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Concrete Structural Basic Principle 课程代码:09910504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程/必修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课程学时:102学时 课程学分:4学分 修读学期:第4学期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课内试验,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课程 的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1:了解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理解配筋的作用与要求:理解混凝土结 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理解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了解基本构件的一般构造。【支 撑毕业要求1.2】 课程目标2:熟练掌握基本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包括基本公式、公式的适用条件 及基本公式的应用)。【支撑毕业要求4.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排的业要束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12掌摇理论力学、村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 1.工柱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 土木工柱村料、混瓶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 课柱日标 工柱基础和专业知议用于解决复杂工 原理、基础工程等解决复杂土木工程问题所需的基 程问题。 础加识和应用能力。 4研完:能够装于科学原理并袭用科雪 课柱目标2 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完 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土术 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作 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设计实验方案, 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论
——1——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Concrete Structural Basic Principle 课程代码:09910504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程/必修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课程学时:102学时 课程学分:4学分 修读学期:第4学期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课内试验,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课程 的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 1:了解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理解配筋的作用与要求;理解混凝土结 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理解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了解基本构件的一般构造。【支 撑毕业要求 1.2】 课程目标 2:熟练掌握基本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包括基本公式、公式的适用条件 及基本公式的应用)。【支撑毕业要求 4.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 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 程问题。 1.2 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 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 原理、基础工程等解决复杂土木工程问题所需的基 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 2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 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 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信 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土木 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设计实验方案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教学方法 支的课围标 第】章堵论 讲投法 谋位目标1 2 第2章混土结构村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讲投法 课程日标1 6 第3章弯构件的正藏面承载力 讲检法 课程目标1、2 17 第4章全弯构件的斜发画承载力 讲授法 课柱目标12 15 第5章安压构件的藏面承载力 讲投法 课程目标1、2 20 第6章受拉构件的藏面承载力 讲投法 课程目标1、2 4 第】章令拉构件的想曲承我力 讲授法 课柱目标1、2 12 第8章变形、裂缝及延性、耐久性 讲授法 谋程目标1、2 12 第9拿预应力泥藏土构件 讲法 课程目标1k、2 14 合计 102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1章绪论 【学习目标】 1.掌握配筋的主要作用及对配筋的要求,掌握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机理: 2理解结构或构件脆性破坏和廷性破坏类型; 3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缺点,了解其发展概况: 4.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功能、极限状态和环境类别: 5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 1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缺点: 2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 3结构的功能和极限状态: 4.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5.学习本课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习重点】 -2
——2——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第 1 章 绪论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 2 第 2 章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 6 第 3 章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17 第 4 章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15 第 5 章 受压构件的截面承载力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20 第 6 章 受拉构件的截面承载力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4 第 7 章 受扭构件的扭曲承载力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12 第 8 章 变形、裂缝及延性、耐久性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12 第 9 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14 合计 102 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 1 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掌握配筋的主要作用及对配筋的要求,掌握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机理; 2.理解结构或构件脆性破坏和延性破坏类型; 3.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缺点,了解其发展概况; 4.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功能、极限状态和环境类别; 5.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 1.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缺点; 2.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 3.结构的功能和极限状态; 4.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5.学习本课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习重点】
1.配筋的作用及要求: 2.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机理。 【学习难点】 1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机理: 2.学习本课程注意的问题。 第2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学习目标】 1.了解单轴及复合应力状态下的混凝上强度: 2.掌握混凝土在一次短期加荷时的变形性能,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的变形特点: 3理解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 4理解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徐变、收缩性能及工程应用: 5了解钢筋的种类、强度等级、牌号及工程应用: 6掌握钢筋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数学模型及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7.掌握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 8.了解锚固长度的基本要求。 【学习内容】 1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单轴向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复合应力状态下混 凝土强度、混凝土一次短期加荷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混凝土的变形模量、荷载长期 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徐变)、混凝土的收缩与膨胀: 2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钢筋的种类和级别、钢筋的强度与变形、钢筋应力一应 变关系的数学模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3.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粘结的意义、粘结力的组成与机理、钢筋的锚固、保证 可靠粘结的构造措施。 【学习重点】 1徐变的概念及其对结构的影响: 2钢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特性及其数学模型,钢筋的塑性性能: 3.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4.基本锚固长度的计算以及保证可靠粘结的构造要求。 【学习难点】 -3
——3—— 1.配筋的作用及要求; 2.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机理。 【学习难点】 1.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机理; 2.学习本课程注意的问题。 第 2 章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学习目标】 1.了解单轴及复合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 2.掌握混凝土在一次短期加荷时的变形性能,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的变形特点; 3.理解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 4.理解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徐变、收缩性能及工程应用; 5.了解钢筋的种类、强度等级、牌号及工程应用; 6.掌握钢筋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数学模型及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7.掌握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 8.了解锚固长度的基本要求。 【学习内容】 1.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单轴向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复合应力状态下混 凝土强度、混凝土一次短期加荷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混凝土的变形模量、荷载长期 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徐变)、混凝土的收缩与膨胀; 2.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钢筋的种类和级别、钢筋的强度与变形、钢筋应力—应 变关系的数学模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3.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粘结的意义、粘结力的组成与机理、钢筋的锚固、保证 可靠粘结的构造措施。 【学习重点】 1.徐变的概念及其对结构的影响; 2.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性及其数学模型,钢筋的塑性性能; 3.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4.基本锚固长度的计算以及保证可靠粘结的构造要求。 【学习难点】
1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机理: 2基本锚固长度的计算以及保证可靠粘结的构造要求。 第3章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梁、板的一般构造; 2.理解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及其应用,理解配筋率对梁正截面破坏形 态的影响: 3理解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截面内力计算简 图、界限配筋率及最小配筋率; 4.掌握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 算方法。 【学习内容】 1梁、板的截面形式与尺寸,钢筋强度等级及常用直径,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 纵向钢筋在截面内的布置,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率 2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的三个受力阶段,正截面受弯的破坏形态: 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最小配筋率; 4.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正截面受弯 承载力计算方法。 5双筋矩形截面的应用情况,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的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 件,双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6T形截面的定义及翼缘计算宽度的取值,两类T形截面的判别,T形截面受弯 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T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 法。 【学习重点】 1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及其应用: 2配筋率对梁正截面破坏形态的影响: 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截面内力计算简图: 3.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藏面受弯构件正裁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 法。 4
——4—— 1.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机理; 2.基本锚固长度的计算以及保证可靠粘结的构造要求。 第 3 章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梁、板的一般构造; 2.理解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及其应用,理解配筋率对梁正截面破坏形 态的影响; 3.理解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截面内力计算简 图、界限配筋率及最小配筋率; 4.掌握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和 T 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 算方法。 【学习内容】 1.梁、板的截面形式与尺寸,钢筋强度等级及常用直径,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 纵向钢筋在梁截面内的布置,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率; 2.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的三个受力阶段,正截面受弯的破坏形态; 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最小配筋率; 4.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正截面受弯 承载力计算方法; 5.双筋矩形截面的应用情况,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的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 件,双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6.T 形截面的定义及翼缘计算宽度的取值,两类 T 形截面的判别,T 形截面受弯 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T 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 法。 【学习重点】 1.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及其应用; 2.配筋率对梁正截面破坏形态的影响; 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截面内力计算简图; 3.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和 T 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 法
【学习难点】 1.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及其应用: 2正载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截面内力计算筒图的确定。 第4章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斜裂缝的出现及其类别,了解剪跨比的概念: 2.理解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的三种破坏形态、剪跨比及腹筋对斜截面受剪破坏形 态的影响: 3.了解筒支梁斜截面受剪机理,掌握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4.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的验算: 5.掌握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的绘制方法: 6理解纵向钢筋的弯起、截断、锚固及箍筋间距的主要构造要求,并能在设计中 加以应用。 【学习内容】 1.斜裂缝、剪跨比及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 2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机理; 3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连续梁斜截面受剪的性能与承载力 计算、计算截面的位置、截面设计与截面复核两类间题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5.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纵筋的弯起、截断 和锚固:箍筋的设置及间距: 6梁、板内纵向钢筋的其他构造要求。 【学习重点】 1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2.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截面设计与截面复核两类问题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的绘制方法,纵向钢筋的弯起、载断、锚固及箍筋间距的 主要构造要求。 【学习难点】 1正裁面受弯承载力图的绘制方法: -5
——5—— 【学习难点】 1.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及其应用; 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截面内力计算简图的确定。 第 4 章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斜裂缝的出现及其类别,了解剪跨比的概念; 2.理解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的三种破坏形态、剪跨比及腹筋对斜截面受剪破坏形 态的影响; 3.了解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机理,掌握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4.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的验算; 5.掌握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的绘制方法; 6.理解纵向钢筋的弯起、截断、锚固及箍筋间距的主要构造要求,并能在设计中 加以应用。 【学习内容】 1.斜裂缝、剪跨比及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 2.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机理; 3.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连续梁斜截面受剪的性能与承载力 计算、计算截面的位置、截面设计与截面复核两类问题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5.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纵筋的弯起、截断 和锚固;箍筋的设置及间距; 6.梁、板内纵向钢筋的其他构造要求。 【学习重点】 1.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2.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截面设计与截面复核两类问题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的绘制方法,纵向钢筋的弯起、截断、锚固及箍筋间距的 主要构造要求。 【学习难点】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的绘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