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130704016 总学时数:40学时 学分:2.5学分 一、考试对急 修完本课程所规定的各专业学生。 二、考试目的 本课程考试目的是考核学生对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考核学生掌握线 性代数中处理离散量的基本方法及其熟练程度: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抽象程度很高的基础理论学科,要求学生认识和理解相关基本理论,掌握行列 式、矩阵两个数学工具,并能应用这两个工具(尤其是矩阵)解决向量空间、线性方程组的相关 问题。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行列式 15-20分值 1、考试内容:①行列式的概念:②行列式的性质:③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④克莱 姆法则。 2、考试要求: ①识记行列式的概念、余子式代数余子式的概念,会计算排列的逆序数: ②掌握行列式的性质,并会利用行列式的性质计算行列式: ③掌握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并会利用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 ④会用克莱姆法则求解线性方程组。 第二章矩阵25-30分值 1、考试内容:①矩阵的概念:②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方阵的幂,方阵乘积的行列 式,矩阵的转置,分块矩阵及其运算;③伴随矩阵,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逆的充要条件: ④矩阵的秩,矩阵的初等变换的概念,矩阵的等价,初等矩阵的概念:⑤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 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2、考试要求: ①理解矩阵的概念,识记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的定义和性 质: ②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理解方阵的幂与方阵乘积行列式 31
31 《线性代数》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130704016 总学时数:40 学时 学分:2.5 学分 一、考试对象 修完本课程所规定的各专业学生。 二、考试目的 本课程考试目的是考核学生对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考核学生掌握线 性代数中处理离散量的基本方法及其熟练程度;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抽象程度很高的基础理论学科,要求学生认识和理解相关基本理论,掌握行列 式、矩阵两个数学工具,并能应用这两个工具(尤其是矩阵)解决向量空间、线性方程组的相关 问题。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行列式 15-20 分值 1、考试内容: ①行列式的概念;②行列式的性质;③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④克莱 姆法则。 2、考试要求: ①识记行列式的概念、余子式代数余子式的概念,会计算排列的逆序数; ②掌握行列式的性质,并会利用行列式的性质计算行列式; ③掌握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并会利用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 ④会用克莱姆法则求解线性方程组。 第二章 矩阵 25-30 分值 1、考试内容:①矩阵的概念;②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方阵的幂,方阵乘积的行列 式,矩阵的转置,分块矩阵及其运算;③伴随矩阵,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逆的充要条件; ④矩阵的秩,矩阵的初等变换的概念,矩阵的等价,初等矩阵的概念;⑤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 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2、考试要求: ①理解矩阵的概念,识记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的定义和性 质; ②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理解方阵的幂与方阵乘积行列式
的性质,理解分块矩阵的概念及其运算: ③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要条件: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 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 ④理解矩阵秩的概念,掌握矩阵秩的性质: ⑤理解矩阵的初等变换的概念,了解初等矩阵的性质和矩阵等价的概念: ©了解非零矩阵的行阶梯形与行最简形的概念: ⑦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法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的方法: ⑧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 普 ⑨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法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第三章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与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25-30分值 1、考试内容:①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 等价向量组:②向量组的最大线性无关组,向量组的秩,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秩的关系:③向量空 间的概念及相关概念:④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和解的结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2、考试要求: ①理解 维向量、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的概念: ②理解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掌握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 别法: ③理解向量组的最大线性无关组和向量组的秩的概念,会求向量组的最大线性无关组及秩, 理解向量组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与其行(列)向量组的秩之间的关系: ④了解向量空间、向量空间的基与维数的概念 ⑤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通解的概念,掌据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 求法: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 第四章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5-20分值 1、考试内容:①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②向量的内积,正交矩阵及其性 质,规范正交基,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正交规范化方法:③相似变换、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矩 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及矩阵对角化方法:④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其相似 对角矩阵。 2、考试要求: ①理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会求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②了解内积的概念,了解规范正交基、正交矩阵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掌握线性无关向量 32
32 的性质,理解分块矩阵的概念及其运算; ③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要条件;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 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 ④理解矩阵秩的概念,掌握矩阵秩的性质; ⑤理解矩阵的初等变换的概念,了解初等矩阵的性质和矩阵等价的概念; ⑥了解非零矩阵的行阶梯形与行最简形的概念; ⑦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法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的方法; ⑧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 件; ⑨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法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第三章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与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25-30 分值 1、考试内容:①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 等价向量组;②向量组的最大线性无关组,向量组的秩,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秩的关系;③向量空 间的概念及相关概念;④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和解的结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2、考试要求: ①理解 维向量、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的概念; ②理解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掌握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 别法; ③理解向量组的最大线性无关组和向量组的秩的概念,会求向量组的最大线性无关组及秩, 理解向量组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与其行(列)向量组的秩之间的关系; ④了解向量空间、向量空间的基与维数的概念. ⑤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通解的概念,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 求法;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 第四章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5-20 分值 1、考试内容:①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②向量的内积,正交矩阵及其性 质,规范正交基,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正交规范化方法;③相似变换、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矩 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及矩阵对角化方法;④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其相似 对角矩阵。 2、考试要求: ①理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会求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②了解内积的概念,了解规范正交基、正交矩阵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掌握线性无关向量
组的正交规范化的施密特(Schmidt)方法: ③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及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掌握将矩阵化为相似对 角矩阵的方法: 第五章二次型 5-15分值 1、考试内容:①二次型及其标准形的概念:正定二次型的判定②化二次型为标准形的方法, 2、考试要求 ①理解二次型及其标准形的概念:②掌握化二次型为标准形的方法。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 六、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选择恩:约20% 填空题:约20%:计算题:约50%证明题:约10%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占30%,理论闭卷考试成绩占0%,其中平时学习过 程包括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考勤(占总成绩的5%),课堂表现及课后互动(占总成绩的 5%).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见《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郑立景系室审核人:王恒太 33
33 组的正交规范化的施密特(Schmidt)方法; ③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及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掌握将矩阵化为相似对 角矩阵的方法; 第五章 二次型 5-15 分值 1、考试内容:①二次型及其标准形的概念;正定二次型的判定②化二次型为标准形的方法。 2、考试要求: ①理解二次型及其标准形的概念;②掌握化二次型为标准形的方法。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00 分钟。 六、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选择题:约 20% 填空题:约 20%;计算题:约 50% 证明题:约 10%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占 30%,理论闭卷考试成绩占 70%,其中平时学习过 程包括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 20%),考勤(占总成绩的 5%),课堂表现及课后互动(占总成绩的 5%)。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见《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郑立景 系室审核人:王恒太
《市场营销学A》课程教学大纲 Marketing Management 课程绮号:131504019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市场营销专业 先修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市场营销学》可以支撑培养方案能力要求的第①、②、③条,素质要求的第②、③条的达 成,该课程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是经济管理 类各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它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具有 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其核心内容就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卖方如何从顾客的需要出 发,制订企业发展战略,组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从而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使企业在激烈 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该课程可以支撑培养方案中能力要求的123.4项以及素质要 求的2.3项的达成。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市场营销学有 个整体的认识 2、车周树立以顾客需要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并以此观念为指导研究和解决市场营销的理 论和实际问题。 3、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 4、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 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 效益的提高服务。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市场营销概述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市场与市场营销:第二节市场营销学的发展、研究对象及体系结构:第三节市场营销 管理哲学及其贷彻:第四节企业战略及营销管理过程 2.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市场营销学产生和发展过程,熟悉市场营销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体系结构: 34
34 《市场营销学 A》课程教学大纲 Marketing Management 课程编号:131504019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市场营销专业 先修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市场营销学》可以支撑培养方案能力要求的第①、②、③条,素质要求的第②、③条的达 成,该课程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是经济管理 类各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它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具有 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其核心内容就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卖方如何从顾客的需要出 发,制订企业发展战略,组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从而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使企业在激烈 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该课程可以支撑培养方案中能力要求的 1.2.3.4 项以及素质要 求的 2.3 项的达成。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市场营销学有 一个整体的认识。 2、牢固树立以顾客需要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并以此观念为指导研究和解决市场营销的理 论和实际问题。 3、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 4、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 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 效益的提高服务。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市场营销概述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市场与市场营销;第二节市场营销学的发展、研究对象及体系结构;第三节市场营销 管理哲学及其贯彻;第四节企业战略及营销管理过程 2.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市场营销学产生和发展过程,熟悉市场营销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体系结构;
(2)掌握市场营销及相关概念的含义: (3)掌握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含义,了解相互间的区别:掌握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4)掌握顾客满意、顾客忠诚、顾客让渡价值的含义: (5)了解战略战术的含义,掌握企业战略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6)掌握市场营销管理的含义,熟悉市场营销管理的过程的主要内容。 3.教学重点难点: 市场营销含义,市场营销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市场营销观念及其发展,顾客满意、顾客忠 诚、顾客让渡价值的含义,企业战略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4.教学建议:为学生介绍较多的理论流派和参考书目 第二章:市场营销环境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及特点:第二节微观市场营销环境:第三节宏观市场营销环境: 四节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对策 2.教学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企业与市场营销环境的关系: (2)掌握营销环境的含义和特点,了解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主要内容和变化趋势:(3)掌 握企业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对策。 3.教学重点难点: 企业与市场营销环境的关系: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主要内容:企业对环境影响的对策。 4,教学建议:让学生选择某一个具体行业或企业进行实际营销环境分析,并找出解决之道 第三章: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第二节市场营销调研:第三节市场需求的测量与预测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了解市场营销信息的来源: (2)掌握营销调研的含义,了解营销调研的类型、作用和方法,熟悉营销调研过程: (3)熟悉市场需求测量的含义,掌握市场需求测量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市场营销信总系统的构成、市场营销调研的含义和调研方法, 4.教学建议:运用案例对营销管理进行讲解 第四章:消费者市场分析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购买行为模式:第二节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第三节生产者购买行为分析。 2.教学基本要求: 35
35 (2)掌握市场营销及相关概念的含义; (3)掌握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含义,了解相互间的区别;掌握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4)掌握顾客满意、顾客忠诚、顾客让渡价值的含义; (5)了解战略战术的含义,掌握企业战略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6) 掌握市场营销管理的含义,熟悉市场营销管理的过程的主要内容。 3.教学重点难点: 市场营销含义,市场营销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市场营销观念及其发展,顾客满意、顾客忠 诚、顾客让渡价值的含义,企业战略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4.教学建议:为学生介绍较多的理论流派和参考书目 第二章:市场营销环境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及特点;第二节微观市场营销环境;第三节宏观市场营销环境; 四节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对策 2.教学基本要求: (1) 正确认识企业与市场营销环境的关系; (2)掌握营销环境的含义和特点,了解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主要内容和变化趋势;(3)掌 握企业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对策。 3.教学重点难点: 企业与市场营销环境的关系;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主要内容;企业对环境影响的对策。 4.教学建议:让学生选择某一个具体行业或企业进行实际营销环境分析,并找出解决之道 第三章: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第二节市场营销调研;第三节市场需求的测量与预测 2.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了解市场营销信息的来源; (2) 掌握营销调研的含义,了解营销调研的类型、作用和方法,熟悉营销调研过程; (3)熟悉市场需求测量的含义,掌握市场需求测量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市场营销调研的含义和调研方法。 4.教学建议:运用案例对营销管理进行讲解 第四章:消费者市场分析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购买行为模式;第二节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第三节生产者购买行为分析。 2.教学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