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演变发展过程 网状支架塌陷: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 再生结节形成:残存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 状肝细胞团 假小叶形成: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束,自汇管区-汇 管区或自汇管区-中央静脉延伸扩展,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 叶重新分割 肝内血循环紊乱:血管床缩小、闭塞或扭曲,血管受再生结节挤压; 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脉小支相互形成支通吻合支等,形成门 脉高压 6
6 ◼ 网状支架塌陷: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 ◼ 再生结节形成:残存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 状肝细胞团 ◼ 假小叶形成: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束,自汇管区-汇 管区或自汇管区-中央静脉延伸扩展,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 叶重新分割 ◼ 肝内血循环紊乱:血管床缩小、闭塞或扭曲,血管受再生结节挤压; 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脉小支相互形成支通吻合支等,形成门 脉高压 肝硬化的演变发展过程
各种原因 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纤维组织增生、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损伤与修复反复交替 肝小叶结构改建、肝血液循环途径改建,肝变形、 变硬 门静脉高压症、肝功能不全
7 各种原因 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纤维组织增生、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损伤与修复反复交替 肝小叶结构改建、肝血液循环途径改建, 肝变形、变硬 门静脉高压症、肝功能不全
病理 形态学分类 ·小结节性肝硬化 直径多在3~5mm,不超过1cm,最常见 ·大结节性肝硬化. 直径10~30mm,最大达50mm ·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 大小结节混合 ■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8
8 病 理 ◼ 小结节性肝硬化 直径多在 3~5 mm,不超过1 cm,最常见 ◼ 大结节性肝硬化. 直径 10~30 mm, 最大达50 mm ◼ 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 大小结节混合 ◼ 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形态学分类
肝硬化的器官病理改变 ■肝硬化 ■门脉高压和侧枝循环开放 ■脾脏肿大 ■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肠病 ·肝肺综合征 ■睾丸或卵巢、 甲状腺、肾上腺皮质萎缩 可 9
9 肝硬化的器官病理改变 ◼ 肝硬化 ◼ 门脉高压和侧枝循环开放 ◼ 脾脏肿大 ◼ 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肠病 ◼ 肝肺综合征 ◼ 睾丸或卵巢、甲状腺、肾上腺皮质萎缩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多样,起病常隐匿,病情进展缓慢,可潜 伏3~5年或10年以上,少数因短期大片肝坏死, 3~6个月可发展成肝硬化 ·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10
10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多样,起病常隐匿,病情进展缓慢,可潜 伏3~5年或10年以上,少数因短期大片肝坏死, 3~6个月可发展成肝硬化 ◼ 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