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精品课程申报 教 案 课程名称 基础化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格床医学本科10-17班 授课内容 第三章第一、二节 学时数 2 掌提缓冲溶液的pH计算、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国。熟悉缓冲溶液的组成及缓冲作 教学目的 用的机理。 重点 缓冲溶液的有关概念及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难点 缓冲客量有关计算 自学内容 无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相关的数学知识 教学法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复习总结上堂课的内容 10分钟 第三章缓冲溶液 第一节缓冲溶液及缓冲机制 新课导入:许多化学反应持别是机体的代谢活动必须在适宜酸碱度的依 液内环境中进行 人血浆的正常p范国是变 常的细胞功能,其是生物晦类,提供了一个造宜的 内环境” 5分钟 下,尽管机体经常摄入 些酸性或性食物,在代谢过程中也会不断的生成 酸性或碱性物质,但体液可依靠体内缓冲调节功能稳定血浆的p州在正常范 围内。如何维持体液或细胞培养液的pH相对稳定不变,这在生物医学上有 者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熟悉) 能够抵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而保持其H基本不变的作 用,称为缓冲作用。 15分钟 具有援冲作用的溶液称为境冲溶液 缓冲溶液一般是由具有足够浓废、适当比例的共轭酸碱对的两种物质组 组成缓冲溶液共轭酸碱对的两种物质合称为缓冲系或缓冲对 二、缓冲机制(熟悉) 由于缓冲溶液中同时含有大量的抗酸成分和抗碱成分,它们通过质子平 15分钟 衡的移动以达到消耗掉外来的少童强酸、强碱,而保持溶液的H基本不变 的作用
圆本山学陀 an Medical Universi 省级精品课程申报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第二节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一、缓冲溶液pH的近似计算公式(掌握) 亨德森-哈塞尔巴赫(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 pK,”+g供轭碱 共轭酸 15分钟 缓冲溶液H值的计算公式 H-p成,+阁 二、缓冲溶液pH计算公式的校正 5分钟 第三节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一、缓冲容量(熟悉) △b B=TApH\ 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 1.总浓度对B的影响 15分钟 对于同一缓冲系,当缓冲比一定时,总浓度愈大,缓冲容量愈大 2.缓冲比对B的影响 对于同一缓冲系,当总浓度一定时,缓冲比愈接近1,缓冲容量愈大;缓 冲比愈远离1,缓冲容量愈小.缓冲比等于1时,缓冲系有最大缓冲客量」 P大=2.303× +1*1+7*cg=0.576c8 二、缓冲范围(掌握) 通常把缓冲溶液的pH=pa±1作为缓冲作用的有效区间,称为缓冲溶液 10分钟 的有效缓冲范围.·不同缓冲系,因各种弱酸的a不同,所以缓冲范围也各 不相同。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 10分钟 2
國山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申报 教 袋 课程名称 基础化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临床医学本科10-17班 授课内容 第三章第四、五节第十二章第一、二节 学时数 2 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血液州计算。掌拯酸碱滴定分析结果的处理方法,了 教学目的 解标准缓冲溶液。熟悉滴定分析中的一些基木概念。 重点 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标准缓冲溶液的组成,酸碱滴定分析结果的处理方法。 难点 缓冲溶液的配制酸碱,滴定分析结果的处理方法。 自学内容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自学)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溶液配制及分析化学有关知识 教学法 启发式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复习总结上堂课的内 10分钟 第四节缓冲溶液的配制 缓冲溶液的配制原则和步聚(掌超,以例题讲解) 1.选择合适的缓冲系。 20分钟 2.总浓度要适当,一般总浓度在0.05-0.20mo1/L范围内 3.计算所需弱酸及其共轭碱的物质量或体积 4.按计算结果,分别量取体积为V(HB)的B溶液和V(B-)的B 溶液相混合,即得V体积的所需D咀近似的缓冲溶液。 5.如采对pH值要求严格的实验,还需在pH计监控下对所配缓冲溶液 的pH加以校正。 二、标准缓冲溶液(了解) 用来校准计,即应用p计测定溶液pH时,必须用标准缓冲溶液 校正仪器。标准缓冲溶液性质稳定,有一定的缓冲容量和抗稀释能力, 10分钟 有些缓冲溶液由一种化合物配制而成的。这些化合物溶液之所以具有缓冲 作用,一种情况是由于化合物溶于水解离出大量的两性离子所致。另一种 情况是化合物溶液的组成成分就相当于一对缓冲对。 13
圆春山草花 an Medical Universi 省级精品课程申报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第五节血液中的缓冲系(了解) 10分钟 第十二章滴定分析法 第一节滴定分析概述 一、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熟悉) 滴定分析: 化学计量点:标准溶液与被测组分按滴定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 恰好完全反应的计量点,称为化学计量点(理论终点)。 15分钟 滴定终点: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称为滴定终点。 滴定误美·滴定终点和计量点不穿全吻合而告成的分折误差 二、滴定分析反应的条件和要求(熟悉) 1.反应必须按化学计量关系完成,进行完全。 2.反应必须迅速完成,有时要通过加热或加催化剂等方法完成 3.无副反应发生或采取适当方法消除副反应 10分钟 4.必须有简便可靠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三。滴定分析的类型和一般过程(掌握) 根据滴定所依据的定量化学反应类型不同,滴定分析通常有以下四种方法 1.酸碱滴定法2.氧化还原滴定法3.配位滴定法4。沉淀分析 滴定分析的一般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部分: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溶液的 15分钟 标定和试样组分含量的测定。 一级标准物质:又称基准物质,用于直接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物质, 标定:利用一级标准物质或已知浓度的溶液来确定确定其标准溶液浓 度的操作过程。 10分钟 1.复习:系统复习本次课的全部内容 2.习题:Pa12、13。P5127. g
省级精品课程申报 教 课程名称 基础化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临床医学本科1017班 授课内容 第十二章第三节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掌摄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选择原则,掌提酸碱滴定的特点和条件 重点 酸碱滴定法测定结果的有关计算 难点 酸碱滴定法测定结果的有关计算 自学内容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使用教具 相关学科知识 相关的数学知识 教学法 讨论式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复习总结上堂课的内容 10分钟 第十二章滴定分析 第二节分析结果的误差及有效数字 一、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分类(熟悉) 误差的概念: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差别 绝对误差(E)E·xxT 相对误差(5r)E,=E×100%=-五x100% 15分钟 XT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有正负,正值表示测定值比真实值偏高,负值表 示测定值比真实值偏低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二、分析结吴的评价(了解) 15分钟 (一)误差与准确度:准确度是指测定值(X)与真实值(T)的符合程度。 (二)偏差与精密度 绝对偏差(d)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