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鉴别特征,病株呈何状态? 2.病原属马铃薯Y病毒属的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病毒粒体线状,略弯曲。采用氯 仿处理,聚乙二醇沉淀和低速离心分离法获得病毒粗提纯液,进行血清学试验:用病叶组织制超薄 切片,观察病毒粒体的形状;是否形成内含体 (十四)玉米粗缩病( Rough dwarf of corn) 症状在整个生长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发病危害严重。玉米出苗后即可感病,5~6叶 时才开始表现症状,病株先在心叶中脉两侧的细脉间出现透明的虚线条点,以后透明线点增多,叶 背主脉上产生长短不等的白色蜡状突起(即脉突),叶片浓绿,表面粗糙;病株节间缩短,植株严重 矮化。重病株不能抽穗或形成畸形穗。注意观察病株叶片有何变化,田间症状诊断的主要鉴别特征 病株呈何状态?同矮化叶病的症状有何区别? 2.病原属植物呼肠孤病毒属的玉米粗缩病毒(MDV)。病毒粒体球形,基因组为12条双链 RNA,病毒粒体极不稳定,在分离纯化过程中蛋白质衣壳极易脱落,故粒体大小报道的颇不一致,结 构也未完全清楚。观察病毒粒体的电镜照片 十五)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Erwinia chrysanthem/) 1.症状主要危害中部茎秆和叶鞘。叶鞘上病斑不规则形,边缘浅褐色,水渍状。病部腐烂, 软化,散出臭味。潮湿时,病斑以上易倒折,出黄褐色腐臭菌液。注意观察病斑的发生部位、形状 等特征 2.病原属原核生物界欧文氏菌属细菌。菌体杆状,两端钝圆,单生,偶成双链,革兰氏染 色阴性,周生鞭毛,无芽孢和荚膜。菌落圆形,低度突起,乳白色,稍透明。观察菌体的形态,染 色反应及培养性状 (十六)玉米细菌性萎焉病( Erwinia stewarti) 1症状维管束病害,细菌堵塞维管束,轻病株矮化,重病株萎蔫死亡,发病以开花前后最明 显,病株叶片上产生不规则、波状淡绿色条纹,后期变褐枯死。基部茎髓中空。注意观察:①用丿 片切病株的导管,观察切口处是否流出黄色的脓液?是否可以拉成丝状?②病株的地上部分呈何状 2.病原属原核生物界欧文氏菌属细菌。菌体杆状,无鞭毛不游动。革兰氏染色阴性。在肉汁 胨琼脂培养基上产生乳黄色、柠檬黄色或桔黄色的菌落,菌落可呈不同程度的隆起,流体状而在斜 面上易滑落。用解剖刀切取病维管束,将溢脓流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经涂片、固定、革兰氏染色 后镜检。注意观察菌体的形态,染色反应及培养性状。 ll高粱病害 (一)高粱丝黑穗病( poisorium reilianum)
要鉴别特征,病株呈何状态? 2.病原 属马铃薯 Y 病毒属的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病毒粒体线状,略弯曲。采用氯 仿处理,聚乙二醇沉淀和低速离心分离法获得病毒粗提纯液,进行血清学试验;用病叶组织制超薄 切片,观察病毒粒体的形状;是否形成内含体? (十四)玉米粗缩病(Rough dwarf of corn) 1.症状 在整个生长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发病危害严重。玉米出苗后即可感病,5~6 叶 时才开始表现症状,病株先在心叶中脉两侧的细脉间出现透明的虚线条点,以后透明线点增多,叶 背主脉上产生长短不等的白色蜡状突起(即脉突),叶片浓绿,表面粗糙;病株节间缩短,植株严重 矮化。重病株不能抽穗或形成畸形穗。注意观察病株叶片有何变化,田间症状诊断的主要鉴别特征, 病株呈何状态?同矮化叶病的症状有何区别? 2.病原 属植物呼肠孤病毒属的玉米粗缩病毒(MRDV)。病毒粒体球形,基因组为 12 条双链 RNA,病毒粒体极不稳定,在分离纯化过程中蛋白质衣壳极易脱落,故粒体大小报道的颇不一致,结 构也未完全清楚。观察病毒粒体的电镜照片。 (十五)玉米细菌性茎腐病(Erwinia chrysanthemi) 1. 症状 主要危害中部茎秆和叶鞘。叶鞘上病斑不规则形,边缘浅褐色,水渍状。病部腐烂, 软化,散出臭味。潮湿时,病斑以上易倒折,出黄褐色腐臭菌液。注意观察病斑的发生部位、形状 等特征。 2. 病原 属原核生物界欧文氏菌属细菌。菌体杆状,两端钝圆,单生,偶成双链,革兰氏染 色阴性,周生鞭毛,无芽孢和荚膜。菌落圆形,低度突起,乳白色,稍透明。观察菌体的形态,染 色反应及培养性状。 (十六)玉米细菌性萎焉病(Erwinia stewartii) 1.症状 维管束病害,细菌堵塞维管束,轻病株矮化,重病株萎蔫死亡,发病以开花前后最明 显,病株叶片上产生不规则、波状淡绿色条纹,后期变褐枯死。基部茎髓中空。注意观察:①用刀 片切病株的导管,观察切口处是否流出黄色的脓液?是否可以拉成丝状?②病株的地上部分呈何状 态? 2.病原 属原核生物界欧文氏菌属细菌。菌体杆状,无鞭毛不游动。革兰氏染色阴性。在肉汁 胨琼脂培养基上产生乳黄色、柠檬黄色或桔黄色的菌落,菌落可呈不同程度的隆起,流体状而在斜 面上易滑落。用解剖刀切取病维管束,将溢脓流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经涂片、固定、革兰氏染色 后镜检。注意观察菌体的形态,染色反应及培养性状。 Ⅱ 高粱病害 (一)高粱丝黑穗病(Spoisorium reilianum)
1.症状主要发生在穗部,抽穗时整个穗部变成一个大黑包,少数情况仅部分受害,病穗外部 有一层白色薄膜,膜破裂,散发出大量的黑色粉末,里面夹杂有残存黑色的丝状微管束组织。注意 观察病穗的形态,是否有丝状物,病株呈何状态,是否矮花? 2.病原属担子菌亚门孢堆黑粉菌属。黑穗里的冬孢子集结成黑褐色的孢子团,冬孢子卵形或 球形,暗褐色,表面密生细剌。有时在冬孢子堆里混有不育细胞,不育细胞无色透明,表面光滑。冬 孢子萌发产生先菌丝或侧生担孢子。用挑针从病穗上挑取少量粉状物,制片镜检。注意观察冬孢子 的形状、颜色、表面是否有微刺?孢子团的集结状况,是否有不孕细胞? (二)高粱散黑穗病( Sorisporium cruenta) 1.症状主要为害穗部,破坏花器,子房内形成黑粉,为病菌的冬孢子,病粒未破裂前有灰白 色薄膜,孢子成熟后,膜即破裂,散出黑粉,并露出长而弯曲的黑色中柱,为寄主的维管束残留组 织,此为散黑穗病的主要特点。注意观察病穗的形态特征,与黑穗病的如何区别:主要的鉴别特征 是什么?病株呈何状况,是否矮花,分蘖是否增多? 2.病原属担子菌亚门轴黑粉菌属真菌。冬孢子卵圆形或圆形,暗褐色,表面隐约有网纹。冬孢 子萌发产生4个细胞的先菌丝,其上侧生担孢子。用挑针从病穗上挑取少量丝状物,制片镜检。注 意孢子的形状、颜色、表面是否有网纹?观察孢子在各种营养液中萌发的情况。 (三)高粱坚黑穗病( Sorisporium sorghi) 1.症状主要为害穗部,一般全穗籽粒都变成卵形的灰包,外膜坚硬,不易破裂或仅顶端略微 裂开,内部充满黑粉,中柱短而不显著,护颖较健株稍短。比较该病与散黑穗病的植株矮化程度、 病粒的外膜的坚硬度、中柱的裸露情况是否一样?有何区别? 2.病原属担子菌亚门轴黑粉菌属真菌。冬孢子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至褐色,表面细刺不明 冬孢子萌发产生先菌丝,先菌丝具有2~3个隔膜,顶生或侧生1至数个担孢子。用挑针从病材料上 挑取少量粉状物,制片镜检。注意孢子的形状、颜色、表面是否有微刺? (四)高粱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穗,也可侵染茎部和茎基部。叶片上形成梭形病斑,中央深褐 色,边缘紫红色,其上密生小黑点,此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常先发生于叶片的端部,发生严重 时,叶片病斑连片或全叶干枯死亡。在穗部,可侵染小穗枝梗以及穗颈或主轴,造成籽粒灌浆不良 甚至颗粒无收。注意观察病斑发生的部位、色泽、形状、有无病征,病苗呈何状态? 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真菌。分生孢子盘椭圆形,内有许多褐色的刚毛,散生或聚生 在病斑的两面。分生孢子梗圆柱形,无色单孢,产孢方式为内壁芽生一瓶梗式,分生孢子新月形, 无色单胞,具一油球。用挑针从有病组织上挑取小颗粒状物制片镜检,观察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 梗的形态,分生孢子的形状、大小、色泽,分生孢子盘上有无刚毛?刚毛的形状、色泽、分隔情况 如何?病部颗粒状物的小黑点为病菌的何种结构? (五)高粱大斑病( Exserohilum turcicum)
1.症状 主要发生在穗部,抽穗时整个穗部变成一个大黑包,少数情况仅部分受害,病穗外部 有一层白色薄膜,膜破裂,散发出大量的黑色粉末,里面夹杂有残存黑色的丝状微管束组织。注意 观察病穗的形态,是否有丝状物,病株呈何状态,是否矮花? 2.病原 属担子菌亚门孢堆黑粉菌属。黑穗里的冬孢子集结成黑褐色的孢子团,冬孢子卵形或 球形,暗褐色,表面密生细刺。有时在冬孢子堆里混有不育细胞,不育细胞无色透明,表面光滑。冬 孢子萌发产生先菌丝或侧生担孢子。用挑针从病穗上挑取少量粉状物,制片镜检。注意观察冬孢子 的形状、颜色、表面是否有微刺?孢子团的集结状况,是否有不孕细胞? (二)高粱散黑穗病(Sorisporium cruenta) 1.症状 主要为害穗部,破坏花器,子房内形成黑粉,为病菌的冬孢子,病粒未破裂前有灰白 色薄膜,孢子成熟后,膜即破裂,散出黑粉,并露出长而弯曲的黑色中柱,为寄主的维管束残留组 织,此为散黑穗病的主要特点。注意观察病穗的形态特征,与黑穗病的如何区别;主要的鉴别特征 是什么?病株呈何状况,是否矮花,分蘖是否增多? 2.病原 属担子菌亚门轴黑粉菌属真菌。冬孢子卵圆形或圆形,暗褐色,表面隐约有网纹。冬孢 子萌发产生 4 个细胞的先菌丝,其上侧生担孢子。用挑针从病穗上挑取少量丝状物,制片镜检。注 意孢子的形状、颜色、表面是否有网纹?观察孢子在各种营养液中萌发的情况。 (三)高粱坚黑穗病(Sorisporium sorghi) 1.症状 主要为害穗部,一般全穗籽粒都变成卵形的灰包,外膜坚硬,不易破裂或仅顶端略微 裂开,内部充满黑粉,中柱短而不显著,护颖较健株稍短。比较该病与散黑穗病的植株矮化程度、 病粒的外膜的坚硬度、中柱的裸露情况是否一样?有何区别? 2.病原 属担子菌亚门轴黑粉菌属真菌。冬孢子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至褐色,表面细刺不明显。 冬孢子萌发产生先菌丝,先菌丝具有 2~3 个隔膜,顶生或侧生 1 至数个担孢子。用挑针从病材料上 挑取少量粉状物,制片镜检。注意孢子的形状、颜色、表面是否有微刺? (四)高粱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穗,也可侵染茎部和茎基部。叶片上形成梭形病斑,中央深褐 色,边缘紫红色,其上密生小黑点,此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常先发生于叶片的端部,发生严重 时,叶片病斑连片或全叶干枯死亡。在穗部,可侵染小穗枝梗以及穗颈或主轴,造成籽粒灌浆不良 甚至颗粒无收。注意观察病斑发生的部位、色泽、形状、有无病征,病苗呈何状态? 2.病原 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真菌。分生孢子盘椭圆形,内有许多褐色的刚毛,散生或聚生 在病斑的两面。分生孢子梗圆柱形,无色单孢,产孢方式为内壁芽生—瓶梗式,分生孢子新月形, 无色单胞,具一油球。用挑针从有病组织上挑取小颗粒状物制片镜检,观察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 梗的形态,分生孢子的形状、大小、色泽,分生孢子盘上有无刚毛?刚毛的形状、色泽、分隔情况 如何?病部颗粒状物的小黑点为病菌的何种结构? (五)高粱大斑病(Exserohilum turcic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