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阅读 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 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刘白羽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高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 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语文课程标准:第 四学段(7—9年级)“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 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 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也不断得到落实,以下就近几年部分省市和地区中考语文试题中 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试题的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主要内容: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 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 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 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 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 主要事件:1、王凤姐弄权铁槛寺:2、林黛玉焚稿断痴情: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4、刘姥 姥初进大观园…… 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
07 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阅读 “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 洋,一个苍茫的宇宙。”——刘白羽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 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语文课程标准:第 四学段(7—9 年级)“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 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 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也不断得到落实,以下就近几年部分省市和地区中考语文试题中 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试题的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主要内容: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 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 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 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 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 主要事件:1、王凤姐弄权铁槛寺;2、林黛玉焚稿断痴情;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4、刘姥 姥初进大观园…… 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
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 贾宝玉: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 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做官。她恪守 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相关练习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该书以贾 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 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 3、《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 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是贾宝玉说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不同意。因为男人并不都污浊不堪。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 用于批评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体则不正确了 4、“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 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林常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 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 是终生凄凉孤苦 5、《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王熙凤,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 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的悲剧下场
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 贾宝玉: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 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做官。她恪守 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相关练习: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该书以贾 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 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 3、《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 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是贾宝玉说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不同意。因为男人并不都污浊不堪。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 用于批评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体则不正确了。 4、“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 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 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 是终生凄凉孤苦。 5、《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王熙凤,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 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的悲剧下场
6、《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 节是黛玉楚稿 7、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 应叹息”之意 8、《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 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 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 个人就是林黛玉 9、请写出“金陵十二钗”其中三位: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常玉、薛宝钗、史湘云、 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红楼梦》中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挑战的人物是贾宝玉 11、《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 胜三分。”这写的是林黛玉,她的性格特点是: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12、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玉麒麟 13、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千红一窟,品的酒叫万艳同杯,听的歌曲名叫红楼梦。 14、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刘姥 姥 15、下列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①可 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和萨宝钗) ②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 ③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6、《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 节是黛玉焚稿。 7、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 应叹息”之意。 8、《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 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 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 个人就是林黛玉。 9、请写出“金陵十二钗”其中三位: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 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10、《红楼梦》中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挑战的人物是贾宝玉。 11、《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 胜三分。”这写的是林黛玉,她的性格特点是: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12、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玉麒麟。 13、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千红一窟,品的酒叫万艳同杯,听的歌曲名叫红楼梦。 14、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刘姥 姥。 15、下列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①可 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和薛宝钗) ②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 ③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16《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诗是贾宝玉写的《芙蓉诔》 17、举出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贾赦、贾琏 8、《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尤三姐, 冷二郎是柳湘莲 19、《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贾宝玉、林常玉、晴雯 20、“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 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2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叫曹雪芹 22、《红楼梦》中“多愁多病身,倾国倾城貌”描写的是(林黛玉) 2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有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 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 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暇”指的是(贾宝玉)。 2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 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2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 楼梦》的开卷诗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主要内容:小说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 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 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人物及性格特征
16《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诗是贾宝玉写的《芙蓉诔》。 17、举出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贾赦、贾琏 18、《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尤三姐, 冷二郎是柳湘莲。 19、《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贾宝玉、林黛玉、晴雯。 20、“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 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2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叫曹雪芹。 22、《红楼梦》中“多愁多病身,倾国倾城貌”描写的是(林黛玉) 2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有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 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 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暇”指的是(贾宝玉)。 2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 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2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 楼梦》的开卷诗。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主要内容:小说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 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 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人物及性格特征:
曹操: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 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鞠躬尽瘁 刘备: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 关公:忠义,智勇双全 相关事件:1、桃园三结义。2、火烧赤壁。3、草船借箭。4、孔明借东风。5、关公过五关 斩六将。6、诸葛亮智用空城计 相关练习: 1、“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俄国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 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2、《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 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3、《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 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4、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 壁之战: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5、《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 亮,“义绝”是关羽
曹操: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 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鞠躬尽瘁。 刘备: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 关公:忠义,智勇双全。 相关事件:1、桃园三结义。2、火烧赤壁。3、草船借箭。4、孔明借东风。5、关公过五关 斩六将。6、诸葛亮智用空城计…… 相关练习: 1、“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俄国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 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2、《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 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3、《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 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4、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 壁之战;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5、《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 亮,“义绝”是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