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与某篇心理学论文的第一次接触多是从阅读其摘要开始的。多数人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 对所需的文献进行搜索,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只有摘要部分。在翻阅学术期刊时,大部分人 也是首先阅读论文的摘要,然后再依据摘要来决定是否阅读整篇论文。因此,摘要既要具有 高度的信息浓缩性,又要具有可读性,还要结构完整、篇幅简短以及独立成篇。一篇好的摘 要应具备以下特点2: ■准确性。摘要应能准确反映论文的目的和内容,不应包含论文中没有出现的内容 如果该研究主要是在以前的某个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以前研究的扩展,那么 就应该在摘要中注明以前研究的作者姓名和年份。将摘要与论文的层次标题进行对 比是核实摘要精确性的有效方法。 ■独立性。摘要应自成一体,独立成篇,所以要对特殊的术语、所有的缩写(计量单 位除外)、省略语做出说明,拼写出实验和药品的名称(药品采用通用名称)。新术 语或尚无合适中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在引用其他出版物 时要包括作者的姓名和出版日期(在论文的参考文献表中要充分说明文献资料的出 ■简练而具体。摘要中的每一个句子都要能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且尽可能地简练 摘要的长度一般不超过300字。摘要的开头要提出最重要的信息(但不要重复题 名)。它可以是目的或论题,也可以是结果或结论。摘要里最多只需包括4个或5 个最重要的观点、结果或含意。 节省摘要篇幅的方法 (1)不要把本学科领域中的常识性内容写入摘要,但也不要过于深奥,令一般读者难 以明白;切忌把应在前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 (2)一般也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婴儿问题解决 行为的特点与发展》,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对婴儿问题解决行为的特点与发展进行了研 (3)除实在无法变通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4)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5)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的现状”、“进行了…… 调查”等记述方式,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非评价性。报告研究结果而不是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不要在摘要中对论文内容做 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连贯性和可读性。采用条理清晰、措辞有力的形式写作。尽可能地使用第三人称来 取代第一人称。避免使用缺乏实质信息的“万金油”语句(例如:“具有一定的理 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或者“由此推断..”)。 篇实验研究报告的摘要应该包括 研究的问题,如果可能,用一句话表达 被试,详细说明相关特性,例如数量、类型、年龄、性别、种类等 实验方法,包括仪器,数据收集程序,完整的测验名称,使用的任何药剂的剂量和 方法(特别是当使用的药剂是一种新药剂或者对研究很重要时); 结果,包括统计水平的显著性; 论、含意或应用
8 言,与某篇心理学论文的第一次接触多是从阅读其摘要开始的。多数人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 对所需的文献进行搜索,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只有摘要部分。在翻阅学术期刊时,大部分人 也是首先阅读论文的摘要,然后再依据摘要来决定是否阅读整篇论文。因此,摘要既要具有 高度的信息浓缩性,又要具有可读性,还要结构完整、篇幅简短以及独立成篇。一篇好的摘 要应具备以下特点[2]: 准确性。摘要应能准确反映论文的目的和内容,不应包含论文中没有出现的内容。 如果该研究主要是在以前的某个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以前研究的扩展,那么, 就应该在摘要中注明以前研究的作者姓名和年份。将摘要与论文的层次标题进行对 比是核实摘要精确性的有效方法。 独立性。摘要应自成一体,独立成篇,所以要对特殊的术语、所有的缩写(计量单 位除外)、省略语做出说明,拼写出实验和药品的名称(药品采用通用名称)。新术 语或尚无合适中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在引用其他出版物 时要包括作者的姓名和出版日期(在论文的参考文献表中要充分说明文献资料的出 处)。 简练而具体。摘要中的每一个句子都要能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且尽可能地简练。 摘要的长度一般不超过 300 字。摘要的开头要提出最重要的信息(但不要重复题 名)。它可以是目的或论题,也可以是结果或结论。摘要里最多只需包括 4 个或 5 个最重要的观点、结果或含意。 节省摘要篇幅的方法: (1)不要把本学科领域中的常识性内容写入摘要,但也不要过于深奥,令一般读者难 以明白;切忌把应在前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 (2)一般也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婴儿问题解决 行为的特点与发展》,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对婴儿问题解决行为的特点与发展进行了研 究。” (3)除实在无法变通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4)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5)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的现状”、“进行了…… 调查”等记述方式,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非评价性。报告研究结果而不是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不要在摘要中对论文内容做 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连贯性和可读性。采用条理清晰、措辞有力的形式写作。尽可能地使用第三人称来 取代第一人称。避免使用缺乏实质信息的“万金油”语句(例如:“具有一定的理 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或者“由此推断...”)。 一篇实验研究报告的摘要应该包括: 研究的问题,如果可能,用一句话表达; 被试,详细说明相关特性,例如数量、类型、年龄、性别、种类等; 实验方法,包括仪器,数据收集程序,完整的测验名称,使用的任何药剂的剂量和 方法(特别是当使用的药剂是一种新药剂或者对研究很重要时); 结果,包括统计水平的显著性; 结论、含意或应用
实验研究报告的摘要示例如下 研究了高频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被试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120名。4 种启动类型分别为形似启动、音同启动、义近启动和无关启动。启动字的呈现时间(S0A) 分别为43,57,85,145ms。实验1中,要求被试判断目标字是否是动物名称,实验2要求 被试判断目标字的读音是否为“yi”.用MANOⅥA分析了不同SOA条件下的启动效应,发 现高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序为字形一字义一字音。这一结果说明了高频汉字的字义可直接 由字形特征获得,语音是自动激活的 (资料来源:陈宝国,彭聃龄.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I).心理学报,2001,33(1):1-6.有改动) 篇综述或者理论性论文的摘要应该包括 主题,用一句话概括 论文的意图、论题或组织结构和范围(全面的或有选择的); 资料来源(例如个人观察资料,已发表的文献); 综述类文章的摘要示例如下 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产生机制的探讨有利于寻找适当的治疗方法。文章在简要回顾阅读 障碍的界定、研究内容和有关理论争论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阅读障碍的神经基础和遗传机制。 文章从大脑结构和功能单侧化、完成认知任务时大脑的激活模式、激活时间进程以及视觉巨 细胞等方面介绍了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与正常读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文章还指出许多双生子研 究都发现同卵双生子的阅读障碍同现率高于异卵双生子,尤其是近期的遗传学研究鉴定出几 个与阅读障碍有关的染色体,如6号和15号染色体与语音障碍和拼写障碍有关。这些研究 结果说明发展性阅读障碍有一定的脑神经基础和遗传基础。 (资料来源:孟祥芝,周晓林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生理基础.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7-14.有改动) 篇方法学论文的摘要应该包括 方法的类别 方法的基本特征; 方法的应用范围 该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包括它的统计力及在违反各项假设下的稳定性。 篇个案研究的摘要应该包括: ■被试及其相关特征 个案所能说明的问题或解决办法; 对今后研究或理论建设的启示。 篇精确、简练、易懂和信息量丰富的摘要能够增加论文的读者数量和将来论文的可提 取性,必须在此基础上认真考虑摘要的长度。例如,对于一些英文数据库而言,如果摘要长 度超过960个字符的限制,摘要录用者可能会删减摘要的长度以满足数据库的要求。 2.3.2英文摘要 GB7713-87规定,为了便于国际交流,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应附有 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一般而言,英文摘要应是中文摘要的转译,基本要求与中文摘要相同,所以只要简洁
9 实验研究报告的摘要示例如下: 研究了高频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被试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 120 名。4 种启动类型分别为形似启动、音同启动、义近启动和无关启动。启动字的呈现时间(SOA) 分别为 43,57,85,145ms。实验 1 中,要求被试判断目标字是否是动物名称,实验 2 要求 被试判断目标字的读音是否为“yi”。用 MANOVA 分析了不同 SOA 条件下的启动效应,发 现高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序为字形—字义—字音。这一结果说明了高频汉字的字义可直接 由字形特征获得,语音是自动激活的。 (资料来源:陈宝国,彭聃龄.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Ⅰ).心理学报,2001,33(1):1~6.有改动) 一篇综述或者理论性论文的摘要应该包括: 主题,用一句话概括; 论文的意图、论题或组织结构和范围(全面的或有选择的); 资料来源(例如个人观察资料,已发表的文献); 结论。 综述类文章的摘要示例如下: 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产生机制的探讨有利于寻找适当的治疗方法。文章在简要回顾阅读 障碍的界定、研究内容和有关理论争论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阅读障碍的神经基础和遗传机制。 文章从大脑结构和功能单侧化、完成认知任务时大脑的激活模式、激活时间进程以及视觉巨 细胞等方面介绍了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与正常读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文章还指出许多双生子研 究都发现同卵双生子的阅读障碍同现率高于异卵双生子,尤其是近期的遗传学研究鉴定出几 个与阅读障碍有关的染色体,如 6 号和 15 号染色体与语音障碍和拼写障碍有关。这些研究 结果说明发展性阅读障碍有一定的脑神经基础和遗传基础。 (资料来源:孟祥芝,周晓林.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生理基础.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7~14.有改动) 一篇方法学论文的摘要应该包括: 方法的类别; 方法的基本特征; 方法的应用范围; 该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包括它的统计力及在违反各项假设下的稳定性。 一篇个案研究的摘要应该包括: 被试及其相关特征; 个案所能说明的问题或解决办法; 对今后研究或理论建设的启示。 一篇精确、简练、易懂和信息量丰富的摘要能够增加论文的读者数量和将来论文的可提 取性,必须在此基础上认真考虑摘要的长度。例如,对于一些英文数据库而言,如果摘要长 度超过 960 个字符的限制,摘要录用者可能会删减摘要的长度以满足数据库的要求。 2.3.2 英文摘要 GB 7713—87 规定[3],为了便于国际交流,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应附有 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一般而言,英文摘要应是中文摘要的转译,基本要求与中文摘要相同,所以只要简洁
准确地将文意译出即可 需要特殊考虑的是语态。英文摘要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 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几乎不用 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进 行讨论等。 般过去时:用于叙述研究方法、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 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完成时少用,但不是不用。现在完成时把过去发生的或过去 已完成的事情与现在联系起来,而过去完成时可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己经完成的事 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过去行为。 为节省篇幅,英文摘要的编写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除非数字位于句首,所有数字都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位于句首的句子应考虑重新 组句) ■充分利用惯常的简化词语(例如,使用vs.代替 versus);所有需要在论文的正文里进 行解释的缩写,在摘要中第一次使用时也要进行说明。 ■尽量使用主动态(但是不要使用我或者我们之类的人称代词),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 和表达有力。 ■使用动词而不要使用动名词。 英文摘要示例如下: Studied the time course of graphic,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activation in the recognition of high frequency Chinese characters. Ss were 120 university students(Exp I and 2)i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The priming-target pairs were in 4 types of priming: graphic, phonological, semantic priming, and nonpriming, and the durations between priming and target were at 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 (SOA)43 ms, 57 ms, 85 ms, and 145 ms respectively. In Exp I the time course was investigated in a semantic priming category judgment where Ss judged whether the target was an animal name. In Exp 2, the time course was investigated in phonological priming category judgment where Ss judged whether the target was pronounced"yi The time course of activation was studied in an analysis of the priming effects at different SOA conditions with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MANOV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accessing lexical information of high frequency Chinese characters is graphic, semantic, and phonologica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characters can be accessed directly by the activation of graphic information; and that phonology may be activated automatically after the access of the meaning (资料来源:陈宝国,彭聃龄.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I).心理学报,2001,33(1):1-6,有改动) 2.3.3关键词 关键词是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标志,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科技论文的 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避免选用 些外延较广的词作为关键词,如“方法”、“心理学”、“作用”等。关键词选用得是否恰当 关系到该文被检索的概率和该研究成果的利用率。 GB7713-87规定:每篇报告、论文应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 行,排在摘要的下方。关键词一般应从《汉语主题词表》和各专业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 心理学论文的关键词可以从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心
10 准确地将文意译出即可。 需要特殊考虑的是语态。英文摘要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 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几乎不用。 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进 行讨论等。 一般过去时:用于叙述研究方法、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 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完成时少用,但不是不用。现在完成时把过去发生的或过去 已完成的事情与现在联系起来,而过去完成时可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已经完成的事 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过去行为。 为节省篇幅,英文摘要的编写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除非数字位于句首,所有数字都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位于句首的句子应考虑重新 组句)。 充分利用惯常的简化词语(例如,使用 vs.代替 versus);所有需要在论文的正文里进 行解释的缩写,在摘要中第一次使用时也要进行说明。 尽量使用主动态(但是不要使用我或者我们之类的人称代词),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 和表达有力。 使用动词而不要使用动名词。 英文摘要示例如下: Studied the time course of graphic,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activation in the recognition of high frequency Chinese characters. Ss were 120 university students (Exp 1 and 2) i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The priming-target pairs were in 4 types of priming: graphic, phonological, semantic priming, and nonpriming, and the durations between priming and target were at 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 (SOA) 43 ms, 57 ms, 85 ms, and 145 ms respectively. In Exp 1, the time course was investigated in a semantic priming category judgment where Ss judged whether the target was an animal name. In Exp 2, the time course was investigated in a phonological priming category judgment where Ss judged whether the target was pronounced "yi." The time course of activation was studied in an analysis of the priming effects at different SOA conditions with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MANOV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accessing lexical information of high frequency Chinese characters is graphic, semantic, and phonologica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characters can be accessed directly by the activation of graphic information; and that phonology may be activated automatically after the access of the meaning. (资料来源:陈宝国,彭聃龄.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Ⅰ).心理学报,2001,33(1):1~6,有改动) 2.3.3 关键词 关键词是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标志,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科技论文的 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避免选用 一些外延较广的词作为关键词,如“方法”、“心理学”、“作用”等。关键词选用得是否恰当, 关系到该文被检索的概率和该研究成果的利用率。 GB 7713-87 规定[3]:每篇报告、论文应选取 3 ~ 8 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 一行,排在摘要的下方。关键词一般应从《汉语主题词表》和各专业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 心理学论文的关键词可以从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科学出版社 2001 年出版的《心
理学名词》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科技重要名词、术语,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中、 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2.3.4分类号 和关键词一样,分类号也是一种情报信息检索语言。《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中 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是最经常采用的分类标准。为了明确划分各个学科的各个领域,这两种 分类法制定了一套代码系统,各学科的各领域都有相应的代码。分类号代码一般由字母和阿 拉伯数字组成 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存储和编制索引,发表的论文应尽可能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 法》著录分类号。与心理学论文有关的分类号见附录A 一篇涉及多学科的论文,可以给出几个分类号,分类号之间用冒号(:)分隔,其中主 分类号排在首位 分类号排印在“关键词”的下方 2.4前 前言部分往往包括提出问题、说明研究背景、阐明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等3部分内容 2.4.1提出问题 在正文的开始部分用一段文字提出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并描述硏究策略。在开始着手前 言的写作时,要考虑: 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假设和实验设计与研究的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该研究有何理论意义?该研究与所属领域以前的研究有何关系? 要解决什么理论问题?如何解决 好的前言用一段或两段文字来回答这些问题,通过总结相关的论据和数据,清楚地告诉 读者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 2.4.2背景说明 提出问题后,需要对以前的相关文献进行讨论,但不要进行彻底的历史性回顾。对先前 的研究工作进行学术性的回顾能够展现适当的历史状况,也是对他人研究工作的认可。引用 以前的相关研究工作并对以前的研究贡献予以认可是作者负有的学术责任的一部分,这对于 门学科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但在做历史性回顾时,应避免面面俱到、巨细无遗,要假定读 者对写作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不需要向他们做全面的解释说明。同时,应只引用和参考与 具体问题相关的研究工作,不要引用和参考无关或只具有一般性意义的研究工作。如果需要 对先前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应避免无关紧要的细节描述,要强调相关的发现、相关的方法 论问题和主要的结论。如果可能,让读者参考有关论题的综述 论证以前的研究和现在的研究工作在逻辑上的联系。要在广泛的理论基础上清晰地提出 问题,以便让专业领域内尽可能多的人了解它。不要受简练这一目的误导而写出只有专家才 懂的论述。 应该公平地对待有争议的问题。与其进行广泛而没有定论的讨论,还不如简单叙述一些 研究支持某一结论而另一些研究支持另一个结论。不管个人的观点如何,在陈述一个争议性 问题时,应避免敌意和带有个人偏向的陈述。不要引用一些与上下文无关的权威观点来支持 个人的立场或证明自己的研究 11
11 理学名词》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科技重要名词、术语,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中、 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2.3.4 分类号 和关键词一样,分类号也是一种情报信息检索语言。《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中 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是最经常采用的分类标准。为了明确划分各个学科的各个领域,这两种 分类法制定了一套代码系统,各学科的各领域都有相应的代码。分类号代码一般由字母和阿 拉伯数字组成。 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存储和编制索引,发表的论文应尽可能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 法》著录分类号。与心理学论文有关的分类号见附录 A。 一篇涉及多学科的论文,可以给出几个分类号,分类号之间用冒号(:)分隔,其中主 分类号排在首位。 分类号排印在“关键词”的下方。 2.4 前言 前言部分往往包括提出问题、说明研究背景、阐明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等 3 部分内容[2] 。 2.4.1 提出问题 在正文的开始部分用一段文字提出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并描述研究策略。在开始着手前 言的写作时,要考虑: 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假设和实验设计与研究的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该研究有何理论意义?该研究与所属领域以前的研究有何关系? 要解决什么理论问题?如何解决? 好的前言用一段或两段文字来回答这些问题,通过总结相关的论据和数据,清楚地告诉 读者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 2.4.2 背景说明 提出问题后,需要对以前的相关文献进行讨论,但不要进行彻底的历史性回顾。对先前 的研究工作进行学术性的回顾能够展现适当的历史状况,也是对他人研究工作的认可。引用 以前的相关研究工作并对以前的研究贡献予以认可是作者负有的学术责任的一部分,这对于 一门学科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但在做历史性回顾时,应避免面面俱到、巨细无遗,要假定读 者对写作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不需要向他们做全面的解释说明。同时,应只引用和参考与 具体问题相关的研究工作,不要引用和参考无关或只具有一般性意义的研究工作。如果需要 对先前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应避免无关紧要的细节描述,要强调相关的发现、相关的方法 论问题和主要的结论。如果可能,让读者参考有关论题的综述。 论证以前的研究和现在的研究工作在逻辑上的联系。要在广泛的理论基础上清晰地提出 问题,以便让专业领域内尽可能多的人了解它。不要受简练这一目的误导而写出只有专家才 懂的论述。 应该公平地对待有争议的问题。与其进行广泛而没有定论的讨论,还不如简单叙述一些 研究支持某一结论而另一些研究支持另一个结论。不管个人的观点如何,在陈述一个争议性 问题时,应避免敌意和带有个人偏向的陈述。不要引用一些与上下文无关的权威观点来支持 个人的立场或证明自己的研究
2.4.3阐明目的和理论基础 提出了问题和说明了背景情况后,接下来就要说明具体的研究。在前言的最后一段,要 定义变量并对假设做一个正式的说明,这些有助于增加论文的清晰度。在写前言的结束语时, 要记住以下的问题:我打算控制什么变量?我期望得到什么结果以及为什么我期望这样的结 果?应该明确“为什么我期望它们?”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清楚地说明每一个假设的理论 基础 2.5方法 方法部分详细描述研究是如何进行的。这样的描述能够让读者评估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恰 当以及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使有兴趣的研究者可重复这个研究 如果论文只是以前研究的继续,而且研究方法已经在已刊发的论文中详细地介绍过了 则可以告诉读者可参阅的资料,在方法说明中仅列出纲要即可。四 2.5.1确定层次标题 将方法这一部分分为带标题的层次,是一种惯用的便利做法。这些层次通常包括对被试、 仪器(或材料)和程序的描述。如果实验设计较复杂或对刺激的描述要求较详细,可将层次 再细分为更小的层次以确保读者找到具体的信息。至于决定使用何种层次标题,需要作者自 己做出判断,应以读者能够理解和重复该研究为准。不够详细会使读者留下疑问,过于详尽 会增加读者阅读无关信息的负担。 2.5.2被试 乍比 就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而言,对被试作恰当的说明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不同的组间作 较、评估硏究结果、归纳硏究发现、比较重复硏究、文献综述和分析二手数据时更是如此。 对样本应该作足够的说明,并且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如果不具有代表性,应该说明原因。 结论和解释不能超出样本所能代表的总体的范围。 当被试是人时,应报告抽样和分组程序、被试的性别和年龄等主要人口统计学特征。当 个特定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是一个实验变量或对于解释结果非常重要时,应具体描述这个组 的特征,例如种族、国籍、教育水平、健康程度、母语等。说明每一个组被试的构成有利于 读者判断结论的可靠性。例如,“亚洲人的样本中包括30名中国人和45名越南人”或“在 拉美籍美国人中,20人来自墨西哥,20人来自波多黎哥”。即使人口统计学特征不是一个实 验变量,对其作说明对后续分析也可能是有用的。 对于动物被试,应该报告它们的种类、编号或者其他的具体证明资料,例如提供者的姓 名和地址以及喂养地。列出动物的数量和动物的性征、年龄、重量和生理状况。另外,也要 具体详细地说明所有重要的情况,包括如何对待和处理它们等,以便他人能够成功地重复这 项研究 描述被试的总量以及分派到每一个具体实验条件下的被试的具体数量。如果部分被试没 有完成实验,应说明没有完成实验的被试的数量,并解释他们没有继续实验的原因。 2.5.3实验设备 该部分简短描述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实验设备或者材料以及它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功用。常 用的实验器材,例如家具、秒表或屏幕,通常不需要进行详细描述。具体描述通过供应商获 得的特殊设备,要说明设备的型号、供应商的名称和地点。复杂的或专门定做的设备可能要 通过图纸或者照片进行描述,可以在附录中对复杂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12 2.4.3 阐明目的和理论基础 提出了问题和说明了背景情况后,接下来就要说明具体的研究。在前言的最后一段,要 定义变量并对假设做一个正式的说明,这些有助于增加论文的清晰度。在写前言的结束语时, 要记住以下的问题:我打算控制什么变量?我期望得到什么结果以及为什么我期望这样的结 果?应该明确“为什么我期望它们?”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清楚地说明每一个假设的理论 基础。 2.5 方法 方法部分详细描述研究是如何进行的。这样的描述能够让读者评估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恰 当以及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使有兴趣的研究者可重复这个研究。 如果论文只是以前研究的继续,而且研究方法已经在已刊发的论文中详细地介绍过了, 则可以告诉读者可参阅的资料,在方法说明中仅列出纲要即可。[2] 2.5.1 确定层次标题 将方法这一部分分为带标题的层次,是一种惯用的便利做法。这些层次通常包括对被试、 仪器(或材料)和程序的描述。如果实验设计较复杂或对刺激的描述要求较详细,可将层次 再细分为更小的层次以确保读者找到具体的信息。至于决定使用何种层次标题,需要作者自 己做出判断,应以读者能够理解和重复该研究为准。不够详细会使读者留下疑问,过于详尽 会增加读者阅读无关信息的负担。 2.5.2 被试 就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而言,对被试作恰当的说明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不同的组间作比 较、评估研究结果、归纳研究发现、比较重复研究、文献综述和分析二手数据时更是如此。 对样本应该作足够的说明,并且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如果不具有代表性,应该说明原因。 结论和解释不能超出样本所能代表的总体的范围。 当被试是人时,应报告抽样和分组程序、被试的性别和年龄等主要人口统计学特征。当 一个特定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是一个实验变量或对于解释结果非常重要时,应具体描述这个组 的特征,例如种族、国籍、教育水平、健康程度、母语等。说明每一个组被试的构成有利于 读者判断结论的可靠性。例如,“亚洲人的样本中包括 30 名中国人和 45 名越南人”或“在 拉美籍美国人中,20 人来自墨西哥,20 人来自波多黎哥”。即使人口统计学特征不是一个实 验变量,对其作说明对后续分析也可能是有用的。 对于动物被试,应该报告它们的种类、编号或者其他的具体证明资料,例如提供者的姓 名和地址以及喂养地。列出动物的数量和动物的性征、年龄、重量和生理状况。另外,也要 具体详细地说明所有重要的情况,包括如何对待和处理它们等,以便他人能够成功地重复这 项研究。 描述被试的总量以及分派到每一个具体实验条件下的被试的具体数量。如果部分被试没 有完成实验,应说明没有完成实验的被试的数量,并解释他们没有继续实验的原因。 2.5.3 实验设备 该部分简短描述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实验设备或者材料以及它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功用。常 用的实验器材,例如家具、秒表或屏幕,通常不需要进行详细描述。具体描述通过供应商获 得的特殊设备,要说明设备的型号、供应商的名称和地点。复杂的或专门定做的设备可能要 通过图纸或者照片进行描述,可以在附录中对复杂设备进行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