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期初中会考科目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 考生注意: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上。 3.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恪守(ke) 冠冕堂皇(guan) 阴晦 前扑后继 B.星宿(s 强聒不舍(gu0) 作楫 根深蒂固 C.摇曳(ye) 面面相觑(x) 汹涌 顿开矛塞 D.豢养(huan)衣衫褴褛(l) 嬉闹 附庸风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B.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 C.走进第二届进博会国家展的中国馆,你就会看到琳琅满目、富丽堂皇的科技产品。 D.足球运动员在踢比赛过程中形成的场上随机应变、合理反应是平时训练无法比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涟源市教育系统“重温红色经典担当时代使命”故事演诵比赛在蓝溪学校举行。 B.我们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不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C.在过去的70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自身。 D.防止未成年人不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表现了西湖 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遇人之乐,其中暗含着作者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 B.《三顾茅庐》选自罗贯中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小说讲述了刘备第三次 前往茅庐拜访诸葛亮的故事,赞美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C.英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尖锐地批 判了金钱社会扭曲人性的罪恶,同时在“我”的身上,寄托着作者对人性的期望。 D.“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又失亲近”中的“桑梓”,原指古时住宅旁经常栽的桑树、梓 树,后来人们常用“桑梓”代指家乡。 九年级语文试题共8页第1页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一项是(2分 A.母亲有点儿迟疑,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 B.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C.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D.“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一名句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诗歌《西风颂》。 6.依次填入下面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 ①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 之活人②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 崇拜的学生③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④他们所要创 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A.②①④③ B.③④②①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7.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李 白《行路难 (2)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 《醉翁亭记》 (3)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许 浑《咸阳城东楼》) (4)张岱《湖心亭看雪》中,借舟子之口,点出“痴”意的句子是 (5)李商隐《无题》中,运用比喻和双关,写有情人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的诗句是 8.名著阅读。(4分) 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釆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鴉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 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 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于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 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 何拔得起?”智深道:“打甚鸟紧?明日都看洒家演武,使器械。”众泼皮当晚各自散了。 (1)上面文字选自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 的长篇小说《水浒传》,这 部小说表现了“ ”的主题。(2分) (2)这段文字出自 ”这一情节,该文字表现了鲁智深 的性格特点。(2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共8页第2页
9.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4分) (1)介绍漫画内容。(2分) 看得更远了! 答 2)揭示漫画寓意。(2分) 答: 读书 二、阅读(60分) (一)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迷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 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 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 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 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然则/北通巫峡 B.则有/心旷神怡 C.故/自号曰醉翁也 D.是/日更定矣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 B.佳木秀而繁阴(秀丽) C.增其旧制(代词,它的)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连词,就) 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选文第①段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一事以及说明作者作记的缘起。 B.选文第③④段分写泂庭湖的阴睛景象,以及这不同的景象在游人心中的不同反响。 C.选文笫⑤段的“进亦忧,退亦忧”,是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精神的概括。 九年级语文试题共8页第3页
D.选文的写景与议论和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6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译文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14.结合选文,说说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5分) 答: (二)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φ山鸟啼,睛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大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 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②交加:交错。 15.“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答 16.这首诗的三、四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答 (三)甲骨文研究的春天来了 刘钊 ①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地上的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就已萌生文字的雏形,而甲骨 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热的文字系统,是汉字的童年时期。 ②汉宇记录汉语,同时也记录汉语所表现出的思维。中国古代一切思想观念、文化、文 明,都通过汉字这一栽体才传布久远,保留至今。而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成系统的汉字的最 早形态,因此说甲骨文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华文化之源、中华文明的早期结晶,一点都不 为过。 ③甲骨文的形体结构体现¨六书”的造字理据,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字形。其造字方法甚 至有超出“六书”的地方,体现出古人的独出机杼和奇思妙想。甲骨文总字头数已经达到4 000多,可以自由记录汉语。甲骨文中常用字的结构巳经基本定型,这些字经过几千年演 变,虽然笔势笔意屡有变迁,但其基本结构没有变,脉络凊晰,层次分明,如其所记栽的中华 文化一样,承传有序,源远流长。 九年级语文试题共8页第4页
④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其中有不少还保留着早期形态,这是古人采用“远 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手段,借助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所得,从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 字时的立意和取象。如“尹”字为一只手拿着笔的形状,因此“尹”在古代用为官吏的通称; 监”字是人用器中之水照面的形象,表示的是古人以“水”为镜的习惯;“休”字像人在树荫 下休息,所以古代“休”字有休息、止息和“荫”的意思;“保”字像一个大人背着一个孩子,从 大人的角度讲是对孩子的保护,从孩子的角度讲是对大人的依仗,所以“保”字古代有“保 护”和“依仗”两个意思。 ⑤甲骨文记戟的汉语,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词汇,其所记载的内容也包罗万象。有些 文字较多的记事刻辞更是具有一定的情节,甚至富冇故事性,完全可以视为最早的文学作 ⑥甲骨文已经是符号化的文字,古代“书画同源”,因此甲骨文也具有一定装饰性和美 化倾向。很多形体犹如美术作品中的速写,在构字时尽量采用简单的线条,抓住描写对象 的典型特征,凝练生动,概括传神。其形体体现出的布局上的穿插避让和形象上饱满匀称 的追求,更是凸显出古人朴素的美的感觉和观念。 ⑦经过海内外几代学者的刻苦努力,目前甲骨学早已成为一门显学。2017年11月24 日,“甲骨文”项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可以想见,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甲骨文研究 将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3月15日,有删改 17.阅读选文第①段和第④段,回答问题。(6分) (1)选文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3分) 答 (2)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 18.选文介绍的甲骨文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答 (四)读书是改善碎片化思维的良药 张彩峰 ①如今,在人人都离不开网络的社会中,手机似乎成了人们的必需品。尤其是年轻人 他们习惯于抓住一切空当刷刷手机,以为这样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知晓天下事。 ②可惜的是,由于手机上接收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很多人没有时间去仔细探究信 息的内涵,甚至连辨别真假的功夫都没有,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渐渐地,有些人发 九年级语文试题共8页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