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语文 2011.1 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须知 在试卷和答题纸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 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鄙夷(bi) 嗤笑(chi 气吞斗牛(dbu) B.拮据(j) 亵渎(X) 面面相觑(qu) C.汲取(j) 襁褓( qiang)根深蒂固(di) D.模式(m6)绰号(chu)孜孜不倦(zi)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慢(怠,待) 判断:“怠”有“轻慢,不恭敬”的意思,而“待”有“对待,招待”的意 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怠” B.挑(拣,捡) 判断:“拣”有“挑选”的意思,而“捡”有“拾取”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 填“拣 C.记忆新(犹,尤) 判断:“犹”有“还,尚且”的意思,而“尤”有“更,尤其”的意思,所以 横线处应填“犹”。 D.因地 宜(制,治) 判断:“制”有“拟定,规定”的意思,而“治”有“治理”的意思,所以横 线处应填“治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1页(共8页)五七印刷厂印制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刻理解和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B.他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仍刻苦学习,不懈追求,这种得陇望蜀的精神真 值得我们学习。 C.根据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西游记》改编的新版电视剧,虽未正式播出,却已 引起广泛关注。 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只有认真记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工作的借 鉴,才能不断进步。 4.下面语段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地球上的森林担负着从大气层中吸收二氧化碳并以植物形式将其储存起来的 重要使命。(B)通过砍伐树木会导致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在大气中,加速全球变暖。 (C)安第斯山脉和亚马孙河流域的森林,具有碳储藏量巨大、生物多样性广泛。 (D)优先保护这些地区的森林关系到能否保护我们的地球和地球上的生命。 5.下列文学常识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 西汉司马迁 B.《三国志》 晋朝 陈寿 C.《三国演义》一—元末明初—施耐庵 D.《红楼梦》一清朝曹雪芹 二、填空(共8分) 6.默写(5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希望自己再次被皇上重用的句子 是 7.名著阅读(3分)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好汉形象,他们有“忠”,有“义”,有 勇”,有“谋”。宋江把晁盖时期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表现了他的 忠”;①(填人物)拳打镇关西表现了他的“义”;武松在②(填地点) 打虎表现了他的“勇”;晁盖、吴用等众好汉在黄泥冈③3(填事件)表现了吴 用的“谋”。他们谱写了一段又一段的英雄传奇。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2页(共8页)五七印刷厂印制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使大家懂得正确饮食才能健康,班级开 展了“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调研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8.有同学从网上查找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关注 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必要性。(2分) 【材料-】 调查显示,95%的学生喜欢吃肉类、膨化食品,88%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吃 洋快餐”,43.6%的学生每月都吃“洋快餐”,73.6%的学生选择放学后在路边摊 买羊肉串、麻辣烫等食品 【材料二】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影响健康的十大类垃圾食品: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 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 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 食品;娆烤类食品。这些垃圾食品仅提供一些热量,而不提供丰富的营养。长期食 用,影响健康。 答 9.为引导同学们正确饮食,有同学找到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把标题补齐,要 求字数相等,句式一致,内容相关。(2分) 五谷杂粮壮身体, 经医学专家、营养学家长期研究发现,小米、玉米、荞麦、黑豆、红豆等杂粮 比起精制的面粉和稻米,其营养价值更胜一筹。五谷中含有许多保健益寿的营养成 分,具有辅助防癌的效能。另一方面,相对于鲜鱼大肉,青莱里含有更为丰富的维 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能提供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保证人体各器官的正常 功能。而被民间尊为“蔬菜圣品”的萝卜,则更是人们莱篮里的一剂“良药”。 答 10.结合第8、第9两小题中的材料,请你向全班同学发出健康饮食的倡议。(4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11-14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鄱,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 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3页(共8页)五七印刷厂印制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攘除奷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 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 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臣本布衣追本溯源 B.猥自枉屈妄自菲薄 C.三顾茅庐左顾右盼 D.当世之事锐不可当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攘除奸凶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2分)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14.刘备思贤若渴、知人善任的特点,在选文中有哪些体现?请你根据选文内容,简 要进行概括。(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租房感悟》,完成15~17题。(共12分) 租房感悟 培志 ①在我的几次租房经历中,北京的那一次让我难以忘却。 ②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与爱人一同去一处平房集中的地方,想租一间房,暂住 段时间。 ③转了半天,才找到一处待出租的平房,一看房子,我们为难了,说是两间房, 房左右两侧都是门,可是中间没有隔墙,只能住一家。按房主说的价,两间房月租金 800元。我心想:自己是临时住,只要一间就够了,租两间太浪费了。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4页(共8页)五七印刷厂印制
④我们把自己的意思向房主说明。房主是热心肠,他说:“你们可以先住在里面, 过几日我在两间房中间打上隔墙,不就行了。”于是我就先交了一个月的房租400元, 搬进去住了。 ⑤两间房一家三口人住,真觉得挺宽绰。可几天过去了,不见房主建隔墙。妻子 说:“是不是房主不建隔墙了,让咱们住下去?”我说:“那不可能,天下没有免费的 午餐,那一间让我们白住,想得美。” ⑥可是房主迟迟没有建隔墙,不知为什么,我心里慢慢升起一种不安的感觉,感 到无偿地占有人家一间房,心里挺别扭。同时,心里胡思乱想起来,莫非房主对我们 有什么企图,是不是下个月向我们要房租800元,是不是这房子有问题,是不是 于是接连两天没有睡好觉。 ⑦每天晚上,房主都敲门送来一壶热水,这是我们需要的,可每次他敲门,我心 里都发毛,总觉得房主会提什么要求,可每次都没有出现“情况”。 ⑧我渐漸地觉得这样住下去不仅不舒服,而且简直是痛苦。我想搬走,因为我不 想过这种“自己多住一间房,晚上叫门心发毛”的生活。 ⑨一天晚上,回到住处,我惊喜地发现两间房中间出现了一面新墙。我们的东西 和床都归到靠边的一间,屋子小了,隔墙有了,我的心里如释重负。我似乎觉得那面 墙是可敬可爱的,我用手抚摸着那带有湿气的隔墙,心里说:墙,你让我的心踏实了。 ⑩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很甜。由此我这样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纵然得到 也未必幸福;而失去一些东西,也未必不是好事。 ⑩当我再次捧读那篇《塞翁失马》的故事时,仍觉饱含新意,余味无穷。 ②的确,人生总在得失间,但得与失是相对的,绝对的得与失是不存在的。 ⑩平心而论,人都是计较得失的,我从不相信有不计得失的人存在。但辨证看得 失会使人更明智,会拥有更多欢乐和幸福。 ⑩有人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偶然的,我觉得言之有理。应该说,人来到这个 世界上都是幸运的,你、我、他,大家都是幸运的。只要大家都去奋斗,去创造了, 去很好地享受生活了,其实也就达到了目的,有时太过计较得失反而会很累。北大的 季羡林老先生在《人生》一文中写道:“我在人生中已经滚了八十个春秋了,人生对 于我来说这个题目不难写,但是,进一步琢磨,立即出了疑问:什么叫人生呢?我并 不清楚。”在文章末尾,老先生写道:“我觉得,在糊里糊涂中,还是能够有所作为。” ⑤我想,人生未必一定要找什么答案,人若有了美妤的追求,自然就有了美丽的 人生,而得失就显得次要了。 (选自《教书育人》2002年第1期,有改动)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5页(共8页)五七印刷厂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