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昆虫的地理分布 地球上的每一种昆虫都占有适合其生存、繁衍后 代的空间和领地,都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 分布于同一个地理范围内的种常在食物、生活规 律、生栖环境、生态信息等方面具有区别于与它种的 特征。 这类地理分布格局和特征的形成,除与起源和进 化历程有关外,还和地球板块的运动、物种所在地的 气候、地理及植物群落的变化有关
第四节 昆虫的地理分布 地球上的每一种昆虫都占有适合其生存、繁衍后 代的空间和领地,都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 分布于同一个地理范围内的种常在食物、生活规 律、生栖环境、生态信息等方面具有区别于与它种的 特征。 这类地理分布格局和特征的形成,除与起源和进 化历程有关外,还和地球板块的运动、物种所在地的 气候、地理及植物群落的变化有关
一、世界陆地动物地理的形成及区划 生命被孕育后曾在地球上生存过的许多生物已经灭绝, 现在只能看到在那个年代地层中所形成的部分种类的化石 反映生物发展和分化的化石学研究表明,生物的进化趋势 具有从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 (二)生物的形成发展与陆地变迁 在距今45~10亿年前的太古代后期出现菌藻类 距今6~2.25亿年前的古生代以节肢动物形成和发 展,三叶虫产生、繁盛到灭绝为主要特征。原始昆虫诞 生于4~3.5亿年前的泥盆纪,有翅昆虫出现于3.5~2.7亿 年前的石炭纪
一、世界陆地动物地理的形成及区划 生命被孕育后曾在地球上生存过的许多生物已经灭绝, 现在只能看到在那个年代地层中所形成的部分种类的化石。 反映生物发展和分化的化石学研究表明,生物的进化趋势 具有从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 (一)生物的形成发展与陆地变迁 在距今4510亿年前的太古代后期出现菌藻类。 距今62.25亿年前的古生代以节肢动物形成和发 展,三叶虫产生、繁盛到灭绝为主要特征。原始昆虫诞 生于43.5亿年前的泥盆纪,有翅昆虫出现于3.52.7亿 年前的石炭纪
距今2.25~0.7亿年前的中生代恐龙兴起、繁 盛及灭绝,大陆板块首次分离。节肢动物中的昆虫 纲继续分化和发展,产生了大多数现存目、科级的 类群,现存属及种开始分化和形成。 1.8~1.35亿年前中生代的侏罗纪,印度、澳 洲和南极板块从大陆分离(欧洲、亚洲、北美及格 陵兰为基础连接非洲、印度、澳洲与南美),澳洲 板块上的生物开始独立发展与进化 同时北美与欧亚、南美与非洲两组板块也相互 分离,开始了互有区别的生物进化历程
距今2.250.7亿年前的中生代恐龙兴起、繁 盛及灭绝,大陆板块首次分离。节肢动物中的昆虫 纲继续分化和发展,产生了大多数现存目、科级的 类群,现存属及种开始分化和形成。 1.81.35亿年前中生代的侏罗纪,印度、澳 洲和南极板块从大陆分离(欧洲、亚洲、北美及格 陵兰为基础连接非洲、印度、澳洲与南美),澳洲 板块上的生物开始独立发展与进化。 同时北美与欧亚、南美与非洲两组板块也相互 分离,开始了互有区别的生物进化历程
◆从0.7亿年前开始的新生代是哺乳类继续 发展,0.3亿年前人类祖先出现。 在0.65亿年前的第三纪南美首先与非洲板 块分离,在生物演化进程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目、 科级类群 南极与澳洲也是在这一时期分离的;同时印 度板块并入了亚洲大陆,因此印度和亚洲的生物 区系有相似性。 在0.3亿年前的第四纪北美与欧亚大陆分 离,由于分离的年代相对较晚,其现存的生物组 成互相接近
从0.7亿年前开始的新生代是哺乳类继续 发展,0.3亿年前人类祖先出现。 在0.65亿年前的第三纪南美首先与非洲板 块分离,在生物演化进程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目、 科级类群; 南极与澳洲也是在这一时期分离的;同时印 度板块并入了亚洲大陆,因此印度和亚洲的生物 区系有相似性。 在0.3亿年前的第四纪北美与欧亚大陆分 离,由于分离的年代相对较晚,其现存的生物组 成互相接近
(二)世界陆地动物区系的划分 古北区即全北区 Holarctic古北亚区 Palaearctic: 欧洲全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向东 至黄河与长江之间地带以北地区。 新北区即全北区的新北亚区 Neoarctic realm:即 北美 及格 陵兰
(二)世界陆地动物区系的划分 古北区即全北区Holarctic的古北亚区Palaeoarctic: 欧洲全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向东 至黄河与长江之间地带以北地区。 新北区即全北区的新北亚区Neoarctic realm:即 北美 及格 陵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