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作业老核及评价标准 对应课程 评价标准 目标 基本要求 100-90 89-75 74-60 590 权重 良 合格 不合格 目标1 知识及概 知识及概 知识及概 没有掌握 念掌握全 念掌握较 念掌握程 知识及概 面,运用 全面 不会 熟悉绿色设 得当: 够运用 不能止明 运用基本 用: 作业1 十与制 研究现状, 误, 率超过 过90%,书 75%. 过60%, 正确率低 写清晰 干60% 日标2 知识及概 知识及树 知识及概 没有掌探 念掌握全 念掌握教 念握程 知识及 面,运用 全面 能 念,不会 得当: 够运 不能正碗 运用基本 过 用 解 原理及 作业2 1/4 75% 写者断 E60% 目标3 知识及概 知及 知口及相博 没有掌探 念掌握程 知识及概 面 运用 全面 能 般 念,不会 得当: 够运用 不能正 运用基 握色 题过程 解题 运用: 原及 作业8 工整 解是 1/4 75% 过60% 其写出 609%. 相标 知识及据 知识及督 知识及概 没有掌挥 今堂据全 今掌据敏 念掌握程 知识及据 面,运用 全面 念,不会 熟悉绿色 得当: 够运用: 不能正确 运用基才 作业4 的应用实 程 原理 解 且 过90% 75% 过60 正确率
14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一、作业考核及评价标准 对应课程 目标 基本要求 评价标准 100-90 权重 优 89-75 良 74-60 合格 59-0 不合格 作业 1 目标 1 熟悉绿色设 计与制造的 理论基础与 研究现状。 知识及概 念掌握全 面,运用 得当;解 题过程正 确、完整, 逻辑性 强,答案 正确率超 过 90%,书 写清晰。 知识及概 念掌握较 全面,能 够运用; 解题过程 基本正 确、完整, 答案正确 率超过 75%。 知识及概 念掌握程 度一般, 不能正确 运用;解 题过程中 存在错 误,答案 正确率超 过 60%。 没有掌握 知识及概 念,不会 运用基本 原理及方 法;解题 过程错误 且不完 整,答案 正确率低 于 60%。 1/4 作业 2 目标 2 掌握绿色设 计的主要方 法与工具。 知识及概 念掌握全 面,运用 得当;解 题过程正 确、完整, 逻辑性 强,答案 正确率超 过 90%,书 写清晰。 知识及概 念掌握较 全面,能 够运用; 解题过程 基本正 确、完整, 答案正确 率超过 75%。 知识及概 念掌握程 度一般, 不能正确 运用;解 题过程中 存在错 误,答案 正确率超 过 60%。 没有掌握 知识及概 念,不会 运用基本 原理及方 法;解题 过程错误 且不完 整,答案 正确率低 于 60%。 1/4 作业 3 目标 3 掌握绿色制 造的关键工 艺技术。 知识及概 念掌握全 面,运用 得当;解 题过程正 确、完整, 逻辑性 强,答案 正确率超 过 90%, 书写清 晰。 知识及概 念掌握较 全面,能 够运用; 解题过程 基本正 确、完整, 答案正确 率超过 75%。 知识及概 念掌握程 度一般, 不能正确 运用;解 题过程中 存在错 误,答案 正确率超 过 60%。 没有掌握 知识及概 念,不会 运用基本 原理及方 法;解题 过程错误 且不完 整,答案 正确率低 于 60%。 1/4 作业 4 目标 4 熟悉绿色工 厂的应用实 践。 知识及概 念掌握全 面,运用 得当;解 题过程正 确、完整, 逻辑性 强,答案 正确率超 过 90%, 知识及概 念掌握较 全面,能 够运用; 解题过程 基本正 确、完整, 答案正确 率超过 75%。 知识及概 念掌握程 度一般, 不能正确 运用;解 题过程中 存在错 误,答案 正确率超 过 60%。 没有掌握 知识及概 念,不会 运用基本 原理及方 法;解题 过程错误 且不完 整,答案 正确率低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1/4
书写清 于60%。 晰。 二、大作业考核及评价标准 对应课 评价标准 程目标 100-90 89-75 74-60 59-0 目标 案例分析马 案例分析三 案例分析与PPT 案例分析与PP 2-4 PPT制作逻 PPT制作逻 制作逻辑性 制作逻辑性较 辑性强,知识 组性较强。知船,知即及每今 差。知识是概令 及概念掌握 识及概念掌 掌握一般,运用 掌握较差。运用 全面,运用得 一般:PPT汇报 不当,PPT汇报 PPT 用较得当 表达 清味 表达不够准确 表达准确、清 PPT汇报表 性一般,逻辑性 清晰,逻辑性不 晰,罗辑性 达较准确、较 般,感染性 够强,感染性不 强,感染性 清晰,逻辑性 般 够强。 较强,感染性 较强。 三、期末考试评价标准 (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开卷笔试,考试成绩100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5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绩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考试题型:可以包含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或案 例分析题 (4)考试内容:对学生综合运用绿色制造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绿色 制造问题的能力的考核,不仅包括对各章节知识点重点、难点的独立考核,还需要包括综合 考虑多种实践的方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考核。 上海
15 书写清 晰。 于 60%。 二、大作业考核及评价标准 对应课 程目标 评价标准 100-90 89-75 74-60 59-0 案例分析 报告 目标 2-4 案例分析与 PPT 制作逻 辑性强,知识 及概念掌握 全面,运用得 当;PPT 汇报 表达准确、清 晰,逻辑性 强,感染性 强。 案例分析与 PPT 制作逻 辑性较强,知 识及概念掌 握较全面,运 用较得当; PPT 汇报表 达较准确、较 清晰,逻辑性 较强,感染性 较强。 案例分析与 PPT 制作逻辑性一 般,知识及概念 掌握一般,运用 一般;PPT 汇报 表达一般、清晰 性一般,逻辑性 一般,感染性一 般。 案例分析与 PPT 制作逻辑性较 差,知识及概念 掌握较差,运用 不当;PPT 汇报 表达不够准确与 清晰,逻辑性不 够强,感染性不 够强。 三、期末考试评价标准 (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开卷笔试,考试成绩 100 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 5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绩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考试题型:可以包含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或案 例分析题。 (4)考试内容:对学生综合运用绿色制造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绿色 制造问题的能力的考核,不仅包括对各章节知识点重点、难点的独立考核,还需要包括综合 考虑多种实践的方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考核。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能源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能源经济学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Energy Economics 课程代码 043410A1 课程性质 回必修口选修 开课学院 商学院 课程负责人 王玉芳 课程团队 王宇露、陈毅荣、苏林 授课学期 第4学期 学分学时 3/48 课内学时 48 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0 实训(含上机)0 实习0其他0 面向专业 能源经济 授课语言 中文 ☑线下理程 口全英语课程 口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授课模式 (网站 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11692546.html 口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网站: 本课程属于经济学的分支,同时又是经济学与资源环境的交叉学科,因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需要掌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分析方法 对先修的要求及 解能源况 以及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因此, 要求本 先修课程 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能源学概论》、 《能源经济学导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课程。 本课程是能源经济专业的核心课程之 ,本课程中的“能源经济的基本 理论、能源转型、能源经济的相关政策”等内容为《碳中和经济学》、 对后续的支撑及 《气候投融资》、《能源金融学》等课程的学习,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方法 后续课程 的基础。因此,后续课程为《张中和经济学》、《气候投融资》、《能源金 融学》。 课程思政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通过设立“闲言碎语”时段,让学生们 讨论,如何学好一门课程(知识),如 问题引导+ 何通过有效的学习改变自己,进而改造 绪论 讨论 果程思政设计 社会,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引导学生认识当前全球能源发展过稻 中的能源贫困问题,认识其本质和成 全球视角下能源 问题引导 因,并探讨解决的策略,提升学生的责发展中存在的主 案例讨论 任成和使命成。 要困境
16 《能源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能源经济学 英文名称:Energy Economics 课程代码 043410A1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开课学院 商学院 课程负责人 王玉芳 课程团队 王宇露、陈毅荣、苏林 授课学期 第 4 学期 学分/学时 3/48 课内学时 48 理论学时 48 实验学时 0 实训(含上机) 0 实习 0 其他 0 面向专业 能源经济 授课语言 中文 授课模式 线下课程 □全英语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网站: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11692546.html) □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网站: ) 对先修的要求及 先修课程 本课程属于经济学的分支,同时又是经济学与资源环境的交叉学科,因 此,在学习本课程之前,需要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分析方法,了 解能源概况,以及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因此,要求本 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能源学概论》、 《能源经济学导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课程。 对后续的支撑及 后续课程 本课程是能源经济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中的“能源经济的基本 理论、能源转型、能源经济的相关政策”等内容为《碳中和经济学》、 《气候投融资》、《能源金融学》等课程的学习,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方法 的基础。因此,后续课程为《碳中和经济学》、《气候投融资》、《能源金 融学》。 课程思政设计 课程思政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通过设立“闲言碎语”时段,让学生们 讨论,如何学好一门课程(知识),如 何通过有效的学习改变自己,进而改造 社会,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绪论 问题引导+ 讨论 引导学生认识当前全球能源发展过程 中的能源贫困问题,认识其本质和成 因,并探讨解决的策略,提升学生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 全球视角下能源 发展中存在的主 要困境 问题引导+ 案例讨论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1中围能源供给 (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顾),及其实 侧转型的促讲因 质与内容。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 、实现条件及 观,增强其道路自信 发展路径 问题引导 比较研讨 2.中国能源供给 变革的政簧洗择 与调整 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能源独立与能源安 全的挑战。并理解如何通过变革能源消 国能源消费的状 费,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 况及特点 问题引导+ 现。提升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认 2.中国能源消费 文献阅读 知。 方面转型的目 标 路径及前景 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中国能源政策及 能源政策及体制 问题引导 体制变革的进展、矛盾及未来的模式透 择,增强道路自信。 转型 文献阅读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能源经济专业的核心课程,基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及能源学概论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能源发展困境与能源转型、能源供给及其转型、能源供给的环境和 社会成本、能源消费及其转型、能源政策与体制转型、能源技术变革。难点内容为能源发展 闲境与能源转型,重点内容为:能源供给及其转型、能源供给的环境和社会成本、能源消费 及其转型、 能源政策及体制转型、能源技术变苹 通过学习本课程。 学生可以 从知识、能力与素质 三方面得到提升: 知识层面:学生能掌握能源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掌握能源经济相关问题的分 析方法,了解全球及中国能源转型的实践进展,理解全球及中国能源转型发展的困境与路径 等。 能力层面:学生能应用能源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分析解决现实中的能源经济 实践问题 特别是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的问题 素质层面:通过能源与环境问题、能源发展困境问题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以及相关思政 案例的学习等,可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思维与生态文明观,以及对解决中国能源发展中的能 源贫困、能源独立与安全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专业类课程的课程目标及支撑专业的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1:掌握能有经济学 3.1能够发现、讲析、评价能源经 的核心概念,讨论全球能源 济领域中的现象与问题,运用所学毕业要求3: 发展变革的闲墙及现背景 知识与习得能力,形成个人判惭、 创新能力 基于此。掌握国际及国内能 银 ,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毕业要求4 源转型的目标、路径。 4.3能够编制、优化能源经济供给 应用能力 需求方案,有效开展能源管理、国 际能源贸易与国际能源合作
17 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及其实 质与内容。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 观,增强其道路自信。 1.中国能源供给 侧转型的促进因 素、实现条件及 发展路径 2.中国能源供给 变革的政策选择 与调整 问题引导+ 比较研讨 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能源独立与能源安 全的挑战。并理解如何通过变革能源消 费,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 现。提升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认 知。 1.当前全球及中 国能源消费的状 况及特点 2.中国能源消费 方面转型的目 标、路径及前景 问题引导+ 文献阅读 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中国能源政策及 体制变革的进展、矛盾及未来的模式选 择,增强道路自信。 能源政策及体制 转型 问题引导+ 文献阅读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能源经济专业的核心课程,基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及能源学概论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能源发展困境与能源转型、能源供给及其转型、能源供给的环境和 社会成本、能源消费及其转型、能源政策与体制转型、能源技术变革。难点内容为能源发展 困境与能源转型,重点内容为:能源供给及其转型、能源供给的环境和社会成本、能源消费 及其转型、能源政策及体制转型、能源技术变革。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从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得到提升: 知识层面:学生能掌握能源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掌握能源经济相关问题的分 析方法,了解全球及中国能源转型的实践进展,理解全球及中国能源转型发展的困境与路径 等。 能力层面:学生能应用能源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分析解决现实中的能源经济 实践问题,特别是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的问题。 素质层面:通过能源与环境问题、能源发展困境问题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以及相关思政 案例的学习等,可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思维与生态文明观,以及对解决中国能源发展中的能 源贫困、能源独立与安全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专业类课程的课程目标及支撑专业的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1 目标 1:掌握能有经济学 的核心概念,讨论全球能源 发展变革的困境及现实背景, 基于此,掌握国际及国内能 源转型的目标、路径。 3.1 能够发现、辨析、评价能源经 济领域中的现象与问题,运用所学 知识与习得能力,形成个人判断、 见解,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4.3 能够编制、优化能源经济供给、 需求方案,有效开展能源管理、国 际能源贸易与国际能源合作。 毕业要求 3: 创新能力 毕业要求 4: 应用能力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日标2:堂挥能源供给及 22堂挥能源经济基本的研究方法毕业要求2: 其相关的核心概念:掌相 4.3能够编制、优化能源经济供给 学科知识 中国能源供给侧转型的促 需求方案,有效开展能源管理、 国 毕业要求4 进因素 实现条件、发 际能源贸易与国际能源合作 应用能力 路径及其政策变革。 目标3:掌握能源消费及 2.2掌握能源经济基本的研究方法毕业要求2: 其相关的核心概念:中国 43能够编制、优化能预经济供给 学科知识 能源消费侧变革的目标、 需求方案,有效开展能源管理、 国 毕业要求4: 路径及前景 际能源贸易与国际能源合作 应用能力 3.1能够发现、辨析、评价能源经 目标4:掌握我国能源体 济领域中的现象与问题,运用所学 毕业要求3: 生制变革的讲民、不盾性间 知识与习得能力,形成个人判断 题,以及能源技术变的 如新能力 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毕业要求4 重点、核心。 4,3能够编制、优化能源经济 需求方案,有效开展能源管理、国 应用能力 际能源贸易与国际能源合作。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授课方式 学生学习预 支撑课 及学时 期成果 程目标 教学重点:能源经济学的发展、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 重要性 教学难点:能源经济学的内涵、 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能源经济学发展的背绿及历程、 理解能源经 解能源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能源经济学的研 济学的学科 课堂讲授 课程 究对象、能源经济学的重要性、能源经济兰 性质,研究范 的其木原理 (5课时) 目标1 思政融合点:第>节课的时候会和学生讨 如何学好一门课程(知识),如何通过所学 知识去改变自己,进而改造社会,增强学生 的贵任感与使命感。 学占。全球能源发居及其转型 教学准点:全球能源发展中的主要困境: 原转型的目标:中国能源转型目标与趋势 掌握全球能 教学内容:全球视角下能源发展中存在的主 源发展面临 要困境:能源转型及其相关的核心概念:全 的主要困境: 课堂讲授 课程 球能酒转型中的历中经哈:全球能顶转型的 理解能酒转 目标 路径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能源转 (8课时) 型的目标 分 目标 型的目标、思路及主要措施 析中因能源 思政融合点:通过讨论全球能源发展中的主 转型目标与 要困境问题,让学生知道,当前全球人口中 趋势 还有1/4的人无法使用我们常用的电能,石
18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2 目标 2:掌握能源供给及 其相关的核心概念;掌握 中国能源供给侧转型的促 进因素、实现条件、发展 路径及其政策变革。 2.2 掌握能源经济基本的研究方法 4.3 能够编制、优化能源经济供给、 需求方案,有效开展能源管理、国 际能源贸易与国际能源合作。 毕业要求 2: 学科知识 毕业要求 4: 应用能力 3 目标 3:掌握能源消费及 其相关的核心概念;中国 能源消费侧变革的目标、 路径及前景。 2.2 掌握能源经济基本的研究方法 4.3 能够编制、优化能源经济供给、 需求方案,有效开展能源管理、国 际能源贸易与国际能源合作。 毕业要求 2: 学科知识 毕业要求 4: 应用能力 4 目标 4:掌握我国能源体 制变革的进展、矛盾性问 题,以及能源技术变革的 重点、核心。 3.1 能够发现、辨析、评价能源经 济领域中的现象与问题,运用所学 知识与习得能力,形成个人判断、 见解,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4.3 能够编制、优化能源经济供给、 需求方案,有效开展能源管理、国 际能源贸易与国际能源合作。 毕业要求 3: 创新能力 毕业要求 4: 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授课方式 及学时 学生学习预 期成果 支撑课 程目标 1 教学重点: 能源经济学的发展、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重要性 教学难点:能源经济学的内涵、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能源经济学发展的背景及历程、 解能源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能源经济学的研 究对象、能源经济学的重要性、能源经济学 的基本原理。 思政融合点:第一节课的时候会和学生讨论 如何学好一门课程(知识),如何通过所学 知识去改变自己,进而改造社会,增强学生 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课堂讲授 (5 课时) 理解能源经 济学的学科 性质,研究范 畴。 课程 目标 1 2 教学重点: 全球能源发展及其转型 教学难点:全球能源发展中的主要困境;能 源转型的目标;中国能源转型目标与趋势 教学内容:全球视角下能源发展中存在的主 要困境;能源转型及其相关的核心概念;全 球能源转型中的历史经验;全球能源转型的 目标、路径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能源转 型的目标、思路及主要措施 思政融合点:通过讨论全球能源发展中的主 要困境问题,让学生知道,当前全球人口中 还有 1/4 的人无法使用我们常用的电能,石 课堂讲授 (8 课时) 掌握全球能 源发展面临 的主要困境; 理解能源转 型的目标;分 析中国能源 转型目标与 趋势 课程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目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