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杂质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些微量元素作为杂质, 可使半导体的导电性发生显著变化。掺入的杂质 主要是三价或五价元素。掺入杂质的本征半导体 称为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 一掺入五价杂质元素(如磷)的 半导体。 P型半导体一 一掺入三价杂质元素(如硼)的半 导体
3.1.4 杂质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些微量元素作为杂质, 可使半导体的导电性发生显著变化。掺入的杂质 主要是三价或五价元素。掺入杂质的本征半导体 称为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掺入五价杂质元素(如磷)的 半导体。 P型半导体——掺入三价杂质元素(如硼)的半 导体
3.1.4杂质半导体 1.N型半导体 因五价杂质原子中只 ●+4 。+4 有四个价电子能与周围四 施主原子提供 的多余的电子 个半导体原子中的价电子 +49 +5 +4 形成共价键,而多余的一 施主正离子 个价电子因无共价键束缚 41 而很容易形成自由电子。 在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是多数载流子,它主要由杂质原 子提供;空穴是少数载流子,由热激发形成。 提供自由电子的五价杂质原子因带正电荷而成为正离子,因 此五价杂质原子也称为施主杂质
3.1.4 杂质半导体 1. N型半导体 因五价杂质原子中只 有四个价电子能与周围四 个半导体原子中的价电子 形成共价键,而多余的一 个价电子因无共价键束缚 而很容易形成自由电子。 在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是多数载流子,它主要由杂质原 子提供;空穴是少数载流子, 由热激发形成。 提供自由电子的五价杂质原子因带正电荷而成为正离子,因 此五价杂质原子也称为施主杂质
3.1.4杂质半导体 2.P型半导体 因三价杂质原子在 邻近的电子落入受主的空 与硅原子形成共价键 受主原子 位,留下可移动的空穴 时,缺少一个价电子 可移动的空穴 受主获得一个电子而 而在共价键中留下一 形成一个负离子 个空穴。 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它主要由掺杂形成;自 由电子是少数载流子,由热激发形成。 空穴很容易俘获电子,使杂质原子成为负离子。三价杂质 因而也称为受主杂质
3.1.4 杂质半导体 +4 +4 +4 +4 +4 +4 +4 +3 +4 邻近的电子落入受主的空 位,留下可移动的空穴 受主获得一个电子而 形成一个负离子 受主原子 可移动的空穴 2. P型半导体 因三价杂质原子在 与硅原子形成共价键 时,缺少一个价电子 而在共价键中留下一 个空穴。 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它主要由掺杂形成;自 由电子是少数载流子, 由热激发形成。 空穴很容易俘获电子,使杂质原子成为负离子。三价杂质 因而也称为受主杂质
3.1.4杂质半导体 3.杂质对半导体导电性的影响 掺入杂质对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性有很大的影响, 些典型的数据如下: ① T=300K室温下,本征硅的电子和空穴浓度: n=p=1.4×1010/cm3 掺杂后N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浓度: n=5×1016/cm3 ③ 本征硅的原子浓度:4.96×1022/cm3 以上三个浓度基本上依次相差101cm3
3.1.4 杂质半导体 3. 杂质对半导体导电性的影响 掺入杂质对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性有很大的影响, 一些典型的数据如下: T=300 K室温下,本征硅的电子和空穴浓度: n = p =1.4×1010/cm3 1 本征硅的原子浓度: 4.96×1022/cm3 3 以上三个浓度基本上依次相差106 /cm3 。 2 掺杂后 N 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浓度: n=5×1016/cm3
3.2PN结的形成及特性 3.2.1载流子的漂移与扩散 3.2.2PN结的形成 3.2.3PN结的单向导电性 3.2.4PN结的反向击穿 3.2.5PN结的电容效应
3.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 3.2.1 载流子的漂移与扩散 3.2.2 PN结的形成 3.2.3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3.2.4 PN结的反向击穿 3.2.5 PN结的电容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