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教案基础医学院教学部门:教研室:组织学与胚胎学江小华教师姓名:副教授专业技术职称:课程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授课学期: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基础医学院 教研室 :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 师 姓 名 : 江小华 专业技术职称 : 副教授 课 程 名 称 : 组织学与胚胎学 授 课 学 期 :2013~ 2014 学年春季学期
教案首页中文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程名称英文Experiment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13级临床专业本科层次1-420授课对象课时2学时班授课周节上课教室形态学实验室第_8周4第5-6节教学周授课章节第13章消化管教学目标:1、掌握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教学目标2、掌握食管、胃、小肠和结肠各段粘膜层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与要求3、熟悉阑尾的组织结构。教学要求:熟练使用显微镜,辨认各器官及结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与难点2、食管、胃、小肠和结肠各段粘膜层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胃、小肠粘膜层。1、讲授、学生操作与辅导相结合。教学方法2、标本观察与理论及案例相结合。与手段3、简略讲授,以引导为主。教材与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实习指导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教具教具:形态学数码互动实验室、教学标本、实习标本、显微镜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 英 文 Experiment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授课对象 20 13 级 临床 专业 本科 层次 1-4 班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8 教学周 周 4 第 5-6 节 上课教室 形态学实验室 授课章节 第 13 章 消化管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 1、掌握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 2、掌握食管、胃、小肠和结肠各段粘膜层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3、熟悉阑尾的组织结构。 教学要求:熟练使用显微镜,辨认各器官及结构。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 2、食管、胃、小肠和结肠各段粘膜层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胃、小肠粘膜层。 教学方法 与手段 1、 讲授、学生操作与辅导相结合。 2、 标本观察与理论及案例相结合。 3、简略讲授,以引导为主。 教材与 教具 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实习指导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教具:形态学数码互动实验室、教学标本、实习标本、显微镜
粘膜层:Mucosa粘膜下层:submucosa肌层:muscularis外膜:adventitia胃小凹:gastricpit固有层:laminapropria表面粘液细胞:surfacemucouscell胃底腺/泌酸腺:fundicgland/oxynticgland专业词汇胃酶细胞:zymogeniccell壁细胞/泌酸细胞:parietal cell/oxynticcell肠绒毛:intestinalvillus小肠腺:intestinal gland吸收细胞:absorptive cell潘氏细胞:Panethcell中央乳糜管:centrallacteal
专业词汇 粘膜层:Mucosa 粘膜下层:submucosa 肌层:muscularis 外膜:adventitia 固有层:lamina propria 胃小凹:gastric pit 表面粘液细胞:surface mucous cell 胃底腺/泌酸腺:fundic gland/oxyntic gland 胃酶细胞:zymogenic cell 壁细胞/泌酸细胞:parietal cell/oxyntic cell 肠绒毛:intestinal villus 小肠腺:intestinal gland 吸收细胞:absorptive cell 潘氏细胞:Paneth cell 中央乳糜管:central lacteal
3分钟引言部分:介绍本节课的安排,内容概要、重点和难点92分钟基本部分:第13章消化管40分钟第一部分:教师讲授需学生自己观察的标本及示教标本30分钟一、实习标本:5分钟1、食管[55]2、胃底[56]7分钟3、小肠[57]7分钟4、胃幽门部与十二指肠连接处[60]5分钟3分钟5、结肠[61]6、阑尾[62]3分钟二、示教标本10分钟2分钟1、食管一胃连接部2分钟2、嗜银细胞2分钟3、潘氏细胞4、肌间神经丛2分钟5、小肠粘膜上皮粘多糖及糖蛋白的显示2分钟52分钟第二部分:学生自主观察标本、教师答疑、填图小肠粘膜层结构教学内容结束部分:点评作业,总结消化管形态特点,考察教学效果5分钟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介绍本节课的安排,内容概要、重点和难点 3 分钟 基本部分:第 13 章 消化管 92 分钟 第一部分:教师讲授需学生自己观察的标本及示教标本 40 分钟 一、实习标本: 30 分钟 1、食管 [55] 5 分钟 2、胃底[56] 7 分钟 3、小肠 [57] 7 分钟 4、胃幽门部与十二指肠连接处[60] 5 分钟 5、结肠 [61] 3 分钟 6、阑尾 [62] 3 分钟 二、示教标本 10 分钟 1、食管—胃连接部 2 分钟 2、嗜银细胞 2 分钟 3、潘氏细胞 2 分钟 4、肌间神经丛 2 分钟 5、小肠粘膜上皮粘多糖及糖蛋白的显示 2 分钟 第二部分: 学生自主观察标本、教师答疑、填图小肠粘膜层结构 52 分钟 结束部分:点评作业,总结消化管形态特点,考察教学效果 5 分钟
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目的教法注解授课内容时间3引言部分:介绍本节课的安排,内容概要、重点和难点基本部分:第13章消化管9240第一部分:教师讲授需学生自己观察的标本及示教标本一、实习标本讲解实习讲授30标本,引引得51、食管(esophagus)[55]取材:人对比导学生自利用食管,以辨认消化染色:H.E已观察管四层结构为主要目肉眼观察:标本为食管的横切面,呈圆形或半圆形的。管腔不规则,腔内的降起为纵行皱。表面染成紫兰色为粘膜上皮;其下方染色浅为粘膜下层;深层染成红色的为肌层:外表面着色浅而薄为外膜。低、高倍镜:区分食管的四层结构。(1)粘膜层:表面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较厚,基部起伏不平。上皮下方为细密结缔组织构成的固有层,其内有小血管、淋巴组织及食管腺导管的断面(复层立方上皮)。粘膜肌为一层较厚的纵行平滑肌。(2)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其中富含小血管,还可见食管腺的导管和腺泡。食管腺为粘液腺或以粘液腺为主的混合腺。(3)肌层:分内环、外纵两层。食管的上段为骨骼肌,下段为平滑肌,中段二者兼具。两层肌肉之间常见肌间神经丛。(4)外膜:为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2、胃底[56]取材:狗以胃上皮及胃底腺为染色:H.E重点。低倍镜:由粘膜层依次向深层分辨四层结构,重点观察粘膜层。(1)粘膜层: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核椭圆形,位于基部,细胞顶部充满粘原颗粒,在HE染色标本中着色浅淡,胞质透明清亮。上皮向固有层内凹陷,形成短浅的胃小凹(gastricpit)。固有层内有大量紧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引言部分:介绍本节课的安排,内容概要、重点和难 点 基本部分:第 13 章 消化管 第一部分:教师讲授需学生自己观察的标本及示教标 本 一、实习标本 1、 食管(esophagus)[55] 取材:人 染色:H.E 肉眼观察:标本为食管的横切面,呈圆形或半圆形, 管腔不规则,腔内的隆起为纵行皱襞。表面染成 紫兰色为粘膜上皮;其下方染色浅为粘膜下层; 深层染成红色的为肌层;外表面着色浅而薄为外 膜。 低、高倍镜:区分食管的四层结构。 (1)粘膜层:表面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较厚,基 部起伏不平。上皮下方为细密结缔组织构成的固 有层,其内有小血管、淋巴组织及食管腺导管的 断面(复层立方上皮)。粘膜肌为一层较厚的纵行 平滑肌。 (2)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其中富含小血管,还 可见食管腺的导管和腺泡。食管腺为粘液腺或以 粘液腺为主的混合腺。 (3)肌层:分内环、外纵两层。食管的上段为骨骼肌, 下段为平滑肌,中段二者兼具。两层肌肉之间常 见肌间神经丛。 (4)外膜:为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 2、 胃底[56] 取材:狗 染色:H.E 低倍镜:由粘膜层依次向深层分辨四层结构,重点观 察粘膜层。 (1)粘膜层: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核椭圆形,位于基 部,细胞顶部充满粘原颗粒,在 H E 染色标本中 着色浅淡,胞质透明清亮。上皮向固有层内凹陷, 形成短浅的胃小凹(gastric pit)。固有层内有大量紧 讲解实习 标本,引 导学生自 己观察 讲授 引导 对比 3 92 40 30 5 7 利用食管,以辨认消化 管四层结构为主要目 的。 以胃上皮及胃底腺为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