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放大器动态及静态值的计算。 4.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电路原理图如图1.1.4所示。 oVee 100K2 RCI RB2 2.4K2 9 20K + R 10k2 3DG6 20 10 门RLI 2.4K RB1 20K2 CEI 100uF 图1.1.4单级放大电路 (1)静态调试 1)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好坏: 2)设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接通+12V电源(,和4不接),调节电位器Rw1使=2.2V,测量UBQ Uceo和R2的值,并填入表1.1.1。 表1.1.1静态工作点测量结果 UBEO/V UCEo/V Rp2/KO 3)改变电位器Rw1的值,使=2.2V,记录Ic值,测量三极管VT1的基极电压a、基极电阻R2 和R,的值并填入表1.1.2,计算三极管VT1的基极电流I。和共射电流放大倍数B。 1。=-业-,B= RB2 RB 5
5 (1)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放大器动态及静态值的计算。 4.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电路原理图如图 1.1.4 所示。 图 1.1.4 单级放大电路 (1)静态调试 1)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好坏; 2)设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接通+12V 电源(ui和 us 不接),调节电位器 RW1使 VE=2.2V,测量 UBEQ、 UCEQ 和 RB2 的值,并填入表 1.1.1。 表 1.1.1 静态工作点测量结果 UBEQ/V UCEQ/V RB2/KΩ 3)改变电位器 RW1的值,使 VE=2.2V,记录 C I 值,测量三极管 VT1 的基极电压 VB、基极电阻 RB2 和 RB1 的值并填入表 1.1.2,计算三极管 VT1 的基极电流 B I 和共射电流放大倍数 。 2 B1 B B CC B B R V R V V I , B C I I
注意:测量电阻值时一定要断开外电路及电源: 表1.1.2中的电流I。和放大倍数B是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来的。 表1.1.2静态工作点结果 Ic/mA Va/V RB2/k RB/k 2 Ig/mA B (2)动态调试 1)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频率为户1KHz、峰-峰值为50mV的正弦波,接到放大器输入端 ,观察输入出,和输出山波形,并比较它们的相位,将4和,的值填入表11.3中。 2)保持4频率为戶1KHz不变,逐渐增大出的幅度,用示波器观察4,波形变化,测量4。不失 真时的最大值,填入表1.1.3。 表1.1.3 实测值 实测计算值 理论计算值 u/mV uNV Au Au 50mVp-P 注意:山和的波形可以用示波器观察,也可以用“智能真有效值数字毫伏表测量其有效值, 表1.1.3中需要注明是峰-峰值(Upp)还是有效值(URMs)。 3)保持4的峰-峰值为50V,户1kHz,放大器接入负载R1,在改变R,数值的情况下测量, 并将结果填入表1.1.4。 表1.1.4 给定参数 实测值 实测计算值 理论计算值 RcI RLI 4(V/ u(V) Au Au VpP VpP 2.4k2 2.4K2 2.4k2 10K2 4)保持4的峰-峰值为50mV,戶1kHz,增大和减小Rw1,用示波器观察o波形变化,用万用 表(直流)分别测量UB、Uc和UE,将结果填入表1.1.5。 6
6 注意:测量电阻值时一定要断开外电路及电源; 表 1.1.2 中的电流 B I 和放大倍数 是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来的。 表 1.1.2 静态工作点结果 C I /mA VB/V RB2/kΩ RB1/kΩ B I /mA (2)动态调试 1)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频率为 f=1KHz、峰-峰值为 50mV 的正弦波,接到放大器输入端 ui,观察输入 ui和输出 uo波形,并比较它们的相位,将 ui和 uo 的值填入表 1.1.3 中。 2)保持 ui频率为 f=1KHz 不变,逐渐增大 ui的幅度,用示波器观察 uo波形变化,测量 uo不失 真时的最大值,填入表 1.1.3。 表 1.1.3 实测值 实测计算值 理论计算值 ui /mV uo/V Au Au 50mVP-P 注意:ui 和 uo 的波形可以用示波器观察,也可以用“智能真有效值数字毫伏表”测量其有效值, 表 1.1.3 中需要注明是峰-峰值(UP-P)还是有效值(URMS)。 3)保持 ui的峰-峰值为 50mV,f=1kHz,放大器接入负载 RL1,在改变 RL1 数值的情况下测量, 并将结果填入表 1.1.4。 表 1.1.4 给定参数 实测值 实测计算值 理论计算值 RC1 RL1 ui(V)/ VP-P uo(V)/ VP-P Au Au 2.4kΩ 2.4KΩ 2.4kΩ 10KΩ 4)保持 ui的峰-峰值为 50mV,f=1kHz,增大和减小 RW1,用示波器观察 uO 波形变化,用万用 表(直流)分别测量 UB 、UC 和 UE,将结果填入表 1.1.5
表1.1.5 Rwi Ug/V UcN UN o是否失真?何种失真? 最大值 合适值(即 静态工作 点附近的 值) 最小值 注意:如果输出波形的失真不明显,可以增大或者减小U的幅值重测。 5)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在输入端串接一个10kQ的电阻,如图1.1.5所示。测量4和4,将输入电阻计算出来,填入表 1.1.6。 图1.1.5输入电阻测量 6)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在输出端接入一个可调电位器作为负载,如图1.1.6所示,调节R=2.4K2,使得放大器输出不失 真,测量放大电路带负载R和空载时的输出电压o,将输出电阻计算出来,填入表1.1.6。 ●
7 表 1.1.5 RW1 UB/V UC/V UE/V uO 是否失真?何种失真? 最大值 合适值(即 静态工作 点附近的 值) 最小值 注意:如果输出波形的失真不明显,可以增大或者减小 Ui的幅值重测。 5)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在输入端串接一个 10kΩ的电阻,如图 1.1.5 所示。测量 us和 ui,将输入电阻计算出来,填入表 1.1.6。 图 1.1.5 输入电阻测量 6)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在输出端接入一个可调电位器作为负载,如图 1.1.6 所示,调节 RL=2.4KΩ,使得放大器输出不失 真,测量放大电路带负载 RL和空载时的输出电压 uO,将输出电阻计算出来,填入表 1.1.6。 RL 0 r 0 u
图1.1.6输出电阻测量 表1.1.6测量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测量输入电阻 测量输出电阻 实测值 测量值 理论值 实测值 测量值 理论值 Uy/mV U/mV R/ko R/kO UNV UNV R/kO Ro/kO RL=00 R=2.4K2 5.实验报告 (1)完成测量数据,画出实验波形: (2)写出用测量数据计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公式,并计算出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3)总结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实验三射极跟随器 1.实验目的 (1)掌握射极输出器的特点: (2)进一步学习放大器各项参数的测试方法。 2.实验设备与器件 (1)数字示波器: (2)交流毫伏表: (3)信号发生器: (4)直流电压表: (5)模拟电路实验装置: (6)直流电源、3DG6、电阻、电容若干。 3.预习要求 (1)射极输出器的特点: (2)射极输出器动态及静态值的计算。 4.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电路原理图如图1.1.7所示 8
8 表 1.1.6 测量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测量输入电阻 测量输出电阻 实测值 测量值 理论值 实测值 测量值 理论值 Us /mV Ui /mV Ri /kΩ Ri /kΩ Uo/V RL=∞ Uo/V RL=2.4KΩ Ro/kΩ Ro/kΩ 5.实验报告 (1)完成测量数据,画出实验波形; (2)写出用测量数据计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公式,并计算出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3)总结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实验三 射极跟随器 1.实验目的 (1)掌握射极输出器的特点; (2)进一步学习放大器各项参数的测试方法。 2.实验设备与器件 (1)数字示波器; (2)交流毫伏表; (3)信号发生器; (4)直流电压表; (5)模拟电路实验装置; (6)直流电源、3DG6、电阻、电容若干。 3.预习要求 (1)射极输出器的特点; (2)射极输出器动态及静态值的计算。 4.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电路原理图如图 1.1.7 所示 图 1.1.6 输出电阻测量
+120 0、 Rw 100巡2 Re 51K B 0☐◆ T R c1 5.12 1CuF RE1 1CuF 1002 RE RE2 12 图1.1.7电路原理图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按图1.1.6连接电路,接通+12V电源,在B点加入f=1KHz正弦信号U(U:大于100mV),输出 端用示波器监视,反复调整Rw及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使在示波器的屏幕上得到一个最大不失真输出 波形。 然后置U=0,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晶体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将测得数据记入表1.1.7。 表1.1.7测量静态工作点 UN Ug/V Uc/V It= R 在下面整个测试过程中应保持Rw值不变(即E不变)。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 接入负载R=2KQ,在B点加=1KHz正弦信号U,调节输入信号幅度,用示波器观察输出 波形Uo,在输出最大不失真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U、U值。记入表1.1.8。 表1.1.8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UNV UN UL Au= U (3)测量输出电阻Ro 断开负载R,在B点加f=1KHz正弦信号U(幅度通常取100mV,下同),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 9
9 图 1.1.7 电路原理图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按图 1.1.6 连接电路,接通+12V 电源,在 B 点加入 f=1KHz 正弦信号 Ui(Ui大于 100mV),输出 端用示波器监视,反复调整 RW 及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使在示波器的屏幕上得到一个最大不失真输出 波形。 然后置 Ui=0,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晶体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将测得数据记入表 1.1.7。 表 1.1.7 测量静态工作点 UE/V UB/V UC/V mA R U I E E E / 在下面整个测试过程中应保持 RW值不变(即 IE 不变)。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Au 接入负载 RL=2KΩ,在 B 点加 f=1KHz 正弦信号 Ui,调节输入信号幅度,用示波器观察输出 波形 UO,在输出最大不失真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 Ui、UL值。记入表 1.1.8。 表 1.1.8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Ui /V UL/V Au= i L U U (3)测量输出电阻 RO 断开负载 RL,在 B 点加 f=1KHz 正弦信号 Ui(幅度通常取 100mV,下同),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