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实施背景及原因 2015年,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原计划使 用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募集资金32,000万元建设自 动化无人生产车间建设项目。为提高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以下简称“募投项目”) 效益,根据市场环境变化情况及公司发展战略,公司拟变更募投项目,使用自动 化无人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剩余募集资金投资建设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以下简 称“本项目”)。 (一)变更原募投项目的原因 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增大 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更多的依靠劳动力成本、规模优势,将面临着外部环境 变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和行业环境变化带来的经营压力。此外,智能手机等消费电 子产品的材质、工艺变化周期日益缩短,新工艺、新产品呈现多样化特征。手机 精密结构件材质由塑胶向金属转型,公司积极整合了现有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产 品的生产资源。未来陶瓷、3D玻璃、液态金属等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公 司如进行相关领域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 2、公司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的经营模式发生变化 为把握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的发展机遇,同时降低固定资产投资的风 险,公司已实施“研发-开发-外发”的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外协厂商通过融资租 赁等方式购买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创世纪”) 生产的数控机床(以下简称“CNC”)设备。目前公司自有及外协产能有效地满 足了公司金属精密结构件产品的生产需求,原则上无需公司自行大规模购置生产 设备,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孙公司等继续按照原募投项目方案自行购买CNC设备 的必要性不足。 (二)变更为本项目的原因
1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实施背景及原因 2015 年,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原计划使 用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募集资金 32,000 万元建设自 动化无人生产车间建设项目。为提高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以下简称“募投项目”) 效益,根据市场环境变化情况及公司发展战略,公司拟变更募投项目,使用自动 化无人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剩余募集资金投资建设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以下简 称“本项目”)。 (一)变更原募投项目的原因 1、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增大 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更多的依靠劳动力成本、规模优势,将面临着外部环境 变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和行业环境变化带来的经营压力。此外,智能手机等消费电 子产品的材质、工艺变化周期日益缩短,新工艺、新产品呈现多样化特征。手机 精密结构件材质由塑胶向金属转型,公司积极整合了现有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产 品的生产资源。未来陶瓷、3D 玻璃、液态金属等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公 司如进行相关领域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 2、公司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的经营模式发生变化 为把握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的发展机遇,同时降低固定资产投资的风 险,公司已实施“研发-开发-外发”的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外协厂商通过融资租 赁等方式购买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创世纪”) 生产的数控机床(以下简称“CNC”)设备。目前公司自有及外协产能有效地满 足了公司金属精密结构件产品的生产需求,原则上无需公司自行大规模购置生产 设备,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孙公司等继续按照原募投项目方案自行购买 CNC 设备 的必要性不足。 (二)变更为本项目的原因
1、公司全面落实智能制造战略的需要 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的材质、工艺快速变化导致制造环节的固定资产投 资风险增大,但上游生产设备行业则会受益。2015年以来,公司把握制造业的发 展趋势,布局和落实了智能制造战略,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获得创 世纪100%股权,进入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司自建国家智能制造专项项 目,积累了智能工厂改造的领先经验;公司投资参股深圳市嘉熠精密自动化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熠精密”)、艾普工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艾普工华”),逐步布局了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制造、服务与国产系统控 制软件行业,从而构建了集高端数控机床、国产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国产系统 软件等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品和服务体系 考虑智能制造业务市场前景、政策环境,公司基于对制造业的理解及在智能 制造领域的实践、布局,目前已确定智能制造为未来的战略方向,后续将主要向 智能制造领域延伸发展。 2、公司由传统制造业转型为服务型制造业的需要 公司在现有OHM制造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化、数据化、网络化改造向智能制 造升级;基于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建设智能车间的经验,开始为其他企业提供智能 车间改造服务,同时配套提供创世纪设备,全面发展智能制造服务业务,目标转 型为智能制造系统方案服务商。 2015年7月,公司获评成为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2015年智能制造首批示点示 范项目46家企业之一,公司“移动终端金属加工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为国家工 业和信息化部全国首批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公司在东莞市东城区的生产车间内以 自筹资金建设了10条智能自动生产线,每条线包含CNC、地轨、RGV小车、工业 机器人、读写传感装置,示范车间内部还包括AG小车,APS、MES、CAPP&PLM 等软件及 SCADA采数系统及整个车间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存储中心等。通过 年多的建设,示范车间已基本建成并实施量产,取得了车间人员大幅减少、产品 开发周期明显降低、良率明显提升等一系列的初步成果,获得了国家工信部、中 国工程院等政府领导单位及企业界的一致认可及好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智能 制造专项项目建设成功后将获得相应补贴,同时公司将基于项目建设经验形成6 项以上行业标准,向更多企业及行业推广
2 1、公司全面落实智能制造战略的需要 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的材质、工艺快速变化导致制造环节的固定资产投 资风险增大,但上游生产设备行业则会受益。2015年以来,公司把握制造业的发 展趋势,布局和落实了智能制造战略,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获得创 世纪100%股权,进入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司自建国家智能制造专项项 目,积累了智能工厂改造的领先经验;公司投资参股深圳市嘉熠精密自动化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熠精密”)、艾普工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艾普工华”),逐步布局了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制造、服务与国产系统控 制软件行业,从而构建了集高端数控机床、国产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国产系统 软件等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品和服务体系。 考虑智能制造业务市场前景、政策环境,公司基于对制造业的理解及在智能 制造领域的实践、布局,目前已确定智能制造为未来的战略方向,后续将主要向 智能制造领域延伸发展。 2、公司由传统制造业转型为服务型制造业的需要 公司在现有 OEM 制造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化、数据化、网络化改造向智能制 造升级;基于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建设智能车间的经验,开始为其他企业提供智能 车间改造服务,同时配套提供创世纪设备,全面发展智能制造服务业务,目标转 型为智能制造系统方案服务商。 2015年7月,公司获评成为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2015年智能制造首批示点示 范项目46家企业之一,公司“移动终端金属加工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为国家工 业和信息化部全国首批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公司在东莞市东城区的生产车间内以 自筹资金建设了10条智能自动生产线,每条线包含 CNC、地轨、RGV 小车、工业 机器人、读写传感装置,示范车间内部还包括 AGV 小车,APS、MES、CAPP&PLM 等软件及 SCADA 采数系统及整个车间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存储中心等。通过一 年多的建设,示范车间已基本建成并实施量产,取得了车间人员大幅减少、产品 开发周期明显降低、良率明显提升等一系列的初步成果,获得了国家工信部、中 国工程院等政府领导单位及企业界的一致认可及好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智能 制造专项项目建设成功后将获得相应补贴,同时公司将基于项目建设经验形成6 项以上行业标准,向更多企业及行业推广
公司建设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通过对外租赁或出售智能自动化生产线, 向客户提供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产品及智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有利于优化公 司的业务结构,促进公司向服务型制造业的转型 3、公司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的需要 公司主营业务包含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智能 制造服务三大模块,基于传统的3C制造行业,通过外延式并购、投资参股、自 建项目等方式构建了智能制造产品和服务体系,深化落实智能制造战略,发展相 关领域的优质业务。目前,公司使用募集资金投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开展 智能化、自动化改造的相关业务,能够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体系,增强公司的 盈利能力,同时有效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公司建设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摒弃了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的传统发展模 式,不仅能够把握CNC金属加工市场需求旺盛的行业机遇,促进公司数控机床等 高端装备产品的销售,同时有利于消化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和行业环境 变化带来的经营压力,有效降低公司的投资风险。 基于上述原因,原“自动化无人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将不再继续实施。为提 高募投项目效益,根据市场环境变化情况及公司发展战略,公司计划使用剩余的 募集资金建设20至30条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情况,项目建成的 生产线数量将可能进行调整),采取以租代售的方式,向客户提供智能自动化生 产线产品及智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三)项目实施背景 1、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旺盛 受4G网络全面布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高速发展, 以及技术革新、产品种类丰富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活跃,智能 手机、可穿戴式设备等市场空间巨大。根据IDC的预测,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的 出货量预计接近17亿部,5年内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8.4%。随着关键技术不断 突破,消费者对智能终端便携性、时尚性的追求,穿戴式设备必然成为未来移动 互联网的重要数据入口,渗透娱乐、健康、医疗等各个领域。根据IC的预测
3 公司建设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通过对外租赁或出售智能自动化生产线, 向客户提供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产品及智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有利于优化公 司的业务结构,促进公司向服务型制造业的转型。 3、公司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的需要 公司主营业务包含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智能 制造服务三大模块,基于传统的3C 制造行业,通过外延式并购、投资参股、自 建项目等方式构建了智能制造产品和服务体系,深化落实智能制造战略,发展相 关领域的优质业务。目前,公司使用募集资金投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开展 智能化、自动化改造的相关业务,能够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体系,增强公司的 盈利能力,同时有效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公司建设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摒弃了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的传统发展模 式,不仅能够把握 CNC 金属加工市场需求旺盛的行业机遇,促进公司数控机床等 高端装备产品的销售,同时有利于消化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和行业环境 变化带来的经营压力,有效降低公司的投资风险。 基于上述原因,原“自动化无人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将不再继续实施。为提 高募投项目效益,根据市场环境变化情况及公司发展战略,公司计划使用剩余的 募集资金建设20至30条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情况,项目建成的 生产线数量将可能进行调整),采取以租代售的方式,向客户提供智能自动化生 产线产品及智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三)项目实施背景 1、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旺盛 受4G 网络全面布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高速发展, 以及技术革新、产品种类丰富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活跃,智能 手机、可穿戴式设备等市场空间巨大。根据 IDC 的预测,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的 出货量预计接近17亿部,5年内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8.4%。随着关键技术不断 突破,消费者对智能终端便携性、时尚性的追求,穿戴式设备必然成为未来移动 互联网的重要数据入口,渗透娱乐、健康、医疗等各个领域。根据 IDC 的预测
全球可穿戴设备2019年的出货量将达到1.261亿支,年增长率可达45%,逐步成 为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又一重要增长点。 2、金属精密结构件市场需求增长 近两年来,以智能手机为主的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增长迅速,硬件同质化倾向 愈来愈严重。寻求外观差异化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策略,轻薄、大屏、窄/无边 框的结构设计遂成市场主流。金属材料具备高密度、高强度、高导热性、良好质 感、易一体成型等特性,能很好的满足产品差异化趋势和消费者需求,成为智能 手机精密结构件的主流选择。三星电子等国际一线品牌,国内华为、小米、中兴、 oPP0等品牌厂商的旗舰机型均开始大幅采用金属化设计。2015年,智能手机市 场金属机型的占比约为50%,预计2017年金属机型占比将达70%以上。智能手机的 金属化趋势引发3C制造行业对CNC加工的巨大需求,珠三角地区现役高速钻攻 中心数量超过10万台,其需求量以年均近20%的速度上升,使得3C行业数控机床 等高端装备的市场需求快速增加。 3、智能制造国家政策全面落实 近年欧美主要工业强国先后提出了各自的工业发展战略,德国“工业4.0” 美国“工业互联网”、法国“新工业法国”等不同侧重点的高端工业发展战略纷 纷出台,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发展新阶段不可逆转的潮流。我国在中国制 造业从中端制造水平向高端制造水平战略转型阶段,2015年提出自己的高端工业 战略《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提出,鼓励企业战略转型, 引导和支持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根据《中国制造2025》 的总体规划,智能制造是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国家十 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大力推动 智能制造战略的落实、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形成了席卷中国制造业的 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大潮,从而也为智能制造相关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3C制造业企业存在生产方式转型的需求 金属精密结构件加工方式以CNC为主,CNC具备加工精度高、适合高精密结 构件等优点,但同时存在加工时间长的难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批量生产。如要 扩大产能,通常只能选择增加单价较高的CNC设备(不同品牌的单价普遍在20
4 全球可穿戴设备2019年的出货量将达到1.261亿支,年增长率可达45%,逐步成 为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又一重要增长点。 2、金属精密结构件市场需求增长 近两年来,以智能手机为主的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增长迅速,硬件同质化倾向 愈来愈严重。寻求外观差异化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策略,轻薄、大屏、窄/无边 框的结构设计遂成市场主流。金属材料具备高密度、高强度、高导热性、良好质 感、易一体成型等特性,能很好的满足产品差异化趋势和消费者需求,成为智能 手机精密结构件的主流选择。三星电子等国际一线品牌,国内华为、小米、中兴、 OPPO 等品牌厂商的旗舰机型均开始大幅采用金属化设计。2015年,智能手机市 场金属机型的占比约为50%,预计2017年金属机型占比将达70%以上。智能手机的 金属化趋势引发3C 制造行业对 CNC 加工的巨大需求,珠三角地区现役高速钻攻 中心数量超过10万台,其需求量以年均近20%的速度上升,使得3C 行业数控机床 等高端装备的市场需求快速增加。 3、智能制造国家政策全面落实 近年欧美主要工业强国先后提出了各自的工业发展战略,德国“工业4.0”、 美国“工业互联网”、法国“新工业法国”等不同侧重点的高端工业发展战略纷 纷出台,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发展新阶段不可逆转的潮流。我国在中国制 造业从中端制造水平向高端制造水平战略转型阶段,2015年提出自己的高端工业 战略《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提出,鼓励企业战略转型, 引导和支持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根据《中国制造2025》 的总体规划,智能制造是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国家十 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大力推动 智能制造战略的落实、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形成了席卷中国制造业的 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大潮,从而也为智能制造相关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4、3C 制造业企业存在生产方式转型的需求 金属精密结构件加工方式以 CNC 为主,CNC 具备加工精度高、适合高精密结 构件等优点,但同时存在加工时间长的难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批量生产。如要 扩大产能,通常只能选择增加单价较高的 CNC 设备(不同品牌的单价普遍在20
至40万元左右),增加产能同时需配置相应人力,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建设适合3C行业金属、塑胶、压铸、玻璃等加工制造模式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 及车间,可以改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从而使得自动化、 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便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具体体现如下: (1)单机实现自动化:生产所需的许多高效专用加工设备(如各种专用机 床等),由人工操作将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同时不利于充分发挥专用设备的效能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单机自动化,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起到 明显的作用。 (2)组成自动生产线:在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若采用机械手自动装卸和 输送工件,可使一些单机连接成自动生产线,提高作业效率。 (3)高温作业自动化:在髙温环境下作业(如热处理、铸造和锻造等) 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采用机械手操作,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保证 产品质量。 4)操作工具:用机械手握持工具,在高温、粉尘及有害气体环境下进行 自动化操作,可使人脱离恶劣的劳动条件并减轻劳动强度,更能够提高劳动生产 率和保证产品质量。 (5)减少能耗:用机器人取代人工后,对生产车间的生产条件有所降低, 可实现无灯光生产,减少水、电等资源等的消耗 5、公司智能制造战略全面推进 公司把握行业发展的机遇,通过建设智能制造专项项目积累了自动化、智能 化改造的领先经验,逐步构建集高端数控机床、国产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国产 系统软件等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品和服务体系,把握了智能制造发展先机。公司 目前正在不断完善产品与服务体系、全面深化落实智能制造战略,具备开展智能 制造相关优质业务的基础及必要性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5 至40万元左右),增加产能同时需配置相应人力,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建设适合3C 行业金属、塑胶、压铸、玻璃等加工制造模式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 及车间,可以改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从而使得自动化、 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便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具体体现如下: (1)单机实现自动化:生产所需的许多高效专用加工设备(如各种专用机 床等),由人工操作将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同时不利于充分发挥专用设备的效能,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单机自动化,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起到 明显的作用。 (2)组成自动生产线:在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若采用机械手自动装卸和 输送工件,可使一些单机连接成自动生产线,提高作业效率。 (3)高温作业自动化: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如热处理、铸造和锻造等), 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采用机械手操作,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保证 产品质量。 (4)操作工具:用机械手握持工具,在高温、粉尘及有害气体环境下进行 自动化操作,可使人脱离恶劣的劳动条件并减轻劳动强度,更能够提高劳动生产 率和保证产品质量。 (5)减少能耗:用机器人取代人工后,对生产车间的生产条件有所降低, 可实现无灯光生产,减少水、电等资源等的消耗。 5、公司智能制造战略全面推进 公司把握行业发展的机遇,通过建设智能制造专项项目积累了自动化、智能 化改造的领先经验,逐步构建集高端数控机床、国产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国产 系统软件等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品和服务体系,把握了智能制造发展先机。公司 目前正在不断完善产品与服务体系、全面深化落实智能制造战略,具备开展智能 制造相关优质业务的基础及必要性。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