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 Foundation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9910612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平台课程/限制性选修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 课程学时:36学时 课程学分:1.5学分 修读学期:第6学期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浅基础和桩基础的类型;根据地层各种条件,能合理选择基础 类型: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浅基础和桩基础的设计:掌握地基基础设计中所 必须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遵循规范进行初步设计;了解沉井及其 他深基础:了解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适用条件和基坑工程的特点:了解软弱地基的 特性、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和各种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情况:了解湿陷性黄土 、膨胀土、红黏土地基工程性质及处理方法。【支撑毕业要求12】 课程目标2: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具有进行一般工程基础设计规划的 能力,同时具有从事基础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对于常见的基础工程事故,能作出合 理的评价。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基础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土木工程需求的基 础工程。【支撑毕业要求4.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林的毕业要枣 支林的率业头束福标底 课柱目标】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12掌提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土 自然科学、工柱基础和专木工程材科、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站狗基本原理、 1
——1——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 Foundation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9910612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平台课程/限制性选修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 课程学时:36学时 课程学分:1.5学分 修读学期:第6学期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浅基础和桩基础的类型;根据地层各种条件,能合理选择基础 类型;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浅基础和桩基础的设计;掌握地基基础设计中所 必须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遵循规范进行初步设计;了解沉井及其 他深基础;了解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适用条件和基坑工程的特点;了解软弱地基的 特性、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和各种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情况;了解湿陷性黄土 、膨胀土、红黏土地基工程性质及处理方法。【支撑毕业要求1.2】 课程目标2: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具有进行一般工程基础设计规划的 能力,同时具有从事基础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对于常见的基础工程事故,能作出合 理的评价。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基础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土木工程需求的基 础工程。【支撑毕业要求4.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 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 1.2 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土 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
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基础工程等解决复杂土木工程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和 问。 应用能力。 4研完:能够基于科学原 理并米用科学方法对复杂 工程问题进行研完,包括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土木1 课柱目标2 设计实验、分新与解释数 柱问题进行分析并设计实验方案。 搭、并通过信息嫁合得到 合理有效的结论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内容 教学方法 支的课目标 学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讲授法 课程目标1 第二章天热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 讲授法、案例长学 课柱日标1、2 0 第三章雄基础 讲法、案例教学 课目标1、2 10 第四章沉井及其他深基础 讲投法 课程日标1 第五章基坑工程 讲投法 课程日标1 第六章地基处理 讲授法 课在目标1、2 第七章区城性地基 讲授法 课程目标1 合计 36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标】 1.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 2.掌握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3.了解基础工程发展概况,学科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 1,基础工程的研究对象:地基与基础: 2.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3.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2
——2—— 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 问题。 基础工程等解决复杂土木工程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和 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 2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 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 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 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 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 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土木工 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设计实验方案。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第一章 绪论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 1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1、2 20 第三章 桩基础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1、2 10 第四章 沉井及其他深基础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 1 第五章 基坑工程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 1 第六章 地基处理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2 第七章 区域性地基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 1 合计 36 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 2.掌握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3.了解基础工程发展概况,学科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 1.基础工程的研究对象:地基与基础; 2.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3.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4.建(枸)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学习重点】 1.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2.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学习难点】 1.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第二章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浅基础的类型 2.掌握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因素 3.了解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4.掌握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原则及方法: 5.掌握地基变形的验算方法; 6.掌握无筋扩展基础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7,掌握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 8.掌握扩展基础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9.了解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10.掌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1山.了解筏形基础的设计内容和构造要求: 12.掌握减轻不均匀沉降损害的措施。 【学习内容】 1浅基础的类型: 2.基础埋置深度选择: 3.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4.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5.地基变形验算; 6.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7.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 8.培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3
——3—— 4.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学习重点】 1.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2.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学习难点】 1.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浅基础的类型; 2.掌握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因素; 3.了解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4.掌握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原则及方法; 5.掌握地基变形的验算方法; 6.掌握无筋扩展基础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7.掌握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 8.掌握扩展基础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9.了解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10.掌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11.了解筏形基础的设计内容和构造要求; 12.掌握减轻不均匀沉降损害的措施。 【学习内容】 1.浅基础的类型; 2.基础埋置深度选择; 3.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4.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5.地基变形验算; 6.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7.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 8.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9.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10.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11.筏形基础; 12.减轻不均匀沉降损害的措施。 【学习重点】 1.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2.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3.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4.扩展基础构造要求: 5.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6.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7.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8.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学习难点】 1.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2.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3.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4.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5.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第三章桩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桩基础的类型及桩的类型: 2.掌握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3.掌握群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4.掌握桩基础设计原理与及设计方法。 【学习内容】 1.桩和桩基础的分类与质量检测: 2.竖向荷载下单桩的工作性能; 3.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4—— 9.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10.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11.筏形基础; 12.减轻不均匀沉降损害的措施。 【学习重点】 1.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2.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3.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4.扩展基础构造要求; 5.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6.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7.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8.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学习难点】 1.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2.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3.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4.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5.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第三章 桩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桩基础的类型及桩的类型; 2.掌握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3.掌握群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4.掌握桩基础设计原理与及设计方法。 【学习内容】 1.桩和桩基础的分类与质量检测; 2.竖向荷载下单桩的工作性能; 3.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4.单桩水平承载力: 5.群桩基础计算: 6.桩基础设计。 【学习重点】 1.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2.群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3.桩基础设计与计算。 【学习难点】 1.群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2.桩基础设计与计算。 第四章沉井及其他深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沉井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 2.了解沉井的施工方法: 3.了解地下连续墙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 4.了解墩基础及沉箱基础。 【学习内容】 1沉井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 2.沉井的施工方法; 3.地下连续墙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 4.嫩基础及沉箱基础。 【学习重点】 1.沉并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 2.地下连续墙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 3.嫩基础及沉箱基础。 【学习难点】 1.沉井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 2.地下连续墙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 5
——5—— 4.单桩水平承载力; 5.群桩基础计算; 6.桩基础设计。 【学习重点】 1.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2.群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3.桩基础设计与计算。 【学习难点】 1.群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2.桩基础设计与计算。 第四章 沉井及其他深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沉井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 2.了解沉井的施工方法; 3.了解地下连续墙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 4.了解墩基础及沉箱基础。 【学习内容】 1.沉井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 2.沉井的施工方法; 3.地下连续墙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 4.墩基础及沉箱基础。 【学习重点】 1.沉井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 2.地下连续墙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 3.墩基础及沉箱基础。 【学习难点】 1.沉井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 2.地下连续墙的作用、适用条件、分类与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