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 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B.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了,但 其创作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 C.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 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了12年之久 D.“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2160米处发现的,树围达 175厘米,鲜为人知。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900年以上。 33.D[A项“咄咄逼人”:咄咄,感叹声。指使人惊怪的声音。一是形容出言尖 刻伤人,令人难堪。后也用来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的言行。二 是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这里用的是第一个义项中的后来义, 故使用正确。B项“偃旗息鼓”:偃,放倒。放倒军旗,停击战鼓。一是形容 军中肃静,以隐蔽目标,迷惑敌人。二指休军罢战。三是比喻停止某种带攻击 性的行动。这里用的是本义,故使用正确。C项“惨淡经营”:惨淡,苦费心 思;经营,筹划,规划。原制作画下笔之前,精心构思,计划布局。后多形容 煞费苦心地谋划某项事业或事情。这里用的是后来义,故使用正确。D项“鲜 为人知”的“鲜”,读“xi始n”,“少”的意思。“鲜为人知”即很少被世人 所知道。?] 3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5广东卷 A.科举时代的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荣华富贵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 算是狗尾续貂。” C.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 于一役,就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 D.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 以释怀。 34、A.莘莘学子:众多学子,与语境完全相符。B.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 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不能用于第三方,在本 句中没注意使用对象的限制,所以错了。C.“毕其功于一役”:把本来要分期 分批做的事一下子就做完。这个熟语常用在具有否定或批评、指责意味的语境 对象中,如: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别指望毕其功于一役,也用于有期 盼、想望意味的语境对象中,如:深圳队如果打败辽宁队,会毕其功于一役, 提前三轮夺冠。他不能用在既成事实或既定的条件的语境和对象中,像C项。D释 怀:某种情感在心中消除,多用于否定,句中“难以”改为“不能”就对了。 答案:A。 3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5山东卷 A.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 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更需要不但超越的勇气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 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 走马观花的感受美国的生活
A.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 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B.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了,但 其创作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 C.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 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了 12 年之久。 D.“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 2160 米处发现的,树围达 175 厘米,鲜为人知。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 900 年以上。 33.D[A 项“咄咄逼人”:咄咄,感叹声。指使人惊怪的声音。一是形容出言尖 刻伤人,令人难堪。后也用来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的言行。二 是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这里用的是第一个义项中的后来义, 故使用正确。 B 项“偃旗息鼓”:偃,放倒。放倒军旗,停击战鼓。一是形容 军中肃静,以隐蔽目标,迷惑敌人。二指休军罢战。三是比喻停止某种带攻击 性的行动。这里用的是本义,故使用正确。 C 项“惨淡经营”:惨淡,苦费心 思;经营,筹划,规划。原制作画下笔之前,精心构思,计划布局。后多形容 煞费苦心地谋划某项事业或事情。这里用的是后来义,故使用正确。 D 项“鲜 为人知”的“鲜”,读“xiǎn”,“少”的意思。“鲜为人知”即很少被世人 所知道。?] 3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5 广东卷 A.科举时代的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荣华富贵。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 算是狗尾续貂。” C.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 于一役,就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 D.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 以释怀。 34、 A.莘莘学子:众多学子,与语境完全相符。B.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 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不能用于第三方,在本 句中没注意使用对象的限制,所以错了。C.“毕其功于一役”:把本来要分期 分批做的事一下子就做完。这个熟语常用在具有否定或批评、指责意味的语境 对象中,如: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别指望毕其功于一役,也用于有期 盼、想望意味的语境对象中,如:深圳队如果打败辽宁队,会毕其功于一役, 提前三轮夺冠。他不能用在既成事实或既定的条件的语境和对象中,像 C 项。D.释 怀:某种情感在心中消除,多用于否定,句中“难以”改为“不能”就对了。 答案:A。 3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5 山东卷 A.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 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更需要不但超越的勇气。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 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 走马观花的感受美国的生活
35、C。“舍我其谁”说的是自视甚高,自认极重,与“傲气”搭配。。A“脱 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不用于物。B项“摧枯拉朽”比喻腐朽 势力很容易打垮。D项“走马观花”比喻粗略的观察事物,含有贬义。 3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5浙江卷 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髙 山仰止 B.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谋 取私利。 C.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 D.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36、B(擦边球:比喻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高山仰止:比喻 道德高尚,令人无法企及。屈指可数:形容客寥无几。与“网络文学蓬勃发展” 矛盾。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解答这道题可以从分析这些成语内部的词或 语素开始,还要看在句中的具体语言环境。 3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5江西卷 A.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 要和渔霸算帐。 B."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 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晴朗的夏夜,躺在广阔的草原上望着天上恒河沙数般的星星,惬意极了 37、D。“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在这里可以用“忍无可忍” 不容置喙”是“不容许插嘴”的意思。在这里应该用“不容置疑”,不允许 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表 示不同意或否定”的意思。在这里应该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 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恒河沙数”意思是“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 计算。形容数量很多”。解答这道题可以从分析这个成语内部的词或语素开始, 还要看在句中的具体语言环境。“恒河沙数”可以说在中学教学中很少涉及, 但可以分析它的组成材料,再其他三个成语,在教学中都很关注的,采用排除 的方法也是可以得到正确答案的。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5江苏卷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 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 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 大失所望 38、D讳莫如深:紧紧隐瞒。(A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B巧舌如簧: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C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39、下列语句中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005辽宁卷 A.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 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 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35、C。“舍我其谁”说的是自视甚高,自认极重,与“傲气”搭配。。A“脱 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不用于物。 B 项“摧枯拉朽”比喻腐朽 势力很容易打垮。D 项“走马观花”比喻粗略的观察事物,含有贬义。 3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5 浙江卷 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 山仰止。 B.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谋 取私利。 C.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 D.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36、 B(擦边球:比喻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高山仰止:比喻 道德高尚,令人无法企及。屈指可数:形容寥寥无几。与“网络文学蓬勃发展” 矛盾。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解答这道题可以从分析这些成语内部的词或 语素开始,还要看在句中的具体语言环境。 3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5 江西卷 A.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 要和渔霸算帐。 B."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 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晴朗的夏夜,躺在广阔的草原上望着天上恒河沙数般的星星,惬意极了。 37、 D。“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在这里可以用“忍无可忍”。 “不容置喙”是“不容许插嘴”的意思。在这里应该用“不容置疑”,不允许 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表 示不同意或否定”的意思。在这里应该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 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恒河沙数”意思是“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 计算。形容数量很多”。解答这道题可以从分析这个成语内部的词或语素开始, 还要看在句中的具体语言环境。“恒河沙数”可以说在中学教学中很少涉及, 但可以分析它的组成材料,再其他三个成语,在教学中都很关注的,采用排除 的方法也是可以得到正确答案的。 3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5 江苏卷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 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 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 大失所望。 38、 D 讳莫如深:紧紧隐瞒。(A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B 巧舌如簧: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C 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39、下列语句中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005 辽宁卷 A.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 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 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B.昨天早晨,我和多年失去联系的小刘在街上不期而遇,开始都觉得面熟,却 不敢相认。“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啊!”当彼此叫出名 字后,他笑着说。 C.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 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 为之高兴。 D.他们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尽管如此,他们从未退缩过, 仍然坚苦卓绝地奋斗着,并乐此不疲。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9、D。A项中的熟语不分青红皂白是不分是非、情由等的意思。在这里即使 分清了是非、情由”也不能和后文的滥用搭配,所以这个熟语多余;B项中的 熟语“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是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 互发生了冲突争端。在这里我和小刘本相识,所以此熟语使用不当;C项中的熟 语白头如新的意思是“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样”,下一句是“倾盖如 故”。意思是说,两个人可以认识了一辈子,却仍像陌生人,而有的人可以 见面就成知交。 【2006】 4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6全国卷I)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 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 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 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 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40、答案:B(A选项中一念之差的词义是“念:念头。差:差错。一个念头的 差错。指因一时的疏忽或考虑不周而产生严重的后果”,很明显用错。B选项中 乐此不疲的词义是“对某事特别爱好,精力为之贯注,不觉得疲倦”。C选项中 拍手称快的词义是“鼓掌欢呼,表示非常高兴。多用于表示正义得到伸张时或 事情的结局称人的心意”,泼水节泼水,并不存在正义得到伸张的意思。D选项 中功败垂成的词义是“垂:将要,接近。事情就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 多含有惋惜之意”,功败垂成怎能在此一举? 4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06全国卷II) 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 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 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 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须彪炳千古。 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 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41、答案:A意思与语境不符,不足为训:不值得当做典范或法则。B卓尔不 群:超出寻常,与众不同。C彪炳千古: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D捉襟 见肘:现在一般用于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B.昨天早晨,我和多年失去联系的小刘在街上不期而遇,开始都觉得面熟,却 不敢相认。 “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啊!”当彼此叫出名 字后,他笑着说。 C.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 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 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 为之高兴。 D.他们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尽管如此,他们从未退缩过, 仍然坚苦卓绝地奋斗着,并乐此不疲。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9、 D。A 项中的熟语不分青红皂白是不分是非、情由等的意思。在这里即使 “分清了是非、情由”也不能和后文的滥用搭配,所以这个熟语多余;B 项中的 熟语“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是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 互发生了冲突争端。在这里我和小刘本相识,所以此熟语使用不当;C 项中的熟 语白头如新的意思是“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样”,下一句是“倾盖如 故”。意思是说,两个人可以认识了一辈子,却仍像陌生人,而有的人可以一 见面就成知交。 【2006】 4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6 全国卷 I)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 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 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 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 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40、答案:B (A 选项中一念之差的词义是“念:念头。差:差错。一个念头的 差错。指因一时的疏忽或考虑不周而产生严重的后果”,很明显用错。B 选项中 乐此不疲的词义是“对某事特别爱好,精力为之贯注,不觉得疲倦”。C 选项中 拍手称快的词义是“鼓掌欢呼,表示非常高兴。多用于表示正义得到伸张时或 事情的结局称人的心意”,泼水节泼水,并不存在正义得到伸张的意思。D 选项 中功败垂成的词义是“垂:将要,接近。事情就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 多含有惋惜之意”,功败垂成怎能在此一举? 4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06 全国卷 II) 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 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 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 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须彪炳千古。 D.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 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41、 答案:A 意思与语境不符,不足为训:不值得当做典范或法则。B 卓尔不 群:超出寻常,与众不同。C 彪炳千古: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D 捉襟 见肘:现在一般用于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4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6安徽卷)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 阳纸贵 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 能完成。 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 光彩 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 何 42、答案:A(“洛阳纸贵”: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 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不容分说”:分说指瓣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 释,不容许分辩说明。出自元?武汉臣《生金阁》三折:“怎么不由分说,便将 我飞拳走踢只是打。”“巧立名目”变法儿定出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 的。“追本溯源”比喻追究事情发生的原因。 4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006辽宁卷) A.面对晚唐政治上的败落,诗人杜牧替古人担忧,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阿房宫 赋》。 B.有些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苦心经营的 妙笔 C.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D.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 庸俗。 答案]B[解析] 替古人担忧”是指没有必要的担忧;C.“敲门 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D.“珠圆玉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 流畅明快。以上均不合语境,故选B。 4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06四川卷) A.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 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 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 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 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44、[解析]B[B项中的“熟视无睹”的意思是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 形容对眼前的事物不关心或漫不经心。这里不是“经常看到”,而是假装没看 见,应用“视而不见”。A项中的“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 机而产生。C项中的“扑朔迷离”的意思是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D项中的“栩栩如生”的意思是形容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4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06湖北卷) 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 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流掌声。 B.随着两个儿子的出世,家庭状况更是捉襟见肘,她不得不去打工赚钱贴补家 用,可她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挣的钱少得可怜
4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6 安徽卷)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 阳纸贵。 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 能完成。 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 光彩。 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 何。 42、答案:A(“洛阳纸贵”: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 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 “不容分说”:分说指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 释,不容许分辩说明。出自元?武汉臣《生金阁》三折:“怎么不由分说,便将 我飞拳走踢只是打。”“巧立名目”变法儿定出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 的。 “追本溯源”比喻追究事情发生的原因。 4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006 辽宁卷) A.面对晚唐政治上的败落,诗人杜牧替古人担忧,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阿房宫 赋》。 B.有些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苦心经营的 妙笔。 C.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D.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 庸俗。 43、.[答案] B [解析] A.“替古人担忧”是指没有必要的担忧;C.“敲门 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D.“珠圆玉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 流畅明快。以上均不合语境,故选 B。 4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06 四川卷) A.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 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 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 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 71 米的栩栩如 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44、 [解析] B[B 项中的“熟视无睹”的意思是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 形容对眼前的事物不关心或漫不经心。这里不是“经常看到”,而是假装没看 见,应用“视而不见”。A 项中的“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 机而产生。C 项中的“扑朔迷离”的意思是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D 项中的“栩栩如生”的意思是形容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4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06 湖北卷) 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 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流掌声。 B.随着两个儿子的出世,家庭状况更是捉襟见肘,她不得不去打工赚钱贴补家 用,可她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挣的钱少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