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第七章电势型传感器及其应用 7.1热电偶 工作原理,材料和常用热电偶,结构,冷端处理及测量误差、延伸线,应用。 7.2光电池 光伏效应,硒、硅光电池。 7.3压电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 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压电材料和配用电路简介,应 用举例。 7.4霍尔元件 霍尔效应,霍尔元件的结构和基本电路、特性参数,霍尔元件的温度补偿和 不等位电势补偿,应用举例 7.5磁电式 基本原理和结构,非线性误差的补偿,应用举例 第八章其它半导体传感器及其应用 8.1热敏电阻 特点、材料、特性、结构及应用。 8.2固体压敏电阻 半导体压阻效应,扩散硅压阻器件的结构简介、工作原理,应用举例 8.3湿敏电阻 几种湿敏元件及应用的介绍。 8.4磁敏元件 磁敏二极管和磁敏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
0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16 第七章 电势型传感器及其应用 7.1 热电偶 工作原理,材料和常用热电偶,结构,冷端处理及测量误差、延伸线,应用。 7.2 光电池 光伏效应,硒、硅光电池。 7.3 压电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 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压电材料和配用电路简介,应 用举例。 7.4 霍尔元件 霍尔效应,霍尔元件的结构和基本电路、特性参数,霍尔元件的温度补偿和 不等位电势补偿,应用举例。 7.5 磁电式 基本原理和结构,非线性误差的补偿,应用举例。 第八章 其它半导体传感器及其应用 8.1 热敏电阻 特点、材料、特性、结构及应用。 8.2 固体压敏电阻 半导体压阻效应,扩散硅压阻器件的结构简介、工作原理,应用举例。 8.3 湿敏电阻 几种湿敏元件及应用的介绍。 8.4 磁敏元件 磁敏二极管和磁敏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
0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8.5气敏元件 半导体气敏电阻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 四、实践教学环节 实训周。 五、学时分配 内容 第一章传感器和测量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及应用 第三章电感式传感器及应用 第四章电容式传感器及应用 第五章谐振式传感器及应用 第六章光传感器及应用 第七章电势式传感器及应用 369336963 第八章其他半导体传感器及应用 习题,复习 合计 48 六、考核办法 采用理论考试形式,卷面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张正伟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0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17 8.5 气敏元件 半导体气敏电阻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 四、实践教学环节 实训一周。 五、学时分配 内容 课时 第一章 传感器和测量的基本知识 3 第二章 电阻式传感器及应用 6 第三章 电感式传感器及应用 9 第四章 电容式传感器及应用 3 第五章 谐振式传感器及应用 3 第六章 光传感器及应用 6 第七章 电势式传感器及应用 9 第八章 其他半导体传感器及应用 6 习题,复习 3 合计 48 六、考核办法 采用理论考试形式,卷面成绩占 80%,平时成绩占 20%。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张正伟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0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参考书: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学习指导》张正伟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0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18 参考书: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学习指导》 张正伟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0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及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1)课程性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应用电子、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专业 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单片机技术是整个电子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的 进程中的核心,由它构成的嵌入式系统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以MCS-51单片机为范例学习微机原理的课程,是一门面向应用 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 片机应用技术,学会智能化设备的设计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技术工 作打下基础 (2)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熟练掌握MCS-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 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单片机接口技术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 微机原理的有关知识和在相应专业领域内应用单片计算机的初步能力,为后 续课程和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κ计算机文化基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是《微机控制》、《嵌入式系统》和《智能仪器原理与 设计》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
0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19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1)课程性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应用电子、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专业 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单片机技术是整个电子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的 进程中的核心,由它构成的嵌入式系统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以 MCS-51 单片机为范例学习微机原理的课程,是一门面向应用 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 片机应用技术,学会智能化设备的设计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技术工 作打下基础。 (2)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熟练掌握 MCS-51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 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单片机接口技术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 微机原理的有关知识和在相应专业领域内应用单片计算机的初步能力,为后 续课程和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计算机文化基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是《微机控制》、《嵌入式系统》和《智能仪器原理与 设计》。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
0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工作原理、掌握MCS-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 基本方法、单片机接口技术,并能设计和开发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 本课程对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如下: (1)知识要求 掌握单片机原理基本概念。 掌握单片机IO口和中断的使用以及定时时间的计算等。 掌握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掌握单片机接口扩展技术。 ·通过实验课,理解单片机软件、硬件的设计特点,增强动手能力,掌握 必要的编程技能与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2)素质要求 本课程将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职业素质 质量意识:重视质量,意识到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保障 工程规范意识:工作中严格遵守工程规范,不以个人的好恶仼意操作。 团队精神:具有合作精神、协调工作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较强的知识、技术的自我更新能力:快速适应新的程序设计工具。 (3)能力与技能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MCS-51系列单片机内部组成及存储器结构。 ·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MCS-51单片机内的功能模块的使用及编程方法。 ·MCS-51单片机接口扩展技术
0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20 工作原理、掌握 MCS-51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 基本方法、单片机接口技术,并能设计和开发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 本课程对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如下: (1) 知识要求 ● 掌握单片机原理基本概念。 ● 掌握单片机 I/O 口和中断的使用以及定时时间的计算等。 ● 掌握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 掌握单片机接口扩展技术。 ● 通过实验课,理解单片机软件、硬件的设计特点,增强动手能力,掌握 必要的编程技能与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2)素质要求 本课程将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职业素质: ● 质量意识:重视质量,意识到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保障。 ● 工程规范意识:工作中严格遵守工程规范,不以个人的好恶任意操作。 ● 团队精神:具有合作精神、协调工作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 较强的知识、技术的自我更新能力:快速适应新的程序设计工具。 (3)能力与技能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 MCS-51 系列单片机内部组成及存储器结构。 ● MCS-51 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 MCS-51 单片机内的功能模块的使用及编程方法。 ● MCS-51 单片机接口扩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