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 医德医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有关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中的新进展和前沿研究课题 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某些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着手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 的某些理论和实际问题 4.具有担负本学科相当助教或助研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5.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医学下设各二级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包括: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 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 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疼痛 医学、全科医学、儿内科学、儿外科学、临床病理学、危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因培养需要延期培养者最长可延期1年。 四、课程培养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必修课70分为及格,选修 课60分为及格。课程共计需修满18.0学分,必修课学分可以替代选修课学分。 公共必修课:共7.0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1.0学分 外语(英语):4.0学分 2.必修课:至少4门,不低于60学分,超出的学分可替代选修课学分 统计方法课一门(推荐“医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课程):1.0-30学分 科研方法课一门:1.0-20学分 专业课一门,根据专业方向选择 生命理论进展课一门,根据专业方向选择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1.0学分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0学分 神经科学研究进展:10学分 医学免疫学研究进展:1.0学分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进展:10学分 卫生事业管理研究进展:10学分 中医药学研究进展:1.0学分 3选修课:根据专业和研究方向从研究生课程开设一览表中选择 五、科研实戥培养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实验技术培养和科研能力培养,要求掌握本学科的和相关学 科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六、学术培养要求 1.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应当表明申请人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 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较熟练的技能。学位申请人在学位论文研究、写作和学 位申请过程中必须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本校关于学术规范 的相关规定,尊重知识产权,严谨治学,遵守科研诚信。 2.论文工作要求 (1)开题报告 研究生应在入学后第二学期末之前确定课题并公开进行开题报告,经专家组就研究课题的创新 性、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是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等方面进行评议。开题报告应有详细
13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 医德医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有关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中的新进展和前沿研究课题。 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某些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着手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 的某些理论和实际问题。 4.具有担负本学科相当助教或助研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5.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医学下设各二级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包括: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 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 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疼痛 医学、全科医学、儿内科学、儿外科学、临床病理学、危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因培养需要延期培养者最长可延期 1 年。 四、课程培养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必修课 70 分为及格,选修 课 60 分为及格。课程共计需修满 18.0 学分,必修课学分可以替代选修课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 7.0 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 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1.0 学分 外语(英语):4.0 学分 2.必修课:至少 4 门,不低于 6.0 学分,超出的学分可替代选修课学分。 统计方法课一门(推荐“医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课程):1.0-3.0 学分 科研方法课一门:1.0-2.0 学分 专业课一门,根据专业方向选择 生命理论进展课一门,根据专业方向选择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1.0 学分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0 学分 神经科学研究进展:1.0 学分 医学免疫学研究进展:1.0 学分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进展:1.0 学分 卫生事业管理研究进展:1.0 学分 中医药学研究进展:1.0 学分 3.选修课:根据专业和研究方向从研究生课程开设一览表中选择 五、科研实践培养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实验技术培养和科研能力培养,要求掌握本学科的和相关学 科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六、学术培养要求 1.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应当表明申请人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 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较熟练的技能。学位申请人在学位论文研究、写作和学 位申请过程中必须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本校关于学术规范 的相关规定,尊重知识产权,严谨治学,遵守科研诚信。 2.论文工作要求 (1)开题报告 研究生应在入学后第二学期末之前确定课题并公开进行开题报告,经专家组就研究课题的创新 性、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是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等方面进行评议。开题报告应有详细
记录,经专家组评议通过者可按计划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中期检查 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在论文工作半年后,应在院系范围内汇报本阶段课题工作情况,存在问题 及下一步计划等,与会者提出相应意见或建议,以利于论文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此项工作应有详细 记录。 (3)结题与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完成后,应由所在学系(教研室)公开组织学位论文结题与答辩。答辩专家组由5-7 名专家组成,2/3及以上专家同意方为通过答辩。 3.发表论文要求 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要求以第一作者在SCI(含SCIE)、SSCI、E收录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 篇,或在SCI(含SCIE)收录期刊以第二作者发表的研究论文1篇,或至少在首都医科大学认定 的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篇。 七、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完成全部培养要求,即课程考试合格、修满全部学分、完成学位论文、通过学位论文 答辩、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后,向所在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提交学位申请,经学院和学校学位 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授予学位
14 记录,经专家组评议通过者可按计划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中期检查 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在论文工作半年后,应在院系范围内汇报本阶段课题工作情况,存在问题 及下一步计划等,与会者提出相应意见或建议,以利于论文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此项工作应有详细 记录。 (3)结题与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完成后,应由所在学系(教研室)公开组织学位论文结题与答辩。答辩专家组由 5-7 名专家组成,2/3 及以上专家同意方为通过答辩。 3.发表论文要求 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要求以第一作者在 SCI(含 SCIE)、SSCI、EI 收录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1 篇,或在 SCI(含 SCIE)收录期刊以第二作者发表的研究论文 1 篇,或至少在首都医科大学认定 的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1 篇。 七、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完成全部培养要求,即课程考试合格、修满全部学分、完成学位论文、通过学位论文 答辩、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后,向所在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提交学位申请,经学院和学校学位 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授予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