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试语文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1.【2013年·四川省内江市】 、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5-16题(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岳阳边。 15请找出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 (2分) 16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颈联 尾联: 答案:无 2.【2013年·江苏省泰州市】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完成第7题。(6分)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喜风 7.(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句子,请你说出这两首诗 词中的“闹”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 (3)请说出作者写作本诗的意图。(2分) 答案:7(1)B(2) (3)
2013 年中考试语文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1.【2013 年·四川省内江市】 一、阅读理解(48 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 15—16 题(6 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岳阳边。 15 请找出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 。(2 分) 16 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 分) 颈联: 尾联: 答案:无 2.【2013 年·江苏省泰州市】 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 (一)阅读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完成第 7 题。(6 分)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喜风。 7.(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句子,请你说出这两首诗 词中的“闹”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 分) (3)请说出作者写作本诗的意图。(2 分) 答案:7.(1)B (2) (3)
3.【2013年·四川省遂宁市】 10.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作答。(6分)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2)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4分) 答案:无 4.【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 9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分) A.“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这篇赋是向秀为悼念被司 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等而写的。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之意以及对岁月 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比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着别 人纷纷志得意满。这两句诗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D本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宫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惰,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 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答案:A 5.【2013年·湖南省长沙市】 阅读(共43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13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9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3.【2013 年·四川省遂宁市】 10.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作答。(6 分)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 分) (2)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4 分) X|k |B| . c|O |m 答案:无 4.【2013 年·辽宁省锦州市】 9.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这篇赋是向秀为悼念被司 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等而写的。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之意,以及对岁月 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比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着别 人纷纷志得意满。这两句诗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D.本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宫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惰,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 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答案:A 5.【2013 年·湖南省长沙市】 二、阅读(共 43 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 13 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 分) 9.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 分)
答案:8.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9.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6.【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 卷(50分) 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 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2分) 答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2分) 答案】 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免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 信州到博山的路上 (1)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 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 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1分) (2)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 局,辛酸之情跃然纸上。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灲破窗
答案:8. 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9. 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6.【2013 年·四川省成都市】 B 卷(50 分) 诗歌鉴赏(4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2 题。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 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词写于 1182 年,作者被免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 信州到博山的路上。 (1)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 分)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 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 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1 分) (2)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 局,辛酸之情跃然纸上。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
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1分)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河 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 一的大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1分) 7.【2013年·四川省达州市】 (三)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17-18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干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18.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 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 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 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 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答案:17.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2分,意同即可) 18.C 8.【2013年·四川省德阳市】 10.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1 分)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河 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 一的大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1 分) 7.【2013 年·四川省达州市】 (三)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 17——18 题(4 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 分) 上阕: 下阕:w w w .Xk b1.c oM 18.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 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 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 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 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答案:17. 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2 分,意同即可) 18. C 8.【2013 年·四川省德阳市】 10.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一二句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岱宗即东岳泰山。 B.第五句的意思是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曾”通“层”。 C.七八句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抒发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后的感受 D.全诗切着“望”字而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也透露出 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答案:C 9.【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 、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24题。 (一)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0.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O(1分) A.《龟虽寿》(曹操)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C.《竹里馆》(王维) D.《月下独酌》(李白) 1l颌领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3分) 12.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10答案B共1分。 1l答案示例比喻。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流水”比喻时光消逝,生动形象。(或者:对 比。用“一别”的短暂与“十年”的漫长相对,突出了人世的沧桑,言简义丰。)共3分。 12.答案示例:尾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言之成理即 可,共3分。 10.【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 二、阅读(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4分)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干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 仕路坎坷。 8.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2分) 9.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A. 一二句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岱宗即东岳泰山。 B. 第五句的意思是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曾”通“层”。 C. 七八句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抒发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后的感受。 D. 全诗切着“望”字而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也透露出 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答案:C 9.【2013 年·山东省德州市】 二、阅读(4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 一 24 题。 (一)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0.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1 分) A.《龟虽寿》(曹操)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C.《竹里馆》(王维) D.《月下独酌》(李白) 11.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3 分) 12.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答案:10.答案:B 共 1 分。 11.答案示例:比喻。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流水”比喻时光消逝,生动形象。(或者:对 比。用“一别”的短暂与“十年”的漫长相对,突出了人世的沧桑,言简义丰。)共 3 分。 12.答案示例:尾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言之成理即 可,共 3 分。 10.【2013 年·山东省东营市】 二、阅读(共 5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25 题。 (一)(4 分)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 仕路坎坷。 8.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2 分) 9.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