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素质自测题 第一单元 周崇典设计 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楚。 (4分)全卷书写分。 (26分)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汉字。 )靖阻e() 地jio() j()躬 zhang()物 荒m( 2.按课文原文填空。 ①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 园,一()水池,一()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②一()诗,一()合唱,一()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 纪前的残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 ③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 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 上异兽,饰以 饰以 饰以 3.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 颤巍巍孤零零笑嘻嘻赤裸裸 ①他们手挽手,_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②字迹模糊,句子也许不通,却表达了 的爱 ③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 地走了 ④那个苏联人 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 面,周围是炸弯了的铁器和炸焦了的树木 4.按要求填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素质自测题 第一单元 周崇典 设计 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 8 页,五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分 一.(4 分)全卷书写分。 二.(26 分)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汉字。 suí( ) 靖 阻 è( ) 地 jiào( ) jū( )躬 zhāng( )物 制 cái( ) 肃 mù( ) 荒 miù( ) 2.按课文原文填空。 ①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 )花 园,一( )水池,一( )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②一( )诗,一( )合唱,一( )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 纪前的残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 ③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 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 上 异 兽 , 饰 以 ,饰以 , 饰 以 , 施 以 …… 3.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 颤巍巍 孤零零 笑嘻嘻 赤裸裸 ①他们手挽手, 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②字迹模糊,句子也许不通,却表达了 的爱…… ③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 地走了。 ④那个苏联人 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 面,周围是炸弯了的铁器和炸焦了的树木。 4.按要求填写
①新闻的六要素指: ②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 ③《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雨果,他国作家。代 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九三年》等。 ④《蜡烛》一文的作者是 他是 (填国家)作家 5.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 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②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 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 张嘴说话? ③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④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 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6.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①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 ②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③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 物馆。 ④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 的普通市民。” 归纳下面文段中的事件概括句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 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在绕地球环行14周后,16日6时23分,我国自己培养的
①新闻的六要素指: ②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 ③《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雨果,他 国作家。代 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九三年》等。 ④《蜡烛》一文的作者是 ,他是 (填国家)作家 5.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 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 ) ②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 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 张嘴说话? ( ) ③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 ) ④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 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 ) 6.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①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 去。 ②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③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 ...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 物馆。 ④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 的普通市民。” 7.归纳下面文段中的事件概括句。 2003 年 10 月 15 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 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在绕地球环行 14 周后,16 日 6 时 23 分,我国自己培养的
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 功。中国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航 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开创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8.品析语段,为其续写一个恰当的结尾 我小时候看《西游记》,心里老想着一个问题:孙悟空会打跟斗,一下就是十万八千 里,还能把平常人带到跟斗云里,一同打去,但唐僧为什么不让孙悟空用跟斗云带着 他,一下子就到西天呢? 后来我明白了,自己的路只能自己走,唐僧只有一步一步走到西天,才能成佛。如果 驾跟斗云一下子就到西天,人的身体是到了,但他还是一个凡夫,不能成佛。 做学问也是如此 9.研读语段,自选对象仿写外貌。(注意写出特色,50字以内)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 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 是在白洋淀上 10.读文答题 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 前额。然后,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 上。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 堆。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土来继续盖上去。几小时的工夫,她一捧又一捧,竟然堆 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①用简短的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②说说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 ③“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这个动作说明了什么? ④“几小时的工夫”的含义是什么?
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 功。中国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航 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开创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8.品析语段,为其续写一个恰当的结尾。 我小时候看《西游记》,心里老想着一个问题:孙悟空会打跟斗,一下就是十万八千 里,还能把平常人带到跟斗云里,一同打去,但唐僧为什么不让孙悟空用跟斗云带着 他,一下子就到西天呢? 后来我明白了,自己的路只能自己走,唐僧只有一步一步走到西天,才能成佛。如果 驾跟斗云一下子就到西天,人的身体是到了,但他还是一个凡夫,不能成佛。 做学问也是如此: 9.研读语段,自选对象仿写外貌。(注意写出特色,50 字以内)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 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 是在白洋淀上。 10.读文答题。 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 前额。 然后,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 上。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 堆。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土来继续盖上去。几小时的工夫,她一捧又一捧,竟然堆 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①用简短的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②说说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 ③“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这个动作说明了什么? ④“几小时的工夫”的含义是什么?
三.(25分)自主阅读 (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 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 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 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 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 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 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 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 二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 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 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 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 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 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 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 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注释:选自1981年7月9日《人民日报》) 11.指出这一则消息的导语部分 12.这则消息的大意是?(请用最简短的语言作答) 13.文章主体部分写解放军渡江可分为三层,请你在下面写出起止点。 第二层 第三层 14.文段中加点的短语“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八个字说明了什么? 15.文章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二)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 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
三.(25 分)自主阅读 (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 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 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 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 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 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 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 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 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 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 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 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 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 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 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 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注释:选自 1981 年 7 月 9 日《人民日报》) 11.指出这一则消息的导语部分。 12.这则消息的大意是?(请用最简短的语言作答) 13.文章主体部分写解放军渡江可分为三层,请你在下面写出起止点。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14.文段中加点的短语“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八个字说明了什么? 15.文章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二)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 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
日本人的卡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 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 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 剥那又肥又大的蓬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 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 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 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 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 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 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 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 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 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 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 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 场英雄的行为。 (选自《芦花荡》) 16.这段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17.文段中写老人引诱鬼子上当,他用什么作诱饵?(用文中的语言作答) 18.老人用什么方法使鬼子束手挨打的?
日本人的卡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 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 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 剥那又肥又大的蓬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 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 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 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 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 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 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 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 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 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 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 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 场英雄的行为。 (选自《芦花荡》) 16.这段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17.文段中写老人引诱鬼子上当,他用什么作诱饵?(用文中的语言作答) 18.老人用什么方法使鬼子束手挨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