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地带植物密度高于内部,故营养也高于内 部地带,由于小斑块的饿边缘/内部比大于大斑块 因此小斑块单位面积的能量与物质不同于大的斑 块 大斑块比小斑块有更高的营养级的动物,并且 食物链也更长。 2面积对物种的影响 (1)岛屿 在生物群落里,物种的多样性随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岛上种数与面积大小的关系的三种解释:
边缘地带植物密度高于内部,故营养也高于内 部地带,由于小斑块的饿边缘/内部比大于大斑块, 因此小斑块单位面积的能量与物质不同于大的斑 块。 大斑块比小斑块有更高的营养级的动物,并且 食物链也更长。 2 面积对物种的影响 (1)岛屿 在生物群落里,物种的多样性随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岛上种数与面积大小的关系的三种解释:
大岛屿物种多 稀有种多 小岛近亲繁殖 S-CAZ 种S=CA2 S-多样性 丰富度 A-面积 面积 C-比例常数 Z-一般为0.18-0.35
S=CA 种 Z 的丰富度 面积 S=CAZ S-多样性 A-面积 C-比例常数 Z-一般为0.18~0.35 ➢大岛屿物种多 ➢稀有种多 ➢小岛近亲繁殖
分析表明,大致的规律是面积增加10倍,物种增 加2倍;面积增加100倍,物种增加4倍;即面积每增 加10倍,所含的物种数量成2的幂函数增加,2是个 平均值,通常在1.4-3.0之间。这种关系的另一层含 义表明,如果原生生态系统保存10%的面积,将有 50%的物种保存下来。如果保存1%的面积,则会有 25%保存物种被保存。 1967年麦克阿瑟和威尔逊创立岛屿生物地理学理 论。他们认为岛屿钟的多样性取决于物种的迁入率和 灭绝率,而迁入率和灭绝率与岛屿的面积、隔离程度 及年龄等有关。 S=f(+生境的多样性-千扰+面积隔离程度+年龄
分析表明,大致的规律是面积增加10倍,物种增 加2倍;面积增加100倍,物种增加4倍;即面积每增 加10倍, 所含的物种数量成2的幂函数增加,2是个 平均值,通常在1.4~3.0之间。这种关系的另一层含 义表明,如果原生生态系统保存10%的面积,将有 50%的物种保存下来。如果保存1%的面积,则会有 25%保存物种被保存。 1967年麦克阿瑟和威尔逊创立岛屿生物地理学理 论。他们认为岛屿钟的多样性取决于物种的迁入率和 灭绝率,而迁入率和灭绝率与岛屿的面积、隔离程度 及年龄等有关。 S=f(+生境的多样性-干扰+面积-隔离程度+年龄)
(1)陆地景观 陆地景观与岛屿有所不同,斑块的边界并不明确, 并且隔离程度的重要性降低。 S=f(+生物多样性-(+)干扰+面积+年龄+本底异 质性-隔离程度-边界不连续性) 迁入 迁入 灭绝 灭绝 近 速率 大 速率 物种多样性 P 物种多样性
(1)陆地景观 陆地景观与岛屿有所不同,斑块的边界并不明确, 并且隔离程度的重要性降低。 S=f(+生物多样性-(+)干扰+面积+年龄+本底异 质性-隔离程度-边界不连续性) 物种多样性 速 率 迁入 灭绝 小 S 大 s SL P 物种多样性 速 率 P 灭绝 迁入 远 近 SN SF
区别: 障碍物不同 海岛的隔离是与大陆相对而言 岛屿与陆地景观的形成时间大相径庭 与边缘的作用 设计保护区时,面积比较关键。 主要保护:1较高的当地物种多样性 2稀有种和濒危种 3稳定的生态系统
区别: ➢障碍物不同 ➢海岛的隔离是与大陆相对而言 ➢岛屿与陆地景观的形成时间大相径庭 ➢与边缘的作用 设计保护区时,面积比较关键。 主要保护:1 较高的当地物种多样性 2 稀有种和濒危种 3 稳定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