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试语文题分类汇编 课外文言文 1.【2013年·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东方朔救乳母 葛洪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 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曰: 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 凄然愍之,即敕免罪 (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 【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处。申,按照。宪,法律。②愎bi:固执任性。③愍min: 哀怜。 13.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但屡顾帝(回头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B.帝虽才雄心忍(容忍) 然胡不已乎(停止) C.至若春和景明(日光)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D.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窥谷忘反(通“返”) 14.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 告之于帝 B.旁人言之 何陋之有 C.我当设奇以激之 无从致书以观 D.乃凄然愍之 乃不知有汉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分) 2)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 (2分) 16.内容把握。(4分) (1)选文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请细读选文,摘录文中词语填空。(2分) 开端:乳母 发展:乳母 高潮:东方设奇结局:武帝赦免 (2)东方朔言“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的计谋“奇”在何处?(2分) 【答案】 (二)(12分) 13.B(2分)14.C(2分) 15.(4分)(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2分) (2)武帝已经成年了,怎么还会想到你哺乳时的恩情呢?(2分) 16.(4分)(1)犯事告急(2分) (2)示例:①“奇”在劝谏的方式与众不 同。不失直接规劝武帝,而是以训斥乳母的方式委婉劝谏。②“奇”在能根据武帝的性格特 点,让乳母“慎勿言,但屡顾帝”,动之以情。③“奇”在能抓住要害,从武帝与乳母之间 的关系入手,实施计谋。(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意近即可得全分。)
2013 年中考试语文题分类汇编 ——课外文言文 1.【2013 年·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 东方朔救乳母 葛 洪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②,旁人言之, 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曰: “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 凄然愍③之,即敕免罪。 (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 【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处。申,按照。宪,法律。 ②愎 bì:固执任性。③愍 mǐn: 哀怜。 13. 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但屡顾.帝(回头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B. 帝虽才雄心忍.(容忍) 然胡不已.乎(停止) C. 至若春和景.明(日光)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D.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窥谷忘反.(通“返”) 14. 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 告之于.帝 B. 旁人言之. 何陋之.有 C. 我当设奇以.激之 无从致书以.观 D. 乃.凄然愍之 乃.不知有汉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 分) (2)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 (2 分) 16. 内容把握。(4 分) (1)选文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请细读选文,摘录文中词语填空。(2 分) 开端:乳母 发展:乳母 高潮:东方设奇 结局:武帝赦免 (2)东方朔言“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的计谋“奇”在何处?(2 分) 【答案】 (二)(12 分) 13.B (2 分) 14. C(2 分) 15.(4 分)(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2 分) (2)武帝已经成年了,怎么还会想到你哺乳时的恩情呢?(2 分) 16.(4 分)(1)犯事 告急(2 分) (2)示例:①“奇”在劝谏的方式与众不 同。不失直接规劝武帝,而是以训斥乳母的方式委婉劝谏。②“奇”在能根据武帝的性格特 点,让乳母“慎勿言,但屡顾帝”,动之以情。③“奇”在能抓住要害,从武帝与乳母之间 的关系入手,实施计谋。(2 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意近即可得全分。)
2.【2013年·山东泰安】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14分)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i)②素知名,举孝廉③,投 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qing)④,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 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髮(bi)⑤,卖得数斛(h)米,斫(zhu6)⑥诸屋 柱,悉割半为薪,劉(cuo)⑦诸茬⑧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 其⑨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 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 6)、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①酷贫:非常贫困。②范逵:人名。③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④室如悬磬:屋 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 ⑤下为二髮: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髮:假发。⑥斫:用刀斧砍。⑦劉:同“挫”,割。⑧ 茬:草垫。⑨其:指代陶侃。 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同郡范逵素知名素 ②悉割半为薪薪: ③明旦去 日 ④侃犹不返 返 27.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③路已远,君宜还 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分) 六、[14分] 26.【答案】①素:向来,一向。②薪:柴,柴禾。③旦:天亮,早晨。④返:回去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7.【答案】①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②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 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③路已经很远了,你应该回去了。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8.【答案】陶母是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 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当孩子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受到难为时,陶母竭尽 家庭所有满足孩子的愿望 【评分】每问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有学生对陶母的做法并不认同,只要自圆其 说,即酌情得分。 附:译文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 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想要投宿到陶侃家。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 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 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头发得的 钱换到几斗米。又把支撑屋的柱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 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都得到很好的照顾。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
2.【2013 年·山东泰安】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26—28 题。(14 分)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í)②素知名,举孝廉③,投 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qìng)④,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 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ì)⑤,卖得数斛(hú)米,斫(zhuó)⑥诸屋 柱,悉割半为薪,剉(cuò)⑦诸茬⑧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 其⑨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 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 ó)、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 ①酷贫:非常贫困。 ②范逵:人名。 ③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④室如悬磬:屋 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 ⑤下为二髲: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髲:假发。⑥斫:用刀斧砍。⑦剉:同“挫”,割。⑧ 茬:草垫。⑨其:指代陶侃。 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同郡范逵素.知名 素: ②悉割半为薪. 薪: ③明旦去 旦: ④侃犹不返. 返: 27.翻译下列句子。(6 分)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③路已远,君宜还。 28.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 分) 六、[14 分] 26.【答案】①素:向来,一向。 ②薪:柴,柴禾。 ③旦:天亮,早晨。 ④返:回去。 【评分】每题 1 分,共 4 分。 27.【答案】①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②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 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③路已经很远了,你应该回去了。 【评分】每句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28.【答案】陶母是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 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当孩子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受到难为时,陶母竭尽 家庭所有满足孩子的愿望。 【评分】每问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有学生对陶母的做法并不认同,只要自圆其 说,即酌情得分。 附:译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 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想要投宿到陶侃家。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 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 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头发得的 钱换到几斗米。又把支撑屋的柱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 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都得到很好的照顾。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
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 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 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 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3.【2013年·四川省资阳市】 (三)鲁人曹沫(9分)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②。鲁庄公 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 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③, 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 色④不变,辞令如故,⑤。桓公怒,欲倍⑥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 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注释】①好力:爱好勇武、力气。②败北:战败逃跑。北,打了败仗往回逃。③鲁城坏 即压齐境: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 到齐国的边境了。④颜色:脸色。⑤辞令如故:像平常一样谈吐从容。⑥倍:通“背”。背 弃、违背 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以勇力事鲁庄公(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说说“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的目的是什么?(3分) 2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 【答案】 (三)(9分)21.答应割让或丢失凭在(2分,正确一处0.5分。)22.迫 使桓公归还曹沫与鲁国三次作战中丢失的土地。(3分,言之有理即可。)23.贪图小 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 他们的失地。(4分,每分句1分。其中“夫、以、信、于、天下、与、之”等词语落实不 到位酌情扣分。) 4.【2013年·浙江舟山】 (三)钱缪(12分)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梁开平 元年,封镠为吴越王。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吾岂失一孙仲谋耶!遂受之。是年, 省茔垄⑩,延故老,旌钺鼓吹,振耀山谷
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 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 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 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3.【2013 年·四川省资阳市】 (三)鲁人曹沫(9 分)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②。鲁庄公 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 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③, 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 色④不变,辞令如故,⑤。桓公怒,欲倍⑥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 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注 释】①好力:爱好勇武、力气。②败北:战败逃跑。北, 打了败仗往回逃。③鲁城坏 即压齐境: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 到齐国的边境了。④颜色:脸色。⑤辞令如故:像平常一样谈吐从容。⑥倍:通“背”。背 弃、违背。 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 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 )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 ) 以勇力事鲁庄公( ▲ )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 ) 22.说说“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的目的是什么?(3 分) ▲ 2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 分)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 ▲ 【答案】 (三)(9 分) 21.答应 割让或丢失 凭 在(2 分,正确一处 0.5 分。) 22.迫 使桓公归还曹沫与鲁国三次作战中丢失的土地。(3 分,言之有理即可。) 23.贪图小 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 他们的失地。(4 分,每分句 1 分。其中“夫、以、信、于、天下、与、之”等词语落实不 到位酌情扣分。) 4.【2013 年·浙江舟山】 (三)钱缪(12 分)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梁开平 元年,封镠为吴越王。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吾岂失一孙仲谋耶!”遂 受之。是年, 省茔垄①,延故老,旌钺鼓吹,振耀山谷
邻媪九十余,携壶泉迎于道左,镠下车亟拜ρ。媪抚其背,以小字呼之曰:“钱婆留 喜汝长成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此媪苦留之,遂字焉。为牛酒°大陈,以 饮乡人。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时将筑宫殿,望气者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 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干年。”武肃③笑日:“焉有干年而其中不出真主◎者乎?奈何困吾民 为『遂弗改造。 【注释】①省茔垄:祭扫祖墓。②亟拜:急忙下拜。③牛酒:即牛和酒,古代用来犒劳、 祭祀。④望气者:观测云气占卜的人。⑤武肃:即钱镠。⑥真主:贤明的君主 19.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 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有讽镠拒梁命者(2)延故老(3)为牛酒大陈(4)因故府大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此媪苦留之,遂字焉 22钱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回答。(3分 【答案】 (三)(12分) 19.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 20.(1)劝说(2)邀请(3)陈列、摆放(4)凭借 21.这个老妇人苦苦哀求留下他,于是(他父母)便给小孩儿取字婆留。 22.骁勇善战,天生神异,知恩图报,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体察时务(深谋远虑,主 动顺应) 5.【2013年·江苏省扬州市】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5题) 书谢御史【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 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敢 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 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 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 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泉迎于道左,镠下车亟拜②。媪抚其背,以小字呼之曰:“钱婆留, 喜汝长成。”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此媪苦留之,遂字焉。为牛酒③大陈,以 饮乡人。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时将筑宫殿,望气者④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 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武肃⑤笑曰:“焉有千年而其中不出真主⑥者乎?奈何困吾民 为!”遂弗改造。 【注释】①省茔垄:祭扫祖墓。 ②亟拜:急忙下拜。 ③牛酒:即牛和酒,古代用来犒劳、 祭祀。 ④望气者:观测云气占卜的人。 ⑤武肃:即钱镠。 ⑥真主:贤明的君主。 19.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 分) 盖 初 生 时 光 怪 满 室 父 惧 将 沉 于 了 溪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有讽镠拒梁命者 (2)延故老 (3)为牛酒大陈 (4)因故府大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此媪苦留之,遂字焉 22.钱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回答。(3 分) 【答案】 (三)(12 分) 19.盖 初 生 时/ 光 怪 满 室/ 父 惧 /将 沉 于 了 溪 20.(1)劝说 (2)邀请 (3)陈列、摆放 (4)凭借 21.这个老妇人苦苦哀求留下他,于是(他父母)便给小孩儿取字婆留。 22.骁勇善战,天生神异,知恩图报,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体察时务(深谋远虑,主 动顺应) 5.【2013 年·江苏省扬州市】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5 题) 书谢御史【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 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 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 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 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 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u):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莫敢诘 (2)命卒曳下奴 (3)汝敢笞我 4)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l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 卷石底以处(《小石潭记》) B.巡城遇之 至之市(《郑人买履》) C.遂焚烧其车 其真无马耶(《马说》) D.乃遍游江浙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12翻译句子。(6分) (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2)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13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答案】 10.①质问、责问②拉③用竹板打④借 11.A 12.①这辆车怎么能够再让宰相乘坐呢? 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③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13.这段文字写了谢御史因鞭打飞扬跋扈的和珅宠奴、焚烧和珅车辆而遭和珅报复而被削职 为民的事,表现了谢御史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高尚品格 6.【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29—32题。(10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 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 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 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 分) (1)莫敢诘. (2)命卒曳.下奴 (3)汝敢笞.我! (4)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 A. 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 卷石底以处(《小石潭记》) B. 巡城遇之 至之市(《郑人买履》) C. 遂焚烧其车 其真无马耶(《马说》) D. 乃遍游江浙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12.翻译句子。(6 分) (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2)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13.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答案】 10.①质问、责问②拉③用竹板打④借 11.A。 12.①这辆车怎么能够再让宰相乘坐呢? 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③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13.这段文字写了谢御史因鞭打飞扬跋扈的和珅宠奴、焚烧和珅车辆而遭和珅报复而被削职 为民的事,表现了谢御史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高尚品格。 6.【2013 年·四川省雅安市】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 29—32 题。(10 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 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 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 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