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衍射分析 电子衍射原理和低能电子衍射 知识点 电子衍射原理和低能电子衍射 知识维度 2程序性知识 通过预习,能 解释电子衍射 能够分析电子对不同状态的 教学目标 够了解电子衍 衍射花样的特样品衍射花样 射的基本原理 花样产生的原 征并得到晶体进行综合分 和应用。 理。 结构信息。 析、评价。 认知过程维 A记亿 B理解 C应用 E评估 度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翻转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布置任务卡: 课前预习 1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课件,了解电子衍射的基本原理: 2.了解电子衍射的应用情况。 新知识点导入 电子衍射花样如何获得的?又反应什么样的 晶体结构信息? 1.课堂提问,检查同学们预习效果,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问题引导,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解答的方式进行: 第一节电子衍射原理:电子衍射基本公式*、多晶衍射原理与衍 射花样特征 、多晶衍射花样的标定*#难点、单晶电子衍射成像原 课堂敦学 理与花样特征 晶电子 们对 花样的 标定* 难点 第二节低能电子衍射:单晶表面原子排列与二维点阵、低能电 子衍射原理、应用 3.教师根据学生对本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补充讲解及总结: (1)理解电子衍射的原理和基本公式的推导过程 (2)理解多晶衍射和单晶衍射原理 (3)举握单晶衍射花样和多晶衍射花样的标定方法 (4)了解低能电子衍射原理及其应用 4.翻转课堂:飞8.1.1电子衍射公式的推导 1.对难点及重点问题进行总结:多晶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单晶 课后作业及 反馈 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 2.对不懂的问题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及时交流
5 3. 第二章 衍射分析 电子衍射原理和低能电子衍射 知识点 电子衍射原理和低能电子衍射 知识维度 2 程序性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预习,能 够了解电子衍 射的基本原理 和应用。 解释电子衍射 花样产生的原 理。 能够分析电子 衍射花样的特 征并得到晶体 结构信息。 对不同状态的 样品衍射花样 进 行 综合分 析、评价。 认知过程维 度 A 记忆 B 理解 C 应用 E 评估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翻转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课前预习 布置任务卡: 1.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课件,了解电子衍射的基本原理; 2.了解电子衍射的应用情况。 课堂教学 新知识点导入 电子衍射花样如何获得的?又反应什么样的 晶体结构信息? 1. 课堂提问,检查同学们预习效果,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问题引导,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解答的方式进行: 第一节 电子衍射原理:电子衍射基本公式*、多晶衍射原理与衍 射花样特征、多晶衍射花样的标定*##难点、单晶电子衍射成像原 理与花样特征、单晶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难点 第二节 低能电子衍射:单晶表面原子排列与二维点阵、低能电 子衍射原理、应用 3. 教师根据学生对本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补充讲解及总结: (1)理解电子衍射的原理和基本公式的推导过程 (2)理解多晶衍射和单晶衍射原理 (3)掌握单晶衍射花样和多晶衍射花样的标定方法 (4)了解低能电子衍射原理及其应用 4. 翻转课堂:ξ 8.1.1 电子衍射公式的推导 课后作业及 反馈 1. 对难点及重点问题进行总结:多晶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单晶 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 2. 对不懂的问题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及时交流
导学任务-第3编电子显微分析 教学章节内容 学时教学方法 学习资源 讲授(2学时)、任务驱动 第3编电子显微 教学(1学时)、翻转课堂文字教材、电子课 6 分析 (1学时)、实验(2射人、件、网站资源 线下自学(2学时) 1)知识点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电子 显微分析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2)翻转课堂 59.2.3成像系统(p139-140) 3)任务教学 (1)TEM光镧的种类、位置和作用 (2)TEM选区电子衍射的操作步骤 (3)如何获得TEM明场像和暗场像 (4)质厚衬度和衍射衬度 (5)SEM象衬原理: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的原理及其特点 (6)元素分析的种类、基本原理和特点
导学任务-第 3 编 电子显微分析 教学章节内容 学时 教学方法 学习资源 第 3 编 电子显微 分析 6 讲授(2 学时)、任务驱动 教学(1 学时)、翻转课堂 (1 学时)、实验(2 学时 )、 线下自学(2 学时) 文字教材、电子课 件、网站资源 1)知识点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电子探针 X 射线显微分析,电子 显微分析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2)翻转课堂 ξ 9.2.3 成像系统(p139-140) 3)任务教学 (1)TEM 光镧的种类、位置和作用 (2)TEM 选区电子衍射的操作步骤 (3)如何获得 TEM 明场像和暗场像 (4)质厚衬度和衍射衬度 (5)SEM 象衬原理: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的原理及其特点 (6)元素分析的种类、基本原理和特点
1-3、知识点及导学任务第三编电子显微分析 1.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知识点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知识维度 2程序性知识 通过预习,能解释TEM能够应用村 对不同样品的测试 教学目标 够了解TEM工作原理和度分析材料 结果进行综合分 的应用。 相衬原理。 析,为材料的生产 的显微结构, 和应用提供指导。 认知过程维 E评估 度 A记忆 B理解 C应用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 教学策略 布置任务卡: 课前预习 1.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课件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与仪器构造; 2.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应用范围 新知识点导入 如何看到材料更深层次、更高分辨率的结构? 1,课堂提问,检查同学们预习效果,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问题引导,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解答的方式进行, 节工作原理及构造 课堂教学 第二节 样品制备 第三节基本成像操作及相衬度*#难点 第五节典型应用*及其他功能简介 3.教师根据学生对本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补充讲解及总结,者 重:掌握透射电子像成像操作原理及其相村度原理,并掌握材料 形貌分析及衍射斑点指标化的 法。 4.翻转课堂:59.2.3成像系统(p139-140) 1.对难点及重点问题进行总结:TEM光镧的种类、位置和作用 课后作业及 TEM选区电子衍射的操作步骤、如何获得TEM明场像和暗场像、 反馈 质厚衬度和衍射衬度 2.对不懂的问题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及时交流
2 1-3、知识点及导学任务-第三编 电子显微分析 1.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知识点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知识维度 2 程序性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预习,能 够 了 解 TEM 的应用。 解 释 TEM 工作原理和 相衬原理。 能够应用衬 度分析材料 的显微结构。 对不同样品的测试 结果进行 综合分 析,为材料的生产 和应用提供指导。 认知过程维 度 A 记忆 B 理解 C 应用 E 评估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 教学策略 课前预习 布置任务卡: 1.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课件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与仪器构造; 2. 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应用范围。 课堂教学 新知识点导入 如何看到材料更深层次、更高分辨率的结构? 1. 课堂提问,检查同学们预习效果,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问题引导,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解答的方式进行, 第一节 工作原理及构造* 第二节 样品制备 第三节 基本成像操作及相衬度*#难点 第五节典型应用*及其他功能简介 3. 教师根据学生对本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补充讲解及总结,着 重:掌握透射电子像成像操作原理及其相衬度原理,并掌握材料 形貌分析及衍射斑点指标化的方法。 4. 翻转课堂:ξ 9.2.3 成像系统(p139-140) 课后作业及 反馈 1. 对难点及重点问题进行总结:TEM 光镧的种类、位置和作用、 TEM选区电子衍射的操作步骤、如何获得TEM明场像和暗场像、 质厚衬度和衍射衬度 2. 对不懂的问题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及时交流
2.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与电子探针 知识点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与电子探针 知识维度 2程序性知识 通过预习,能解释SEM工 能够应用 对不同样品的测试 教学目标 够了解SEM作原理和相衬 衬度分析 结果进行综合分 材料的显 的应用。 析,为材料的生产 原理。 微结构。 和应用提供指导。 认知过程维 度 A记忆 B理解 C应用 E评估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敦学 教学策略 布置任务卡: 课前预习 1.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课件,了解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与仪器构造 2.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应用范围。 新知识点导入 观察材料时分辨率依次提高,所用的工具是什 么? 1.课堂提问,检查同学们预习效果,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问题引导,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解答的方式进行。 第一节扫描电子显徽镜工作原理*#难点及构造 课堂教学 像村原理与应用* 弟三节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EPMA) 3.教师根据学生对本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补充讲解及总结: (1)掌握二次电子像与背散射电子像的像村原理,并利用该原 理学会分析材料形貌的方法: (2)理解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的原理,并学会材料成分分 析的技巧。 1.对难点及重点问题总结,巩固知识点:SEM象村原理:二次 课后作业及 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的原理及其特点:元素分析的种类、基本 反馈 原理和特点。 2.对不懂的问题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及时交流
3 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与电子探针 知识点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与电子探针 知识维度 2 程序性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预习,能 够 了 解 SEM 的应用。 解释 SEM 工 作原理和相衬 原理。 能 够 应 用 衬度分析 材料的显 微结构。 对不同样品的测试 结果进行 综合分 析,为材料的生产 和应用提供指导。 认知过程维 度 A 记忆 B 理解 C 应用 E 评估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 教学策略 课前预习 布置任务卡: 1.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课件,了解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与仪器构造; 2. 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应用范围。 课堂教学 新知识点导入 观察材料时分辨率依次提高,所用的工具是什 么? 1. 课堂提问,检查同学们预习效果,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问题引导,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解答的方式进行。 第一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难点及构造 第二节 像衬原理与应用* 第三节 电子探针 X 射线显微分析(EPMA) 3. 教师根据学生对本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补充讲解及总结: (1)掌握二次电子像与背散射电子像的像衬原理,并利用该原 理学会分析材料形貌的方法; (2)理解电子探针 X 射线显微分析的原理,并学会材料成分分 析的技巧。 课后作业及 反馈 1. 对难点及重点问题总结,巩固知识点:SEM 象衬原理:二次 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的原理及其特点;元素分析的种类、基本 原理和特点。 2. 对不懂的问题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及时交流
导学任务第4编光谱、电子能谱分析 教学章节内容 学时教学方法 学习资源 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 学、翻转课堂(1学时)、文字教材、电子课 第4编光谱分析12 实验(8学时)、线下自学件、网站资源 (2学时) 1)知识点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吸收定律,分光光度计,样品制备:红外 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虎克定律,基团频率,样品制备:利用其进行定性定量分 析。 2)案例教学 有机物的四大跃迁、电荷转移吸收谱带、红外光谱峰位的影响因素 3)翻转课堂 512.1.1.2吸收定律(p208-209) 4)任务教学 (1)有机、无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分类、产生机理和特点 (2)名词辨析:红移、蓝移、共轭、增色、减色 (3)吸收定律的应用 (4)名词辨析:振动自由度、红外活性、分子的不饱和度 (5)红外光谱的基团特征频率 (6)分子光谱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方法
导学任务-第 4 编 光谱、电子能谱分析 教学章节内容 学时 教学方法 学习资源 第 4 编 光谱分析 12 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 学、翻转课堂(1 学时)、 实验(8 学时)、线下自学 (2 学时) 文字教材、电子课 件、网站资源 1)知识点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吸收定律,分光光度计,样品制备;红外 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虎克定律,基团频率,样品制备;利用其进行定性定量分 析。 2)案例教学 有机物的四大跃迁、电荷转移吸收谱带、红外光谱峰位的影响因素 3)翻转课堂: ξ 12.1.1.2 吸收定律 (p208-209) 4)任务教学 (1)有机、无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分类、产生机理和特点 (2)名词辨析:红移、蓝移、共轭、增色、减色 (3)吸收定律的应用 (4)名词辨析:振动自由度、红外活性、分子的不饱和度 (5)红外光谱的基团特征频率 (6)分子光谱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