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行政伦理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行政伦理学 课程编号pM40 课程类型 实验学时 14 2 女伦理学 专业的核心课。行政伦学 政伦理学以行政道 A 该课程将从行政组 女组组和行政人品之中在在 人品行政中道 课程简介 去到德行为该理在 的作用、价值观和基本特征基础上,对行政伦 公共政伦理、公共行政的责任和 共行政中公务人员应具有职业伦理规范。详述行政伦理与行政法制、与廉政建设的关系 最后探讨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问愿。该课讲述中将配备部分案例,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政伦理 究与实 的重 本课程的主 教学任务与目标 (1)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等 行 理解行政伦 理学的 中的 当代中因 历史研及对当面中 行政领 现实的关切 牙和 坚持用的目的 际的原则,把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 章节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实践 合计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行政伦理观 第三章 行政理想、行政态度和作风 第四章 行政良心 第五章 行改责任 第六章 行政纪律 第七章 行政荣誉 1 第八音 行致人格 2 第九章 行致伦理规微 第十意 政府信任关系 第十一竟 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 2 合计 22 14 36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政伦学的含义与特点 政伦理 习愿要古 如何理解伦理和道德的概念? 452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452 《行政伦理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行政伦理学 课程编号 ScPM4204 英文名称 Public Ethics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22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14 学 分 2 预修课程 政治学、行政学 适用对象 行政管理专业 课程简介 行政伦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行政伦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既是一门应用伦 理学,又是行政学的分支学科。行政伦理学以行政道德、行政伦理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 研究的是公共行政领域行政管理过程的道德伦理问题。该课程将从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二 个维度揭示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之中存在着的伦理关系、原则,探讨行政人员行政中道德 素质和道德行为。该课程在阐述行政伦理的作用、价值观和基本特征基础上,对行政伦理 主体和行政伦理客体进行分类,分析行政体制伦理、公共政策伦理、公共行政的责任和公 共行政中公务人员应具有职业伦理规范。详述行政伦理与行政法制、与廉政建设的关系。 最后探讨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问题。该课讲述中将配备部分案例。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领域。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与目标是:(1)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 握行政伦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解行政伦理学的任务,了解西方行政伦理建设中的积极经验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借鉴 作用;(2)通过理论阐释、历史研究及对当前中国行政领域中现实的关切,培养学生在行政伦理学研究与实践领 域中积极的道德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行政伦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本课程的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 系统的行政伦理知识传授和良好的行政伦理习惯养成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 节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实践 合计 第一章 导论 2 2 第二章 行政伦理观 3 1 4 第三章 行政理想、行政态度和作风 3 1 4 第四章 行政良心 3 1 4 第五章 行政责任 2 2 4 第六章 行政纪律 1 1 2 第七章 行政荣誉 1 1 2 第八章 行政人格 2 2 4 第九章 行政伦理规范 1 1 2 第十章 政府信任关系 2 2 4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 2 2 4 合 计 22 14 36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行政伦理学的含义与特点 1.行政伦理学的含义 2.行政伦理学的特点 习题要点: 如何理解伦理和道德的概念?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误程教学大纲 简述伦理学和行政伦理学的含义 的关系 第二节 行政 伦理 2,国外行政伦理学的研究 3.中国行政伦理学的 习师西占 简述行政伦理学避生的标志性事斜 行政伦理学初步发展阶段主要关注的哪些主要问思: 行政伦理学成热发展阶段主要关注的哪些主要问愿 简球中闲行政伦理的发民 第三节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必要性 1。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2,行改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3,行改伦理学研究的必要性 习愿要点: 如何理解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结合实际谈流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 本津重点和难点: 伦理学和行政伦理学的含义 行政伦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国外行政伦理学的研究状 中国行政伦理文化与行政伦理思想 行政伦理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学要求: 国外行政伦理学的研究状况 伦理学 掌:伦理学和 理的特征 房欢行的心 共行政的科学现与伦理观 3治 3切 A秘趣观 习题题点 如何理解公共行政的效率观? 片面的行政效率观会在行政实践中产生哪些弊端? 什么是公共行政的法治观? 为什么说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简述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二节正义 1.正义的内涵 2。正义观念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 3,公共行政的正义观 习题要点: 正义、公平和公正三者之间是何种关系? 论述正义观的实践意义 为什么说公共行政必然是正义的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453 简述伦理学和行政伦理学的含义。 谈谈你对行政伦理的特征的认识。 如何理解行政伦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行政伦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行政伦理学的产生 2.国外行政伦理学的研究 3.中国行政伦理学的研究 习题要点: 简述行政伦理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行政伦理学初步发展阶段主要关注的哪些主要问题? 行政伦理学成熟发展阶段主要关注的哪些主要问题? 简述中国行政伦理的发展。 第三节 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必要性 1.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2.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3.行政伦理学研究的必要性 习题要点: 如何理解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结合实际谈谈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 本章重点和难点: 伦理学和行政伦理学的含义 行政伦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国外行政伦理学的研究状况 中国行政伦理文化与行政伦理思想 行政伦理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国外行政伦理学的研究状况;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文化;中国近代行政伦理思想。 理解:伦理和道德的概念;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掌握:伦理学和行政伦理学的含义;行政伦理的特征;中国当代行政伦理规定;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 第二章 行政伦理观 第一节 公共行政的科学观与伦理观 1.效率观 2.法治观 3.权力观 4.伦理观 习题要点: 如何理解公共行政的效率观? 片面的行政效率观会在行政实践中产生哪些弊端? 什么是公共行政的法治观? 为什么说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简述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二节 正义 1.正义的内涵 2.正义观念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 3.公共行政的正义观 习题要点: 正义、公平和公正三者之间是何种关系? 论述正义观的实践意义。 为什么说公共行政必然是正义的?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第三节公平 的规定及其社会作用 2:公平念的历史内 3.公共行政的公平观 公平原则的社合作用主题体现在哪此方面? 论述中困历史上的公平观, 公共行政追求社会公平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四节民主 1。民主的含义 】民主初今的径理内第 3,民主在公共行政中的价值 习题要点: 行政伦理的民主观包括哪些内容? 本華重点和难点: 公共行政的效率观 公共行政的法治观 公共行政的权力观 公共行政的伦理多 公共行政的公平( 民主在公共行政中的价值 教学要求: 了解:正义观念的历史发展和现实 ”公共行或 正义的内涵 公平概念的历史内容:民主观的伦理内 民主的 义:公共行政的伦理观、正义观:公平概念的规定及其社会作用:公共 甲的价值 态 和作金 行动相 含 2。行政理想的客观基础 .行政理想的特征 4.行政理想与行政行为 习地摸占, 简述理想与行政理想的含义」 如何确立社会主义行政理相? 论述社会主义行政理想的特性 行政理想与行政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二节行政本度 1,行政态度的含义 2.行政态度的特性 3。影响行政态度的因素 习题婆点: 如何理解态度与行政态度的含义 筒述行政态度对行政行为的影响 作为一个行政人员,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行政态度? 第三节行政作风 1,行政作风的含义 2.行政作风的内容 3.行政作风的养成 454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454 第三节 公平 1.公平概念的规定及其社会作用 2.公平概念的历史内容 3.公共行政的公平观 习题要点: 公平原则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论述中国历史上的公平观。 公共行政追求社会公平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四节 民主 1.民主的含义 2.民主观念的伦理内涵 3.民主在公共行政中的价值 习题要点: 行政伦理的民主观包括哪些内容? 本章重点和难点: 公共行政的效率观 公共行政的法治观 公共行政的权力观 公共行政的伦理观 公共行政的公平观 民主在公共行政中的价值 教学要求: 了解:正义观念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 理解:公共行政的效率观、权力观;正义的内涵;公平概念的历史内容;民主观的伦理内涵。 掌握:公共行政的法治观;民主的含义;公共行政的伦理观、正义观;公平概念的规定及其社会作用;公共 行政的公平观;民主在公共行政中的价值。 第三章 行政理想、态度和作风 第一节 行政理想 1.行政理想的含义 2.行政理想的客观基础 3.行政理想的特征 4.行政理想与行政行为 习题要点: 简述理想与行政理想的含义。 如何确立社会主义行政理想? 论述社会主义行政理想的特性。 行政理想与行政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二节 行政态度 1.行政态度的含义 2.行政态度的特性 3.影响行政态度的因素 习题要点: 如何理解态度与行政态度的含义? 简述行政态度对行政行为的影响。 作为一个行政人员,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行政态度? 第三节 行政作风 1.行政作风的含义 2.行政作风的内容 3.行政作风的养成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误程教学大纲 习题要 作风的 行政作风应当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行政理相的客观基科 行戒理相的特征 行政态度的表现 树立正确的行政态度的途径 行政作风的内容 培养行政作风的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行政理想与行政行为的关系:培养行政作风的方法。 理解:行政态度的表现:树立正确的行政态度的途径:行政作风的内容。 掌提:行政理想的含义、特征:行政态度的含义:行政作风的含义:行政理想的客观基础。 第四章行政良心 第一节行政良心概述 1.行政良心的含义 2,德性与行政良心 3,行政良心的作用 习题要点 怎样理解良心和行政良心的含义 简述行政良心的特点 怎样理解行政人员的德性 的内容 政良心的作用 ”行政知 本 习要 怎样理解良知与行政良知的含义? 谈谈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的关系 简述行政良知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行政良能 1行的自饰的太居 2行政息能的基础 3,行政良能与行政效能 习期要点: 良心、良知、良能三者之间是何种关系: 怎样理解良能与行政良能的含义 行政技能与行政良能是何种关系 如何理解行政技能的道德内涵? 本童重点和准点: 德性与行政良心的关系 行玫良心的作用 行政良知的内容 行政良知与社会良知的关系 455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455 习题要点: 简述行政作风的含义。 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作风应当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 结合实际谈谈培养行政作风的方法。 本章重点和难点: 行政理想的客观基础 行政理想的特征 行政态度的表现 树立正确的行政态度的途径 行政作风的内容 培养行政作风的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行政理想与行政行为的关系;培养行政作风的方法。 理解:行政态度的表现;树立正确的行政态度的途径;行政作风的内容。 掌握:行政理想的含义、特征;行政态度的含义;行政作风的含义;行政理想的客观基础。 第四章 行政良心 第一节 行政良心概述 1.行政良心的含义 2.德性与行政良心 3.行政良心的作用 习题要点: 怎样理解良心和行政良心的含义? 简述行政良心的特点。 怎样理解行政人员的德性? 简述行政良心的内容。 结合实际谈谈行政良心的作用。 第二节 行政良知 1.行政良知的本质 2.行政良知的内容 3.行政良知与社会良知 习题要点: 怎样理解良知与行政良知的含义? 谈谈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的关系。 简述行政良知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行政良能 1.行政良能的本质 2.行政良能的基础 3.行政良能与行政效能 习题要点: 良心、良知、良能三者之间是何种关系? 怎样理解良能与行政良能的含义? 行政技能与行政良能是何种关系? 如何理解行政技能的道德内涵? 本章重点和难点: 德性与行政良心的关系 行政良心的作用 行政良知的内容 行政良知与社会良知的关系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行政良能的本质 能 行政效能的关系 解:德性与行政良心的关系:行政良知与社会良知的关系:行政良能与行政效能的关系 理解:行政良心的含义:行政良知的含义, 掌提:行政良知的内容,行政良心的作用:行政良能的本质。 第五章行政责任 第一节行政责任概述 1行改青年的会以 2.行政责任的特点与作用 3行动青年的结均 习题要点, 如何理解行政责任的内通? 行政责任有哪些类型? 行政责任的特点、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什么方面? 行政贵任中的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各自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节行政责任的客观结构 1.行政体系中的贵任结构 2.行政责任与行政职位 3,行政责任与行政权力 习题要点 行政职位之间关系如何 间关系女 节行 任意 识和行政责任制度 行政责任意识的价值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我因行政责任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说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贵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 行政责任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本章重点和难点: 行玫贵任的内涵 行政责任休系的类型和结构属性 行政体系中的行政责任关系 道德责任的社今价值 行政责任意识的基本内容 行政责任制度建设 数学要求: 了解:统治行政:管理行政:服务行政:行政责任体系的形成:各国行政责任制度的基本类型。 理解:行政责任的含义:行政人员的责任行为:行政责任中的道德责任:行政责任的主观结构和客观机构, 掌提:行政责任的结构体系:行政责任意识的主要内容:我国行政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行政责任的特点与 作用:行政责任与行政职位的关系:行或责任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制度建设的关键性:行政责任制度建设的原则。 第六章行政纪律 第一节行政纪律概述 1行政纪体的含义 2,行纪伴的内名 3.行政纪律的意义 456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456 行政良能的本质 行政良能与行政效能的关系 教学要求: 了解:德性与行政良心的关系;行政良知与社会良知的关系;行政良能与行政效能的关系。 理解:行政良心的含义;行政良知的含义。 掌握:行政良知的内容;行政良心的作用;行政良能的本质。 第五章 行政责任 第一节 行政责任概述 1.行政责任的含义 2.行政责任的特点与作用 3.行政责任的结构 习题要点: 如何理解行政责任的内涵? 行政责任有哪些类型? 行政责任的特点、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什么方面? 行政责任中的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各自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节 行政责任的客观结构 1.行政体系中的责任结构 2.行政责任与行政职位 3.行政责任与行政权力 习题要点: 行政责任与行政职位之间关系如何? 行政责任与行政权力之间关系如何? 第三节 行政责任意识和行政责任制度 1.行政责任意识 2.行政责任制度 3.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 习题要点: 行政责任意识的价值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我国行政责任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说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 行政责任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本章重点和难点: 行政责任的内涵 行政责任体系的类型和结构属性 行政体系中的行政责任关系 道德责任的社会价值 行政责任意识的基本内容 行政责任制度建设 教学要求: 了解:统治行政;管理行政;服务行政;行政责任体系的形成;各国行政责任制度的基本类型。 理解:行政责任的含义;行政人员的责任行为;行政责任中的道德责任;行政责任的主观结构和客观机构。 掌握:行政责任的结构体系;行政责任意识的主要内容;我国行政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行政责任的特点与 作用;行政责任与行政职位的关系;行政责任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制度建设的关键性;行政责任制度建设的原则。 第六章 行政纪律 第一节 行政纪律概述 1.行政纪律的含义 2.行政纪律的内容 3.行政纪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