蕃夷稍稍来谒,晖顾首领一人,指其佩剑曰: “此板桥王氏剑邪?吾闻王氏剑天下利器也。”俯而取诸腰间,若将玩之,因击 杀首领者,其从骑十馀人皆杀之。裨将药元福曰:“今去灵武尚五六百里,奈 何?”晖笑曰:“此夷落之豪,部族之所恃也,吾能杀之,其馀岂敢动哉!”已 而诸族皆以兵扼道路,晖以言譬谕之,独所杀首领一族求战,即与之战而败走, 诸族遂不敢动。晖至灵武,抚绥边部,凡十馀年,恩信大著 官至中书令,封陈留王。广顺三年卒,追封卫王。子继业。 (节选自《新五代史·冯晖传》) 【注】①出帝:后晋皇帝石重贵的帝号。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拜晖澶州刺史拜:授予官职
A.唐代的一首茶诗《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泛花”“代饮”“醒酒”“月 桂”“流华”“疏瀹”“不似春暖”“素瓷”“芳气”等词与茶有关,也提高了 饮茶的品味。 B.李清照夫妻二人泡茶行令总是考查经史典故知识,以问答式为主。 C.清代著名学者俞正燮的《易安居士事辑》中对茶令的内容、形式、惩罚方式 亦有详尽记载。 D.钱钟书与杨绛戏仿李清照和赵明诚品茶行令的雅举,给他们晚年读书著说带 来了乐趣。 7.下列关于品茶行令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茶助文思,通过饮茶行令,使人兴奋、清醒、机智,增识广闻,对帮助创作 者萌发创作灵感有很大作用。 B.在饮茶行令时饮茶的品味提高,也让宾主间气氛更加融洽。 C.南宋时期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不仅爱茶,也嗜好行茶令,并独创了一种妙 趣横生的茶令。 D.逢年过节、亲朋相聚用茶待客时品茶行令,便能宾主其乐融融,增加茶事活 动的喜悦气氛。 三、(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9 题 冯晖,魏州人也。为效节军卒,以功迁队长。董璋反东川,晖从晋高祖讨璋,军 至剑门,剑门兵守,不得入,晖从佗道出其左,击蜀守兵殆尽。会晋高祖班师, 拜晖澶州刺史。 天福中,范延光反魏州,遣晖袭滑州,不克,遂入于魏,为延光守。已而出降, 拜义成军节度使,徙镇灵武。灵武自唐明宗已后,市马籴粟,招来部族,给赐军 士,岁用度支钱六千万,自关以西,转输供给,民不堪役,而流亡甚众。青冈、 土桥之间,氐、羌剽掠道路,商旅行必以兵。晖始至,则推以恩信,部族怀惠, 止息侵夺。然后广屯田以省转饷,治仓库、亭馆千馀区,民不加赋,管内大治。 晋高祖下诏书褒美。 党项拓拔彦超最为大族,诸族向背常以彦超为去就。晖之至也,彦超来谒,遂留 之,为起第于城中,赐予丰厚,务足其意。彦超既留,而诸部族争以羊马为市易, 期年有马五千匹。晋见晖马多而得夷心,反以为患,徙镇静难,又徙保义。岁中, 召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河阳节度使,晖于是始觉晋有患己意。是时,出帝昏 乱,冯玉、李彦韬等用事,晖曲意事之,因得复镇灵武。时王令温镇灵武,失夷 落心,大为边患。晖即请曰:“今朝廷多事,必不能以兵援臣,愿得自募兵以为 卫。”乃募得兵千馀人,行至梅戍,蕃夷稍稍来谒,晖顾首领一人,指其佩剑曰: “此板桥王氏剑邪?吾闻王氏剑天下利器也。”俯而取诸腰间,若将玩之,因击 杀首领者,其从骑十馀人皆杀之。裨将药元福曰:“今去灵武尚五六百里,奈 何?”晖笑曰:“此夷落之豪,部族之所恃也,吾能杀之,其馀岂敢动哉!”已 而诸族皆以兵扼道路,晖以言譬谕之,独所杀首领一族求战,即与之战而败走, 诸族遂不敢动。晖至灵武,抚绥边部,凡十馀年,恩信大著。 官至中书令,封陈留王。广顺三年卒,追封卫王。子继业。 (节选自《新五代史·冯晖传》) 【注】①出帝:后晋皇帝石重贵的帝号。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拜晖澶州刺史 拜:授予官职
B.商旅行必以兵兵:兵器 C.期年有马五千匹期年:满一年后 D.此夷落之豪,部族之所恃也恃:依靠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功迁队长谨拜表以闻 B.为起第于城中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C.民不堪役,而流亡甚众举世非之而不沮 D.因击杀前领者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后广屯田以省转饷,治仓库、亭馆千馀区,民不加赋,管内大治。(4 分) (2)是时,出帝昏乱,冯玉、李彦韬等用事,晖曲意事之,因得复镇灵武。(4 分) 11.传主冯晖聪明机智,极富谋略,试举例证明。(5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4分)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 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选自《孙子兵法》) 1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北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鹍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①取次:随意 (1)上阕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杜鹃?(4分) (2)结合全词来看,作者在听杜鹃啼叫的过程中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小题,每空1分)(6分) (1)吾所以为此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_,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辛苦遭逢起一经,_。(文天祥《过零丁洋》) (4)渔舟唱晚,。(王勃《滕王阁序》)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苏轼的《定风波》 (6)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7)_,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8)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8题 一株斜柳 温海宇 ①一株斜柳生在护村河旁,树干像船一样弯躺在水面上,它什么时候长在这里? 又经历了怎样的际遇长成这般模样?实在是无从考究了。袁村人不管这些,只是
B.商旅行必以兵 兵:兵器 C.期年有马五千匹 期年:满一年后 D.此夷落之豪,部族之所恃也 恃:依靠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以功迁队长 谨拜表以闻 B.为起第于城中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C.民不堪役,而流亡甚众 举世非之而不沮 D.因击杀前领者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 123 分) 四、(31 分) 10.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然后广屯田以省转饷,治仓库、亭馆千馀区,民不加赋,管内大治。(4 分) (2)是时,出帝昏乱,冯玉、李彦韬等用事,晖曲意事之,因得复镇灵武。(4 分) 11.传主冯晖聪明机智,极富谋略,试举例证明。(5 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 8 处)(4 分)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 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选自《孙子兵法》) 1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 分) 鹧鸪天 (北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①取次:随意。 (1)上阕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杜鹃?(4 分) (2)结合全词来看,作者在听杜鹃啼叫的过程中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6 小题,每空 1 分)(6 分) (1)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过零丁洋》) (4)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的《定风波》) (6)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7)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8)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笫 15-18 题。 一株斜柳 温海宇 ①一株斜柳生在护村河旁,树干像船一样弯躺在水面上,它什么时候长在这里? 又经历了怎样的际遇长成这般模样?实在是无从考究了。袁村人不管这些,只是
姑娘媳妇们喜欢蹲在其干上洗衣洗菜。护村河的水是活水,常年流向下游的马家 潭,马家潭是淮河的一个小支流。袁村只有八九户人家,村后是一大片茂密的竹 园。袁村杂树丛生,郁郁葱葱,从外观上看袁村乌黑一片,像上苍遗留在田野上 团水墨,透着古韵沧桑。 ②斜柳的躯干有一抱粗,乌乌的树皮展示着它年岁的久远。春天来了,斜柳 的枝条远远地泛着一抹浅黄,似有薄薄的寒烟笼罩着,春天的太阳格外的红,照 在袁村就有了一种空灵明丽的色调。紫气东来,斜柳的枝条在春意的督促下由浅 黄变为嫩绿,都水灵灵地下垂着,似乎触及到刚刚寒冰融化的春水。经过一个枯 寂而漫长的寒冬,斜柳像刚睡醒的样子,焕发出恒久的活力,是最先长出绿叶的 树木。鸟儿们对这一抹久违的新绿也由衷的青睐,三三两两,穿梭其中,唧唧咋 咋,呼朋引伴,为柳增色。《闲情偶记》说:“此树为纳弹之所,诸鸟亦集,长 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髙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 悦耳。”可见柳树这种诗意的特质果真名不虚传。 ③柳树是没有实际功用的,其弯弯曲曲的造型难成大用,质地亦欠佳,只怕 连木匠也难以垂青它。柳树像一个浪漫主义的文人,潦倒而并不消极,依然斜斜 地长在那河畔。 ④袁村人的观念渐渐发生了变化,村里的许多杂树都被砍伐一空,取而代之 的是一棵棵笔挺髙拔的白杨树,这种俗称“穿天杨”的树种非常健长,六七年就 能成材,自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斜柳长在河畔并没有占置袁村植树的土地, 因此免除杀身之祸而幸运地保留了下来。或许是根系扎在水里的缘故,这株斜柳 长得也出奇的大气、茂盛,几乎延伸到河的对岸。虽说它有近百的岁数,却一点 也不显得苍老衰败,相反给人一种不断进取的昭示和生生不息的昂扬。许多的村 子里都被裁上了“穿天杨”,大树老树早就被伐尽了,只有这袁村的斜柳倚老卖 老地在护村河畔张扬着它庞大的姿态,几乎成为袁村的一大特色。然而袁村人还 是把它看作一种低贱的树。姑娘媳妇依旧蹲在它的躯干上洗衣洗菜,它也并没有 因柳的减少而得到尊贵的待遇。斜柳依旧那样知足地活着,而且活得还是那么富 有诗意。夏天水涨大了,它斜斜的躯干便浸泡在水里了,顿失了洗衣洗菜方便, 被农妇村姑们诅咒谩骂几句也是有的。夏天也常有成群的白鹅在斜柳下伸翅嬉 水,白鹅们都伸长脖子去吃柳叶,可怎么也够不着,白鹅便哦哦哦地叫唤着,流 露出对斜柳的不满。斜柳“身上”的知了是很多的,也叫得天昏地暗,算是对白 鹅的回应。 ⑤斜柳热闹了一夏。 ⑥后来,袁村依托独特的自然优势,办起了农家乐,旅游业迅速在这里“火” 起来。游客见到这么一株奇特的老柳,都觉得罕见和不可思议,它到底是怎样长 成的呢?人们带着种种疑问纷纷拍照,把水上那“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自然景观 定格在相册里,以便永久珍藏。斜柳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变化,袁村人再也不敢轻 视它,都觉得斜柳是袁村的一景并能带来财富的树了。斜柳也被人刻意地保护起 来,躯干不再有一双双脚踏过,害虫也得到了根治。歪歪扭扭的斜柳变成了人人 景仰的富贵树,让人想起文人的大器晚成 ⑦斜柳地位的提升并没有让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依然不卑不亢不屈不挠 不俗不媚地活着,活在晨曦里,活在夕阳下,活在斜风细雨中。他见证了时光的 轮回和岁月的变迁,在它生命的年轮里,储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生动细节?只有 它自己清楚了。 ⑧冬天下起了雪,斜柳身上落满了雪,一树的白
姑娘媳妇们喜欢蹲在其干上洗衣洗菜。护村河的水是活水,常年流向下游的马家 潭,马家潭是淮河的一个小支流。袁村只有八九户人家,村后是一大片茂密的竹 园。袁村杂树丛生,郁郁葱葱,从外观上看袁村乌黑一片,像上苍遗留在田野上 一团水墨,透着古韵沧桑。 ②斜柳的躯干有一抱粗,乌乌的树皮展示着它年岁的久远。春天来了,斜柳 的枝条远远地泛着一抹浅黄,似有薄薄的寒烟笼罩着,春天的太阳格外的红,照 在袁村就有了一种空灵明丽的色调。紫气东来,斜柳的枝条在春意的督促下由浅 黄变为嫩绿,都水灵灵地下垂着,似乎触及到刚刚寒冰融化的春水。经过一个枯 寂而漫长的寒冬,斜柳像刚睡醒的样子,焕发出恒久的活力,是最先长出绿叶的 树木。鸟儿们对这一抹久违的新绿也由衷的青睐,三三两两,穿梭其中,唧唧咋 咋,呼朋引伴,为柳增色。《闲情偶记》说:“此树为纳弹之所,诸鸟亦集,长 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 悦耳。”可见柳树这种诗意的特质果真名不虚传。 ③柳树是没有实际功用的,其弯弯曲曲的造型难成大用,质地亦欠佳,只怕 连木匠也难以垂青它。柳树像一个浪漫主义的文人,潦倒而并不消极,依然斜斜 地长在那河畔。 ④袁村人的观念渐渐发生了变化,村里的许多杂树都被砍伐一空,取而代之 的是一棵棵笔挺高拔的白杨树,这种俗称“穿天杨”的树种非常健长,六七年就 能成材,自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斜柳长在河畔并没有占置袁村植树的土地, 因此免除杀身之祸而幸运地保留了下来。或许是根系扎在水里的缘故,这株斜柳 长得也出奇的大气、茂盛,几乎延伸到河的对岸。虽说它有近百的岁数,却一点 也不显得苍老衰败,相反给人一种不断进取的昭示和生生不息的昂扬。许多的村 子里都被裁上了“穿天杨”,大树老树早就被伐尽了,只有这袁村的斜柳倚老卖 老地在护村河畔张扬着它庞大的姿态,几乎成为袁村的一大特色。然而袁村人还 是把它看作一种低贱的树。姑娘媳妇依旧蹲在它的躯干上洗衣洗菜,它也并没有 因柳的减少而得到尊贵的待遇。斜柳依旧那样知足地活着,而且活得还是那么富 有诗意。夏天水涨大了,它斜斜的躯干便浸泡在水里了,顿失了洗衣洗菜方便, 被农妇村姑们诅咒谩骂几句也是有的。夏天也常有成群的白鹅在斜柳下伸翅嬉 水,白鹅们都伸长脖子去吃柳叶,可怎么也够不着,白鹅便哦哦哦地叫唤着,流 露出对斜柳的不满。斜柳“身上”的知了是很多的,也叫得天昏地暗,算是对白 鹅的回应。 ⑤斜柳热闹了一夏。 ⑥后来,袁村依托独特的自然优势,办起了农家乐,旅游业迅速在这里“火” 起来。游客见到这么一株奇特的老柳,都觉得罕见和不可思议,它到底是怎样长 成的呢?人们带着种种疑问纷纷拍照,把水上那“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自然景观 定格在相册里,以便永久珍藏。斜柳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变化,袁村人再也不敢轻 视它,都觉得斜柳是袁村的一景并能带来财富的树了。斜柳也被人刻意地保护起 来,躯干不再有一双双脚踏过,害虫也得到了根治。歪歪扭扭的斜柳变成了人人 景仰的富贵树,让人想起文人的大器晚成。 ⑦斜柳地位的提升并没有让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依然不卑不亢不屈不挠 不俗不媚地活着,活在晨曦里,活在夕阳下,活在斜风细雨中。他见证了时光的 轮回和岁月的变迁,在它生命的年轮里,储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生动细节?只有 它自己清楚了。 ⑧冬天下起了雪,斜柳身上落满了雪,一树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