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框追求智慧的学问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知识概览 哲学的本义 1.从“哲学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和“哲学是人 哲学的 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对世界进行追问和思考的结 起源 果”两个角度来理解哲学与人们生活实践的关系 起源于人们的追问和思考 2.在世界观与哲学的比较中,把握哲学是系统化理 哲学与时代 论化的世界观 3.在透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中,把握哲学是世 追求智慧的学问 哲学是系统化理 哲学与世界观 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论化的世界观 4.在辨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中,理解哲学是对 哲学与方法论 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把握哲学思 具体知识的分类 维的特点,喜欢和热爱哲学 哲学是对自然、社 会和思维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 哲学与具体知识 的区别与联系 课前·基础认知 一、哲学的起源 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 1.哲学的本义 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 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在古希腊语中,哲学的 问和思考。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 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指 (2)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 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求智慧之学。 微思考D哲学与时代是什么关系?什么是真正的 (3)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 哲学? 活的灵魂”。 提示(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 ·微拓晨“哲学是智慧”与“哲学是爱智慧”的区别 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我们承认“哲学是智慧”,但是更强调“哲学是爱智慧”。 (2)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它从最一般本 (1)“哲学是智慧”: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 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 力”,这表明了智慧的主要内容,而哲学就是智慧之学。 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是爱智慧”:对智慧的“爱”和“追求”体现了哲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学的自觉意识。哲学智慧不是现成的,要获得它,必须对它 1.哲学与世界观 有执着追求之心、无限热爱之情,只有这样才能激荡出无穷 (1)二者的区别:①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 的智慧。 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2.哲学的产生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是人!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 1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 素养·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从“哲学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和“哲学是人 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对世界进行追问和思考的结 果”两个角度来理解哲学与人们生活实践的关系 2.在世界观与哲学的比较中,把握哲学是系统化理 论化的世界观 3.在透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中,把握哲学是世 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4.在辨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中,理解哲学是对 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把握哲学思 维的特点,喜欢和热爱哲学 课前·基础认知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本义 (1)哲学是一门热爱 智慧 、追求 智慧 的学问,它致力 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 世界 的关系。在古希腊语中,哲学的 本义是 爱智慧 或追求智慧。 (2)在汉语中,“哲”就是 智慧 ,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 求智慧之学。 (3)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 活的灵魂 ”。 微拓展 “哲学是智慧”与“哲学是爱智慧”的区别 我们承认“哲学是智慧”,但是更强调“哲学是爱智慧”。 (1)“哲学是智慧”: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 力”,这表明了智慧的主要内容,而哲学就是智慧之学。 (2)“哲学是爱智慧”:对智慧的“爱”和“追求”体现了哲 学的自觉意识。哲学智慧不是现成的,要获得它,必须对它 有执着追求之心、无限热爱之情,只有这样才能激荡出无穷 的智慧。 2.哲学的产生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实践 活动。哲学智慧是人 们在 认识世界 和 改造世界 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 外部 世界 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 实践 中对宇宙、人生的 追 问 和 思考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 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 指 导 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微思考 1 哲学与时代是什么关系? 什么是真正的 哲学? 提示 (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 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它从最一般本 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 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与世界观 (1)二者的区别:①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 根本 观点 就是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 世界观 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 自发 形成的世界观不等 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 自然 知识、社会 知识 1
思想政治 必修4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 维科学知识。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 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 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二者的联系: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 2.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联系 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世界观研究的问题,也是哲 (1)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之所以富 学研究的对象。 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从不断发展的具 散解读(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不能认为 体科学知识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 哲学就是世界观。 (2)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2)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 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 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 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零散的、不 ·微思考2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 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哲学并不等于世 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 界观。 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蓝迅猛的 2.哲学与方法论 进步。”“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 (1)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人们关于世界是 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 恩格斯说:“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一般说来,世界 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 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意受某种魔脚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某种以认识思 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维的历史及其成就为基础的理论思维形式的支配。”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存在脱离世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科学与实践的发展,说明哲学与具 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体科学的关系。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提示哲学和具体科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一方 1.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区别 面,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事物的性质和 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具体知识,这些知 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万事万物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 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 规律:另一方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随着具体科学的发 自然科学知识;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 展而发展,哲学不能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 科学知识;还有一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 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课堂·重难突破 哲学与实践 情境体验 重难归纳 大自然的造化力量,创造了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化 也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理问題时的“化繁为简”,人际关 1.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系中的“化千戈为玉帛”,艺术创作上的“化腐朽为神奇”,社 本源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会发展中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现代化等。 哲学来 “化”,甲骨文写作” ”,左边为头朝下倒立的人,右边 自生活 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 产生方式 为头朝上站立的人。一个“化”字,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 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思想智慧,《周易》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化”的 生活需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智慧。 本义 要哲学 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提示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 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哲学与生 活息息相关。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 2.哲学不等于智慧 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 (1)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 (2)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但并不是 改造世界。③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为我们的生活 说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就不聪明、没有智慧,学过哲学的人就 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盏的指导,使人们生活得更好。 定聪明、有智慧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和 思维 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 系统 化 、理论化 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 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二者的联系: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 世 界 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世界观研究的问题,也是 哲 学 研究的对象。 微解读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不能认为 哲学就是世界观。 (2)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 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 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零散的、不 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哲学并不等于世 界观。 2.哲学与方法论 (1)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 方法论 。人们关于世界是 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 世界观 ,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 认识 世界和 改造 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一般说来,世界 观 决定 方法论,方法论 体现 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有什么样的 方法论 。 (2)哲学是 世界观 和 方法论 的统一。不存在脱离世 界观的 方法论 ,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 世界观 。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区别 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具体知识,这些知 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 自然科学 知识;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 社会 科学 知识;还有一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 思 维科学 知识。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 某一具 体 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 概括 和 升华 ,从中抽 象出 最一般 的本质和 最普遍 的规律。 2.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联系 (1)具体科学 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之所以富 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从不断发展的具 体科学知识中概括出 最一般 的结论。 (2)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 世界观 和 方法论 的 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微思考 2 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 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 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 进步。”“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 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恩格斯说:“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 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 意受某种蹩脚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某种以认识思 维的历史及其成就为基础的理论思维形式的支配。”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科学与实践的发展,说明哲学与具 体科学的关系。 提示 哲学和具体科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一方 面,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事物的性质和 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万事万物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 规律;另一方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随着具体科学的发 展而发展,哲学不能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 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课堂·重难突破 一 哲学与实践 重难归纳 1.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哲学来 自生活 本源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产生方式 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 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生活需 要哲学 本义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哲学不等于智慧 (1)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2)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但并不是 说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就不聪明、没有智慧,学过哲学的人就 一定聪明、有智慧。 情境体验 大自然的造化力量,创造了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化” 也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理问题时的“化繁为简”,人际关 系中的“化干戈为玉帛”,艺术创作上的“化腐朽为神奇”,社 会发展中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现代化等。 “化”,甲骨文写作“ ”,左边为头朝下倒立的人,右边 为头朝上站立的人。一个“化”字,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 思想智慧,《周易》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化”的 智慧。 提示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 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哲学与生 活息息相关。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 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 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③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为我们的生活 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使人们生活得更好。 2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典例剖析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从本质上来看 重难归纳 是古代先人观天文,察地理,比人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 智慧。材料表明() 1.世界观与哲学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智慧产 比较 世界观 哲学 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③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 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④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哲学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 智慧 含义总的看法和根本 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A.①② 观点 B.③④ 区 C.②③ 自发形成的,人人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 D.①④ 形成 都有 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周易》是古代先人在生活实践中总结 出来的智慧,体现了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 特点零散的、朴素的 系统化、理论化 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字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②③ 符合题意,入选: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产生,不是哲学的作 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用,①④不符合题意。 联系 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 表现 学以致用 2.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年轻时就开始到处游历,他的目标是 到处找老师追求知识,最终创立了原子论。他认为茫茫宇 比较 世界观 方法论 宙,除了原子之外还有虚空。他的经历表明()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 A.哲学就是追求知识 区别 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B.哲学来自实践、思考 C.哲学有利于我们看世界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 D.哲学促进我们的思想发展 联系 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两者统一于哲学 答案B 解析德漠克利特到处游历,追求知识,最终创立了原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子论,体现了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 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追求和思考。故选B项。 决定 世界观 方法论 规律总结 体现 哲学的作用 (1)通过学习哲学,能够使人们形成较为系统化的世 论 界观,并使我们更加聪明,使我们增长智慧,为我们认识 哲学 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凡在今天所认识的东西都离不开哲学带给我们 三观的指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我们认识世界和 比较 哲学 具体科学 改造世界所必需的。也正是有着这三种观点的指导,才 研究 可以从大角度、大方向学习、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由 整个世界 某一特定领域 对象 此可见,哲学是真正教给我们所有的根本学科。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 任务 发展的一般规律 特殊规律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作用改造世界提供方法 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论指导 3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典例剖析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从本质上来看 是古代先人观天文,察地理,比人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 智慧。材料表明( )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智慧产 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 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④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哲学 智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周易》是古代先人在生活实践中总结 出来的智慧,体现了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 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②③ 符合题意,入选;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产生,不是哲学的作 用,①④不符合题意。 学以致用 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年轻时就开始到处游历,他的目标是 到处找老师追求知识,最终创立了原子论。他认为茫茫宇 宙,除了原子之外还有虚空。他的经历表明( ) A.哲学就是追求知识 B.哲学来自实践、思考 C.哲学有利于我们看世界 D.哲学促进我们的思想发展 答案 B 解析 德谟克利特到处游历,追求知识,最终创立了原 子论,体现了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 追求和思考。故选B项。 哲学的作用 (1)通过学习哲学,能够使人们形成较为系统化的世 界观,并使我们更加聪明,使我们增长智慧,为我们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2)凡在今天所认识的东西都离不开哲学带给我们 三观的指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我们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所必需的。也正是有着这三种观点的指导,才 可以从大角度、大方向学习、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由 此可见,哲学是真正教给我们所有的根本学科。 二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重难归纳 1.世界观与哲学 比较 世界观 哲学 区 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 总 的 看 法 和 根 本 观点 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形成 自发 形 成 的,人 人 都有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 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 特点 零散的、朴素的 系统化、理论化 联系 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 表现 2.世界观与方法论 比较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 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 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 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两者统一于哲学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比较 哲学 具体科学 区 别 研究 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特定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 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 特殊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提供方法 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3
思想政治 必修4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续表 典例剖析 比较 哲学 具体科学 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 指导。图示为: 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 含的哲学道理是() 世界某一特定领域 整个世界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研究 研究 B.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联系 对象 对象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推动 具体科学 哲学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指导 答案A 方法论 方法论 解析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突破性认识,体现 具体方法 根本的 一般 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宇宙观将因此发生巨大的 和内容 的方法 改变,宇宙观属于世界观的范畴。因此,材科体现了具体科 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具 体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而不是哲学对具体科学和人的思维 ①替代论。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 能力的作用,B、C两项与题意无关。材料体现了思维能够反 注意防止 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映存在,但没有涉及思雏和存在关系问题在哲学中的重要 两种错误 ②取消论。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 性,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倾向 导作用 学以致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 情境体验 个空架子。”这句话的意思是( 新深程改革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高中文理分科,实行选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课和走班制。下面是两位高二学生有关哲学学习的对话: B.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甲同学说:“我喜欢理工科,从没想过当哲学家,考大学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又不考哲学。所以,没有必要在哲学上浪费时间。” D.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乙同学说:“哲学对我们很重要,哲学是一种方法论,学 答案B 好哲学不但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要是不 解理工科的知识。” 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说明哲学是对具体科学 试分析评论上述两位同学对哲学的看法。 的概括和升华,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无关。 提示(1)甲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①学习哲学,不仅 规律总结 仅是哲学家的事情,哲学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密切相 关。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是关于世界观的学 全面把握哲学的含义 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好哲学尤其是学好马克思 角度 哲学的含义 主义哲学,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指导我 们理解具体科学知识,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本义上看 热爱智慧、追求智慧 ③无论选择什么学科,当不当哲学家,都雪要了解和学习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 (2)乙同学的观,点是不全面的。乙同学认为哲学是一种 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方法论,他看到了哲学对具体科学和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其 正确的一面。但是,他错误地认为哲学仅是一种方法论,而 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 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 没有认识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括和总结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续 表 比较 哲学 具体科学 联系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指导。图示为: 注意防止 两种错误 倾向 ①替代论。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 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②取消论。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 导作用 情境体验 新课程改革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高中文理分科,实行选 课和走班制。下面是两位高二学生有关哲学学习的对话: 甲同学说:“我喜欢理工科,从没想过当哲学家,考大学 又不考哲学。所以,没有必要在哲学上浪费时间。” 乙同学说:“哲学对我们很重要,哲学是一种方法论,学 好哲学不但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理工科的知识。” 试分析评论上述两位同学对哲学的看法。 提示 (1)甲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①学习哲学,不仅 仅是哲学家的事情,哲学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密切相 关。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是关于世界观的学 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好哲学尤其是学好马克思 主义哲学,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指导我 们理解具体科学知识,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无论选择什么学科,当不当哲学家,都需要了解和学习 哲学。 (2)乙同学的观点是不全面的。乙同学认为哲学是一种 方法论,他看到了哲学对具体科学和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其 正确的一面。但是,他错误地认为哲学仅是一种方法论,而 没有认识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典例剖析 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 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 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 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 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B.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案 A 解析 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突破性认识,体现 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宇宙观将因此发生巨大的 改变,宇宙观属于世界观的范畴。因此,材料体现了具体科 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具 体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而不是哲学对具体科学和人的思维 能力的作用,B、C两项与题意无关。材料体现了思维能够反 映存在,但没有涉及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在哲学中的重要 性,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项。 学以致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 一个空架子。”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要是不 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说明哲学是对具体科学 的概括和升华,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无关。 全面把握哲学的含义 角度 哲学的含义 从本义上看 热爱智慧、追求智慧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 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 4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随堂训练 1,青岛海湾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厦漳跨海大桥、港珠澳大 4.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 桥、舟山跨海大桥等一座座跨海大桥的建成,使人们不可 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标志着北斗全球 避免地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人类的力量如此巨大,是 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北斗系统的完成离不 否意味着人类可以随意征服和改造自然?材料表明 开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这说明() ( 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哲学可以指导人类正确改造世界 B.哲学提供的指导都是正确的 B.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D.哲学高于具体科学,是“科学之科学” D.哲学推动着人类不断地思考问题 答案A 答案B 解析北斗系统的完成离不开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表明哲 解析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项正确:哲 即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这表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 学有正确的哲学和错误的哲学之分,因此哲学提供的指导 的实践活动,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D两项都强调哲学 不一定都是正确的,B项错误: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哲 的指导作用,不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 学不是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D项表 看待自然,C项错误。 述错误。 2.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多次高度赞扬中国的抗 5.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 疫措施,并且认为中国的抗疫经验可以借鉴。人们也开始 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说明 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人类该如何与大自然和 () 谐相处?如何将疫情控制住?这表明() ①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A.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B.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在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④世界观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开展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A.①④ B.②④ 答案B C.①③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产生。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 答案D 践活动,B项符合题意;材未体现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 解析材料说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 们正确地看待自然,A项不符合题意:实践中产生的思想 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②③正确。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 不一定都是哲学思想,C项说法错误:人们研究哲学是为 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D项说法错误。 ①错误,排除。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世 3.关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界观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说法错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误,排除。 ②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就是哲学 6.一些人从童年时代起,就喜欢穷根究底地追问和思考:“天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会塌下来吗?地会陷下去吗?天塌地陷以后,我们怎么 ④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 办?”“动物会说话吗?动物也在思考吗?”追问和思考这样 哲学 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了关联。 A①② B.③④ 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孩童时 C.②④ D.①③ 就问其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8 答案B 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都 解析①正确表述了世界观的定义,但没有指出两者的关 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这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关。 系,不选:②中前半部分正确,哲学的确是关于世界观的学 这些大思想家的提问说明了什么? 问,但世界观与哲学不能等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答案这些大思想家的提问说明: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实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后半部分错误:③④是对两者 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反思性是哲 关系的正确界定。故选B项。 学的重要特征。 5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随堂训练 1.青岛海湾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厦漳跨海大桥、港珠澳大 桥、舟山跨海大桥等一座座跨海大桥的建成,使人们不可 避免地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人类的力量如此巨大,是 否意味着人类可以随意征服和改造自然? 材料表明 ( ) A.哲学可以指导人类正确改造世界 B.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D.哲学推动着人类不断地思考问题 答案 B 解析 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即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这表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 的实践活动,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D两项都强调哲学 的指导作用,不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 看待自然,C项错误。 2.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多次高度赞扬中国的抗 疫措施,并且认为中国的抗疫经验可以借鉴。人们也开始 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人类该如何与大自然和 谐相处? 如何将疫情控制住? 这表明( ) A.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B.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在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D.开展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产生。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 践活动,B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 们正确地看待自然,A项不符合题意;实践中产生的思想 不一定都是哲学思想,C项说法错误;人们研究哲学是为 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D项说法错误。 3.关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就是哲学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④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 哲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B 解析 ①正确表述了世界观的定义,但没有指出两者的关 系,不选;②中前半部分正确,哲学的确是关于世界观的学 问,但世界观与哲学不能等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后半部分错误;③④是对两者 关系的正确界定。故选B项。 4.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 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标志着北斗全球 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北斗系统的完成离不 开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这说明( ) 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B.哲学提供的指导都是正确的 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高于具体科学,是“科学之科学” 答案 A 解析 北斗系统的完成离不开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表明哲 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 项正确;哲 学有正确的哲学和错误的哲学之分,因此哲学提供的指导 不一定都是正确的,B项错误;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哲 学不是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D项表 述错误。 5.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 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说明 ( ) ①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世界观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材料说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 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②③正确。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 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①错误,排除。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世 界观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说法错 误,排除。 6.一些人从童年时代起,就喜欢穷根究底地追问和思考:“天 会塌下来吗? 地会陷下去吗? 天塌地陷以后,我们怎么 办?”“动物会说话吗? 动物也在思考吗?”追问和思考这样 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了关联。 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孩童时 就问其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8 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都 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这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关。 这些大思想家的提问说明了什么? 答案 这些大思想家的提问说明: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实 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反思性是哲 学的重要特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