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 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包括六道大题,23道小 考题 生2.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须|3.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姓名,然后按要求在答题卡 知上作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共60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共12分,每小题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扶掖(ye) 睿智(rui) 贮藏(chu)心无旁骛(wu) B.襁褓( qiang)田圃(p) 应和(he) 抔黄土(pou) C.自诩(x辽) 迂腐(yu) 字帖(tie)吹毛求疵(ci) D.斟酌(zhuo 暂时(zan) 狭隘(ai)自给自足(j)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判断有误的是 A.我们要掌握正确的读写姿』(①势②式),养成良好的习惯。 判断:势,有“姿态”的意思。式,指物体外形的样子。所以应选择① B.即使在走(①投②头)无路之时,也不要放弃人生的希望 判断:投,有“走向,进入”的意思。头,有“事情的起点或终点”的意思。 所以应选择② C.无论多么璀璨的星辰(①陨②殒)落,也黯淡不了整个夜空。 判断:陨,有“坠落”的意思。殒,有“死亡”的意思。所以应选择①。 D.民歌对中国音乐的广泛影响,是无可争(①辨②辩)的事实。 判断:辨,有“分析”的意思。辩,有“争论”的意思。所以应选择②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危难之时,解放军自强不息,肩负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任 B.中国在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使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日俱增。 C.在一般人的眼中,读书总是有好处的,这就是所谓的开卷有益。 D.水滴石穿的现象启示我们,只要持之以恒,什么奇迹都能发生 4.将“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一句插入下面语段横线处,位置正确的 是
石景山区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 三 语 文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分为第 I 卷和第 II 卷,全卷共 8 页,包括六道大题,23 道小 题。 2.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3.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姓名,然后按要求在答题卡 上作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 (共 60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扶掖.(yè) 睿.智(ruì) 贮.藏(chǔ) 心无旁骛.(wù) B.襁.褓(qiǎnɡ) 田圃.(pǔ) 应和.(hè) 一抔.黄土(pōu) C.自诩.(xǔ) 迂.腐(yū) 字帖.(tiē) 吹毛求疵.(cī) D.斟酌.(zhuó) 暂.时(zàn) 狭隘.(ài) 自给.自足(jǐ)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判断有误的是: A.我们要掌握正确的读写姿 (①势 ②式),养成良好的习惯。 判断:势,有“姿态”的意思。式,指物体外形的样子。所以应选择①。 B.即使在走 (①投 ②头)无路之时,也不要放弃人生的希望。 判断:投,有“走向,进入”的意思。头,有“事情的起点或终点”的意思。 所以应选择②。 C.无论多么璀璨的星辰 (①陨 ②殒)落,也黯淡不了整个夜空。 判断:陨,有“坠落”的意思。殒,有“死亡”的意思。所以应选择①。 D.民歌对中国音乐的广泛影响,是无可争 (①辨 ②辩)的事实。 判断:辨,有“分析”的意思。辩,有“争论”的意思。所以应选择②。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危难之时,解放军自强不息 ....,肩负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任。 B.中国在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使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日俱增 ....。 C.在一般人的眼中,读书总是有好处的,这就是所谓的开卷有益 ....。 D.水滴石穿的现象启示我们,只要持之以恒 ....,什么奇迹都能发生。 4.将“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一句插入下面语段横线处,位置正确的 是:
我们为什么活着?A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 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B“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 着就是种幸福体验。C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种快乐享受。 5.对语段修改不恰当的是 写日记的一个好处是能留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①我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已经八年了,这 厚厚的一摞日记本是我的财产。②偶尔翻看以前的旧日记,我感慨很多。③虽然日记里不乏无病呻吟 ④并且更多的是对平凡生活的感受,对自我的反省和鼓励 A.修改:①句将“财产”改为“财富” B.修改:②句删去“以前的”或“旧 修改:③句将“不乏”改为“多是” D.修改:④句将“并且”改为“但是” 6.下列成语、出处搭配有误的是: A.“鸿鹄之志”见于《史记》的《陈涉世家》。 B.“白虹贯日”见于《战国策》的《唐雎不辱使命》 C.“妄自菲薄”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 D.“计日而待”见于刘向的《隆中对》。 二、填空题(共5分) 7.默写(共5分) (1)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1分) (2)“三顾茅庐”是耳熟能详的故事,《出师表》的原文对此是这样叙述的:“先帝不以臣卑 鄙 。(2分) (3)诗词中运用典故,既含蓄又能表达作者心意。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就运用 ”的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2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9分) 新版电视剧《西游记》《三国》《红楼梦》牢牢占据了今年的电视荧屏,使名著翻拍成为社会关 注的话题。为了更好地继承中国古典文化,我校学生会组织了“名著翻拍之我见”研讨活动。请根据 收集到的材料,针对讨论问题,准备你的发言。 8.综合下面调查结果和文字材料,针对如何成功地翻拍名著,作出你的结论。(3分 【调查结果】 你对新版《红楼梦》满意吗? 只有《红楼梦》的表,没有《红楼 43.7% 梦》的里 基本忠实于原著,旁白更是照搬原 29.6%
我们为什么活着? A 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 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B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 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 C 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 D 5.对语段修改不恰当的是: 写日记的一个好处是能留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①我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已经八年了,这 厚厚的一摞日记本是我的财产。②偶尔翻看以前的旧日记,我感慨很多。③虽然日记里不乏无病呻吟, ④并且更多的是对平凡生活的感受,对自我的反省和鼓励。 A.修改:①句将“财产”改为“财富” B.修改:②句删去“以前的”或“旧” C.修改:③句将“不乏”改为“多是” D.修改:④句将“并且”改为“但是” 6.下列成语、出处搭配有误的是: A.“鸿鹄之志”见于《史记》的《陈涉世家》。 B.“白虹贯日”见于《战国策》的《唐雎不辱使命》。 C.“妄自菲薄”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 D.“计日而待”见于刘向的《隆中对》。 二、填空题(共 5 分) 7.默写(共 5 分) ⑴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1 分) ⑵“三顾茅庐”是耳熟能详的故事,《出师表》的原文对此是这样叙述的:“先帝不以臣卑 鄙, , ”。(2 分) ⑶诗词中运用典故,既含蓄又能表达作者心意。如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就运用 “ , ”的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2 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 9 分) 新版电视剧《西游记》《三国》《红楼梦》牢牢占据了今年的电视荧屏,使名著翻拍成为社会关 注的话题。为了更好地继承中国古典文化,我校学生会组织了“名著翻拍之我见”研讨活动。请根据 收集到的材料,针对讨论问题,准备你的发言。 8.综合下面调查结果和文字材料,针对如何成功地翻拍名著,作出你的结论。(3 分) 【调查结果】 你对新版《红楼梦》满意吗? 只有《红楼梦》的表,没有《红楼 梦》的里 43.7% 基本忠实于原著,旁白更是照搬原 29.6%
演员不对,造型不对,就算照本宣 26.7% 科,也不叫忠实原著 【材料】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细致入微,引起人们对新代“宝黛钗”扮演者的期待。 原著这样描写林黛玉的形象:“态生两靥之愁,娇袭-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 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冈”。而新版电视剧中的林黛玉则没有林妹妹“弱柳扶风”的气质,因而引来 人们的品头论足。更有许多观众认为:新版电视剧中所有人都长一个样,跟自己心中的形象差距较大。 9.结合下面材料,谈谈目前翻拍名著存在的两个问题。(4分 【材料一】 著名影视研究者、中国社科院新闺与传播硏究所硏究员时统宇说:“翻拍可以创新,但有些基本 的东西绝不能颠覆。有些东西是永远要坚持的,比如历史的纵深感和文化的底蕴感,没有这个经典就 不称其为经典。再比如经典产生时的历史背景,失去了特定背景的经典,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 这些东西都是不能颠覆的,因为历史不能颠覆,当时的文化、政治、经济不能颠覆,这些东西都是已 成事实,即便你要创新,也不可能重新创造历史。” 【材料二】 新版《三国》在播出前主办方对媒体得意地透露,新版《三国》投资1.55亿元,仅4家卫视的 首轮播出价格就卖出了1.6亿元,成功收回成本。新版《西游记》首轮播岀权也早早卖出,一集价格 卖到了200多万元。正在拍摄的新版《水浒传》早在还未开拍时就已经卖出了其首轮播出权,基本 收回了投资。而在拍摄时就一直哭穷的新版《红楼梦》,虽然创造了毎集耗资200万元的国内电视 剧投资纪录,但首轮播出版权就卖到了160万元一集,加上第二轮播放权和海外卖片以及电视剧周 边产品的收入,收益破亿不是神话。 10.从下面老艺术家的话中获得启示,向导演、演员提出翻拍名著的两条建议。(2分) 著名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说:“艺术不等于是玩耍,虽有娱乐因素,但它仍是一门学问,尤其在 表现历史、名著时,更应基于历史原貌进行改编,绝不能味媚俗。 87版《红楼梦》的导演、制片人王扶林说:“我们当年也遭遇过激烈的反对,没关系。只要你 是一心一意、全力以赴、认认真真拍的,不管有多少反对、多少争议,即使拍的有多少缺点和不足 也一定会引起轰动,也一定会有人看,因为它有曹雪芹,因为它是《红楼梦》。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隆中对》选段,完成第11-13小题。 隆中对(选段)
著 演员不对,造型不对,就算照本宣 科,也不叫忠实原著 26.7% 【材料】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细致入微,引起人们对新一代“宝黛钗”扮演者的期待。 原著这样描写林黛玉的形象:“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 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而新版电视剧中的林黛玉则没有林妹妹“弱柳扶风”的气质,因而引来 人们的品头论足。更有许多观众认为:新版电视剧中所有人都长一个样,跟自己心中的形象差距较大。 9.结合下面材料,谈谈目前翻拍名著存在的两个问题。(4 分) 【材料一】 著名影视研究者、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说:“翻拍可以创新,但有些基本 的东西绝不能颠覆。有些东西是永远要坚持的,比如历史的纵深感和文化的底蕴感,没有这个经典就 不称其为经典。再比如经典产生时的历史背景,失去了特定背景的经典,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 这些东西都是不能颠覆的,因为历史不能颠覆,当时的文化、政治、经济不能颠覆,这些东西都是已 成事实,即便你要创新,也不可能重新创造历史。” 【材料二】 新版《三国》在播出前主办方对媒体得意地透露,新版《三国》投资 1.55 亿元,仅 4 家卫视的 首轮播出价格就卖出了 1.6 亿元,成功收回成本。新版《西游记》首轮播出权也早早卖出,一集价格 卖到了 200 多万元。正在拍摄的新版《水浒传》早在还未开拍时就已经卖出了其首轮播出权,基本 收回了投资。而在拍摄时就一直哭穷的新版《红楼梦》,虽然创造了每集耗资 200 万元的国内电视 剧投资纪录,但首轮播出版权就卖到了 160 万元一集,加上第二轮播放权和海外卖片以及电视剧周 边产品的收入,收益破亿不是神话。 10.从下面老艺术家的话中获得启示,向导演、演员提出翻拍名著的两条建议。(2 分) 著名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说:“艺术不等于是玩耍,虽有娱乐因素,但它仍是一门学问,尤其在 表现历史、名著时,更应基于历史原貌进行改编,绝不能一味媚俗。” 87 版《红楼梦》的导演、制片人王扶林说:“我们当年也遭遇过激烈的反对,没关系。只要你 是一心一意、全力以赴、认认真真拍的,不管有多少反对、多少争议,即使拍的有多少缺点和不足, 也一定会引起轰动,也一定会有人看,因为它有曹雪芹,因为它是《红楼梦》。” 四、文言文阅读(共 8 分) 阅读《隆中对》选段,完成第 11-13 小题。 隆中对(选段)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毎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 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时人莫之许也 (2)欲信大义于天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3分) (1)躬耕陇亩 (2)枉驾顾之 (3)遂用猖蹶 13.选段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炉火》,完成14-16小题。(共11分) 炉火 臧克家 ①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 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孑簌簌辞柯③了,像 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②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 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孑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 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③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子,日夜为它奔忙,我的家人总是念叨说:安上暖 气多省事呵,又干净。我也总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挡箭牌:安暖气花费太大呀,开地道、安管子多麻 烦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我毎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 其实,别的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是:我爱炉火! ④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室,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 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 都说我屋子里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实有点清冷,而我的写作间兼寝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 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暴烈,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 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 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 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 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 分) ⑴时人莫之许.也 ⑵欲信.大义于天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3 分) ⑴躬耕陇亩 ⑵枉驾顾之 ⑶遂用猖蹶 13.选段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3 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 26 分) (一)阅读《炉火》,完成 14-16 小题。(共 11 分) 炉 火 臧克家 ①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 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①了,像 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②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 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 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③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子,日夜为它奔忙,我的家人总是念叨说:安上暖 气多省事呵,又干净。我也总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挡箭牌:安暖气花费太大呀,开地道、安管子多麻 烦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 其实,别的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是:我爱炉火! ④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室,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 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 都说我屋子里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实有点清冷,而我的写作间兼寝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 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暴烈,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 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 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 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 ....,有胜过如此的吗?
⑤每晚,我必卧在床上,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我, 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 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⑥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种活力。我要光。我要 性格。我要活力 ⑦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铜“火箱”,里边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灰 把它半掩住,“火箱”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 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 ⑧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味地回忆刭隆冬深夜,置身在旷山大野中,几个同伴围在篝火 旁边取暖的动人的情景。在它的猛烈的燃烧中,迸岀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一声声鼓点吗?在黑暗中 给人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 ⑨炉火当然不是铜“火箱”,也不是篝火,可是它们也有相同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它 们也能发出震撼心灵的声响。几十年来我独持异议不安暖气,始终留恋着炉火,原因就在此。 1984年11月24日 【注】 ①辞柯:柯,草木的枝茎。辞柯,指(树叶)离开枝头 14.文中围绕炉火的三个特点,写出了炉火带给“我”的不同感受和影响。阅读文章,填写表格。(3 分) 炉火的特点 带给“我”的感受和影响 发热 给“我”以温暖 发光 ② 15.用一句话概括第④段中“赏心乐事”指的是什么事。(不超过15个字)(2分) 16.作者是怎样描写“炉火”的?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赏析。(6分 (二)阅读《你的体重,它们决定》,完成17-19小题。(共7分) 你的体重,它们决定 林恩 ①饭桌上,总有些瘦子边大快朵颐边赢得“怎么吃都不胖”的赞赏,叫人羨慕得牙痒痒。这在从 前或许能简单归结于此人是属于“不容易发胖”体型—一和基因有关,但现在你应该考虑一下你肠道 的小生物们。 ②如果你曾经与肥胖斗争过,你应该很凊楚这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节食、锻炼、遗传基因。道 理很简单,你吃得越多,动得越少,你就会越胖。在这个方程式上,个人的基因起着关键的作用。但
⑤每晚,我必卧在床上,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我, 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 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⑥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我要光。我要 性格。我要活力。 ⑦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铜“火箱”,里边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灰 把它半掩住,“火箱”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 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 ⑧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味地回忆到隆冬深夜,置身在旷山大野中,几个同伴围在篝火 旁边取暖的动人的情景。在它的猛烈的燃烧中,迸出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一声声鼓点吗?在黑暗中 给人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 ⑨炉火当然不是铜“火箱”,也不是篝火,可是它们也有相同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它 们也能发出震撼心灵的声响。几十年来我独持异议不安暖气,始终留恋着炉火,原因就在此。 1984 年 11 月 24 日 【注】 ①辞柯:柯,草木的枝茎。辞柯,指(树叶)离开枝头。 14.文中围绕炉火的三个特点,写出了炉火带给“我”的不同感受和影响。阅读文章,填写表格。(3 分) 炉火的特点 带给“我”的感受和影响 发热 给“我”以温暖 发光 ② ① ③ 15.用一句话概括第④段中“赏心乐事”指的是什么事。(不超过 15 个字)(2 分) 16.作者是怎样描写“炉火”的?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赏析。(6 分) (二)阅读《你的体重,它们决定》,完成 17-19 小题。(共 7 分) 你的体重,它们决定 林恩 ①饭桌上,总有些瘦子边大快朵颐边赢得“怎么吃都不胖”的赞赏,叫人羡慕得牙痒痒。这在从 前或许能简单归结于此人是属于“不容易发胖”体型——和基因有关,但现在你应该考虑一下你肠道 里的小生物们。 ②如果你曾经与肥胖斗争过,你应该很清楚这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节食、锻炼、遗传基因。道 理很简单,你吃得越多,动得越少,你就会越胖。在这个方程式上,个人的基因起着关键的作用。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