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群落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外貌:生活型、(种类组成)生长类型反映植物 群落的外貌。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内蒙古植物志》p371391 定的群落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生态类型)、营养 结构(食物链)。 形成群落的环境: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种间关系 ◆动态特征:替代过程、机制、替代后果。 ◆分布范围:植被的分布规律主要受温度、水分的限制
4. 群落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外貌:生活型、(种类组成)生长类型反映植物 群落的外貌。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内蒙古植物志》p371~391。 一定的群落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生态类型)、营养 结构(食物链)。 形成群落的环境: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种间关系。 动态特征:替代过程、机制、替代后果。 分布范围:植被的分布规律主要受温度、水分的限制
5.群落的性质: 关于群落性质问题,生态学界存在两派绝然对 立的观点 机体论观点认为:美国生态学家 Rements(1916,1928)曾把植物群落比拟为一个 有机体,看成是一个自然单位。认为群落是客观存 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是一个自然 单位,象有机体与种群那样,被称为机体论观点; 体论观点认为:H.A. Gleason在1926年 发表了“植物群丛中的个体论概念( (individualistic concept)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 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 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被称为个体论观点
5. 群落的性质: 关于群落性质问题,生态学界存在两派绝然对 立的观点: 机体论观点认为:美国生态学家 Clements(1916,1928)曾把植物群落比拟为一个 有机体,看成是一个自然单位。认为群落是客观存 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是一个自然 单位,像有机体与种群那样,被称为机体论观点; 个体论观点认为: H.A.Gleason在1926年 发表了“植物群丛中的个体论概念(individualistic concept)”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 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 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被称为个体论观点
争论焦点机体论观点 个体论观点 两条途/群丛单位理论指导从种群独立性假说出发 下的群落学研究的群落种群研究 群落类型 真实的、自然界中 的客观实体 抽象的、人为 群落比拟/有机体、生物的群落比拟为有机体欠妥 种 群落边界明显的 逐渐过渡 群落分布间断分布 连续分布 代表人物 Clements(1916 1928) H. A.Gleason(1926
争论焦点 机体论观点 个体论观点 两条途径 群丛单位理论指导 下的群落学研究 从种群独立性假说出发 的群落种群研究 群落类型 真实的、自然界中 的客观实体 抽象的、人为 群落比拟 有机体、生物的 “种” 群落比拟为有机体欠妥 群落边界 明显的 逐渐过渡 群落分布 间断分布 连续分布 代表人物 Clements(1916, 1928) H.A.Gleason( 1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