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完整、独立、纯粹的社会。 独立—主权独立 完整 领土完整 纯粹 生产关系纯粹 21
21 独立——主权独立 完整——领土完整 纯粹——生产关系纯粹 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完整、独立、纯粹的社会
思考: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 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 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 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 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 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 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 转变呢?” 22
22 李约瑟:“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 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 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 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 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 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 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 转变呢?
2004年9月3日杨振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做题为《〈易经〉对 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认为“《易经》影 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 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时舆论大哗,国学家、易学家们纷纷出来批评 杨振宁不懂装懂、说外行话,甚至对杨振宁破 杨振宁 口大骂。10月23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 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上,杨 振宁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与与会者进行了激 烈的争论。 方舟子评价杨振宁的易经判断:是一个科 方舟子 学贡献。 23
23 2004年9月3日杨振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做题为《〈易经〉对 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认为“《易经》影 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 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 时舆论大哗,国学家、易学家们纷纷出来批评 杨振宁不懂装懂、说外行话,甚至对杨振宁破 口大骂。10月23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 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上,杨 振宁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与与会者进行了激 烈的争论。 方舟子评价杨振宁的易经判断:是一个科 学贡献。 杨振宁 方舟子
杨振宁认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有五条: 第一,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换句话就是 比较注重实际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论架构。 第二,科举制度。 第三,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 第四,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 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其中两条与《易经》的影响有关:中国传统里面只有归 纳法而无推演法(即演绎法)的思维方法和“天人合一”的 观念。归纳与推演都是近代科学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维方法, 但是贯穿《易经》的精神,都是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近 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分开,而《易经》 的“天人合一”观念却将天道、地道与人道混为一谈。 24
24 杨振宁认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有五条: 第一,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换句话就是 比较注重实际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论架构。 第二,科举制度。 第三,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 。 第四,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 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其中两条与《易经》的影响有关:中国传统里面只有归 纳法而无推演法(即演绎法)的思维方法和“天人合一”的 观念。归纳与推演都是近代科学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维方法, 但是贯穿《易经》的精神,都是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近 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分开,而《易经》 的“天人合一”观念却将天道、地道与人道混为一谈
1953年爱因斯坦在致斯威泽(J.E.Switzer)的 信中,曾经给出过一个答案: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 希腊哲学家(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发明了形式逻辑 体系,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 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人们不必对中国圣 贤没能做出这些进步感到惊讶。这些发现竟然被做出 来了才是令人惊讶的。” 言下之意是,古代中国学者不懂得形式逻辑体系 和实验验证,因此没能发展出近代科学并不令人惊讶
25 1953年爱因斯坦在致斯威泽(J.E.Switzer)的 信中,曾经给出过一个答案: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 希腊哲学家(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发明了形式逻辑 体系,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 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人们不必对中国圣 贤没能做出这些进步感到惊讶。这些发现竟然被做出 来了才是令人惊讶的。” 言下之意是,古代中国学者不懂得形式逻辑体系 和实验验证,因此没能发展出近代科学并不令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