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一期)ppp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西塘桥撤乡建镇。随着经济发展,又有于城、百步、秦山撤乡建镇 1999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辖9个镇3个乡。2001年10月,乡镇 行政区划进一步调整优化,辖武原、沈荡、澉浦、秦山、通元、西塘 桥、于城、百步8个镇 2010年11月,经省、市政府批准,海盐县对部分镇行政区划进行 调整,撤销武原镇、秦山镇建制,分别设立武原街道、秦山街道;撤 销西塘桥镇建制,设立元通街道、西塘桥街道,其中西塘桥街道与海 盐经济开发区合署办公。区划调整后,海盐县辖武原、秦山、元通、 西塘桥4个街道(海盐城区范围),沈荡、百步、于城、澉浦、通元5 个镇。 13.2地理位置 海盐县位于杭州湾北岸的杭嘉湖平原,地处嘉兴市域的东部,东 南濒临杭州湾,与上虞、余姚、慈溪隔海相望,西与海宁毗邻,北与 嘉兴秀洲区、平湖市接壤,它处于上海经济区的腹地范围,又是杭州 湾两岸开发的重要区域之一。县域范围在东经120943′~-121902′,北纬 30°21′~30°28′之间,全县陆地总面积58506km2(其中河道、湖泊等水域 7228km2)。县政府机构所在地武原镇北距上海118km,南离杭州98km。 133自然条件 (1)气候 海盐地处北亚热带南缘,是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 替明显,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水量丰沛,气候温和湿润,历来有“丝 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名。全年平均气温159°C,年平均高温累计 日数明显低于长江中下游同纬度城市。年平均雨量11897毫米,全年 无霜期约为240天,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9197小时。 (2)地形地貌
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一期) ppp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6 西塘桥撤乡建镇。随着经济发展,又有于城、百步、秦山撤乡建镇。 1999 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辖 9 个镇 3 个乡。2001 年 10 月,乡镇 行政区划进一步调整优化,辖武原、沈荡、澉浦、秦山、通元、西塘 桥、于城、百步 8 个镇。 2010 年 11 月,经省、市政府批准,海盐县对部分镇行政区划进行 调整,撤销武原镇、秦山镇建制,分别设立武原街道、秦山街道;撤 销西塘桥镇建制,设立元通街道、西塘桥街道,其中西塘桥街道与海 盐经济开发区合署办公。区划调整后,海盐县辖武原、秦山、元通、 西塘桥 4 个街道(海盐城区范围),沈荡、百步、于城、澉浦、通元 5 个镇。 1.3.2 地理位置 海盐县位于杭州湾北岸的杭嘉湖平原,地处嘉兴市域的东部,东 南濒临杭州湾,与上虞、余姚、慈溪隔海相望,西与海宁毗邻,北与 嘉兴秀洲区、平湖市接壤,它处于上海经济区的腹地范围,又是杭州 湾两岸开发的重要区域之一。县域范围在东经 120º43′~121º02′,北纬 30º21′~30º28′之间,全县陆地总面积 585.06km2 (其中河道、湖泊等水域 72.28km2 )。县政府机构所在地武原镇北距上海 118km,南离杭州 98km。 1.3.3 自然条件 (1)气候 海盐地处北亚热带南缘,是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 替明显,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水量丰沛,气候温和湿润,历来有“丝 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名。全年平均气温 15.9°C,年平均高温累计 日数明显低于长江中下游同纬度城市。年平均雨量 1189.7 毫米,全年 无霜期约为 240 天,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 1919.7 小时。 (2)地形地貌
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一期)ppp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海盐县地形似一个顶角朝南的等腰三角形,东西最宽处相距约31 公里,南北相距约33公里。县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从东南向西北 缓缓倾斜,东南沿海有低山孤丘错落分布,县域平原分为三个区:东 部滨海平原,北起海塘方家埭,南至长川坝方家山北的沿海地带,地 势自东向西渐低,海堤外有大片滩涂;西北水网平原,地势低洼,水 网纵横,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南部孤丘平原,地势较高,有部分 低山、孤丘分布于平原上,断续相连 (3)河流水文 县域水系相当发达,河渠纵横,湖荡众多,是杭嘉湖水网的东区, 河流在南部低丘区和东部滨海区较为稀疏,西北平原区较为稠密,河 港总长15262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河道371公里,河面宽度一般 为20~40米,最宽100米左右,河流水量较为丰富 (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嘉兴市地表物质为第四松散沉积物,覆盖层厚度大于180米。地 区地表土层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层、硬壳层(褐黄色亚粘土)、第 软土层(灰色泥质亚粘土)、第一硬土层(黑绿色粘土、亚粘土) 第二软土层(灰色轻亚粘土、粉细砂)。第二硬土层(灰色、褐黄色 粘土)。硬壳层广布市区,厚度1~3米,承载力10~12tm2,可作为 般工业民用建筑的天然基础;第一、二软土层的承载力较差,在6~8t/m2; 第一硬土层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可达18tm2以上 (5)地震烈度 嘉兴市位于浙闽粤地震带,境内有湖州一嘉善和杭州一上海两条 断裂带通过,是浙江地震活动地区。根据《中国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 嘉兴属6度区,本工程按6度设防,主要构筑物按7度采取抗震措施
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一期) ppp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7 海盐县地形似一个顶角朝南的等腰三角形,东西最宽处相距约 31 公里,南北相距约 33 公里。县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从东南向西北 缓缓倾斜,东南沿海有低山孤丘错落分布,县域平原分为三个区:东 部滨海平原,北起海塘方家埭,南至长川坝方家山北的沿海地带,地 势自东向西渐低,海堤外有大片滩涂;西北水网平原,地势低洼,水 网纵横,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南部孤丘平原,地势较高,有部分 低山、孤丘分布于平原上,断续相连。 (3)河流水文 县域水系相当发达,河渠纵横,湖荡众多,是杭嘉湖水网的东区, 河流在南部低丘区和东部滨海区较为稀疏,西北平原区较为稠密,河 港总长 1526.2 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河道 3.71 公里,河面宽度一般 为 20~40 米,最宽 100 米左右,河流水量较为丰富。 (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嘉兴市地表物质为第四松散沉积物,覆盖层厚度大于 180 米。地 区地表土层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层、硬壳层(褐黄色亚粘土)、第 一软土层(灰色泥质亚粘土)、第一硬土层(黑绿色粘土、亚粘土)、 第二软土层(灰色轻亚粘土、粉细砂)。第二硬土层(灰色、褐黄色 粘土)。硬壳层广布市区,厚度 1~3 米,承载力 10~12t/m2,可作为一 般工业民用建筑的天然基础;第一、二软土层的承载力较差,在 6~8t/m2 ; 第一硬土层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可达 18t/m2以上。 (5)地震烈度 嘉兴市位于浙闽粤地震带,境内有湖州—嘉善和杭州—上海两条 断裂带通过,是浙江地震活动地区。根据《中国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 嘉兴属 6 度区,本工程按 6 度设防,主要构筑物按 7 度采取抗震措施
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一期)ppp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34社会经济 十二五”以来,海盐县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 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富民强县总体目标, 实施“工业强县、滨海开发、开放带动、科教兴县、统筹发展”五大 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呈现平 稳协调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3年,海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亿元, 增长8.5%(不含核电增长12%);实现财政总收入47.35亿元,其中公 共财政预算收入246亿元,分别增长10.9%和10.2%;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411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600元,分别增长92% 和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亿元,增长14%。年合同利用外资 23亿美元,增长111,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增长69%;引进县 外内资463亿元,增长30.9%,新增注册资金20.1亿元,增长8.7%; 引进总投资亿元以上较大项目14个。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进创新科技园等平台建设,强化与科研院 所科技合作,推出6项科技金融信贷产品,通过省专利权质押融资试 点预验收。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列入国家科技计划12项,新增享 受所得税优惠高新技术企业3家。建立名牌培育梯队,确定101家重 点名牌培育企业,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浙江省名牌2件。注重知 识产权应用,获专利授权1071件。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建立产学研 联合体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组织,引进和培育国家千人计划2人、 省千人计划2人,连续第七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 城乡统筹取得新业绩。开展城市建设“三年大会战”,实施“ 年百亿五大工程”,提岀了建设中国核电城的战略构想,调整部分镇 行政区划,中心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以“十改联
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一期) ppp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8 1.3.4 社会经济 “十二五”以来,海盐县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 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富民强县总体目标, 实施“工业强县、滨海开发、开放带动、科教兴县、统筹发展”五大 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呈现平 稳协调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3 年,海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25 亿元, 增长 8.5%(不含核电增长 12%);实现财政总收入 47.35 亿元,其中公 共财政预算收入 24.6 亿元,分别增长 10.9%和 10.2%;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41150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600 元,分别增长 9.2% 和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4 亿元,增长 14%。年合同利用外资 2.3 亿美元,增长 111%,实际利用外资 1.1 亿美元,增长 69%;引进县 外内资 46.3 亿元,增长 30.9%,新增注册资金 20.1 亿元,增长 8.7%; 引进总投资亿元以上较大项目 14 个。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进创新科技园等平台建设,强化与科研院 所科技合作,推出 6 项科技金融信贷产品,通过省专利权质押融资试 点预验收。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列入国家科技计划 12 项,新增享 受所得税优惠高新技术企业 3 家。建立名牌培育梯队,确定 101 家重 点名牌培育企业,新增中国驰名商标 1 件、浙江省名牌 2 件。注重知 识产权应用,获专利授权 1071 件。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建立产学研 联合体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组织,引进和培育国家千人计划 2 人、 省千人计划 2 人,连续第七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 城乡统筹取得新业绩。开展城市建设“三年大会战”,实施“三 年百亿五大工程”,提出了建设中国核电城的战略构想,调整部分镇 行政区划,中心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以“十改联
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一期)ppp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动”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宅基地综合 整治工作稳步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统筹推进城 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耕地、水资源 保护力度加大,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高。禁采地下水,全面完成 地面水切换;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率达到100%,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达到95%以上;水环境恶化 趋势得到遏制并趋好转,城市空气优良率95.9%。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 县城,海盐县7个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镇(其中3个为国家级生态镇) 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 14排水系统现状及规划 141嘉兴市区污水现状 嘉兴污水外排系统介绍 (1)外排一期 嘉兴市污水外排系统一期于1998年6月起兴建,主体工程于2002 年年底基本建成,并于2003年4月初投入试运行,总管起点位于东栅 乡雀幕桥村南侧,嘉兴石油公司加油站西侧,一期总管沿乍王公路转 向南,沿盐平公路至海盐场前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厂。 这项跨区域联建的系统工程,服务区域涉及嘉兴市区和嘉善县 平湖市、海盐县,连接南湖区、秀洲区、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服务区域面积达200多千米,服务人口约120多万人。主体工程包括 93千米管线、13座泵站和一座30万吨/日处理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及排 海、监控设施等,工程近期设计规模为日输送、处理、外排污水30万 吨/日。 (2)外排二期
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一期) ppp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9 动”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宅基地综合 整治工作稳步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统筹推进城 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耕地、水资源 保护力度加大,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高。禁采地下水,全面完成 地面水切换;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率达到 100%,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达到 95%以上;水环境恶化 趋势得到遏制并趋好转,城市空气优良率 95.9%。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 县城,海盐县 7 个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镇(其中 3 个为国家级生态镇), 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 1.4 排水系统现状及规划 1.4.1 嘉兴市区污水现状 1、嘉兴污水外排系统介绍 (1)外排一期 嘉兴市污水外排系统一期于 1998 年 6 月起兴建,主体工程于 2002 年年底基本建成,并于 2003 年 4 月初投入试运行,总管起点位于东栅 乡雀幕桥村南侧,嘉兴石油公司加油站西侧,一期总管沿乍王公路转 向南,沿盐平公路至海盐场前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厂。 这项跨区域联建的系统工程,服务区域涉及嘉兴市区和嘉善县、 平湖市、海盐县,连接南湖区、秀洲区、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服务区域面积达 200 多千米,服务人口约 120 多万人。主体工程包括 93 千米管线、13 座泵站和一座 30 万吨/日处理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及排 海、监控设施等,工程近期设计规模为日输送、处理、外排污水 30 万 吨/日。 (2)外排二期
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一期)ppp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随着各城市污水管网的逐步完善,污水收集率逐步上升,污水量 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各地的开发区及中心镇区污水也纷纷接入,这 些区域已大大突破了一期工程的服务范围,因此嘉兴污水外排二期也 已建成,二期工程新建的市域污水收集总管管径为DNl600~DNI800, 管长约33.5公里,全线采用以压力流为主的输送方式,处理规模为30 万吨/日,目前已经投入运行 市域污水收集总管起点始于长水路嘉凤公路交叉口处,沿长水路 07省道新线敷设至嘉盐公路后折南沿嘉盐公路及穿越农田至老01省 道,最后沿老01省道敷设至污水处理厂 2、嘉兴市区污水建设情况 (1)中心城区 1998年环城路截污工程的建设,标志着嘉兴中心城区开始正式启 动污水工程。从此,嘉兴中心城区开始陆续建设污水管网工程。到目 前为止,嘉兴中心城区的污水管网框架已基本形成。主要有沿环城路 D800~Dl800敷设截流式合流管(沿环城河布置有10处溢流口),沿 甪里街敷设D1000~D1500污水北线总管和D1600的合流城中线总管, 沿中环南路敷设D1200~D1650的中线总管,北线污水总管及中线污水 总管目前均通过嘉兴外排一期工程输送到海盐场前污水处理 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得嘉兴中心城区南线总管(即昌盛路 长水路污水总管)也急需实施,目前长水路段D1500~D1800南线污水 总管部分路段已随道路同步建成,部分路段正在建设中,即将全线建 成贯通。 (2)各镇 根据国家对太湖流域的水污染整治工作的要求,南湖区、秀洲区 各镇于2008年起开始建设污水管网,截至目前,各镇镇区已基本实现
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一期) ppp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随着各城市污水管网的逐步完善,污水收集率逐步上升,污水量 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各地的开发区及中心镇区污水也纷纷接入,这 些区域已大大突破了一期工程的服务范围,因此嘉兴污水外排二期也 已建成,二期工程新建的市域污水收集总管管径为 DN1600~DN1800, 管长约 33.5 公里,全线采用以压力流为主的输送方式,处理规模为 30 万吨/日,目前已经投入运行。 市域污水收集总管起点始于长水路嘉凤公路交叉口处,沿长水路、 07 省道新线敷设至嘉盐公路后折南沿嘉盐公路及穿越农田至老 01 省 道,最后沿老 01 省道敷设至污水处理厂。 2、嘉兴市区污水建设情况 (1)中心城区 1998 年环城路截污工程的建设,标志着嘉兴中心城区开始正式启 动污水工程。从此,嘉兴中心城区开始陆续建设污水管网工程。到目 前为止,嘉兴中心城区的污水管网框架已基本形成。主要有沿环城路 D800~D1800 敷设截流式合流管(沿环城河布置有 10 处溢流口),沿 甪里街敷设 D1000~D1500 污水北线总管和 D1600 的合流城中线总管, 沿中环南路敷设 D1200~D1650 的中线总管,北线污水总管及中线污水 总管目前均通过嘉兴外排一期工程输送到海盐场前污水处理厂。 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得嘉兴中心城区南线总管(即昌盛路、 长水路污水总管)也急需实施,目前长水路段 D1500~D1800 南线污水 总管部分路段已随道路同步建成,部分路段正在建设中,即将全线建 成贯通。 (2)各镇 根据国家对太湖流域的水污染整治工作的要求,南湖区、秀洲区 各镇于 2008 年起开始建设污水管网,截至目前,各镇镇区已基本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