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污染的生态防治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污染的主要类型 水土气生态防治的原理 3.生态防治的技术 教学方法: 1.实例剖析讲解 2.幻灯片的使用 重点及难点:难点无,重点是生态防治原理和技术
第七章 污染的生态防治 课时安排: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 污染的主要类型 2. 水土气生态防治的原理 3. 生态防治的技术 教学方法: 1. 实例剖析讲解 2. 幻灯片的使用 重点及难点:难点无,重点是生态防治原理和技术
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是用生态学原理和工程学手段防治环境污染,保 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技术科学,因此,它是环境生态学的重要内容之 第一节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其防治措施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 环境污染( 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 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 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简言之,环境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性质 或状态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例如大气变污浊、水质变差、废弃物堆积、 噪声、振动、恶臭等对环境的破坏都属环境污染。由于环境污染,从而导 致日照减弱,气候异常,山野荒芜,土壤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土 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生物物种绝灭等。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人类活动中将 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影响其自净能力,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环境污染物大体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人类的生产活动,使大量自 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人工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近200万种),以及每 天约有成亿吨的固体废弃物排入环境,严重影响了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物质 和能量的正常交换过程;另一方面是来自人类的生活活动,如生活污水 垃圾等,据计算,人在一生中(按60年计算)要从外界环境吸收324吨 空气、54吨水和324吨食物,同时他也向环境排放数量大致相同的废弃 物。环境污染物可分为气态、液态、固态及胶态四种状态,被污染的对象 则为大气、水体、土壤及生物(包括人类),图7-1是环境污染物主要来 源示意图
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是用生态学原理和工程学手段防治环境污染,保 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技术科学,因此,它是环境生态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一节 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其防治措施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 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 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简言之,环境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性质 或状态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例如大气变污浊、水质变差、废弃物堆积、 噪声、振动、恶臭等对环境的破坏都属环境污染。由于环境污染,从而导 致日照减弱,气候异常,山野荒芜,土壤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土 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生物物种绝灭等。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人类活动中将 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影响其自净能力,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环境污染物大体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人类的生产活动,使大量自 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人工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近 200 万种),以及每 天约有成亿吨的固体废弃物排入环境,严重影响了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物质 和能量的正常交换过程;另一方面是来自人类的生活活动,如生活污水、 垃圾等,据计算,人在一生中(按 60 年计算)要从外界环境吸收 324 吨 空气、54 吨水和 32.4 吨食物,同时他也向环境排放数量大致相同的废弃 物。环境污染物可分为气态、液态、固态及胶态四种状态,被污染的对象 则为大气、水体、土壤及生物(包括人类),图 7-1 是环境污染物主要来 源示意图
致癌物质 废水 致畸胎物质 废气 放射性物质 废渣 物 毒性有机物 活 动 农药残留 杂肥 毒性元素 化肥 农药 境 粪便 寄生虫卵 生活活动 病原菌 生活污水 致病毒素 图7-1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据吴沈春主编:《环境与健康》) 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 由于人们的行动违反自然规律所致,预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大规模 的深入地改造环境,也必将引起更复杂的新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 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二、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环境污染的防治主要是解决从污染产生、发展,直至消除的全过程中 存在的有关问题和采取防治的种种措施,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 存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包括单个污染源或污染物的防治,也包括区 域污染的综合防治。根据治理对象的不同,它又可分为大气污染防治、水 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和振动控制、恶臭防治、土壤污染 防治等;按照不同的防治方法,又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防治方 法。本章将重点介绍生物防治法和生化防治法。 第二节水体污染与废水处理的生物对策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
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 由于人们的行动违反自然规律所致,预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大规模 的深入地改造环境,也必将引起更复杂的新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 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二、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环境污染的防治主要是解决从污染产生、发展,直至消除的全过程中 存在的有关问题和采取防治的种种措施,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 存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包括单个污染源或污染物的防治,也包括区 域污染的综合防治。根据治理对象的不同,它又可分为大气污染防治、水 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和振动控制、恶臭防治、土壤污染 防治等;按照不同的防治方法,又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防治方 法。本章将重点介绍生物防治法和生化防治法。 第二节 水体污染与废水处理的生物对策 一、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
水是自然界给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所谓水体是海洋、湖泊、河流、沼 泽、水库、地下水的总称。大的水体或水系,可以由许多大小河流、湖泊 组成。 (一)水体污染( water pollation) 由于人类活动而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使水体和水体底泥的物理、 化学性质或生物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 象称为水体污染。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废水、污水量约6000 亿吨,我国1990年的废水排放量为368亿吨(不包括乡镇工业)。水体 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极多,按其种 类和性质,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即无机无毒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无毒物 和有机有毒物。此外,对水体造成污染的还有放射性物质、生物污染物质 和热污染等。 1.无机无毒物:主要指氮、磷、无机酸、无机碱及一般无机盐,当 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増多时,可导致藻类等水生植物过量繁殖,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酸性和碱性废水,会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破坏 其自然缓冲作用,妨碍水体自净 2.无机有毒物:主要有非重金属的氰化物、砷化物及重金属中的汞 镉、铬、铅等。氰化物(CN)是剧毒物质,对人的口服致死量每毫升 005-0.12毫克,低浓度的氰化物会引起人的慢性中毒。砷是累积性中毒 的毒物,当饮用水中砷含量每毫升大于0.05毫克时,就会导致累积。重 金属在水体中只要有微量的浓度即可产生毒性效应,某些重金属还可以在 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化合物;重金属不但不能被生物降 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大量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 3.有机无毒物:有机无毒污染物多属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等自然生成的有机物。它们易于生物降解,向稳定的无机物转化。在有氧 条件下,由好氧微生物作用进行转化,其进程较快,产物多为CO2、HO 等稳定物质;在无氧条件下,则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进行转化,这一进程
水是自然界给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所谓水体是海洋、湖泊、河流、沼 泽、水库、地下水的总称。大的水体或水系,可以由许多大小河流、湖泊 组成。 (一)水体污染(water pollation) 由于人类活动而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使水体和水体底泥的物理、 化学性质或生物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 象称为水体污染。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废水、污水量约 6000 亿吨,我国 1990 年的废水排放量为 368 亿吨(不包括乡镇工业)。水体 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极多,按其种 类和性质,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即无机无毒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无毒物 和有机有毒物。此外,对水体造成污染的还有放射性物质、生物污染物质 和热污染等。 1.无机无毒物:主要指氮、磷、无机酸、无机碱及一般无机盐,当 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增多时,可导致藻类等水生植物过量繁殖,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酸性和碱性废水,会使水体的 pH 值发生变化,破坏 其自然缓冲作用,妨碍水体自净。 2.无机有毒物:主要有非重金属的氰化物、砷化物及重金属中的汞、 镉、铬、铅等。氰化物(CN)是剧毒物质,对人的口服致死量每毫升 0.05-0.12 毫克,低浓度的氰化物会引起人的慢性中毒。砷是累积性中毒 的毒物,当饮用水中砷含量每毫升大于 0.05 毫克时,就会导致累积。重 金属在水体中只要有微量的浓度即可产生毒性效应,某些重金属还可以在 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化合物;重金属不但不能被生物降 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大量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 3.有机无毒物:有机无毒污染物多属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等自然生成的有机物。它们易于生物降解,向稳定的无机物转化。在有氧 条件下,由好氧微生物作用进行转化,其进程较快,产物多为 CO2、H2O 等稳定物质;在无氧条件下,则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进行转化,这一进程
较慢,产物主要为cH、CO2等稳定化合物,同时也有硫化氢、硫醇等气 体产生。有机污染物的组成非常复杂,在实际应用中多以BOD、COD、 ToC和ToD等指标间接表示其含量。 4.有机有毒物:多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如有机氯农药、合成洗 涤剂、合成染料等,这一类污染物不易被微生物所分解,而且有些是致癌、 致畸、致突变物质。 5.其他污染物 (1)放射性物质放射性核素对水体构成一种特殊的污染。放射性污 染物放出α、β、γ等射线损害人体组织,并可以蓄积在人体内部造成长 期危害,促成贫血、白细胞增生、恶性肿瘤等各种放射性病症,严重者可 危及生命。 (2)生物污染物质主要是动物和人排泄的粪便,其中含有的细菌、 病菌及寄生虫等能引起各种疾病 (3)热污染水体热污染指天然水体接受“热流出物”而使水温升髙 的现象。热污染可使水体温度升高,增加其化学反应速率,导致水中有毒 物质的毒性作用加大,水温升高还会降低水生生物的繁殖率,并使氧的溶 解度下降。 (二)水体自净( 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 水体自净是指受污染的水体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 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过程 谓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包括沉淀、稀释、混合等物理过程,氧化还原、分解化合 吸附凝聚等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以及生物化学过程。各种过程同时发生、 相互影响,并相互交织进行。一般说来,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在水体自净 中占主要地位。物理自净作用是指污染物质在水体中扩散、稀释、挥发
较慢,产物主要为 CH4、CO2等稳定化合物,同时也有硫化氢、硫醇等气 体产生。有机污染物的组成非常复杂,在实际应用中多以 BOD、COD、 TOC 和 TOD 等指标间接表示其含量。 4.有机有毒物:多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如有机氯农药、合成洗 涤剂、合成染料等,这一类污染物不易被微生物所分解,而且有些是致癌、 致畸、致突变物质。 5.其他污染物 (1)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核素对水体构成一种特殊的污染。放射性污 染物放出α、β、γ等射线损害人体组织,并可以蓄积在人体内部造成长 期危害,促成贫血、白细胞增生、恶性肿瘤等各种放射性病症,严重者可 危及生命。 (2)生物污染物质 主要是动物和人排泄的粪便,其中含有的细菌、 病菌及寄生虫等能引起各种疾病。 (3)热污染 水体热污染指天然水体接受“热流出物”而使水温升高 的现象。热污染可使水体温度升高,增加其化学反应速率,导致水中有毒 物质的毒性作用加大,水温升高还会降低水生生物的繁殖率,并使氧的溶 解度下降。 (二)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 水体自净是指受污染的水体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 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过程 谓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包括沉淀、稀释、混合等物理过程,氧化还原、分解化合、 吸附凝聚等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以及生物化学过程。各种过程同时发生、 相互影响,并相互交织进行。一般说来,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在水体自净 中占主要地位。物理自净作用是指污染物质在水体中扩散、稀释、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