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的名称 (一)命名原则 1上为手,下为足:行于上肢者为手经, 行于下肢者为足经。 2内为阴,外为阳:四肢内侧前中后依次 为太阴、厥阴、少阴;四肢外侧前中后依 次为阳明、少阳、太阳。 3脏为阴,腑为阳:阴经属脏,阳经属腑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一)命名原则 ❖ 1 上为手,下为足:行于上肢者为手经, 行于下肢者为足经。 ❖ 2 内为阴,外为阳:四肢内侧前中后依次 为太阴、厥阴、少阴;四肢外侧前中后依 次为阳明、少阳、太阳。 ❖ 3 脏为阴,腑为阳:阴经属脏,阳经属腑
(二)具体名称 前—手太阴肺经 内侧—手三阴经中—手厥阴心包经 上肢—手 后—手少阴心经 前——手阳明大肠经 外侧—手三阳经中手少阳三焦经 后—手太阳小肠经 前——足太阴脾经 内侧—足三阴经中—足厥阴肝经 下肢—足 后—足少阴肾经 前—足阳明胃经 外侧—足三阳经中—足少阳胆经 后—足太阳膀胱经
(二)具体名称 前——手太阴肺经 内侧—— 手三阴经 中——手厥阴心包经 上肢——手 后——手少阴心经 前——手阳明大肠经 外侧—— 手三阳经 中——手少阳三焦经 后——手太阳小肠经 前——足太阴脾经 内侧——足三阴经 中——足厥阴肝经 下肢——足 后——足少阴肾经 前——足阳明胃经 外侧——足三阳经 中——足少阳胆经 后——足太阳膀胱经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一)走向规律 头(面) 冷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交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交足三阳经; 手三阴经 胸 手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阳经 交足三阴经; 腹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足三阴经足 至胸,交手三阴经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一)走向规律 ❖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交手三阳经; ❖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交足三阳经; ❖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交足三阴经; ❖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至胸,交手三阴经。 头(面) 手三阳经 手三阴经 胸 手 足三阳经 腹 足三阴经 足
二)交接规律 1.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食指端(商阳)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无名指端(关冲)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小指端(少冲少泽)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大趾(隐白)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大趾后(大敦)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小趾(至阴)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二)交接规律 1.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食指端(商阳)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无名指端(关冲)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小指端(少冲少泽)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大趾(隐白)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大趾后(大敦)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小趾(至阴)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2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鼻翼旁(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目内眦(睛明)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目外眦(瞳子髅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2.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鼻翼旁(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目内眦(睛明)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目外眦(瞳子髎)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