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① ⑨ ③ 解析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来看,1848年2 1848年 1917年 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 社会主义实现了从室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917年俄国 A.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 B.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 C.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 D.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基础巩固 C.不重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 1.在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问:“科 答案C 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 解析圣西门寄希望于资产阶级,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 选项,如果你是参赛选手,你该选择( 力量,C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其进步性而非缺陷: ①无产阶级开始形成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 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D项不 发展③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④资本 符合题意。 主义的深人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 4.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 A.①② B.①③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 C.③④ D.②④ ①表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答案D ②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解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同时产生的,①不符合题 ③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理想社会的思想是错误的 意;③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主观因素,不是历史前提,不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源泉 符合题意。 A.①② B.③④ 2.英国人欧文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 C.①③ D.②④ 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 答案A 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 解析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 公社”的出现表明() 量登上历史舞台,①正确: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为科学社 A资本主义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②正确:三大工人运动不是对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验证,排除③: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 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排除④。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并对社会制度进行了新的 5.“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 探索 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 答案D 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这段话最适 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 合用于评价() 端也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法国人圣西门、傅立 A.空想社会主义和人人平等原则 叶和英国人欧文等人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 B.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但这些设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和劳动价值论 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D项符合题意。 D.德国古典哲学和唯心主义 3.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 答案B 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 解析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 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 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B项符合题意。 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 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 陷是() 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 A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自由发展的条件。 B.看到了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必要性 -《共产党宣言》 11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A.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B.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C.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D.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答案 C 解析 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来看,1848年2 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 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917年俄国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 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 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C项符合题意。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 基础巩固 1.在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问:“科 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 选项,如果你是参赛选手,你该选择( ) ①无产阶级开始形成 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 发展 ③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④资本 主义的深入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同时产生的,①不符合题 意;③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主观因素,不是历史前提,不 符合题意。 2.英国人欧文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 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 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 公社”的出现表明( ) A.资本主义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并对社会制度进行了新的 探索 答案 D 解析 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 端也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法国人圣西门、傅立 叶和英国人欧文等人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 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但这些设想 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D项符合题意。 3.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 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 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 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 陷是( ) A.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看到了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必要性 C.不重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 答案 C 解析 圣西门寄希望于资产阶级,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 力量,C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其进步性而非缺陷; 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D 项不 符合题意。 4.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 ) ①表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③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理想社会的思想是错误的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源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 量登上历史舞台,①正确;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为科学社 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②正确;三大工人运动不是对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验证,排除③;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 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排除④。 5.“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 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 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这段话最适 合用于评价( ) A.空想社会主义和人人平等原则 B.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C.英国古典经济学和劳动价值论 D.德国古典哲学和唯心主义 答案 B 解析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 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B项符合题意。 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 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 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11
思想政治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配人教版 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 仍然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A.消灭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①②符合题 B.建设社会主义 意;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 D.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的历史性飞跃,③④错误。 答案D 10.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解析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的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根据所学知 揭示,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项符合题意;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设无产阶级专政的 答案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目标的一个阶段性目 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 标,不是最终目标,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 7.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前 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 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 A.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 B.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 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 D.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等级考·拓展提高 答案C 1.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社会的变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说“要探索人类社会发 革寄托于一种理想,或者寄托于资产阶级良心的发现,这 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 注定要失败。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 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项正确。 弊端有( 8.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等领导的布尔什维克 ①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②主张阶级调和, 武装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 反对阶级斗争③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 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 级的力量 ④认为资本主义不会被理想社会取代 命的历史意义在于() A.①② B.①④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C.②③ D.③④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 答案C 新纪元③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的弊端是反对阶级斗争,主张通过改 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④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鼓 革的方式变革社会,②正确:空想社会主义没有看到广大 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③正确:空想社会主义 A.①② B.②③ 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等弊端,看到了资本主义终将灭亡 C.①④ D.③④ 的趋势,排除①④。 答案A 2.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 解析③表述错误,《共产党宣言》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 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 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④说法错误,十月革命的性质是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实 无产阶级革命。 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促使这一飞跃的根本 9.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条件是()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严重曲折。在此情况下, A.社会矛盾的加剧 应该认识到()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①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②共产主 C,工人运动的推动 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③社会主义实现了 D.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努力 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④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 答案B 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只是空想的原因就是它诞生 A.①② B.②④ 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初期,其理论不成熟,不能揭 C.①③ D.③④ 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但是,19世纪中期 答案A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的弊端逐渐暴露,这成为 解析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严重曲折,但我们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前提,B项正确
思想政治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配人教版 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 ) A.消灭资本主义社会 B.建设社会主义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答案 D 解析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的 揭示,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D项符合题意;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设无产阶级专政的 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目标的一个阶段性目 标,不是最终目标,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7.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前 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 A.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说“要探索人类社会发 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 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项正确。 8.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等领导的布尔什维克 武装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 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 命的历史意义在于( )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 新纪元 ③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 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④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鼓 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③表述错误,《共产党宣言》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 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④说法错误,十月革命的性质是 无产阶级革命。 9.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严重曲折。在此情况下, 应该认识到( ) ①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②共产主 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③社会主义实现了 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④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 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严重曲折,但我们 仍然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①②符合题 意;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 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 的历史性飞跃,③④错误。 10.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根据所学知 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答案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 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 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 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 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 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 等级考 拓展提高 1.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社会的变 革寄托于一种理想,或者寄托于资产阶级良心的发现,这 注定要失败。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 弊端有( ) ①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 ②主张阶级调和, 反对阶级斗争 ③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 级的力量 ④认为资本主义不会被理想社会取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的弊端是反对阶级斗争,主张通过改 革的方式变革社会,②正确;空想社会主义没有看到广大 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③正确;空想社会主义 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等弊端,看到了资本主义终将灭亡 的趋势,排除①④。 2.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 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实 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促使这一飞跃的根本 条件是( ) A.社会矛盾的加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工人运动的推动 D.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努力 答案 B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只是空想的原因就是它诞生 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初期,其理论不成熟,不能揭 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但是,19世纪中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的弊端逐渐暴露,这成为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前提,B项正确。 12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3.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 记使命—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诗文诵读演唱会” ①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②实现了社会主义 在中央党校礼堂举行。这是一堂用艺术讲政治的特殊党 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③论证了资本主 课,《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写给燕妮的情 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④深刻阐 书(节选)》《共产党宣言》等经典名篇以艺术的方式重新 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和崇高理想 呈现。 A.①② B.③④ 伦敦一家公司组织了名为“马克思在伦敦的生活和思 C.②③ D.①④ 想”的苏荷区主题游,由研究马克思主义多年的专家学者 答案B 负贡讲解。在共产主义学说的诞生地曼彻斯特,该公司也 解析①说法错误,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的是 特设了马克思主题漫步的观光活动。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②说法错误,实现社会主义从 世界各地的纪念活动还掀起了马克思书籍出版热。 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的是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图画指南》《为什么马克 4.《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主要表 思是对的《马克思归来》等中外一大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 现为() 学术、文学作品相继出版。 A.无产阶级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推翻资产阶级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 政权 后为何仍在世界范围内热度不减。 B.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答案①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 C,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意义。 D.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②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有关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学说, 答案D 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具有指导意义。 解析A项是《共产党宣言》论述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 ③马克思主义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明确 内容,不符合题意:B项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不符 了资本主义阶级剥削的实质,让广大无产阶级认清了资本 合题意:C项是康有为《大同书》描绘的理想世界的特征, 主义统治的本质。 不符合题意 ④马克思主义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明确 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挑战·创新 ⑤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不同国家的 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的“不忘初心、牢 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均具有指导意义。 13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3.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 ) ①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 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论证了资本主 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④深刻阐 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和崇高理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①说法错误,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的是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②说法错误,实现社会主义从 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的是十月革命。 4.《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主要表 现为( ) A.无产阶级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推翻资产阶级 政权 B.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C.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 D.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答案 D 解析 A项是《共产党宣言》论述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 内容,不符合题意;B项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不符 合题意;C项是康有为《大同书》描绘的理想世界的特征, 不符合题意。 挑战 创新 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的“不忘初心、牢 记使命———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诗文诵读演唱会” 在中央党校礼堂举行。这是一堂用艺术讲政治的特殊党 课,《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写给燕妮的情 书(节选)》《共产党宣言》等经典名篇以艺术的方式重新 呈现。 伦敦一家公司组织了名为“马克思在伦敦的生活和思 想”的苏荷区主题游,由研究马克思主义多年的专家学者 负责讲解。在共产主义学说的诞生地曼彻斯特,该公司也 特设了马克思主题漫步的观光活动。 世界各地的纪念活动还掀起了马克思书籍出版热。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图画指南》《为什么马克 思是对的》《马克思归来》等中外一大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 学术、文学作品相继出版。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 后为何仍在世界范围内热度不减。 答案 ①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意义。 ②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有关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学说, 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具有指导意义。 ③马克思主义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明确 了资本主义阶级剥削的实质,让广大无产阶级认清了资本 主义统治的本质。 ④马克思主义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明确 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⑤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不同国家的 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均具有指导意义。 13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知识概览 1列举基本事实,认识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 新民主主义革命 怆历程 封建专制统治下, 新民主 胜利的历程 2.分析近代中国人民的多种尝试终归失败的原因, 中国的日趋落后 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的两个 证实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经过新民主主 中华民族复兴面临 的两大历史任务 义革命建立人民政权 探 经 步骤及其关系 探索复兴之路,各 索 利 中国共产党人在 3.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分析革命必 种各样的尝试 新民主主义革命 须分两个步骤的科学性 中的作用 中国走资本主义道 4.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及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路行不通 成立的伟大意义 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 课前·基础认知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 (2)组织条件: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 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 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 上千部上的准备。 劫难。 (3)党的成立及重大意义: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 2.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 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 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 3.探索复兴之路 心骨。 (1)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 2.新民主主义革命 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 (1)转折点: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 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 (2)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 通。这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 微思考谈谈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为 革命。 什么没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 (3)特征:①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 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提示在近代中国,农民起义动摇了清朝的统治,但农 ②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 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 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 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 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 ③就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 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级革命的一部分,而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的使命。 (4)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图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1)思想条件: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 (5)指导思想: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 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14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素养·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列举基本事实,认识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 怆历程 2.分析近代中国人民的多种尝试终归失败的原因, 证实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经过新民主主 义革命建立人民政权 3.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分析革命必 须分两个步骤的科学性 4.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及中国 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 课前·基础认知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国 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 劫难。 2.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近代以后,争取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和实现 国家富 强、人民幸福 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3.探索复兴之路 (1)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 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 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 通。这是由近代中国的 基本国情 决定的。 微思考 1 谈谈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为 什么没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 提示 在近代中国,农民起义动摇了清朝的统治,但农 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 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 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 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的使命。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思想条件: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 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2)组织条件: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 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 思想 上干部上 的准备。 (3)党的成立及重大意义: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 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 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 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 主 心骨 。 2.新民主主义革命 (1)转折点:1919年爆发的 五四运动 是中国旧民主主 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性质:是 无产阶级 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 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 革命。 (3)特征:①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 阶级领导,而是由 无产阶级 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②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 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 政,并最终过渡到 社会主义社会 。 ③就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 级革命的一部分,而属于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的一部分。 (4)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 步探索出一条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 胜利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5)指导思想: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14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 续表 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人物 梦想 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 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中国将来的革命,必然是一个向整个的上层阶级 (6)胜利: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 进攻的‘左’倾的革命。那个革命的目标,不单是 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 章乃器 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 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 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 希望“中国的军人不要只能内战,不能抗外”:“军 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 事当局不要只知剿共,不知御侮,希望能杀尽一切 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 李宗武 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 贪官污吏”:“中国民众能监督政府,使政府不为少 数军阀所私” 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 的伟大飞跃。 (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 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 宋云彬 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 的剥削的社会” (3)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 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 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对近代知识分子提出的梦想进行总结,从国内、国际两 微思考2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 方面分析郁达夫、宋云彬等人的梦想出现的主要原因。 征文活动,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 提示(1)梦想:①政治上,希望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民 主法治。②经济上,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人物 梦想 (2)主要原因:①国内: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将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阶级,没有争夺,没有物质 传播和影响不断扩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中 郁达夫 上的压迫,人人都没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不断扩大。②国际:1917 财产” 年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影响。 课堂·重难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会,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重难归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影 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 的胜利,不仅充分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也充 压迫中国、欺凌奴役中国人民的苦难历史彻底结束。 分证明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而且为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空前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 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丰富经验和宝贵启示。 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 权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现了国 意义,是“十月革命以后一个带世界性的大胜利”,是“第二次 家主权独立,“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 世界大战以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斗 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争的发展具有深刻的久远的影响”,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空前的稳定统 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开启了人类历史发展新阶段。 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由近代衰 落开始走向强盛的历史转折点,是从战乱动荡开始走向长治 情境体验 久安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一个伟大里程 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领 碑,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 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史根基。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国家独立。2019年10月1日, 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 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 15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 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 毛泽东思想 ,为夺取新民主主 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6)胜利: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 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 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 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 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 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 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 人民民主 的伟大飞跃。 (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 社会主义 的过渡创造了前 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 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 政 治力量 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 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微思考 2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 征文活动,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 人物 梦想 郁达夫 将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阶级,没有争夺,没有物质 上的 压 迫,人 人 都 没 有、而 且 可 以 不 要 ‘私 有 财产’” 续 表 人物 梦想 章乃器 “中国将来的革命,必然是一个向整个的上层阶级 进攻的‘左’倾的革命。那个革命的目标,不单是 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 伥” 李宗武 希望“中国的军人不要只能内战,不能抗外”;“军 事当局不要只知剿共,不知御侮,希望能杀尽一切 贪官污吏”;“中国民众能监督政府,使政府不为少 数军阀所私” 宋云彬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 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 的剥削的社会” 对近代知识分子提出的梦想进行总结,从国内、国际两 方面分析郁达夫、宋云彬等人的梦想出现的主要原因。 提示 (1)梦想:①政治上,希望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民 主法治。②经济上,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主要原因:①国内: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和影响不断扩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不断扩大。②国际:1917 年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影响。 课堂·重难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重难归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 压迫中国、欺凌奴役中国人民的苦难历史彻底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空前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 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 权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现了国 家主权独立,“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 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空前的稳定统 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由近代衰 落开始走向强盛的历史转折点,是从战乱动荡开始走向长治 久安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一个伟大里程 碑,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 史根基。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 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 会,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影 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 的胜利,不仅充分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也充 分证明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而且为其他 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丰富经验和宝贵启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 意义,是“十月革命以后一个带世界性的大胜利”,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斗 争的发展具有深刻的久远的影响”,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影 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开启了人类历史发展新阶段。 情境体验 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领 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 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国家独立。2019年10月1日,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 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