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化学需氧量的定义: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 理时,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即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 重铬酸盐(氧化剂)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以g/L表示。 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无机物。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是水 质监测必测项目。 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化学需氧量的定义: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 理时,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即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 重铬酸盐(氧化剂)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以mg/L表示。 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无机物。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是水 质监测必测项目。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1、重铬酸盐法(C0DCr)(A)(Hl828-2017) 2、恒电流库仑滴定法B) 3、《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T399-2007) 4、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H刊/T70-2001) 本任务主要介绍《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C0DC)(A)(H刊828-2017)。 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1、重铬酸盐法(CODCr) (A) (HJ 828-2017) 2、恒电流库仑滴定法(B) 3、《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 399-2007) 4、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氯气校正法》(HJ/T 70-2001) 本任务主要介绍《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CODCr)(A)(HJ 828-2017)。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重铬酸盐法CODCr)(A)(HJ828-2017) >原理:在水样中加入已知的过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性溶液下以银盐 为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水 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算出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以氧的mg/儿表示。 在酸性重铬酸钾条件下,芳烃和吡啶难以被氧化,其氧化率口回 较低。在硫酸银催化作用下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有效的被氧 无机物如亚硝酸盐、硫化物和二价铁盐等使测定结果增大, 需氧量也是CODcr的一部分。 返回目录上一页 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重铬酸盐法(CODCr) (A) (HJ 828-2017) ➢ 原理:在水样中加入已知的过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性溶液下以银盐 为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水 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算出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以氧的mg/L表示。 在酸性重铬酸钾条件下,芳烃和吡啶难以被氧化,其氧化率 较低。在硫酸银催化作用下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有效的被氧化。 无机物如亚硝酸盐、硫化物和二价铁盐等使测定结果增大,其 需氧量也是CODcr的一部分。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化学需 氧量的测定,不适用于含氯化物浓度>1000mgL(稀释后)的水 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检出限:当取样体积为10.00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是4mg/L,测 定下限为16mg/L。未经稀释的水样测定上限为700mg/L,超过此 限时须稀释后测定。 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基础知识 ➢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化学需 氧量的测定,不适用于含氯化物浓度>1000mg/L(稀释后)的水 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 检出限:当取样体积为10.00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是4mg/L,测 定下限为16mg/L。未经稀释的水样测定上限为700mg/L,超过此 限时须稀释后测定
基础知识 干扰及消除: 主要干扰物为氯化物,可加入硫酸汞溶液去除。经回流后,氯离子可 与硫酸汞结合成可溶性的氯汞配合物。硫酸汞溶液的用量可根据水样 中氯离子的含量,按质量比≥20:1的比例加入,最大加入量为2mL(按 照氯离子最大允许浓度为1000mg儿计算)。水样中氯离子的含量可采 用本标准附录A进行测定或粗略判定(硝酸银滴定法),也可测定电导 率后按照H506附录A进行换算。 附表A1-2电导率与含盐量的函数关系” 电导制 水中含盐量/ 电导制 水中含盐到 电导制 水中含盐量到 (mS/cm) (g/kg) (mScm) (gkg) (mScm) (g/kg) 5 3 20 13 35 25 6 21 14 36 25 7 22 15 37 26 返回目录上一页 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干扰及消除: 主要干扰物为氯化物,可加入硫酸汞溶液去除。经回流后,氯离子可 与硫酸汞结合成可溶性的氯汞配合物。硫酸汞溶液的用量可根据水样 中氯离子的含量,按质量比≥20:1的比例加入,最大加入量为2mL(按 照氯离子最大允许浓度为1000mg/L计算)。水样中氯离子的含量可采 用本标准附录A进行测定或粗略判定(硝酸银滴定法),也可测定电导 率后按照HJ506附录A进行换算。 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