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环境保护概论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troduction 课程代码:09910270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程/限选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课程学时:18学时 课程学分:1.0学分 修读学期:第5学期 先修课程:普通化学、建筑法规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 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支撑毕业要求6.1】 课程目标2: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 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支撑毕业要求7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排的毕业要求 支排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6.1能够基于土木工柱相关骨茶知识流行合理分析, 谋程目标1 6.工程与社会 评价工柱实我和复燕工柱问题解决方鉴对社会、健市 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工柱师应承把的 任。 7,!了解环境工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法 误程目标2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规,能够正确评价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工 程实践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环境保护概论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troduction 课程代码:09910270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程/限选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课程学时:18学时 课程学分:1.0学分 修读学期:第5学期 先修课程:普通化学、建筑法规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 1: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 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支撑毕业要求 6.1】 课程目标 2: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 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支撑毕业要求 7.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6.工程与社会 6.1 能够基于土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 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 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工程师应承担的责 任。 课程目标 2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7.1 了解环境工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法 规,能够正确评价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工 程实践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雄内容 教学方法 支排的课程目标 时安排 第一章手论 讲按法 课柱目标1 2 第二章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定 与环境标准体系 讲法 课程日标1、2 第三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蒸础 讲投法、業例教学 课往日标1、2 to银 第四章程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处 理处置方法与典型工柱案例 讲授法、专题研计、专题研讨 程目标1、2 第五章全业清洁生产、环境风险 讲授法、素例教学、专题研讨 误程目桥1、2 3 评估与应急预案编制 合计 18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1.掌握:环境的定义与分类,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必要性。 2.理解环境对发展的作用,环境保护的内容。 3.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学习内容】 1.环境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2.环境问题 3.环境科学 4.可持续发展 【学习重点】 1.环境概论,环境问题的由来,环境科学。 2.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学习难点】 1.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2章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标准体系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具体运用;掌握环境标准体系的各种标准。 2.理解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方法,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方 2
2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第一章 导论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 2 第二章 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 与环境标准体系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2 第三章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基础 知识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1、2 6 第四章 程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处 理处置方法与典型工程案例 讲授法、专题研讨、专题研讨 课程目标 1、2 5 第五章 企业清洁生产、环境风险 评估与应急预案编制 讲授法、案例教学、专题研讨 课程目标 1、2 3 合计 18 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1.掌握:环境的定义与分类,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必要性。 2.理解环境对发展的作用,环境保护的内容。 3.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学习内容】 1.环境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2.环境问题 3.环境科学 4.可持续发展 【学习重点】 1.环境概论,环境问题的由来,环境科学。 2.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学习难点】 1.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 2 章 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标准体系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具体运用;掌握环境标准体系的各种标准。 2.理解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方法,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方
法。 3.了解环境法的价值与环境标准体系。 【学习内容】 1.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 2.现行环境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 3.我国政府环保部门架构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4.环境标准 5.环境标准体系 【学习重点】 1.环境法的目的、环境法的体系和环境法基本原则内容,以及环境标准体系。 【学习难点】 1.环境标准基本原则的具体运用 2.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第3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大气 1.熟练掌握我国防治大气污染主要法律规定,掌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 管理体制。 2.理解政府防治大气污染的基本职贵。 3.了解大气污染概念及危害。 (二)水 1.熟练掌握我国防治大气污染主要法律规定,掌握我国水环境保护和防治水 污染监督管理体制。 2理解我国防治水污染的基本原则 3.了解水污染的概念及危害。 (三)噪声 1.熟练掌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掌握我国防治噪声污染的主 要法律规定。 2.理解我国防治噪声污染的立法。 3.了解环境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四)生态 1.熟练掌握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掌握自然资源的定义、种类、特征, 生态安全的概念,我国生态安全的主要问题。 2.理解完善和加强生态建设的法律监管
3 法。 3.了解环境法的价值与环境标准体系。 【学习内容】 1.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 2.现行环境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 3.我国政府环保部门架构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4.环境标准 5.环境标准体系 【学习重点】 1.环境法的目的、环境法的体系和环境法基本原则内容,以及环境标准体系。 【学习难点】 1.环境标准基本原则的具体运用 2.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第 3 章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一)大气 1.熟练掌握我国防治大气污染主要法律规定,掌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 管理体制。 2.理解政府防治大气污染的基本职责。 3.了解大气污染概念及危害。 (二)水 1.熟练掌握我国防治大气污染主要法律规定,掌握我国水环境保护和防治水 污染监督管理体制。 2.理解我国防治水污染的基本原则。 3.了解水污染的概念及危害。 (三)噪声 1.熟练掌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掌握我国防治噪声污染的主 要法律规定。 2.理解我国防治噪声污染的立法。 3.了解环境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四)生态 1.熟练掌握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掌握自然资源的定义、种类、特征, 生态安全的概念,我国生态安全的主要问题。 2.理解完善和加强生态建设的法律监管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和特点,生态问题及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现状。 (五)固体废弃物 1,熟练掌握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主要法律规定,掌握放射性污染防治、有毒化 学品污染防治、农药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 2.理解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原则。 3.了解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 (六)环境监测 1.熟练掌握环境监测的特点,掌握环境监测方案的基本内容, 2.理解环境监测制定及作用 3.了解环境监测的产生及发展 【学习内容】 1.大气环境 2.地表水及地下水 3.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放射性污染及其他污染 4生态环境 5固体废物 6环境监测 【学习重点】 1.我国防治大气污染主要法律规定。 2.我国水污染防治主要法律规定。 3.我国防治噪声污染的主要法律规定。 4.在于自然资源保护的一般理论。 5.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防治、农药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 定。 6.环境监测的特点及环境监测方案的基本内容。 【学习难点】 1.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 2.我国水环境保护和防治水污染监督管理体制。 3.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 4.具体制度与法律规定的掌握。 5.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原则。 6.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程序的建立。 第4章工程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处理处置方法与典型工程案例 【学习目标】
4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和特点,生态问题及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现状。 (五)固体废弃物 1.熟练掌握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主要法律规定,掌握放射性污染防治、有毒化 学品污染防治、农药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 2.理解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原则。 3.了解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 (六)环境监测 1.熟练掌握环境监测的特点,掌握环境监测方案的基本内容, 2.理解环境监测制定及作用 3.了解环境监测的产生及发展 【学习内容】 1.大气环境 2.地表水及地下水 3.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放射性污染及其他污染 4 生态环境 5 固体废物 6 环境监测 【学习重点】 1.我国防治大气污染主要法律规定。 2.我国水污染防治主要法律规定。 3.我国防治噪声污染的主要法律规定。 4.在于自然资源保护的一般理论。 5.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防治、农药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 定。 6.环境监测的特点及环境监测方案的基本内容。 【学习难点】 1.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 2.我国水环境保护和防治水污染监督管理体制。 3.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 4.具体制度与法律规定的掌握。 5.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原则。 6.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程序的建立。 第 4 章 工程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处理处置方法与典型工程案例 【学习目标】
1.掌握工程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处理处置方法 2.理解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处理处置方法的关系。 3.了解重点建设工程的工程案例 【学习内容】 1.轻工纺织化纤 2.化工石化医药 3.治金机电 4.建材火电 5.交通运拾 6.社会区域 【学习重点】 1.工程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处理处置方法 2.典思工程案例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学习难点】 1.工程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处理处置方法 第5章企业清洁生产、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编制 【学习目标】 1.掌握清洁生产实施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2.理解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方法 3.了解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及其编制方法 【学习内容】 1.清洁生产的产生与发展 2.清洁生产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3.清洁生产推行和实施的原则 4.清洁生产实施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5.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方法 6.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及其编制方法 【学习重点】 1.清洁生产实施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2.清洁生产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方法 四、教学方法
5 1.掌握工程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处理处置方法 2.理解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处理处置方法的关系。 3.了解重点建设工程的工程案例 【学习内容】 1.轻工纺织化纤 2.化工石化医药 3.冶金机电 4.建材火电 5.交通运输 6.社会区域 【学习重点】 1.工程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处理处置方法 2.典型工程案例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学习难点】 1.工程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处理处置方法 第 5 章 企业清洁生产、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编制 【学习目标】 1.掌握清洁生产实施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2.理解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方法 3.了解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及其编制方法 【学习内容】 1.清洁生产的产生与发展 2.清洁生产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3.清洁生产推行和实施的原则 4.清洁生产实施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5.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方法 6.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及其编制方法 【学习重点】 1.清洁生产实施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2.清洁生产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 1.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方法 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