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客6.2.3平均配位数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用EDTA作滴定剂时,配合比为1:1,配位数为1用n表示M离子的络合配位体的平均数,M的生成函数nZip,[L] = C-[L]i=1=Om +20ml, +... +noML.nCM1 + Zβ,[L]i=1n = f([L])如[例1]1x13.49 +2 x40.74+3x30.20 + 4 x3.89=2.25n=89.32- 20 -
21 平均配位数 用EDTA作滴定剂时, 配合比为1:1, 配位数为1 用n表示M离子的络合配位体的平均数, M的生成函数 2 n 2 . n 1 [L] [L] [L] 1 1 M L n M L M L M L i i i n i i i i c c n = + + + + = − = = = 如[例1] 2.25 89.32 1 13.49 2 40.74 3 30.20 4 3.89 = + + + n = n = f ([L]) - 20 -
山东理工大客稳定常数总结SHANDONGUNIVERSITY OFTECHNOLOGY螯合物简单络合物[ML,]K稳n[MY]逐级稳定常数KMY[ML,- J[L][M][Y]n[ML,]B,=IIK累积稳定常数稳[M][L]"i-1β,[L][ML,]S分布分数CMZβ,[L]')(1+i-1ZiB,[L]1-1平均配位数0m+20ML+..+noM.n:1+之B,[L]i=1- 21 -
22 稳定常数总结 螯合物 简单络合物 [M][Y] [MY] KMY = [ ][ ] [ ] ML 1 L ML K n n n − 逐级稳定常数 稳 = 累积稳定常数 n 1 [M][L] [ML ] n i n i n = K = = 稳 分布分数 (1 [L] ) [ML ] [L] 1 M = + = = n i i i i i i i c 2 n 2 . n 1 [L] [L] 1 1 n ML ML ML i i i n i i i i n = + + + + = = 平均配位数 = - 21 -
山东理工大客6.3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MYMY+←主反应LOH 1H 1INOH 1H*MLHYNYM(OH)M(OH)Y MHY副反应M(OH)mMLnHeY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副反应的存在,使主反应能力降低,配合物稳定性下降;引入副反应系数α,表示副反应进行的程度22
23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副反应的存在,使主反应能力降低,配合 物稳定性下降;引入副反应系数 ,表示副反应进行的程度. 副 反 应 主反应 M + OH - L M(OH) M(OH)m ML MLn . . MY M(OH)Y MHY OH - H + Y HY H6Y NY . H + N - 22 -
山东理工大客6.3.1副反应系数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副反应系数α:未参加主反应组分的浓度与平衡浓度的比值络合剂Y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M+MY主反应产物MYX络合剂Y的NYHY存在形式副反应产物CHY,H,Y,...H,Y,NY(Y'游离态:Y[Y][Y']αy↑[Y]Qy[Y]- 23 -
24 副反应系数 一、 络合剂Y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 Y HY H6Y NY . H + N M MY 主反应产物 MY 副反应产物 HY, H2Y, .H6Y, NY 游离态:Y CY 络 合 剂Y 的 存 在 形 式 [Y] [Y'] Y [Y] [Y] [Y'] Y = 副反应系数 :未参加主反应组分的浓度与平衡 浓度的比值。 - 23 -
山东理工大客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1、酸效应系数αy(H)M MYY+二H+?HYH-H,Y...H,Y溶液中H+的存在与Y发生副反应,使Y参与主反应的能力降低的效应为酸效应。酸效应对Y参与主反应的影响程度用酸效应系数ay表示1[Y'][Y] +[HY] +... +[H,Y]QY(H)Sy[Y][Y] 24 -
25 1、 酸效应系数Y(H) 溶液中H+的存在与Y 发生副反应,使Y参与主反应的能力降低 的效应为酸效应。酸效应对Y参与主反应的影响程度用酸效应系 数Y(H)表示。 [Y] [Y] [HY] [H Y] [Y] [Y'] 6 Y(H) + ++ = = Y 1 =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