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微效多基因假说 第二节 生物性状基本统计方法 第三节 遗传力 第四节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第十二章 数量遗传学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微效多基因假说 第二节 生物性状基本统计方法 第三节 遗传力 第四节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第十二章 数量遗传学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微效多基因假说 ◼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 ◼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 ◼ 阈值性状遗传 ◼ 多基因假说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微效多基因假说 ◼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 ◼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 ◼ 阈值性状遗传 ◼ 多基因假说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 ◼ 质量性状:表型之间截然不同,具有质的差 别,用文字描述的性状称质量性状。如水稻的 糯与粳,豌豆的饱满与皱褶等性状。 ◼ 数量性状:性状之间呈连续变异状态,界限 不清楚,不易分类,用数字描述的性状。如作 物的产量,奶牛的泌乳量,棉花的纤维长度等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 ◼ 质量性状:表型之间截然不同,具有质的差 别,用文字描述的性状称质量性状。如水稻的 糯与粳,豌豆的饱满与皱褶等性状。 ◼ 数量性状:性状之间呈连续变异状态,界限 不清楚,不易分类,用数字描述的性状。如作 物的产量,奶牛的泌乳量,棉花的纤维长度等
◼数量性状的遗传在本质上与孟 德尔式的遗传完全一样,只是 需用多基因理论来解释
◼数量性状的遗传在本质上与孟 德尔式的遗传完全一样,只是 需用多基因理论来解释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关系 ◼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由于以下原因有时 很难确定: 区分的方法不同;粒小麦的籽粒颜色。 基因的对数不同;植株的高矮。 观察的层次不同;阈值性状,多胎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关系 ◼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由于以下原因有时 很难确定: 区分的方法不同;粒小麦的籽粒颜色。 基因的对数不同;植株的高矮。 观察的层次不同;阈值性状,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