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 字音(红色字) 任安曩者阙然倡优卜祝蝼蚁诎体箠楚槛阱圜墙 惕息羑里怯懦厥有《国语》膑脚 文学常识 (一)《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 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五种体例本纪 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 “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言行和政迹;“世家”载述诸侯 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业绩;“列传”记载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 “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书”记录了各种典章制 度的沿革。这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 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 实录。”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 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汉文学史纲》)。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目 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报任安书 一、字音(红色字) 任安 曩者 阙然 倡优 卜祝 蝼蚁 诎体 箠楚 槛阱 圜墙 惕息 羑里 怯懦 厥有《国语》 膑脚 二、文学常识 (一)《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 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五种体例本纪 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 “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言行和政迹; “世家”载述诸侯 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业绩;“列传”记载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 “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书”记录了各种典章制 度的沿革。这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 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 实录。”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 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汉文学史纲》)。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目 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二)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 (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 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 职)。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 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 探禹穴,闕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 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 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 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 所欲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之史文”。元封三年(前 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 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 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 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
(二)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 (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 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 职)。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 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 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 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 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 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 所欲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之史文”。元封三年(前 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 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 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 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
研读文本 (一)、第一部分(1—2段) 1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2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若望仆不相师 若望仆不相师请略陈固陋幸勿为过 3.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而用流俗人之言 4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仆非敢如此也 5翻译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三、研读文本 (一)、第一部分(1-2段) 1.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2.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少卿足下 曩者辱赐书 若望仆不相师 若望仆不相师 请略陈固陋 幸勿为过 3. 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曩者辱赐书 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而用流俗人之言 4.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仆非敢如此也 5.翻译。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问1:对方写给司马迁信的内容是什么? 慎于接物,推贤进士。 问2:这两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引出对方来信内容,领起下文的作用 问3: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概述说明自己久未回信的原因,并对迟复表达歉意。 问4:文中用“牛马走”“辱”“固陋”之词语要表达 什么? 司马迁三十八岁时,继父职为太史令。四十七岁时以 李陵事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为中书谒者令。《汉 书·司马迁传》:谓“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 任职事”。中书令职,掌领导尚书出入奏事,是宫廷中机 要职务。《报任安书》是在他任中书令时写的,此时司马
问1:对方写给司马迁信的内容是什么? 慎于接物,推贤进士 。 问2:这两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引出对方来信内容,领起下文的作用。 问3: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概述说明自己久未回信的原因,并对迟复表达歉意。 问4:文中用“牛马走”“辱”“固陋”之词语要表达 什么? 司马迁三十八岁时,继父职为太史令。四十七岁时以 李陵事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为中书谒者令。《汉 书·司马迁传》:谓“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 任职事”。中书令职,掌领导尚书出入奏事,是宫廷中机 要职务。《报任安书》是在他任中书令时写的,此时司马 迁53岁
任少卿名安,荥阳人。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史记》 卷一百四《田叔传》后附有褚先生所补的《任安传》。任安是司马 迁的朋友,曾经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 士”。过了很久,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此信写于武帝太始四年 十一月(公元前93年,这年司马迁53岁)。当时任安因事下狱,状 况危险,所以书信中虑及任安的死。但任安被汉武帝赦免了,褚先 生述汉武帝的话:“安有死之罪甚众,吾尝活之”,大概指的就是 这件事。又过了几年,在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的时候,因他对戾太 子的态度不明朗,终于被武帝杀死。 任安,荥阳人也。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 未有因缘也,因占著名数。武功,扶风西界小邑也,谷口蜀镖道近 山。安以为武功小邑,无豪,易高也,安留,代人为求盗亭父。 后为亭长。邑中人民俱出猎,任安常为人分麋鹿雉兔,部署老 小当壮剧易处,觴人皆喜,曰:“无伤也,任少卿分别平,有智 略。”明日复合会,会者数百人。任少卿曰:“某子甲何为不来 乎?”诸人皆怪其见之疾也。其后除为三老,举为亲民,出为三百 石长,治民。 《史记》卷一百四《田叔传》
任少卿名安,荥阳人。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史记》 卷一百四《田叔传》后附有褚先生所补的《任安传》。任安是司马 迁的朋友,曾经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 士”。过了很久,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此信写于武帝太始四年 十一月(公元前93年,这年司马迁53岁)。当时任安因事下狱,状 况危险,所以书信中虑及任安的死。但任安被汉武帝赦免了,褚先 生述汉武帝的话:“安有死之罪甚众,吾尝活之”,大概指的就是 这件事。又过了几年,在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的时候,因他对戾太 子的态度不明朗,终于被武帝杀死。 任安,荥阳人也。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 未有因缘也,因占著名数。武功,扶风西界小邑也,谷口蜀徱道近 山。安以为武功小邑,无豪,易高也,安留,代人为求盗亭父。 后为亭长。邑中人民俱出猎,任安常为人分麋鹿雉兔,部署老 小当壮剧易处,觽人皆喜,曰:“无伤也,任少卿分别平,有智 略。”明日复合会,会者数百人。任少卿曰:“某子甲何为不来 乎?”诸人皆怪其见之疾也。其后除为三老,举为亲民,出为三百 石长,治民。 ——《史记》卷一百四《田叔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