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篇项目五、水质突发应急监测技术 任务一、突发环境事件水应急监测技术
技能篇 项目五、水质突发应急监测技术 任务一、突发环境事件水应急监测技术
【任务导入】 >案例:黑龙江省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3.28”尾矿库泄漏次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任务描述】 >2022年8月20日5时,某流域省控断面铬(六价)浓度首次出现异常,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标准限值(0.05mg/儿,以下简称水源地标准限值)4倍,造成附近乡镇集中式饮用水 水源地取水中断。请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开展突发环境事件水应急监测。 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任务导入】 ➢ 案例:黑龙江省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3.28” 尾矿库泄漏次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任务描述】 ➢ 2022年8月20日5时,某流域省控断面铬(六价)浓度首次出现异常,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标准限值(0.05mg/L,以下简称水源地标准限值)4倍,造成附近乡镇集中式饮用水 水源地取水中断。请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开展突发环境事件水应急监测
【任务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21)规范、《重特大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 作规程》(环办监测函〔2020)543号),熟知突发环境事件水应急监测工作组织原侧,能够阐述应急监测终止原则。 》能力目标:针对突发环境事件水应急监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监测方法,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污染物初步筛查,能够 根据应急监测完成情况及时调整监测方案,编制应急监测报告。 >素质目标:通过突发环境事件水应急监测工作深入学习,即保护了自然环境,又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引导人们尊 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激发爱国情怀,筑牢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意识;夯实学习者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提高学习者 安全生产意识,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重在预防,感受大国担当责任意识。随着环境应急监测车在应急 监测领域的应用,感到科技创新力量,培植学习者创新创业意识。 【知识链接】 >应急监测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至应急响应终止前,对污染物、污染物浓度、污染范围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的监测。应 急监测包括污染态势初步判别(包括现场调查、污染物和监测项目的确定、污染范围初步判别)和跟踪监测(包括样品采集、 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监测结果及数据处理)两个阶段。主要包括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等的应急监测。 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任务目标】 ➢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21)规范、《重特大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 作规程》(环办监测函﹝2020﹞ 543号),熟知突发环境事件水应急监测工作组织原则,能够阐述应急监测终止原则。 ➢ 能力目标:针对突发环境事件水应急监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监测方法,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污染物初步筛查,能够 根据应急监测完成情况及时调整监测方案,编制应急监测报告。 ➢ 素质目标:通过突发环境事件水应急监测工作深入学习,即保护了自然环境,又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引导人们尊 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激发爱国情怀,筑牢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意识;夯实学习者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提高学习者 安全生产意识,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重在预防,感受大国担当责任意识。随着环境应急监测车在应急 监测领域的应用,感到科技创新力量,培植学习者创新创业意识。 【知识链接】 ➢ 应急监测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至应急响应终止前,对污染物、污染物浓度、污染范围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的监测。应 急监测包括污染态势初步判别(包括现场调查、污染物和监测项目的确定、污染范围初步判别)和跟踪监测(包括样品采集、 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监测结果及数据处理)两个阶段。主要包括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等的应急监测
一、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分类与作用、特点 (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分类 根据污染环境要素,突发环境事件一般分为突发水环境事件、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突发土壤环境事件等。依据《国家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中的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 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I,如黑龙江省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328”尾矿库泄漏次生重大突发环 境事件)、重大(Ⅱ,如河南栾川龙宇钼业有限公司尾矿库溢流井垮塌次生突发环境事件)、较大(Ⅲ)和一般(V) 四个等级 (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作用 ▣ 环境应急监测在环境应急响应中应发挥以下几方面作用: 1.对突发环境事件做出初步分析 2为环境应急指挥和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 3为事故的处理提供必要的监测数据 规范》(HJ589-2021) 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分类与作用、特点 (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分类 根据污染环境要素,突发环境事件一般分为突发水环境事件、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突发土壤环境事件等。依据《国家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中的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 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Ⅰ,如黑龙江省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3.28” 尾矿库泄漏次生重大突发环 境事件)、重大(Ⅱ,如河南栾川龙宇钼业有限公司尾矿库溢流井垮塌次生突发环境事件)、较大(Ⅲ)和一般(Ⅳ) 四个等级。 (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作用 环境应急监测在环境应急响应中应发挥以下几方面作用: 1.对突发环境事件做出初步分析 2.为环境应急指挥和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3.为事故的处理提供必要的监测数据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 规范》(HJ 589-202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分类与作用、特点 (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作特点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特点具有实际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具有不可预见性、危害的严重性、形式 和种类的多样性、处理处置和恢复的艰巨性、事故原因的规律性。污染物质通过水、大气和土壤等 介质,迁移、转化和累积,进入环境,并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 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分类与作用、特点 (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作特点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特点具有实际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具有不可预见性、危害的严重性、形式 和种类的多样性、处理处置和恢复的艰巨性、事故原因的规律性。污染物质通过水、大气和土壤等 介质,迁移、转化和累积,进入环境,并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