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电路分析》(《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上》)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及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1)课程性质:电子信息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2)课程任务 建立电路的基本概念;熟悉电路的定律和分析计算方法;掌握-定的计算 技巧。 (3)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的知识。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的些基本概 念、定律、定理及各种分析方法,如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叠 加定理、支路电流和回路电流分析法、节点电位分析法等;掌握正弦 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掌握三相交流电路和谐振电路的知识;掌握 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分析法。能应用以上知识进行电路的分析计算。 (2)素质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 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对电路进行独立分析并讨论分 析计算的结果 (3)能力与技术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验训练以及课程设计的训练 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会利用实验手段分析电路;熟练掌 握电路实验室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会安按裝一般的电路,并测量及 分析结果。 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05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1 《电路分析》(《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上》)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1) 课程性质:电子信息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2) 课程任务: 建立电路的基本概念;熟悉电路的定律和分析计算方法;掌握一定的计算 技巧。 (3) 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1) 知识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的一些基本概 念、定律、定理及各种分析方法,如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叠 加定理、支路电流和回路电流分析法、节点电位分析法等;掌握正弦 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掌握三相交流电路和谐振电路的知识;掌握 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分析法。能应用以上知识进行电路的分析计算。 (2) 素质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 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对电路进行独立分析并讨论分 析计算的结果。 (3) 能力与技术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验训练以及课程设计的训练, 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会利用实验手段分析电路;熟练掌 握电路实验室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会安按装一般的电路,并测量及 分析结果。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05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第—章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模型、电路变量、基本电路元件、电压源 与电流源、四种受控源、基尔霍夫定律 第二章电路的连接:电阻的串联、并联与混联;电阻的等效变换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连接。 第三章线性电阻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及定理: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 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 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上的伏安关系是相量形式;正弦交流电路 的相量分析法;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用相量法分析复杂交 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中功率及功率因素的提高;正弦交流电路 的最大功率条件。 第五章三相交流电路:三相电源;对称三相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 第六章谐振:串联谐振、并联谐振。 第七章互感电路:互感概念;含有互感的电路;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 器 第八章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换路定则和电路初时值的计 算;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 的全响应;阶跃函数和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四、实践教学环节 1)实验(16学时) 内容 参考学时 1.电工测量仪器的使用
05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2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模型、电路变量、基本电路元件、电压源 与电流源、四种受控源、基尔霍夫定律 第二章 电路的连接:电阻的串联、并联与混联;电阻的 等效变换;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连接。 第三章 线性电阻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及定理: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 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 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上的伏安关系是相量形式;正弦交流电路 的相量分析法;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用相量法分析复杂交 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中功率及功率因素的提高;正弦交流电路 的最大功率条件。 第五章 三相交流电路:三相电源;对称三相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 第六章 谐振:串联谐振、并联谐振。 第七章 互感电路:互感概念;含有互感的电路;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 器。 第八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换路定则和电路初时值的计 算;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 的全响应;阶跃函数和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四、实践教学环节 1)实验(16 学时) 内容 参考学时 1.电工测量仪器的使用 2
05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2.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3.电路的的基本定律及定理的验证 4.实际元件R、L、C的参数测定 5.正弦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 6.三相交流电路的研究 7.耦合电感电路的研究 2222222 8.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总计 16 2)实训:万用表电路的安装与调试(1周30学时)
05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3 2.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2 3.电路的的基本定律及定理的验证 2 4.实际元件 R、L、C 的参数测定 2 5.正弦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 2 6.三相交流电路的研究 2 7.耦合电感电路的研究 2 8.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2 总 计 16 2)实训:万用表电路的安装与调试(1 周 30 学时)
05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五、学时分配 内容 讲解(课时)实验(课时)合计(课时) 第1章 10 10 第2章 10 4 10 第3章 14 第4章 第5章 8 第6章 6 第7章 8 222224 866446 第10章 12 合计 4 16 80 六、考核办法 主要为闭卷考试,将考试成绩(6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20%) 综合取得总评成绩。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21世纪高职高专通用教材,宋祥娟主编《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上 册)主要参考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电路及磁路》等。 八、必要的说明 (1)总学时数为64(理论)+16(实验)+30(实训) (2)为加强课堂效果,本课程可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
05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4 五、学时分配 内容 讲解(课时) 实验(课时) 合计(课时) 第 1 章 10 2 10 第 2 章 10 4 10 第 3 章 14 2 8 第 4 章 12 2 6 第 5 章 8 2 6 第 6 章 6 2 4 第 7 章 8 2 4 第 10 章 12 4 6 合计 64 16 80 六、考核办法 主要为闭卷考试,将考试成绩(6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20%) 综合取得总评成绩。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21 世纪高职高专通用教材,宋祥娟主编《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上 册)。主要参考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电路及磁路》等。 八、必要的说明: (1)总学时数为 64(理论)+16(实验)+30(实训) (2)为加强课堂效果,本课程可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
05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05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