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实验程序 该部分说明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对被试的指导语、分组情况、具体的实验操 作,还应对实验设计中的随机化、平衡抵消和其他实验控制特点进行描述。除非指导语是非 同寻常的或者其本身构成实验操作而需要逐字写出,否则只需对指导语做简要解释即可。大 部分读者都熟悉标准的测验程序。除非使用了新的或者独特的程序,一般不需要对它们进行 详细描述 如果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使用了外语,应该说明使用的语种。当将某种语言的测试工具翻 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应该描述翻译的具体方法(例如:交换式翻译,即在交互式过程中,将 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然后又从另一种语言翻成原来的语言) 应记住,方法这一部分应该足够详细地告诉读者做了什么以及是怎样做的,以便读者能 够恰当地重复所进行的研究。 2.6结果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把结果报告出来,这是结果部分的任务。在结果部分中, 首先简单说明主要的结果或发现,然后尽量详细地报告数据以验证结论。报告所有相关的结 果,包括那些与假设相矛盾的结果。除非是个案设计或者单样本研究,一般不需要报告单个 的被试数据或者原始数据。在这一部分讨论结果的潜在意义是不恰当的。 2.6.1表格和插图 应选择能够清楚而又经济地说明数据的报告形式。表格能提供精确的数值,可以有效地 说明主要结果。插图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最好地表现互动关系和整体的比较。但表格和插 图都比文字书写要费时费事,所以它们主要是用于表述最重要的数据。在制作成本上,文字 书写的成本最低,表格次之,插图的制作成本最高。 和文字说明相比,采用表格或插图来说明数据比较直观。例如,一个方差分析表可以使 复杂的方差分析结果一目了然。但需注意,不要多处重复使用同样的数据;能够简单地用几 句文字说明的数据不要用表格来表示。 当使用表格或插图时,要确定每一个表格或插图都在正文中有所提示,如“见表1”,“见 图1”字样。所有的表格都称为表,所有的曲线图、图片或者示意图都称为图。表格和插图 都用来辅助文字说明,它们本身不能完全传达信息。通常需要告诉读者表格和插图说明了什 么,并且要作足够的说明以便于理解(有关表格和插图的详细要求请参见第3.1和3.2节)。 2.6.2数据统计的呈现 研究中观测到的原始数据都是以一个个分散的数字形式出现的,要使这些没有多少实质 性意义的原始数据能够反映所要硏究的问题,必须进行统计处理。无论是用描述统计还是推 论统计,都要在论文中报告相应的统计方法和统计结果。当报告推论统计的数据(例如t 检验,F检验或x检验)时,要包括实得量值或者检验值、自由度、概率以及影响的方向等 信息;还要报告描述统计的数据(例如:平均数或者中数)。报告平均数的同时,也要报告 变异性的相关数据,例如标准差、方差或者均方差。要假设读者有一定的统计学知识。基本 的假设就不必进行论证,如拒绝虚无假设。但是,如果对一个特殊检验的恰当性存在疑问 那么就应该对这种检验是否恰当作出判断。(详细要求请参见第3.3节,关于数据统计的表 2.7讨论
13 2.5.4 实验程序 该部分说明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对被试的指导语、分组情况、具体的实验操 作,还应对实验设计中的随机化、平衡抵消和其他实验控制特点进行描述。除非指导语是非 同寻常的或者其本身构成实验操作而需要逐字写出,否则只需对指导语做简要解释即可。大 部分读者都熟悉标准的测验程序。除非使用了新的或者独特的程序,一般不需要对它们进行 详细描述。 如果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使用了外语,应该说明使用的语种。当将某种语言的测试工具翻 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应该描述翻译的具体方法(例如:交换式翻译,即在交互式过程中,将 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然后又从另一种语言翻成原来的语言)。 应记住,方法这一部分应该足够详细地告诉读者做了什么以及是怎样做的,以便读者能 够恰当地重复所进行的研究。 2.6 结果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把结果报告出来,这是结果部分的任务。在结果部分中, 首先简单说明主要的结果或发现,然后尽量详细地报告数据以验证结论。报告所有相关的结 果,包括那些与假设相矛盾的结果。除非是个案设计或者单样本研究,一般不需要报告单个 的被试数据或者原始数据。在这一部分讨论结果的潜在意义是不恰当的。 2.6.1 表格和插图 应选择能够清楚而又经济地说明数据的报告形式。表格能提供精确的数值,可以有效地 说明主要结果。插图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最好地表现互动关系和整体的比较。但表格和插 图都比文字书写要费时费事,所以它们主要是用于表述最重要的数据。在制作成本上,文字 书写的成本最低,表格次之,插图的制作成本最高。 和文字说明相比,采用表格或插图来说明数据比较直观。例如,一个方差分析表可以使 复杂的方差分析结果一目了然。但需注意,不要多处重复使用同样的数据;能够简单地用几 句文字说明的数据不要用表格来表示。 当使用表格或插图时,要确定每一个表格或插图都在正文中有所提示,如“见表 1”,“见 图 1”字样。所有的表格都称为表,所有的曲线图、图片或者示意图都称为图。表格和插图 都用来辅助文字说明,它们本身不能完全传达信息。通常需要告诉读者表格和插图说明了什 么,并且要作足够的说明以便于理解(有关表格和插图的详细要求请参见第 3.1 和 3.2 节)。 2.6.2 数据统计的呈现 研究中观测到的原始数据都是以一个个分散的数字形式出现的,要使这些没有多少实质 性意义的原始数据能够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必须进行统计处理。无论是用描述统计还是推 论统计,都要在论文中报告相应的统计方法和统计结果。当报告推论统计的数据(例如 t 检验,F 检验或 χ 2 检验)时,要包括实得量值或者检验值、自由度、概率以及影响的方向等 信息;还要报告描述统计的数据(例如:平均数或者中数)。报告平均数的同时,也要报告 变异性的相关数据,例如标准差、方差或者均方差。要假设读者有一定的统计学知识。基本 的假设就不必进行论证,如拒绝虚无假设。但是,如果对一个特殊检验的恰当性存在疑问, 那么就应该对这种检验是否恰当作出判断。(详细要求请参见第 3.3 节,关于数据统计的表 达) 2.7 讨论
写完结果部分之后,就要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 并解释硏究结果的意义,特别是与初始假设有关的结果,也可以对结果进行推论。从理论上 对有关结果进行讨论以及所得结论的有效性是讨论部分的重点。当讨论相对简单,无须进行 更深入的理论分析时,作者可以将这一部分与前面关于结果的那个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有了 诸如“结果与结论”或者“结果与讨论”这样的部分。 在讨论的开始部分,应清楚地说明是支持还是不支持所提出的初始假设,还应说明研究 结果与其他研究的异同,以及它们是如何证明结论的。但是,不要简单地重新组织说明或重 复已经说明过的观点。每一个新的陈述都应有利于说明作者的立场,并有助于读者对问题的 理解。可以对硏究存在的缺点进行讨论,但不必详细讨论每一个缺点。应该接受而不是掩饰 负面的结果。 讨论中应避免无谓的辩论以及琐碎无力的理论比较。只有当(A)理论被实验数据证实, (B)论点与实验数据或者理论有密切的逻辑关系,并且(C)表述简洁时,才可以进行推测 并展开讨论。如有可能,还需指出研究有何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何改进,或提出新的研 究问题,但是这些论述要简略。一般来说,应考虑以下3个问题 ■我在本研究中做出了什么贡献? 我的研究对解决问题有何帮助? 从我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和理论含义?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作者所做贡献的核心,读者有权利得到清楚、明确而直接的答案 2.8参考文献 所谓参考文献,指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期刊或图书资料。按规定,在各类型 出版物中,凡是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 标明,并在文末或书末列出参考文献表。这项工作叫做参考文献著录们 2.8.1目的和作用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并使论著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同时也 反映了该论著的起点和深度。科学研究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 行的,当前的研究成果或硏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 在论著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介,著录参考 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著的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著的价值和水 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著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著论述的硏究成果 虽然是论著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观点 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这不仅表明了论著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而且也避免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査找有关的图 书资料,以对该论著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著篇幅。论著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 必详述,只在适当的地方注明出处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 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著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2.8.2顺序编码制
14 写完结果部分之后,就要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 并解释研究结果的意义,特别是与初始假设有关的结果,也可以对结果进行推论。从理论上 对有关结果进行讨论以及所得结论的有效性是讨论部分的重点。当讨论相对简单,无须进行 更深入的理论分析时,作者可以将这一部分与前面关于结果的那个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有了 诸如“结果与结论”或者“结果与讨论”这样的部分。 在讨论的开始部分,应清楚地说明是支持还是不支持所提出的初始假设,还应说明研究 结果与其他研究的异同,以及它们是如何证明结论的。但是,不要简单地重新组织说明或重 复已经说明过的观点。每一个新的陈述都应有利于说明作者的立场,并有助于读者对问题的 理解。可以对研究存在的缺点进行讨论,但不必详细讨论每一个缺点。应该接受而不是掩饰 负面的结果。 讨论中应避免无谓的辩论以及琐碎无力的理论比较。只有当(A)理论被实验数据证实, (B)论点与实验数据或者理论有密切的逻辑关系,并且(C)表述简洁时,才可以进行推测 并展开讨论。如有可能,还需指出研究有何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何改进,或提出新的研 究问题,但是这些论述要简略。一般来说,应考虑以下 3 个问题[2] : 我在本研究中做出了什么贡献? 我的研究对解决问题有何帮助? 从我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和理论含义?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作者所做贡献的核心,读者有权利得到清楚、明确而直接的答案。 2.8 参考文献 所谓参考文献,指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期刊或图书资料。按规定,在各类型 出版物中,凡是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 标明,并在文末或书末列出参考文献表。这项工作叫做参考文献著录[3,4] 。 2.8.1 目的和作用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并使论著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同时也 反映了该论著的起点和深度。科学研究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 行的,当前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 在论著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介,著录参考 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著的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著的价值和水 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著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著论述的研究成果 虽然是论著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观点、 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这不仅表明了论著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而且也避免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的图 书资料,以对该论著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著篇幅。论著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 必详述,只在适当的地方注明出处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 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著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2.8.2 顺序编码制
我国国家标准GB7714一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 者-出版年制”国。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书刊所普遍采用 2.8.2.1文内标注格式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在引文处,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 字连续排序,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 分。 2.8.2.2各类文献表的著录格式及示例 a.专著 标引项顺序号著者.书名.其他责任者(选择项).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选 择项) 例如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3版(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74~79 b.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见(In):原文献责任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例如 1崔耀.心理语言学.见: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0~431 c.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见(In):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献中的 位置 例如 1周晓林.语义激活中语音的有限作用.见:彭聃龄主编.汉语认知研究.济南:山东教育 出版社,1997.159-195 d.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其他责任者(选择项).刊名,年,卷(期):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例如 1杨丽霞,傳小兰.视-听跨通道汉语词汇信息加工中的抑制机制.心理学报,2002,34(1): 10-15 e.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例如 1孙亦良,徐克敏.学术排名要注意SCI的局限性.科学时报,2000-01-31 f.学位论文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例如 1龙立荣.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及其关系研究.博士论文.北京:中囯科学院心理硏究所,2001 g.会议论文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会议名称,会址,会议年份
15 我国国家标准 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 者-出版年制” [3]。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书刊所普遍采用。 2.8.2.1 文内标注格式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在引文处,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 字连续排序,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 分。 2.8.2.2 各类文献表的著录格式及示例 a.专著 标引项顺序号 著者.书名.其他责任者(选择项).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选 择项) 例如: 1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 3 版(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74~79 b.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见(In):原文献责任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例如: 1 崔耀.心理语言学.见: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0~431 c.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见(In):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献中的 位置 例如: 1 周晓林. 语义激活中语音的有限作用. 见:彭聃龄主编. 汉语认知研究. 济南:山东教育 出版社,1997. 159-195 d.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其他责任者(选择项).刊名,年,卷(期):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例如: 1 杨丽霞,傅小兰.视-听跨通道汉语词汇信息加工中的抑制机制.心理学报,2002,34(1): 10-15 e.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例如: 1 孙亦良,徐克敏.学术排名要注意 SCI 的局限性.科学时报,2000-01-31 f.学位论文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例如: 1 龙立荣.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及其关系研究.博士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01 g.会议论文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会议名称,会址,会议年份
例如 1丁锦红,林仲贤.不同复述条件对图形记忆的影响.笫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广州 电子文献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 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http://www.cajed.educn/ 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8-10-04 数据库中的摘要 不同文献类型,其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等项目同前,不同的是要在最后注明数据 库名称,光盘的更新日期,或在线检索的日期 例如 1 Fournier m, de Ridder d, bensing J. Optimism and adaptation to multiple sclerosis What does optimism mean?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2: 303-326. Abstract retrieved 2000-10-23, from Psyc INFO database 2.8.2.3文献著录项目的说明 a标引项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左顶格书写,后边不用任何点号,空1个字距后再写下一个 项目。 作者。对于个人作者(包括译者、编者),在参考文献表中,用各种语种书写的姓名, 律姓在前,名在后:外国人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缩写点(.)。作者为3人或 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之间用“,”号相隔;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应的 文字,如“etal."。“etal.”之前要加“,”号,如:“ Yang F, Wang B, Wang Q,etal.”。 作者不明时,可省略此项。 译者是相对于“主要责任者”(作者)的“其他责任者”,姓名置于书名或题名之后 各国(或民族)在姓名书写上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姓前名后(中国汉族、日本、朝鲜、 越南和匈牙利等),有的名前姓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原苏联、捷克、丹 麦、芬兰、意大利、挪威、波兰、瑞典、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埃及、巴西、泰国等), 著录时应予注意。 著录姓名示例如下 英、美、加拿大人。如JC. Smith应写为 Smith J c:连姓如E.C.Bate- Smith应写为 Bate- Smith e c;父子、几世如F.W.Day,Jr(小)应写为 Day f W Jr,A.B.Tol应写为 Toll a BⅢ。 法国人姓前有冠词le,la,les或前置词de,du,dela,des,文献著录时放在姓前。如 Jules le goff应写为 le Goff J: Guy de Maupassant应写为 de Maupassant G。 德国人和荷兰人姓前有词头、词组或缩写词,应写在姓前。如 Paul von Hindenburg 应写为 von Hindenburg P; Hans zur Horst- Meyer应写为 zur horst- Meyer H。 葡萄牙人和巴西人姓前有词头do,da,dos,das,应写在姓前。如 Silvio do amaral应写 为 do Amaral s 西班牙人名常包括其父母姓,书写时父姓在母姓之前。如 Casimir Gomez Ortega应写 为 Gomez-0 rega C; Juan Perez y Fernandez应写为 Perez y Fernandez j; Gonzalo ley h(higo,“其子”之意)应写为 Ley g h
16 例如: 1 丁锦红,林仲贤. 不同复述条件对图形记忆的影响. 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广州, 2001 h.电子文献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 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http://WWW.cajcd.edu.cn/ pub/wml.txt/980810-2.html, 1998-08-16/1998-10-04 i.数据库中的摘要 不同文献类型,其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等项目同前,不同的是要在最后注明数据 库名称,光盘的更新日期,或在线检索的日期。 例如: 1 Fournier M,de Ridder D, Bensing J. Optimism and adaptation to multiple sclerosis: What does optimism mean?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2:303-326. Abstract retrieved 2000-10-23, from PsycINFO database 2.8.2.3 文献著录项目的说明 a.标引项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左顶格书写,后边不用任何点号,空 1 个字距后再写下一个 项目。 b.作者。对于个人作者(包括译者、编者),在参考文献表中,用各种语种书写的姓名,一 律姓在前,名在后;外国人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缩写点(.)。作者为 3 人或 少于 3 人应全部写出,之间用“,”号相隔;3 人以上只列出前 3 人,后加“等”或相应的 文字,如“et al.”。“et al.”之前要加“,”号,如:“Yang Y F, Wang B, Wang Q, et al.”。 作者不明时,可省略此项。 译者是相对于“主要责任者”(作者)的“其他责任者”,姓名置于书名或题名之后。 各国(或民族)在姓名书写上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姓前名后(中国汉族、日本、朝鲜、 越南和匈牙利等),有的名前姓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原苏联、捷克、丹 麦、芬兰、意大利、挪威、波兰、瑞典、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埃及、巴西、泰国等), 著录时应予注意。 著录姓名示例如下[4] : 英、美、加拿大人。如 J.C.Smith 应写为 Smith J C;连姓如 E.C.Bate-Smith 应写为 Bate-Smith E C;父子、几世如 F.W.Day,Jr(小)应写为 Day F W Jr,A.B.TollⅢ应写为 Toll A B Ⅲ。 法国人姓前有冠词 le ,la,les 或前置词 de,du,de la,des,文献著录时放在姓前。如 Jules le Goff 应写为 le Goff J;Guy de Maupassant 应写为 de Maupassant G。 德国人和荷兰人姓前有词头、词组或缩写词,应写在姓前。如 Paul von Hindenburg 应写为 von Hindenburg P;Hans zur Horst-Meyer 应写为 zur Horst-Meyer H。 葡萄牙人和巴西人姓前有词头 do,da,dos,das,应写在姓前。如 Silvio do Amaral 应写 为 do Amaral S。 西班牙人名常包括其父母姓,书写时父姓在母姓之前。如 Casimir Gomez Ortega 应写 为 Gomez-Ortega C;Juan Perez y Fernandez 应写为 Perez y Fernandez J;Gonzalo Ley h(higo,“其子”之意)应写为 Ley G h
c.题名或书名。按著录来源所载的形式著录,不加书名号 d.版本。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示例如下: 原标志 著录形式 第三版 第3版 Fifth edition sth ed Revised edition Rev ed 1978 edition 1978ed e.刊名。一般用全称,不用简称。均不用书名号。 f.出版地。指出版者所在的城市名称。对于同名异地或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城市,可在其名后 附省名、州名、国名等。应注意,尽管出版者名称中包含了地名,出版地也不能省略,如“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献中载有多个出版地时,可只著录1个处于显要位置的、与版(本)次相关的出版地。 g出版者。可以按著录来源的形式著录,也可以按公认的简化形式或缩写形式著录。 著录来源载有多个出版者时,可只著录1个处于显要位置的、与版(本)次相关的出版 者。如: Chicago: ALA, 1978(ER tR::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Chicago, Canadian Library Association/Ottawa, 1978) h.出版年。采用公元纪年,并用阿拉伯数字著录。如遇其他纪年形式,可将原有的纪年置于 “()”内。如1705(康熙四十四年)。对于报纸和专利文献,要著录出版日期,其形式为年 月-日 期刊的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著录形式如下 1980,92(2) 1999,(4): 2000,5 年卷期 年期 2.8.2.4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写格式 正文中标注的参考文献必须出现在参考文献表中;反之,参考文献表中的每条文献必须 标注在正文中。 2.8.3著者-出版年制 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各有其优点。美国心理学会系列出版物采用著者-出版年 制,向国外投稿的作者应参见有关要求。我国心理学期刊目前都采用顺序编码制。故有关著 者-出版年制的要求从略 2.8.4常见问题 ■只列文后参考文献表,未将参考文献序号标志在文内引文处;或者不按所引文献在 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码,而是先列参考文献表,后将表中的著录项序号注入文中
17 c.题名或书名。按著录来源所载的形式著录,不加书名号。 d.版本。第 1 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示例如下: 原标志 著录形式 第三版 第 3 版 Fifth edition 5th ed Revised edition Rev ed 1978 edition 1978 ed e.刊名。一般用全称,不用简称。均不用书名号。 f.出版地。指出版者所在的城市名称。对于同名异地或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城市,可在其名后 附省名、州名、国名等。应注意,尽管出版者名称中包含了地名,出版地也不能省略,如“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献中载有多个出版地时,可只著录 1 个处于显要位置的、与版(本)次相关的出版地。 g.出版者。可以按著录来源的形式著录,也可以按公认的简化形式或缩写形式著录。 著录来源载有多个出版者时,可只著录 1 个处于显要位置的、与版(本)次相关的出版 者。如: Chicago:ALA,1978 ( 原 标 志 :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Chicago,Canadian Library Association/Ottawa,1978) h.出版年。采用公元纪年,并用阿拉伯数字著录。如遇其他纪年形式,可将原有的纪年置于 “()”内。如 1705(康熙四十四年)。对于报纸和专利文献,要著录出版日期,其形式为年 -月-日。 i.期刊的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著录形式如下: 1980,92(2): 1999,(4): 2000,5: 年 卷 期 年 期 年 卷 2.8.2.4 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写格式 正文中标注的参考文献必须出现在参考文献表中;反之,参考文献表中的每条文献必须 标注在正文中。 2.8.3 著者-出版年制 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各有其优点。美国心理学会系列出版物采用著者-出版年 制,向国外投稿的作者应参见有关要求。我国心理学期刊目前都采用顺序编码制。故有关著 者-出版年制的要求从略。 2.8.4 常见问题 只列文后参考文献表,未将参考文献序号标志在文内引文处;或者不按所引文献在 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码,而是先列参考文献表,后将表中的著录项序号注入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