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病毒
第三章 病毒
Section 1 Introduction 一、病毒的发现及定义 二、病毒的基本特点 三、病毒的形态和大小 四、病毒的结构 五、病毒的化学组成 六、噬菌斑和病毒的效价 七、病毒的分类
Section 1 Introduction 一、病毒的发现及定义 二、病毒的基本特点 三、病毒的形态和大小 四、病毒的结构 五、病毒的化学组成 六、噬菌斑和病毒的效价 七、病毒的分类
一、病毒的发现及定义 1、病毒引起的疾病: 肝炎、狂犬病、脊髓灰质炎、天花、艾滋病、流感等。 强调:可怕的艾滋病,到2005年止全世界已有5600万人感染 了艾滋病,已死亡2180万人,在2000年一年内有530万人感染了 艾滋病,同时有300万人死亡
一、病毒的发现及定义 1、病毒引起的疾病: 肝炎、狂犬病、脊髓灰质炎、天花、艾滋病、流感等。 强调:可怕的艾滋病,到2005年止全世界已有5600万人感染 了艾滋病,已死亡2180万人,在2000年一年内有530万人感染了 艾滋病,同时有300万人死亡
2、病毒病的特点:传染性强、流行面广、 致死率高 3、病毒的发现:1892年,俄国学者伊万 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2、病毒病的特点:传染性强、流行面广、 致死率高 3、病毒的发现:1892年,俄国学者伊万 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1892年俄国学者伊万诺夫斯基首次发现烟草花叶 病的感染因子能通过细菌滤器,病叶汁通过滤器后 得到的滤液可再感染健康的烟草叶面使之发生花叶 病。1898年荷兰生物学家贝哲林克进一步肯定了伊 万诺夫斯基的结果,并证实该致病因子可被乙醇从 悬液中沉淀下来而不失去感染力,但在人工培养基 上不能生长。于是他认为该病原体是比细菌小的 “有传染性的,活的流质”,并给该病原体起名叫: 病毒
1892年俄国学者伊万诺夫斯基首次发现烟草花叶 病的感染因子能通过细菌滤器,病叶汁通过滤器后 得到的滤液可再感染健康的烟草叶面使之发生花叶 病。1898年荷兰生物学家贝哲林克进一步肯定了伊 万诺夫斯基的结果,并证实该致病因子可被乙醇从 悬液中沉淀下来而不失去感染力,但在人工培养基 上不能生长。于是他认为该病原体是比细菌小的 “有传染性的,活的流质”,并给该病原体起名叫: 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