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蔬菜病害 我国蔬菜种类很多,除了上述的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和豆科外,还有芹菜、胡 萝卜、菠菜、莴苣、葱、韭菜、大蒜、姜、洋葱、芦笋、黄花菜以及各种蘑菇等。病害 仍然是威胁这些蔬菜生产的重要障碍之一,有些病害如芹菜斑枯病和早疫病,葱紫斑病 和霜霉病,姜的腐烂病,韭菜灰霉病以及多种蘑菇病害常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及时 有效地防治这些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芹菜斑枯病 Celery Septoria Leaf spot 芹菜斑枯病又称晚疫病、叶枯病,俗称“火龙”。各地都有分布,保护地芹菜发病重 于露地,是冬春保护地芹菜的重要病害,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在收获后的贮运、销 售期仍可继续危害。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叶柄。症状分大斑和小斑两种类型,大斑型多发生于 南方地区,小斑型多发生于北方地区
1 其他蔬菜病害 我国蔬菜种类很多,除了上述的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和豆科外,还有芹菜、胡 萝卜、菠菜、莴苣、葱、韭菜、大蒜、姜、洋葱、芦笋、黄花菜以及各种蘑菇等。病害 仍然是威胁这些蔬菜生产的重要障碍之一,有些病害如芹菜斑枯病和早疫病,葱紫斑病 和霜霉病,姜的腐烂病,韭菜灰霉病以及多种蘑菇病害常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及时 有效地防治这些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芹菜斑枯病 Celery Septoria Leaf Spot 芹菜斑枯病又称晚疫病、叶枯病,俗称“火龙”。各地都有分布,保护地芹菜发病重 于露地,是冬春保护地芹菜的重要病害,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在收获后的贮运、销 售期仍可继续危害。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叶柄。症状分大斑和小斑两种类型,大斑型多发生于 南方地区,小斑型多发生于北方地区
叶片受害,早期两种类型症状相似。病斑初为淡褐色油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后中 心坏死。后期症状两型有差异,大斑型病斑可扩大到3~10mm,边缘清晰呈深红褐色, 中间褐色并散生少量小黑点;小斑型病斑多不超过3mm,一般约0.5~2mm,常数斑联合, 中间黄白色,边缘清晰呈黄褐色,病斑外周常有黄色晕圈,病斑中央密生小黑点(分生 孢子器)。在叶柄和茎上两型病斑相似均为长园形,稍凹陷,色稍深,散生黑色小点 病原 病原为芹菜生壳针孢 Septoria apiicola Speg,为 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异名有:S.qpi- graveolens Dor称芹菜大壳针孢和 S. apii( Briosi et Cav.) Chest称 芹菜小壳针孢菌。有些文献将其分成3个或2个种, 但研究表明病菌分生孢子器的大小受环境条件影响 很大,做为分类依据很不可靠。分生孢子器球形, 直径87~1554μmx25~56um。分生孢子无色透明 丝状,直或稍弯曲,具有0~7个横隔膜(3个居多) 35~44um×2~3um。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0-27℃, 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是9~28℃;种子上病菌的菌 丝体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849℃,30min。 图17-1芹菜斑枯病菌 1分生孢子器;2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皮内或随病残体越冬并在其上可存活1~2年。借风、雨传播, 农具和农事活动也可以传播。远距离传播靠带菌种子。分生孢子遇水滴萌发产生芽管从 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体内,条件适宜时潜育期8d左右,在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 器及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冷凉多雨的天气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分生孢子从分生孢子器中向外分散和萌发 需要潮湿、多雨的环境条件,故温度在20~25℃和高湿情况下发病严重。保护地中放风排 湿不及时,昼夜温差大,结露过多,均能诱发斑枯病的发生。 病害控制 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适合本地栽培的较抗或耐病的品种,如西芹3号、津芹、春 丰、夏芹、冬芹、上海大芹、津南实芹、天马、美国玻璃翠等。 2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从无病株上采种或使用2年以上的陈种子,均有一定 的防病作用。当年种子要消毒。消毒时可用48~49℃恒温水浸种30min,均匀搅拌,然后 立即移入冷水中降温,再晾干播种。此法灭菌彻底,但种子发芽率降低,需增加10%的 播种量 3加强栽培管理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底肥外,及时追肥,防止缺肥。勿大水漫灌 雨后及时排除积水。保护地栽培应注意通风排湿,既要满足芹菜喜凉怕酷热、喜湿润怕 干燥的生长要求,又能控制病菌。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高于20℃要及时放风,夜 2
2 叶片受害,早期两种类型症状相似。病斑初为淡褐色油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后中 心坏死。后期症状两型有差异,大斑型病斑可扩大到 3~10mm,边缘清晰呈深红褐色, 中间褐色并散生少量小黑点;小斑型病斑多不超过 3mm,一般约 0.5~2mm,常数斑联合, 中间黄白色,边缘清晰呈黄褐色,病斑外周常有黄色晕圈,病斑中央密生小黑点(分生 孢子器)。在叶柄和茎上两型病斑相似均为长园形,稍凹陷,色稍深,散生黑色小点。 病原 病原为芹菜生壳针孢 Septoria apiicola Speg.,为 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异名有: S. apii-graveolentis Dor.称芹菜大壳针孢和 S. apii(Briosi et Cav.)Chest 称 芹菜小壳针孢菌。有些文献将其分成 3 个或 2 个种, 但研究表明病菌分生孢子器的大小受环境条件影响 很大,做为分类依据很不可靠。分生孢子器球形, 直径 87~155.4μm×25~56μm。分生孢子无色透明, 丝状,直或稍弯曲,具有 0~7 个横隔膜(3 个居多) 35~44μm×2~3μm。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 20~27℃, 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是 9~28℃;种子上病菌的菌 丝体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 48~49℃,30min。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皮内或随病残体越冬并在其上可存活 1~2 年。借风、雨传播, 农具和农事活动也可以传播。远距离传播靠带菌种子。分生孢子遇水滴萌发产生芽管从 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体内,条件适宜时潜育期 8 d 左右,在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 器及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冷凉多雨的天气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分生孢子从分生孢子器中向外分散和萌发 需要潮湿、多雨的环境条件,故温度在 20~25℃和高湿情况下发病严重。保护地中放风排 湿不及时,昼夜温差大,结露过多,均能诱发斑枯病的发生。 病害控制 1.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适合本地栽培的较抗或耐病的品种,如西芹 3 号、津芹、春 丰、夏芹、冬芹、上海大芹、津南实芹、天马、美国玻璃翠等。 2.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 从无病株上采种或使用 2 年以上的陈种子,均有一定 的防病作用。当年种子要消毒。消毒时可用 48~49℃恒温水浸种 30min,均匀搅拌,然后 立即移入冷水中降温,再晾干播种。此法灭菌彻底,但种子发芽率降低,需增加 10%的 播种量。 3.加强栽培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底肥外,及时追肥,防止缺肥。勿大水漫灌, 雨后及时排除积水。保护地栽培应注意通风排湿,既要满足芹菜喜凉怕酷热、喜湿润怕 干燥的生长要求,又能控制病菌。白天温度控制在 15~20℃,高于 20℃要及时放风,夜 图 17-1 芹菜斑枯病菌 1.分生孢子器; 2.分生孢子
间温度控制在10~-15℃,缩小昼夜温差,减少结露。发病初期应及时摘除病叶和底部茎叶, 收获后清除病残体,进行深翻。重病地实行2~3年轮作。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有效药剂有:12%腈菌唑、40%施佳乐(生花1号)、 75%百菌清、1:0.5:200的波尔多液、64%杀毒矾、50%多菌灵、30%DT、65%代森锌等。 保护地可用45%百菌清烟剂(3kg/hm2)熏蒸或5%百菌清粉尘剂喷粉 芹菜早疫病 Celery Early Blight 芹菜早疫病又称斑点病、叶斑病,各地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露地和保护地芹菜均 可发生,保护地重于露地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茎和叶柄。叶片初生水浸状黄绿色斑点,以后发展成圆形或 不规则形病斑,大小4-10mm,黄褐色,边缘黄色或深褐色。病斑不受叶脉限制,可扩 展连片最后叶片干枯。叶柄和茎上病斑产生水浸状条斑或圆斑,后变褐色,稍凹陷,大 小3~7mm。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稀疏灰白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病原为芹菜尾孢菌Ce7 ospora apii Fres,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分生孢子梗直立或 弯曲:常成簇从寄主气孔伸出,每簇2-11根;不分枝或略有分枝,有或无屈膝状,顶端 近截形,孢痕显著,0~2个隔膜,褐色,顶端色较淡:分生孢子单生,倒棍棒状或鞭形, 无色,具3~19个分隔,表面光滑。病菌发育适温25~30℃,分生孢子形成适温15~20℃, 萌发适温28℃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块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种子也可带菌越冬。通过风、雨水及农事操作 传播。由气孔或直接从表皮侵入。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病的适宜温度为 5~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夏、秋季育苗不防雨,不遮荫,则发病早而重。生长期
3 间温度控制在 10~15℃,缩小昼夜温差,减少结露。发病初期应及时摘除病叶和底部茎叶, 收获后清除病残体,进行深翻。重病地实行 2~3 年轮作。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有效药剂有:12%腈菌唑、40%施佳乐(生花 1 号)、 75%百菌清、1:0.5:200 的波尔多液、64%杀毒矾、50%多菌灵、30%DT、65%代森锌等。 保护地可用 45%百菌清烟剂(3kg/hm2)熏蒸或 5%百菌清粉尘剂喷粉。 芹菜早疫病 Celery Early Blight 芹菜早疫病又称斑点病、叶斑病,各地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露地和保护地芹菜均 可发生,保护地重于露地。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茎和叶柄。叶片初生水浸状黄绿色斑点,以后发展成圆形或 不规则形病斑,大小 4~10mm,黄褐色,边缘黄色或深褐色。病斑不受叶脉限制,可扩 展连片最后叶片干枯。叶柄和茎上病斑产生水浸状条斑或圆斑,后变褐色,稍凹陷,大 小 3~7mm。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稀疏灰白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病原为芹菜尾孢菌 Certospora apii Fres.,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分生孢子梗直立或 弯曲;常成簇从寄主气孔伸出,每簇 2~11 根;不分枝或略有分枝,有或无屈膝状,顶端 近截形,孢痕显著,0~2 个隔膜,褐色,顶端色较淡;分生孢子单生,倒棍棒状或鞭形, 无色,具 3~19 个分隔,表面光滑。病菌发育适温 25~30℃,分生孢子形成适温 15~20℃, 萌发适温 28℃。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块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种子也可带菌越冬。通过风、雨水及农事操作 传播。由气孔或直接从表皮侵入。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病的适宜温度为 25~30℃,相对湿度在 85%以上。夏、秋季育苗不防雨,不遮荫,则发病早而重。生长期
间,遇高湿多雨,田间缺水、缺肥,生长势弱均易发病。保护地中湿度大,或昼夜温差 大,易结露则病情较重。芹菜品种抗病性有差异,津南实芹1号较耐病 病害控制 芹菜早疫病的防治以加强栽培管理为主配合药剂防治 1无病地采种或进行种子消毒种子用48℃温水浸种30min,再移入冷水中浸 5~10min,晾干后播种。 2加强栽培管理夏播育苗时要遮荫、防雨、防露。深耕并施磷、钾肥。重病地轮 作2~3年。保护地栽培要及时通风降湿,防止棚内滴水和叶面结露。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残体并立即喷药。有效药剂有:50%多菌灵、70 代森锰锌、75%百菌清等,每隔5~πd施药次,连续2~-3次。保护地可用5%百菌淸粉 尘剂喷粉,7.5~15kg/hm2;或45%百菌清烟剂,5.25kg/hm2 蔬菜根结线虫病 Vegeta ble Knot Nematode 蔬菜根结线虫病,又称为“瘤子病”,各地均有分布,特别是保护地蔬菜面积的増长, 此病发生日益严重,一般减产26%~50%,严重的甚至绝收。此外,该病常与真菌、细 菌、病毒形成复合侵染,加重对蔬菜的危害,成为蔬菜生产的重要障碍之一。 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可寄生39科130余种植物,在蔬菜上可危害茄科、豆科、葫 芦科、十字花科及菠菜、茼蒿、胡萝卜、蒿苣、生菜、苋菜、落葵、香菜、芹菜、洋葱 等数十种蔬菜。 症状
4 间,遇高湿多雨,田间缺水、缺肥,生长势弱均易发病。保护地中湿度大,或昼夜温差 大,易结露则病情较重。芹菜品种抗病性有差异,津南实芹 1 号较耐病。 病害控制 芹菜早疫病的防治以加强栽培管理为主配合药剂防治。 1.无病地采种或进行种子消毒 种子用 48℃温水浸种 30min,再移入冷水中浸 5~10min,晾干后播种。 2.加强栽培管理 夏播育苗时要遮荫、防雨、防露。深耕并施磷、钾肥。重病地轮 作 2~3 年。保护地栽培要及时通风降湿,防止棚内滴水和叶面结露。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残体并立即喷药。有效药剂有:50%多菌灵、70% 代森锰锌、75%百菌清等,每隔 5~7d 施药 1 次,连续 2~3 次。保护地可用 5%百菌清粉 尘剂喷粉,7.5~15kg/ hm2;或 45%百菌清烟剂,5.25kg/ hm2。 蔬菜根结线虫病 Vegetable Knot Nematode 蔬菜根结线虫病,又称为“瘤子病”,各地均有分布,特别是保护地蔬菜面积的增长, 此病发生日益严重,一般减产 26%~50%,严重的甚至绝收。此外,该病常与真菌、细 菌、病毒形成复合侵染,加重对蔬菜的危害,成为蔬菜生产的重要障碍之一。 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可寄生 39 科 130 余种植物,在蔬菜上可危害茄科、豆科、葫 芦科、十字花科及菠菜、茼蒿、胡萝卜、蒿苣、生菜、苋菜、落葵、香菜、芹菜、洋葱 等数十种蔬菜。 症状
主要侵染根部,以侧根和须根最易受害,形成大量瘤状根结。其根结的大小和在根 上的分布因不同寄主种类而异,葫芦科、豆科蔬菜发病,在侧根和须根形成大小不等成 串的瘤状根结,根结初为白色,质地柔软,后变为浅黄褐色或深褐色,表面粗糙,有时 龟裂,剖视较大的根结内部,可见到白色梨形的粒状物即线虫的雌成虫,一个根结中可 有一至多个雌虫,小根上根结多为一个。茄科或十字花科蔬菜受害则侧根与须根细胞增 生畸形,形成瘤状结较肥大,有时根结上可生出细弱新根,发病后生有根结。剖视根结 或瘤状物,内有乳白色粒状物,为雌成虫。轻病株地上部分没有明显症状,病情较重的 地上部分生长不良,植株矮小,叶色暗淡发黄,呈点片缺肥状,叶片变小,不结实或结 实不良,但病株很少提前死亡。在干旱或水份供应不足时,中午前后,地上部常呈现萎 焉现象,或提早枯死。重病株后期根部腐烂,而全株死亡 病原 根结线虫病由根结线虫属( Meloidogyne)的几种线虫侵染所致,主要种类有南方根 结线虫M! Incognita,花生根结线虫 Arenaria,北方根结线虫 W. hapla和爪哇根结线虫 M javanica。这几种线虫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根结线虫属所致损失的90%以上。其中南方根 结线虫为优势种群,河南、山东、山西等地葫芦科根结线虫多为南方根结线虫1号,该 种线虫属内寄生线虫,雌虫和雄虫的形态明显不同,雌虫成熟后膨大呈梨形,体长440~ 1300μm,体宽325~700μm,双卵巢,卵巢盘卷于虫体内,阴门和肛门位于虫体后部末 端,阴门周围的角质膜形成特征性的会阴花纹,是鉴定“种”的重要依据,会阴花纹背
5 主要侵染根部,以侧根和须根最易受害,形成大量瘤状根结。其根结的大小和在根 上的分布因不同寄主种类而异,葫芦科、豆科蔬菜发病,在侧根和须根形成大小不等成 串的瘤状根结,根结初为白色,质地柔软,后变为浅黄褐色或深褐色,表面粗糙,有时 龟裂,剖视较大的根结内部,可见到白色梨形的粒状物即线虫的雌成虫,一个根结中可 有一至多个雌虫,小根上根结多为一个。茄科或十字花科蔬菜受害则侧根与须根细胞增 生畸形,形成瘤状结较肥大,有时根结上可生出细弱新根,发病后生有根结。剖视根结 或瘤状物,内有乳白色粒状物,为雌成虫。轻病株地上部分没有明显症状,病情较重的, 地上部分生长不良,植株矮小,叶色暗淡发黄,呈点片缺肥状,叶片变小,不结实或结 实不良,但病株很少提前死亡。在干旱或水份供应不足时,中午前后,地上部常呈现萎 焉现象,或提早枯死。重病株后期根部腐烂,而全株死亡。 病原 根结线虫病由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的几种线虫侵染所致,主要种类有南方根 结线虫 M. incognita,花生根结线虫 M.arenaria,北方根结线虫 M.hapla 和爪哇根结线虫 M.javanica。这几种线虫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根结线虫属所致损失的 90%以上。其中南方根 结线虫为优势种群,河南、山东、山西等地葫芦科根结线虫多为南方根结线虫 1 号,该 种线虫属内寄生线虫,雌虫和雄虫的形态明显不同,雌虫成熟后膨大呈梨形,体长 440~ 1300μm,体宽 325~700μm,双卵巢,卵巢盘卷于虫体内,阴门和肛门位于虫体后部末 端,阴门周围的角质膜形成特征性的会阴花纹,是鉴定“种”的重要依据,会阴花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