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传统育苗技术 【前言】所谓传统育苗技术(conventional techniques of growing seedling)是指科技含量相对 较低、育苗方式比较简易、长期以来已被人们广泛应用并且仍将继续采用的育苗技术。 【播种前种子处理】 种苗生产中,无论采用何种育苗方式,在播种后都应力争使种子早发芽,达到早出苗、早齐 苗的要求,才能培育成壮苗,为早熟、丰产打下稳实的基础。为达此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 农艺措施就是播种前种子处理,通过不同方法的处理,可以促进种子发芽出苗、减少病虫害 发生。 (一)选种 在正确选用优良的品种后,种子播种品质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秧苗的长势。种子的播种品 质包括发芽率、发芽势、生活力、净度、饱满度等。播种品质高,才可能生长发育一致,便 于管理,有助于获得壮苗。因此,在大规模的育苗时,每次播种前须进行播种品质检查,并 进行选种。选种时可根据不同作物种子的大小,采用筛选法或水洗法。筛选法可采用适当大 小网眼的竹筛或铁筛进行;水选法可结合浸种催芽进行,捞去水面干瘪、不饱满的种子与杂 物,如观赏辣椒,先浸水 10~15 分钟,再除去不沉水的瘪籽。 (二)浸种 有些种子由于种皮较厚或具角质层,吸水困难或较慢,为提高出苗率,须用水浸种。多采用 温水浸种,水温高低及时间长短取决于种子种皮厚薄及吸水的难易,一定要浸透,使种子充 分吸水,但要防止水温过高烫死种子,或浸种时间过长,导致种子内部养分外渗,甚至缺氧 死亡。一般先用 50—55℃温水浸 15—20 分钟,其间不断搅拌。种皮厚、硬、吸水难的冬瓜、 丝瓜、蛇瓜等种子,可用 70—80℃热水浸种,但一定要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 30℃或 40℃ 时停止搅拌,继续浸种。浸种时间:番茄、辣椒 3—4 小时,茄子 6—8 小时,瓜类 10—12 小时。但甘蓝、花椰菜 、菜豆等种皮薄,可用 20—30℃水浸种 1—2 小时。对于种皮易生 粘液的茄子、黄瓜、西葫芦等种子浸种时应在清水中搓洗,将粘液洗净,否则会影响发芽期 间通气性,造成种子发芽不整齐,甚至生霉、烂种。 (三)温度处理 种子的温度处理一般常见的有变温处理、干热处理与低温处理。 1、变温处理 此方法在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通过处理,大大有利于发芽率提高,促进种子的 气体交换作用可能是其重要原因。将催芽的种子进行较高温度(25—32℃)与较低 温度(1—5℃)下变换处理 12—16 小时,反复数天,可大大提高发芽率,增强秧 苗的抗寒力,并可加快生长发育速度。此处理对茄果类与瓜类种子有明显效果。 2、干热处理 在寒冷地区或低温季节采收的种子通常不够成熟或成熟度不一致时,可进行干热
第十章 传统育苗技术 【前言】所谓传统育苗技术(conventional techniques of growing seedling)是指科技含量相对 较低、育苗方式比较简易、长期以来已被人们广泛应用并且仍将继续采用的育苗技术。 【播种前种子处理】 种苗生产中,无论采用何种育苗方式,在播种后都应力争使种子早发芽,达到早出苗、早齐 苗的要求,才能培育成壮苗,为早熟、丰产打下稳实的基础。为达此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 农艺措施就是播种前种子处理,通过不同方法的处理,可以促进种子发芽出苗、减少病虫害 发生。 (一)选种 在正确选用优良的品种后,种子播种品质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秧苗的长势。种子的播种品 质包括发芽率、发芽势、生活力、净度、饱满度等。播种品质高,才可能生长发育一致,便 于管理,有助于获得壮苗。因此,在大规模的育苗时,每次播种前须进行播种品质检查,并 进行选种。选种时可根据不同作物种子的大小,采用筛选法或水洗法。筛选法可采用适当大 小网眼的竹筛或铁筛进行;水选法可结合浸种催芽进行,捞去水面干瘪、不饱满的种子与杂 物,如观赏辣椒,先浸水 10~15 分钟,再除去不沉水的瘪籽。 (二)浸种 有些种子由于种皮较厚或具角质层,吸水困难或较慢,为提高出苗率,须用水浸种。多采用 温水浸种,水温高低及时间长短取决于种子种皮厚薄及吸水的难易,一定要浸透,使种子充 分吸水,但要防止水温过高烫死种子,或浸种时间过长,导致种子内部养分外渗,甚至缺氧 死亡。一般先用 50—55℃温水浸 15—20 分钟,其间不断搅拌。种皮厚、硬、吸水难的冬瓜、 丝瓜、蛇瓜等种子,可用 70—80℃热水浸种,但一定要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 30℃或 40℃ 时停止搅拌,继续浸种。浸种时间:番茄、辣椒 3—4 小时,茄子 6—8 小时,瓜类 10—12 小时。但甘蓝、花椰菜 、菜豆等种皮薄,可用 20—30℃水浸种 1—2 小时。对于种皮易生 粘液的茄子、黄瓜、西葫芦等种子浸种时应在清水中搓洗,将粘液洗净,否则会影响发芽期 间通气性,造成种子发芽不整齐,甚至生霉、烂种。 (三)温度处理 种子的温度处理一般常见的有变温处理、干热处理与低温处理。 1、变温处理 此方法在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通过处理,大大有利于发芽率提高,促进种子的 气体交换作用可能是其重要原因。将催芽的种子进行较高温度(25—32℃)与较低 温度(1—5℃)下变换处理 12—16 小时,反复数天,可大大提高发芽率,增强秧 苗的抗寒力,并可加快生长发育速度。此处理对茄果类与瓜类种子有明显效果。 2、干热处理 在寒冷地区或低温季节采收的种子通常不够成熟或成熟度不一致时,可进行干热
处理。处理时将种子放在较高的温度(50—60℃)环境下,经过 10—20 分钟后再 进行浸种催芽,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3、低温处理 将浸胀后即将要萌芽的种子放在 0℃左右的冷冻环境中 1—2 天,可促进发芽, 增强秧苗的抗寒性。此方法常用于茄果类、瓜类蔬菜以及一些野生茄子播种前的 种子处理。实践表明,有些种子如莴苣、芹菜发芽的适温范围较窄,种子经过一 段时间低温处理后有利于发芽,如莴苣种子浸种后于 5—10℃处理 1—2 天再播 种,可明显促进发芽。 (四)消毒处理 许多病害是种子带菌传播的,如黄瓜炭疽病 、枯萎病、白菜黑斑病、茄子黄萎病、褐纹病、 猝倒病、马铃薯病毒病,环腐病等。因此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综合防 治措施。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1、温汤浸种 即热水烫种,可杀灭附在种子表面及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多用 50—55℃ 热水,时间为 15—30 分钟,可结合浸种催芽时进行。几种蔬菜通过温汤浸种防治的病害及 处理时间如表 10—1: (五)特殊处理 对于种皮坚硬的种子,在播前要进行特殊处理才能保障种子按时出苗。如芍药播前要将种皮 擦破;大花美人蕉要用小刀将种皮刻伤;荷花要将莲子凹进的一端磨破;蛇瓜要将种子尖端 发芽孔外的种皮去掉。有关原理参见第二章第三节。 (六)播种前种子处理新进展 1、化学物质处理 (1)微量元素浸种 利用一些微量元素溶液浸种,可促进种子内一些酶的活动,增强种子的呼
处理。处理时将种子放在较高的温度(50—60℃)环境下,经过 10—20 分钟后再 进行浸种催芽,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3、低温处理 将浸胀后即将要萌芽的种子放在 0℃左右的冷冻环境中 1—2 天,可促进发芽, 增强秧苗的抗寒性。此方法常用于茄果类、瓜类蔬菜以及一些野生茄子播种前的 种子处理。实践表明,有些种子如莴苣、芹菜发芽的适温范围较窄,种子经过一 段时间低温处理后有利于发芽,如莴苣种子浸种后于 5—10℃处理 1—2 天再播 种,可明显促进发芽。 (四)消毒处理 许多病害是种子带菌传播的,如黄瓜炭疽病 、枯萎病、白菜黑斑病、茄子黄萎病、褐纹病、 猝倒病、马铃薯病毒病,环腐病等。因此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综合防 治措施。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1、温汤浸种 即热水烫种,可杀灭附在种子表面及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多用 50—55℃ 热水,时间为 15—30 分钟,可结合浸种催芽时进行。几种蔬菜通过温汤浸种防治的病害及 处理时间如表 10—1: (五)特殊处理 对于种皮坚硬的种子,在播前要进行特殊处理才能保障种子按时出苗。如芍药播前要将种皮 擦破;大花美人蕉要用小刀将种皮刻伤;荷花要将莲子凹进的一端磨破;蛇瓜要将种子尖端 发芽孔外的种皮去掉。有关原理参见第二章第三节。 (六)播种前种子处理新进展 1、化学物质处理 (1)微量元素浸种 利用一些微量元素溶液浸种,可促进种子内一些酶的活动,增强种子的呼
吸作用及其它生理活性,从而促进秧苗的生长发育。常用的微量元素为硼酸、硫酸锰、硫酸 锌、钼酸铵等 500—1000ppm 溶液。黄瓜与辣椒多用 500—700ppm 处理,番茄、茄子用 700—1000ppm 处理;黄瓜浸种 12—18 小时,茄果类蔬菜浸种 6—10 小时。处理后大大提高 了秧苗质量,缩短了苗期,同时对促进黄瓜根系生长,加快甜椒、茄子、番茄地上部生长, 提早花芽分化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 (2)生长调节剂与一些小分子物质处理 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应用于种子处理 的研究也较多。试验表明,用 100ppm 激动素溶液或 500ppm 乙烯利溶液浸泡莴苣种子,可 促进种子在高温季节发芽。赤霉素是人们常用来进行种子处理的生长调节剂,能有效打破休 眠,促进种子萌发。硝酸钾也有类似的效果。番茄种子用硝酸钾处理后,可促进番茄齐苗、 壮苗,提高早期产量。用 0.2%硝酸钾溶液处理芥菜、甘蓝、芜菁、辣椒、番茄、菊苣、芹 菜、苋菜均可以明显促进发芽。 此外,用小苏打液、碘化钾、尿素等溶液浸种,亦可促进发芽、加速幼苗的生长。 (3)渗调处理 渗调处理是将种子用高渗溶液浸泡处理,通过调节吸水进程,达到促进种 子萌发、齐苗以及增强幼苗生长势的效果。目前常用的渗透剂是聚乙二醇(PEG),为一高分 子惰性物质,有不同分子量类型,处理蔬菜种子以 6×103—1×104、浓度 20%—30%,温度 10—15℃为宜。在渗透液中加入赤霉素、激动素等可提高渗调效果。PEG 处理在菠菜、豌 豆、番茄、胡萝卜、芹菜上效果良好。另外交联型聚丙烯酸钠(SPP)处理效果也很好。但由 于 PEG、SPP 价格较高,目前仅用于小粒种子与名贵花卉种子的播前处理。 2、物理处理 (1)阳光辐照处理 印度学者研制出一种利用富集阳光照射种子的脉冲聚焦式辐照处理技术, 蔬菜种子辐照时间为 10—30 分钟、脉冲频率为 0—300 脉冲次之间,能大大提高蔬菜产量与 品质,如黄瓜、甜瓜增产 15—20%,番茄、黄瓜维生素 C 的含量明显提高。 (2)激光处理 种子通过激光照射,能将适宜的光子摄入细胞,增加细胞生物能,促进种子发 芽,提高光合作用,缩短成熟期,增强抗病性。研究表明,用氦一镉激光连续光束在 10 瓦/ 米 2 功率下照射种子两小时,中间间歇 3 小时再用激光连续以同样方式照射 2 小时后,胡萝 卜、甜瓜产量分别提高 10%与 20%,甜瓜成熟期提早 15 天,而且糖、维生素 C 含量显著提 高。 (3)静电处理 种子在静电场中可被极化,电荷水平提高,从而提高种子内部脱氢酶、淀粉酶、 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等多种酶活性。目前已研制出静电种子处理机。通常剂量为:场强 50—250KV/m,处理 1—5 分钟,能显著提高发芽率,如陈旧冬瓜种子发芽率可由 8%提高到 56%。还可改善蔬菜品质,提高干物质含量,如黄瓜含糖量、维生素 C、无机物含量分别提 高 5%、2%、4%,产量亦有明显提高。 (4)磁化及其他处理 即将种子倒入种子磁化机,在一定磁场强度中以自由落体速度通过磁场 而被磁化。由于微弱磁场可促进种子酶活化,从而提高发芽势、秧苗吸水肥能力与光合能力。 蔬菜种子适宜场强为 1000—4000GS。西瓜、冬瓜大粒种子需连续处理 3 次,而白菜、茄果 类蔬菜种子处理 2 次即可。磁化后须立即播种,有效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种子处理后,苗 齐苗壮,茎粗根深,提早成熟,而且增产 10%—35%。 另外用红外线处理番茄、甘蓝种子,紫外线处理甘蓝种子,Co 处理白菜种子均能有效促进 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 【催芽和播种】 (一)催芽 将浸过种的种子放在适宜的环境下使其发芽的过程,叫“催芽”。催芽期间温度、水分、空气、 光照等环境因子影响作用极大。有关内容参见二章第三节 (二)播种
吸作用及其它生理活性,从而促进秧苗的生长发育。常用的微量元素为硼酸、硫酸锰、硫酸 锌、钼酸铵等 500—1000ppm 溶液。黄瓜与辣椒多用 500—700ppm 处理,番茄、茄子用 700—1000ppm 处理;黄瓜浸种 12—18 小时,茄果类蔬菜浸种 6—10 小时。处理后大大提高 了秧苗质量,缩短了苗期,同时对促进黄瓜根系生长,加快甜椒、茄子、番茄地上部生长, 提早花芽分化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 (2)生长调节剂与一些小分子物质处理 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应用于种子处理 的研究也较多。试验表明,用 100ppm 激动素溶液或 500ppm 乙烯利溶液浸泡莴苣种子,可 促进种子在高温季节发芽。赤霉素是人们常用来进行种子处理的生长调节剂,能有效打破休 眠,促进种子萌发。硝酸钾也有类似的效果。番茄种子用硝酸钾处理后,可促进番茄齐苗、 壮苗,提高早期产量。用 0.2%硝酸钾溶液处理芥菜、甘蓝、芜菁、辣椒、番茄、菊苣、芹 菜、苋菜均可以明显促进发芽。 此外,用小苏打液、碘化钾、尿素等溶液浸种,亦可促进发芽、加速幼苗的生长。 (3)渗调处理 渗调处理是将种子用高渗溶液浸泡处理,通过调节吸水进程,达到促进种 子萌发、齐苗以及增强幼苗生长势的效果。目前常用的渗透剂是聚乙二醇(PEG),为一高分 子惰性物质,有不同分子量类型,处理蔬菜种子以 6×103—1×104、浓度 20%—30%,温度 10—15℃为宜。在渗透液中加入赤霉素、激动素等可提高渗调效果。PEG 处理在菠菜、豌 豆、番茄、胡萝卜、芹菜上效果良好。另外交联型聚丙烯酸钠(SPP)处理效果也很好。但由 于 PEG、SPP 价格较高,目前仅用于小粒种子与名贵花卉种子的播前处理。 2、物理处理 (1)阳光辐照处理 印度学者研制出一种利用富集阳光照射种子的脉冲聚焦式辐照处理技术, 蔬菜种子辐照时间为 10—30 分钟、脉冲频率为 0—300 脉冲次之间,能大大提高蔬菜产量与 品质,如黄瓜、甜瓜增产 15—20%,番茄、黄瓜维生素 C 的含量明显提高。 (2)激光处理 种子通过激光照射,能将适宜的光子摄入细胞,增加细胞生物能,促进种子发 芽,提高光合作用,缩短成熟期,增强抗病性。研究表明,用氦一镉激光连续光束在 10 瓦/ 米 2 功率下照射种子两小时,中间间歇 3 小时再用激光连续以同样方式照射 2 小时后,胡萝 卜、甜瓜产量分别提高 10%与 20%,甜瓜成熟期提早 15 天,而且糖、维生素 C 含量显著提 高。 (3)静电处理 种子在静电场中可被极化,电荷水平提高,从而提高种子内部脱氢酶、淀粉酶、 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等多种酶活性。目前已研制出静电种子处理机。通常剂量为:场强 50—250KV/m,处理 1—5 分钟,能显著提高发芽率,如陈旧冬瓜种子发芽率可由 8%提高到 56%。还可改善蔬菜品质,提高干物质含量,如黄瓜含糖量、维生素 C、无机物含量分别提 高 5%、2%、4%,产量亦有明显提高。 (4)磁化及其他处理 即将种子倒入种子磁化机,在一定磁场强度中以自由落体速度通过磁场 而被磁化。由于微弱磁场可促进种子酶活化,从而提高发芽势、秧苗吸水肥能力与光合能力。 蔬菜种子适宜场强为 1000—4000GS。西瓜、冬瓜大粒种子需连续处理 3 次,而白菜、茄果 类蔬菜种子处理 2 次即可。磁化后须立即播种,有效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种子处理后,苗 齐苗壮,茎粗根深,提早成熟,而且增产 10%—35%。 另外用红外线处理番茄、甘蓝种子,紫外线处理甘蓝种子,Co 处理白菜种子均能有效促进 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 【催芽和播种】 (一)催芽 将浸过种的种子放在适宜的环境下使其发芽的过程,叫“催芽”。催芽期间温度、水分、空气、 光照等环境因子影响作用极大。有关内容参见二章第三节 (二)播种
育苗前先要准备好床土与育苗设施,一旦种子露白后,即可开始播种。若过迟则种子贮藏养 分消耗过多,使秧苗长势变弱,甚至不出苗。 1、播种季节与播种期 在作物育苗中,播种季节尤其是播种期的选择至关重要,但是随着环 境条件、育苗方式、栽培习惯、栽培要求,以及种类与品种特性不同而差异很大,必须因地 制宜,灵活掌握。一般适宜播种期是:定植期减去秧苗苗龄,即可向前推算日期。不同种类 作物苗龄不同,同一种作物苗龄因育苗设施、环境条件不同也有变化。因此,用温室或温床 育苗播期可迟些,用冷床或大小棚育苗则应早些;同一地区采用多层覆盖栽培用苗的播种期 宜早,反之则迟。若用温床育苗,温度适宜时,黄瓜苗龄为 30—35 天,番茄 45—50 天,辣 椒、茄子则为 75—80 天;而用阳畦冷床育苗时,黄瓜一般为 40—45 天,番茄 60—70 天, 辣椒、茄子则为 90—100 天。 2、播种量 单位苗床面积内的播种量对培育壮苗关系很大,播种量过大、密度过高,秧苗就 会瘦弱。在苗床面积允许条件下,一般稀播为好。播种量确定还需考虑到种子的净度、发芽 率以及苗床的温度条件,同时还取决于移栽时秧苗的大小,移栽时较小,或中间要分苗的可 密植,播种量可适当大些。诸如病虫害、鼠害等因素也要考虑到,适当增大播种量。一般可 由以下公式计算: 播种量(g/m2)= 每平方米株数×粒数/g×发芽率%×净度%×成苗率% 其中: 成苗率=种子出苗数÷发芽数 几种主要草本园艺作物播种量如表 10—3: 表 10-3 部分草本园艺作物育苗时的播种密度 单位:g/m2 种类 播种密度 种类 播种密度 种类 播种密度 番茄 3~4 辣椒 4~5 茄子 3~5 黄瓜 10~25 甘蓝 3~4 金盏菊 60 翠菊 20 麦杆菊 8 凤仙花 45 含羞草 40 矮牵牛 1.5 万寿菊 20 一串红 25 紫罗兰 5 瓜叶菊 4 3、播种 播种前整平苗床床土,用喷壶浇足“底水”,使床土 6—10cm 土层湿润,底水不可 过大,以免引起土壤板结;床土过干也会影响出苗。冬季地温低时,浇水不可过多,以免降 低地温,同时会引发病害,甚至烂种。 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点播三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应分布均匀。较小粒种子多采用 撒播,但不便于较长苗龄的秧苗后期中耕除草等苗床管理工作;对于大粒种子可采用点播, 点播时要平放,以免出现“戴帽苗”,尽管费工,但幼苗生长健壮,可晚分苗,甚至不分苗; 对于发芽慢、苗龄长的韭菜、大葱等蔬菜,育苗时常采用与沙土相拌的条播方式,便于苗期 管理。 播种后应立即盖一层土或基质,即“盖籽土”,以保持床土水分,防止过分蒸发,同时还有助 于子叶脱壳出苗。盖籽土应用轻松的营养土或基质,有时为防止苗期病虫害,亦可盖上拌过 药剂的药土。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大小的 3—5 倍,即 0.5—1.5cm,过薄土壤易干燥,影响 出苗,而且常会出现“带帽苗”等弱苗。过厚则种子耗尽养分后,子叶仍难顶出土面。覆土时 还应注意,整个苗床厚度要均匀一致,以利出苗整齐,便于管理。在冬春育苗时,盖土后应 在床面上覆地膜、油纸、无纺布等保墒保温材料;在夏秋育苗时,为保湿降温,应用遮阳网、 芦帘、秸杆等搭架遮荫,以防暴雨与灼伤,保证出齐苗、壮苗。 一、苗床准备 露地育苗时,应选择地势较高、水源充足、排水通畅、通风良好、交通方便、而且土壤疏松 肥沃、病虫害少的地块,最好是近两年未种过同种或同科蔬菜的田块,而且为便于秧苗搬运, 不要距定植大田太远。在南方地区,可做成 10cm 高的半高畦,以便防旱、防涝。 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特性,一些作物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实际育苗中,还需 利用一定的育苗设施,创造适于秧苗生长的环境。如在春季育苗时,适当设立风障;夏季适 当采用遮阳网、防虫网、芦帘、秸杆等覆盖进行遮阳育苗, 以减轻夏秋强光、高温暴雨
育苗前先要准备好床土与育苗设施,一旦种子露白后,即可开始播种。若过迟则种子贮藏养 分消耗过多,使秧苗长势变弱,甚至不出苗。 1、播种季节与播种期 在作物育苗中,播种季节尤其是播种期的选择至关重要,但是随着环 境条件、育苗方式、栽培习惯、栽培要求,以及种类与品种特性不同而差异很大,必须因地 制宜,灵活掌握。一般适宜播种期是:定植期减去秧苗苗龄,即可向前推算日期。不同种类 作物苗龄不同,同一种作物苗龄因育苗设施、环境条件不同也有变化。因此,用温室或温床 育苗播期可迟些,用冷床或大小棚育苗则应早些;同一地区采用多层覆盖栽培用苗的播种期 宜早,反之则迟。若用温床育苗,温度适宜时,黄瓜苗龄为 30—35 天,番茄 45—50 天,辣 椒、茄子则为 75—80 天;而用阳畦冷床育苗时,黄瓜一般为 40—45 天,番茄 60—70 天, 辣椒、茄子则为 90—100 天。 2、播种量 单位苗床面积内的播种量对培育壮苗关系很大,播种量过大、密度过高,秧苗就 会瘦弱。在苗床面积允许条件下,一般稀播为好。播种量确定还需考虑到种子的净度、发芽 率以及苗床的温度条件,同时还取决于移栽时秧苗的大小,移栽时较小,或中间要分苗的可 密植,播种量可适当大些。诸如病虫害、鼠害等因素也要考虑到,适当增大播种量。一般可 由以下公式计算: 播种量(g/m2)= 每平方米株数×粒数/g×发芽率%×净度%×成苗率% 其中: 成苗率=种子出苗数÷发芽数 几种主要草本园艺作物播种量如表 10—3: 表 10-3 部分草本园艺作物育苗时的播种密度 单位:g/m2 种类 播种密度 种类 播种密度 种类 播种密度 番茄 3~4 辣椒 4~5 茄子 3~5 黄瓜 10~25 甘蓝 3~4 金盏菊 60 翠菊 20 麦杆菊 8 凤仙花 45 含羞草 40 矮牵牛 1.5 万寿菊 20 一串红 25 紫罗兰 5 瓜叶菊 4 3、播种 播种前整平苗床床土,用喷壶浇足“底水”,使床土 6—10cm 土层湿润,底水不可 过大,以免引起土壤板结;床土过干也会影响出苗。冬季地温低时,浇水不可过多,以免降 低地温,同时会引发病害,甚至烂种。 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点播三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应分布均匀。较小粒种子多采用 撒播,但不便于较长苗龄的秧苗后期中耕除草等苗床管理工作;对于大粒种子可采用点播, 点播时要平放,以免出现“戴帽苗”,尽管费工,但幼苗生长健壮,可晚分苗,甚至不分苗; 对于发芽慢、苗龄长的韭菜、大葱等蔬菜,育苗时常采用与沙土相拌的条播方式,便于苗期 管理。 播种后应立即盖一层土或基质,即“盖籽土”,以保持床土水分,防止过分蒸发,同时还有助 于子叶脱壳出苗。盖籽土应用轻松的营养土或基质,有时为防止苗期病虫害,亦可盖上拌过 药剂的药土。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大小的 3—5 倍,即 0.5—1.5cm,过薄土壤易干燥,影响 出苗,而且常会出现“带帽苗”等弱苗。过厚则种子耗尽养分后,子叶仍难顶出土面。覆土时 还应注意,整个苗床厚度要均匀一致,以利出苗整齐,便于管理。在冬春育苗时,盖土后应 在床面上覆地膜、油纸、无纺布等保墒保温材料;在夏秋育苗时,为保湿降温,应用遮阳网、 芦帘、秸杆等搭架遮荫,以防暴雨与灼伤,保证出齐苗、壮苗。 一、苗床准备 露地育苗时,应选择地势较高、水源充足、排水通畅、通风良好、交通方便、而且土壤疏松 肥沃、病虫害少的地块,最好是近两年未种过同种或同科蔬菜的田块,而且为便于秧苗搬运, 不要距定植大田太远。在南方地区,可做成 10cm 高的半高畦,以便防旱、防涝。 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特性,一些作物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实际育苗中,还需 利用一定的育苗设施,创造适于秧苗生长的环境。如在春季育苗时,适当设立风障;夏季适 当采用遮阳网、防虫网、芦帘、秸杆等覆盖进行遮阳育苗, 以减轻夏秋强光、高温暴雨
台风等不利条件影响。利用高秆作物或搭架作物进行间套作育苗,也是夏秋露地育苗中一种 较常用的方式。 二、床土准备 露地苗床在作畦后,一般施充分腐熟、营养元素丰富、质地细碎的农家肥 5-8kg/m2,翻细 耙平,即可待播。 一般来说,床土质量的好坏与秧苗生长发育关系极大,良好的床土应当肥沃,不过酸过碱, 富含养分与矿物质,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保肥水能力强、空气通透性好,不带病虫,因此 在大多数育苗中床土均采用人工配制。人工配制育苗床土原料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土壤,二 是肥料。一般床土,土壤占 50-70%,肥料占 30-50%。土壤一般以砂壤土为宜,肥料常用的 有草木灰、腐熟人粪尿、以及一些化学肥料如复合肥(占 0.1%),腐熟的厩肥(占 20-30%)等。 肥料的作用主要是能迅速持久地提供秧苗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以确保秧苗苗期不用追肥, 同时改善床土的物理性状,增强透气性与肥水保持能力。在粘土地区,可加入 10-20%的粗 沙或较多腐熟农家肥,以提高通透性。对特定作物在特定土壤上进行育苗时的配方施肥亦有 研究,罗庆熙(1994)研究表明茄果类育苗通用基质以配施 0.6kg/m3 尿素、10mg/m3 过磷 酸钙、0-1.2kg/m3 硫酸钾为好。英国常用琼尹斯培养土,成份是筛细的粘壤土 1 份、草炭 1 份,粗沙 1 份,每 36.368kg 上述混合物中加入 46 克过磷酸钙,23 克石灰石粉。 由于床土很难避免不带病虫,为防止苗期病虫害,应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常用办法是 1%福 尔马林、多菌灵、氯化苦消毒,喷洒拌匀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密封,经过 7-12 天后,再充 分翻动土壤,散去药气,以免发生药害。此外夏季自然高温消毒也是较常用的方法。 三、播种 露地育苗常采用撒播法,播前畦内浇足底水,待水渗后将干种子或催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畦 中,再盖土,对于小粒种子如白菜也可不盖土。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暴雨多,为防止大雨后 土壤板结、通气不良、防碍种子出苗,应根据天气预报,尽量避免暴雨前播种。在播种后, 应及时加盖遮阳网、碎草、秸杆或草帘,以利出苗。 四、苗期管理 (一)肥水管理 由于苗床在播种前已施有充足的基肥,育苗期一般不再追肥。但在夏季由 于雨水较多,养分易流失,在育苗后期可根据秧苗长势适当追肥,可在下午喷施 0.2%磷酸 二氢钾与 0.2—0.3%尿素混合液进行叶面施肥。水分管理方面,春天露地育苗初期宜以控水 为主,以免降低土温;在夏秋露地育苗中因蒸发量较大,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同时还可降 低地温,但在雨水较多时要注意及时排涝。 (二)间苗与除草 由于露地育苗时苗床面积要求不很严格,播种时一般不应过密,因此, 间苗工作相对来说较简单,只要剔去过密的秧苗即可。根据秧苗长势、季节安排,也可适时 进行分苗。在露地育苗中,杂草也是一大危害,在管理中要及时清除杂草,以利于秧苗健壮 生长。 【冷床育苗】 冷床(cold bed)即普通阳畦,它是一种温度条件完全依靠太阳光能、建造成本低,而且不 耗费能源的一种保护地育苗设施,目前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均还有较大的面积。 一、冷床建造 冷床应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灌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畦向东西,座北朝南,便于 接受阳光;同时地块应肥沃、病虫害少,且不宜重茬。 畦宽一般为 1.2—1.5 米,长度可因地形而异,多为 5—10 米,畦间距应 4—5 米。另外还可 结合风障进行。一般一个完整阳畦由风障、风障前栽培畦、畦上透光覆盖物以及不透光覆盖 物组成。畦墙由砖砌成,亦可用木板,保温性能较好。北畦墙一般高 40 厘米,上突出 20 厘米,南畦墙高 10—12 厘米。阳畦上透明覆盖物以前多用玻璃,现大多以塑料薄膜代替
台风等不利条件影响。利用高秆作物或搭架作物进行间套作育苗,也是夏秋露地育苗中一种 较常用的方式。 二、床土准备 露地苗床在作畦后,一般施充分腐熟、营养元素丰富、质地细碎的农家肥 5-8kg/m2,翻细 耙平,即可待播。 一般来说,床土质量的好坏与秧苗生长发育关系极大,良好的床土应当肥沃,不过酸过碱, 富含养分与矿物质,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保肥水能力强、空气通透性好,不带病虫,因此 在大多数育苗中床土均采用人工配制。人工配制育苗床土原料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土壤,二 是肥料。一般床土,土壤占 50-70%,肥料占 30-50%。土壤一般以砂壤土为宜,肥料常用的 有草木灰、腐熟人粪尿、以及一些化学肥料如复合肥(占 0.1%),腐熟的厩肥(占 20-30%)等。 肥料的作用主要是能迅速持久地提供秧苗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以确保秧苗苗期不用追肥, 同时改善床土的物理性状,增强透气性与肥水保持能力。在粘土地区,可加入 10-20%的粗 沙或较多腐熟农家肥,以提高通透性。对特定作物在特定土壤上进行育苗时的配方施肥亦有 研究,罗庆熙(1994)研究表明茄果类育苗通用基质以配施 0.6kg/m3 尿素、10mg/m3 过磷 酸钙、0-1.2kg/m3 硫酸钾为好。英国常用琼尹斯培养土,成份是筛细的粘壤土 1 份、草炭 1 份,粗沙 1 份,每 36.368kg 上述混合物中加入 46 克过磷酸钙,23 克石灰石粉。 由于床土很难避免不带病虫,为防止苗期病虫害,应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常用办法是 1%福 尔马林、多菌灵、氯化苦消毒,喷洒拌匀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密封,经过 7-12 天后,再充 分翻动土壤,散去药气,以免发生药害。此外夏季自然高温消毒也是较常用的方法。 三、播种 露地育苗常采用撒播法,播前畦内浇足底水,待水渗后将干种子或催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畦 中,再盖土,对于小粒种子如白菜也可不盖土。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暴雨多,为防止大雨后 土壤板结、通气不良、防碍种子出苗,应根据天气预报,尽量避免暴雨前播种。在播种后, 应及时加盖遮阳网、碎草、秸杆或草帘,以利出苗。 四、苗期管理 (一)肥水管理 由于苗床在播种前已施有充足的基肥,育苗期一般不再追肥。但在夏季由 于雨水较多,养分易流失,在育苗后期可根据秧苗长势适当追肥,可在下午喷施 0.2%磷酸 二氢钾与 0.2—0.3%尿素混合液进行叶面施肥。水分管理方面,春天露地育苗初期宜以控水 为主,以免降低土温;在夏秋露地育苗中因蒸发量较大,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同时还可降 低地温,但在雨水较多时要注意及时排涝。 (二)间苗与除草 由于露地育苗时苗床面积要求不很严格,播种时一般不应过密,因此, 间苗工作相对来说较简单,只要剔去过密的秧苗即可。根据秧苗长势、季节安排,也可适时 进行分苗。在露地育苗中,杂草也是一大危害,在管理中要及时清除杂草,以利于秧苗健壮 生长。 【冷床育苗】 冷床(cold bed)即普通阳畦,它是一种温度条件完全依靠太阳光能、建造成本低,而且不 耗费能源的一种保护地育苗设施,目前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均还有较大的面积。 一、冷床建造 冷床应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灌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畦向东西,座北朝南,便于 接受阳光;同时地块应肥沃、病虫害少,且不宜重茬。 畦宽一般为 1.2—1.5 米,长度可因地形而异,多为 5—10 米,畦间距应 4—5 米。另外还可 结合风障进行。一般一个完整阳畦由风障、风障前栽培畦、畦上透光覆盖物以及不透光覆盖 物组成。畦墙由砖砌成,亦可用木板,保温性能较好。北畦墙一般高 40 厘米,上突出 20 厘米,南畦墙高 10—12 厘米。阳畦上透明覆盖物以前多用玻璃,现大多以塑料薄膜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