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一一颂汤显祖 D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 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一—颂陆游 7阅读下面这首词后填空。 浪淘沙(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词中“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是用了唐代诗人 的“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意,而“一从魂散马嵬关”涉及的事件在历史和文学上都很有名,文学上 是因为有位著名的诗人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叙事长诗,留下了诸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 愿为连理枝”等名句。这位诗人是 ,诗名 8根据内容的提示,在下面空白横线处填入适当的内容,使之语意前后呼应,连贯畅通, 句式一致 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一道风景; 的“车辚 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也是一道风景 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 月无声”是一道风景 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也是一道风景。可是,你 可知道,聪明的你就是一道风景。虽然你没有长醉不醒的浪漫和车马喧嚣的现实,也没有冷 月无声的婉约和气吞万里的 但是你有青春的活力,有 有 【强化训练答案】 、1.《诗经》305赋、比、兴2.《国风》、《离骚》。3.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论 语孟子大学中庸4楚爱国九章离骚浪漫主义5积极浪漫主义屈原刘向楚辞体 骚体6纪传体通黄帝世家列传书表史家之绝唱7孔雀东南飞乐府双璧8.左传、国 语论语、孟子、庄子(或韩非子等)9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秋水庖丁解牛扁斫轮狗 偻承蜩10潜元亮东晋桃花源记牢记死者遗愿,愿死与青山同在11骆宾王卢照邻杨 炯12.退之韩昌黎“文起八代之衰”13李商隐《樊川文集》14.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 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15.永叔新唐书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诗话16.子美 少陵野老杜少陵现实“诗史”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17白居易文 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18柳永婉约豪放李清照苏轼辛弃疾“苏辛”19.豪 放念奴娇·赤壁怀古20.幼安稼轩南宋苏轼21.易安易安居土22.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马致远关汉卿王实甫末旦净 1.B.李煜是五代末、北宋初期人,李清照为南宋初期著名词人。2.D《威尼斯商人》 是莎士比亚的作品。3D海明威是美国作家。4B.《金瓶梅》应改为《红楼梦》。5C.《沉 沦》应改为《边城》。 、1.D.《琵琶记》改为《琵琶行》2B。“杜牧”应改为“李商隐”3C。A.辛弃疾B. 李白D白居易4A。5⑤⑥④③①②6B。应为“颂白居易”。7杜牧白居易《长恨歌》 8李白杜甫姜夔辛弃疾豪放柔韧的意志闪光的心灵 识记名句名篇 范例简析 例1(2004年高考全国卷Ⅳ)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C.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颂汤显祖 D.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 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颂陆游 7.阅读下面这首词后填空。 浪淘沙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词中“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是用了唐代诗人_________ 的“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意,而“一从魂散马嵬关”涉及的事件在历史和文学上都很有名,文学上 是因为有位著名的诗人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叙事长诗,留下了诸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 愿为连理枝”等名句。这位诗人是_________ ,诗名_________ 。 8.根据内容的提示,在下面空白横线处填入适当的内容,使之语意前后呼应,连贯畅通, 句式一致。 _________ 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一道风景;_________ 的“车辚 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也是一道风景;_________ 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 月无声”是一道风景,_________ 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也是一道风景。可是,你 可知道,聪明的你就是一道风景。虽然你没有长醉不醒的浪漫和车马喧嚣的现实,也没有冷 月无声的婉约和气吞万里的_________ ,但是你有青春的活力,有_________ ,有 _________ 。 【强化训练答案】 一、1.《诗经》 305 赋、比、兴 2.《国风》、《离骚》。 3.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论 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4.楚 爱国 九章 离骚 浪漫主义 5.积极浪漫主义 屈原 刘向 楚辞体 骚体 6.纪传体 通 黄帝 世家 列传 书 表 史家之绝唱 7.孔雀东南飞 乐府双璧 8.左传、国 语 论语、孟子、庄子(或韩非子等) 9.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 秋水 庖丁解牛 扁斫轮 痀 偻承蜩 10.潜 元亮 东晋 桃花源记 牢记死者遗愿,愿死与青山同在 11.骆宾王 卢照邻 杨 炯 12.退之 韩昌黎 “文起八代之衰” 13.李商隐 《樊川文集》 14.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 安石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15.永叔 新唐书 新五代史 欧阳文忠公文集 六一诗话 16.子美 少陵野老 杜少陵 现实 “诗史”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三吏”“三别” 17.白居易 文 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8.柳永 婉约 豪放 李清照 苏轼 辛弃疾 “苏辛” 19.豪 放 念奴娇·赤壁怀古 20.幼安 稼轩 南宋 苏轼 21.易安 易安居土 22.关汉卿 郑光祖 白朴 马致远 关汉卿 王实甫 末 旦 净 二、1.B.李煜是五代末、北宋初期人,李清照为南宋初期著名词人。 2.D.《威尼斯商人》 是莎士比亚的作品。 3.D .海明威是美国作家。 4.B.《金瓶梅》应改为《红楼梦》。 5.C.《沉 沦》应改为《边城》。 三、1.D.《琵琶记》改为《琵琶行》 2.B。“杜牧”应改为“李商隐” 3.C。A.辛弃疾 B. 李白 D.白居易 4.A。 5.⑤⑥④③①② 6.B。应为“颂白居易”。 7.杜牧 白居易 《长恨歌》 8.李白 杜甫 姜夔 辛弃疾 豪放 柔韧的意志 闪光的心灵 识记名句名篇 范 例 简 析 例 1 (2004 年高考全国卷Ⅳ)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 分)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解析】答案:①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为有源头活水来③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本题重点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从试题来看,有如下特点:一是课内名句占较大比 例,都是补出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形式为三选二,难度不大,实际上写对课内名句即得满 分:二是课外名句是“常见”又“常用”的,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掌握 例2(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①舍南舍北皆春水, 盘飧市远无兼味, 肯与邻翁相对饮, 。(杜甫《客至》) ②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几处早 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 赋》) 【解析】答案:①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樽酒家贫只旧醅 隔篱呼取尽余杯②何时复西归老大徒伤悲谁家新燕啄春泥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本题考査名句名篇的识记、默写能力,两个小题有三项出自诗歌,一项出自散文,三位 作者是唐宋名家,题目以高中新教材规定背诵篇目为主,也涉及小学、初中课文的名篇名句 难度适中。这次命题,更注重对名篇的全篇或其中完整段落的默写,学生应能全篇(整段)背 诵出这些作品 例3(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①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 受上赏 ,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 昨夜西风凋碧树, (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风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 【解析】答案:①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能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 间进②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 本题重点考査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试题沿袭2005年“二选一”的形式,第1小题侧 重于考“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控制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第2小 题考“情景默写”(《青玉案》),默写内容虽不在《考试大纲》以内,却是考生很熟悉的, 体现了考“常见常用”的内容的指导思想。因此,考生应做好背诵默写全篇(整段)的准备, 并掌握一些常见的课外名句。 强化训练 、基础训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 。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解析】 答案: ①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本题重点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从试题来看,有如下特点:一是课内名句占较大比 例,都是补出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形式为三选二,难度不大,实际上写对课内名句即得满 分;二是课外名句是“常见”又“常用”的,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掌握。 例 2 (2005 年高考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①舍南舍北皆春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盘飧市远无兼味,_________ 。 肯与邻翁相对饮,_________ 。(杜甫《客至》) ②百川东到海,_________ ?少壮不努力,_________ 。(《汉乐府·长歌行》)几处早 莺争暖树,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_________ ;盈虚者如彼,_________ 。(苏轼《赤壁 赋》) 【解析】 答案:①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樽酒家贫只旧醅 隔篱呼取尽余杯 ②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谁家新燕啄春泥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默写能力,两个小题有三项出自诗歌,一项出自散文,三位 作者是唐宋名家,题目以高中新教材规定背诵篇目为主,也涉及小学、初中课文的名篇名句, 难度适中。这次命题,更注重对名篇的全篇或其中完整段落的默写,学生应能全篇(整段)背 诵出这些作品。 例 3 (2006 年高考全国卷Ⅰ)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①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_________ ,受上赏;_________ ,受中赏; _________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_ ;数月之后,_________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 “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 ,_________ ”(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_________ ”(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 ,那人却在,_________ ”。 (辛弃疾《青玉案》) 【解析】 答案:①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书谏寡人者 能谤讥于市朝 门庭若市 时时而 间进 ②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为伊消得人憔悴 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处 本题重点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试题沿袭 2005 年“二选一”的形式,第 1 小题侧 重于考“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控制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第 2 小 题考“情景默写”(《青玉案》),默写内容虽不在《考试大纲》以内,却是考生很熟悉的, 体现了考“常见常用”的内容的指导思想。因此,考生应做好背诵默写全篇(整段)的准备, 并掌握一些常见的课外名句。 强 化 训 练 一、基础训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 ,_________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王勃《滕王阁序》)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 4.夫夷以近 ,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操《短歌行》) 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9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 10.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李白《梦游天姥吟 留别》) 1l.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杜牧《过华清宫》) 12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14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曹植《白马篇》) 15事不目见耳闻, 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16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提高训练 (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均为任选两小题 1.(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长亭 送别》)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其志洁, 其行廉 (司 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老子》 2(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李密《陈情 表》) (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3(1)六国破灭, 破灭之道也。(苏 洵《六国论》) (2)吴楚东南坼, 亲朋无一字 。(杜甫《登岳阳楼》) ,不成器;人不学 (《礼记·学记》 4(1) ,惟士为能。若民 苟无恒心, 无不为己。(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3)居安思危, (《左传》)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斩木为兵, ,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 调歌头·中秋》) 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 ,映带左右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 ,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 ,_________ 。(韩愈《师说》) 4.夫夷以近,_________ ;_________ ,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_________ ,朽木不折;_________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 ,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 ,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_________ ,_________ 。(杜甫《蜀相》) 9.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 ,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10.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 ,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 留别》) 11.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_________ ,_________ 。(杜牧《过华清宫》) 12.留恋处,兰舟催发。_________ ,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 14.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_________ ,_________ 。(曹植《白马篇》) 15.事不目见耳闻,_________ ,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16.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 。_________ (屈原《离骚》) 17.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8.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二、提高训练 (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均为任选两小题。 1.(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 ,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 送别》)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 ,其志洁,_________ ;其行廉,_________ 。(司 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_____,_________。(《老子》) 2.(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_________ ,_________ 。(李密《陈情 表》) (2)渔舟唱晚,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 ,_________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3.(1)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破灭之道也。(苏 洵《六国论》) (2)吴楚东南坼,_________ 。亲朋无一字,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 (3)_________ ,不成器;人不学,_________ 。(《礼记·学记》) 4.(1)_________ ,惟士为能。若民,_________ ,_________ 。苟无恒心,_________ , 无不为己。(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3)居安思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传》) 5.(1)_________ ,________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斩木为兵,_________,_________,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________ ,_________ 。(苏轼《水 调歌头·中秋》) 6.(1)_________ ,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 ;_________ ,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书怀》) (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 子篇》) 7.(1)书曰:“满招损, 。”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欧阳 修《伶官传序》) (2)三五之夜, 树影斑驳 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8(1)天地也!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 !天也 (关汉卿《窦娥冤》) (2)老吾老, 幼吾幼,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圣人之所以为圣 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2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 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3.思厥先祖父 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 (苏洵《六国论》) 4大江东去,浪淘尽, 故垒西边,人道是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臣闻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 园田居》) 7.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转轴拨弦三两声 弦弦掩抑声声思, 白居易《琵 琶行》) 8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三、挑战训练 (一)情景式默写题 1.《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 2.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 的《扬州慢》中说“ ”,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 句话是 4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的 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 雄辩家所引用 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
(王羲之《兰亭集序》)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_________ ,_________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 子篇》) 7.(1)书曰:“满招损,_________ 。”忧劳可以兴国,_________ ,自然之理也。(欧阳 修《伶官传序》) (2)三五之夜,_________ ,树影斑驳,_________ ,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_________ ,_________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8.(1)天地也!_________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_________!天也,_________ ! (关汉卿《窦娥冤》) (2)老吾老,_________ ;幼吾幼,_________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_____ ,_________ 。(高适《别董大》)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古之圣人,_________ ,_________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_________ 。圣人之所以为圣,_________ ,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2.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_________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 ,谁得而族灭 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 ,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3.思厥先祖父,_________ ,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_________, 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4.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 。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_________ ,_________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臣闻_________ ,_________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_________ ,_________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_________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_________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_________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_________ 。狗吠深巷中,_________。(陶渊明《归 园田居》) 7.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_________, _________ 。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 。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 。(白居易《琵 琶行》) 8.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 。沧海月明珠有泪, 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三、挑战训练 (一)情景式默写题: 1.《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_________。 2.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 的《扬州慢》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 句话是:_________ ,_________ 。 4.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的“_________ ,_________ ”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 雄辩家所引用。 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7.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在临别之际,请你选用古诗词中两个“送别”的句子来表达 你对老师或同学的离别之情 8.“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默写出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 四个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9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请任选其中两句填入 横线上 10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又一次证明:故乡,是人的生命之根。请写出两句表达 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 1l.“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是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 晚会中出现的一副对联。请写出含有“岳阳”或“黄鹤”的诗句: 12我们在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哲理的诗句:“ 13.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東,在某同学的毕业纪念册上,语文老师引用李白《行路难》 中的诗句“ 鼓励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拼搏,为实现自己的 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14读诗真好,我们可以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风光,可以体会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情,可以感受到 的爱国 情怀。(课内外诗词均可)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2)管中窥豹, (《晋书》) (3)父母之爱子 。(《触龙说赵太后》) (4)李杜文章在, 。(韩愈《调张籍》) 204一,春江水,(白正5(1) (2)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鲁迅) (3)十年树木, (《管子》) (4)言之无文 。(《孔子》) 偏信则暗。(唐·魏徵) 3(1)有则改之, 。(宋·朱熹 (2)前事不忘 《战国策》) (3)失之东隅 (《后汉书》) (4)清水出芙蓉, (李白) (5)为人性僻耽佳句, 。(杜甫) 4.(1) ,景行行止。(《诗经》) 从恶如崩。(《国语》) (3)露从今夜白, 。(杜甫) ,逸于作文。(《元·程端礼》) (5)黄沙百战穿金甲 (王昌龄《从军行》) 5(1)不是一番寒彻骨 (高则诚《琵琶记》)
6. 杜 甫 《 蜀 相 》 中 高 度 概 括 、 评 价 诸 葛 亮 一 生 伟 大 功 业 的 句 子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在临别之际,请你选用古诗词中两个“送别”的句子来表达 你对老师或同学的离别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默写出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 四个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 ( 课 内 外 均 可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请任选其中两句填入 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又一次证明:故乡,是人的生命之根。请写出两句表达 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是 2005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 晚会中出现的一副对联。请写出含有“岳阳”或“黄鹤”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我们在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哲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13.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在某同学的毕业纪念册上,语文老师引用李白《行路难》 中的诗句“_________ ,_________ ”鼓励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拼搏,为实现自己的 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14.读诗真好,我们可以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风光,可以体会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情,可以感受到“_________ ,_________ ”的爱国 情怀。(课内外诗词均可)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 。(杜甫《望岳》) (2)管中窥豹,_________ 。(《晋书》) (3)父母之爱子,_________ 。(《触龙说赵太后》) (4)李杜文章在,_________ 。(韩愈《调张籍》) (5)暮春三月,_________;杂花生树,_________ 。(丘迟《与陈伯之书》) 2.(1)_________ ,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_________ ,_________ 。(鲁迅) (3)十年树木,_________ 。(《管子》) (4)言之无文,_________ 。(《孔子》) (5)_________ ,偏信则暗。(唐·魏徵) 3.(1)有则改之,_________ 。(宋·朱熹) (2)前事不忘,_________ 。(《战国策》) (3)失之东隅,_________ 。(《后汉书》) (4)清水出芙蓉,_________ 。(李白) (5)为人性僻耽佳句,_________。(杜甫) 4.(1)_________ ,景行行止。(《诗经》) (2)_________ ,从恶如崩。(《国语》) (3)露从今夜白,_________ 。(杜甫) (4)_________,逸于作文。(《元·程端礼》) (5)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 。(王昌龄《从军行》) 5.(1)不是一番寒彻骨,_________ 。(高则诚《琵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