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 课标闻释 学法指导 1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 念。(生命观念) 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弄清 2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物|概念中的要点。 质循环的过程和特点。(科学思维)|2结合碳循环模式图理解碳 3关注碳循环的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循环的过程和特点同时联系 应的关系。(社会责任) 实际生活知道如何保持碳循 4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 环平衡如何治理温室效应。 系。(生命观念) 3采用列表法理解物质循环 5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和能量流动的区别与联系。 用。(科学探究)
-2-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课标阐释 学法指导 1.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 念。(生命观念) 2.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物 质循环的过程和特点。(科学思维) 3.关注碳循环的平衡失调与温室效 应的关系。(社会责任) 4.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 系。(生命观念) 5.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 用。(科学探究) 1.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弄清 概念中的要点。 2.结合碳循环模式图理解碳 循环的过程和特点,同时联系 实际生活,知道如何保持碳循 环平衡,如何治理温室效应。 3.采用列表法理解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的区别与联系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 物质循环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 等化学元 概素,不断地进行着从 到,又从 到 的循环过程。 质具有性;反复利用,流动 循 大气中的 实例/碳 「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 循 环/图解 煤、石油 (1)A、B、C、D表示的生物类群是:A B C D (2)①-⑥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① (3)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 和 作用 (4)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①生产者、消费者的 ②分解者的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3-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一、物质循环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 、物质循环与社会联系—温室效应 化石燃料短时间内大量燃烧使大气中含量迅速增加 温形成原因打破了生物圈 的平衡。 室 效\危害」加快的融化导致 应 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 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1.二者是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物质作为能量的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 ,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4-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二、物质循环与社会联系——温室效应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1.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 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 预习反馈 1判断 (1)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2)碳的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3)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4)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5)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 用热能,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6)由于人工碳排放过度,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导致大气中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5-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预习反馈 1.判断 (1)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 ) (2)碳的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 ) (3)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 × ) (4)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 √ ) (5)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 用热能,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 ) (6)由于人工碳排放过度,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导致大气中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