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例2-9试观察3组数据的离散情况。32234讲授、举B3633中例2930313424262830323436描述离散趋势的常用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1、极差(range)R也称全距,用R表示,即一组资料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缺点:1)除了最大、最小值外,不能反映组内其他数据的变异度2)不够稳定,样本例数越多,抽到较大或较小变量值的可能性越大,因而极差可能越不稳定2、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range)QQ= P75 - P25 = Qu -QuP25表示全部观察值中有25%(1/4)的观察值比它小,记为下四分位数QLP75表示全部观察值中有25%(1/4)的观察值比它大,记为上四分位数Qu。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连续型变量,特别是偏态分布的资料。3、方差(variance)样本方差:°(X-)总体方差:Xx-n-1N同类资料比较时,方差越大说明数据间变异越大越分散。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4、标准差(standarddiviation)zx?-(x)/n样本标准差计算:直接法S=n-12。-(Ex)/zfS=,加权法Zf-1例2-10120名健康成年男子血清铁含量的标准差zfX-(zf)/zf43640-(2228)/1202=4.37μmol/ LS=Zf-1120-1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5、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SCV:×100%A适用于:1)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例2-11例2-122)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几组资料的变异度
二、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 例 2-9 试观察 3 组数据的离散情况。 A 组 26 28 30 32 34 B 组 24 27 30 33 36 C 组 26 29 30 31 34 描述离散趋势的常用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1、极差(range) R 也称全距,用 R 表示,即一组资料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缺点:1)除了最大、最小值外,不能反映组内其他数据的变异度。 2)不够稳定,样本例数越多,抽到较大或较小变量值的可能性越大, 因而极差可能越不稳定。 2、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 Q Q= P75 - P25 = QU -QL P25表示全部观察值中有 25%(1/4)的观察值比它小,记为下四分位数 QL, P75表示全部观察值中有 25%(1/4)的观察值比它大,记为上四分位数 QU。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连续型变量,特别是偏态分布的资料。 3、方差(variance) 总体方差: 样本方差: 同类资料比较时,方差越大说明数据间变异越大,越分散。 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 4、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样本标准差计算: 直接法 加权法 例 2-10 120 名健康成年男子血清铁含量的标准差 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 5、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 适用于:1)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 例 2-11 2)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几组资料的变异度。 例 2-12 讲授、举 例 100% X S CV = ( ) N X 2 2 − = ( ) 2 2 1 X x s n − = − ( ) 1 / 2 2 − − = n X X n S ( ) 1 / 2 0 2 0 − − = f fX fX f S ( ) ( ) mol L f fX fX f S 4.37 / 120 1 43640 2228 /120 1 / 2 2 0 2 0 = − − = − − =
内容三、描述分布形态的特征数1.偏度系数(coefficientofskewness)讲授理论上,总体偏度系数为0时,分布是对称分布;取正值时,分布为正偏峰;取负值时,分布为负偏峰。2.峰度系数(coefficientofkurtosis)理论上,正态分布的总体峰度系数为0;取负值时,其分布较正态分布的峰平阔;取正值时,其分布较正态分布的峰尖峭。【本讲课程的小结】【本讲课程的作业】1.中位数的适用条件是什么??2.描述定量资料离散趋势的常用指标有哪几个?适用条件各自如何?3.百分数的用途是什么?
内 容 三、描述分布形态的特征数 1.偏度系数(coefficient of skewness ) 理论上,总体偏度系数为 0 时,分布是对称分布;取正值时,分布为正偏峰; 取负值时,分布为负偏峰。 2.峰度系数(coefficient of kurtosis) 理论上,正态分布的总体峰度系数为 0;取负值时,其分布较正态分布的峰平阔; 取正值时,其分布较正态分布的峰尖峭。 讲授 【本讲课程的小结】 【本讲课程的作业】 1.中位数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2.描述定量资料离散趋势的常用指标有哪几个?适用条件各自如何? 3.百分数的用途是什么?
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学A》第2周,第4讲次要摘第三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第一节三类相对数授课题目(章、节)第二节疾病统计常用指标第三节动态数列及其指标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相对数的意义、用途及特点。【重点】率、构成比、相对比的意义及用途。【难点】率与构成比的区别。容内
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学 A》 第 2 周,第 4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一节 三类相对数 第二节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第三节 动态数列及其指标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相对数的意义、用途及特点。 【重 点】率、构成比、相对比的意义及用途。 【难 点】率与构成比的区别。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定性资料是卫生统计学中常见的一种资料类型,其基础数据是绝对数,通过合适的方法对定性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是对其进行统计推断的基础,这次课程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描述定性资料的常用指标的概念、意义、应用及特点,并了解几种疾病统计的常用指标及描述动态数列的指标【本讲课程的内容】案例下面我们通过具体例子先说明为什么描述定性资料要使用相对数指标,然后在详细介绍三种常用相对数的意义、计算、特点及应用,并简单介绍疾病统计的常用指标及动态数列指标。例1某地2005年有38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死亡。其中休克型11例,脑膜炎讲授型27例。某医师由此认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病例中,脑膜炎型比休克型易发生死亡。1.此资料为何种类型资料?2.该医生的结论是否正确?3.欲正确比较两种分型的病死情况还需补充什么资料?这是一个简单的疾病统计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指标来对其进行评估比较呢。第一节三类相对数1、率:表示某现象出现的频率或强度。某现象发生的例数Xk比率=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k为比例基数:%、%o、万/万、10万/10万患病率、阳性率、治愈率、病死率某现象发生的例数XR速率=2(可能发生该现象的例数×时间)表示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出现的频率或强度,如发病率。2、构成比某一构成部分所占的例数
【本讲课程的引入】定性资料是卫生统计学中常见的一种资料类型,其基础数据是 绝对数,通过合适的方法对定性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是对其进行统计推断的基础,这 次课程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描述定性资料的常用指标的概念、意义、应用及特点,并 了解几种疾病统计的常用指标及描述动态数列的指标。 【本讲课程的内容】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例子先说明为什么描述定性资料要使用相对数指标,然后在 详细介绍三种常用相对数的意义、计算、特点及应用,并简单介绍疾病统计的 常用指标及动态数列指标。 例 1 某地 2005 年有 38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死亡。其中休克型 11 例,脑膜炎 型 27 例。某医师由此认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病例中,脑膜炎型比休克型易发生 死亡。 1.此资料为何种类型资料? 2.该医生的结论是否正确? 3.欲正确比较两种分型的病死情况还需补充什么资料? 这是一个简单的疾病统计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指标来对其进行评估比较呢。 第一节 三类相对数 1、率:表示某现象出现的频率或强度。 比率= k 某现象发生的例数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 k 为比例基数:%、 ‰ 、万/万、10 万/10 万 患病率、阳性率、治愈率、病死率 速率= k 某现象发生的例数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例数 时间) 表示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出现的频率或强度,如发病率。 2、构成比 构成比= 100% 某一构成部分所占的例数 各部分例数之和 案例 讲授
说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或分布各部分构成比之和等于100。如死因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构成、职业构成3、相对比A(×100%)相对比=BA、B可以是同性质的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如性别比、医生数/干人口。第二节疾病统计常用指标1,疾病统计资料的来源:疾病报告和报表资料、医疗卫生工作记录、疾病专题调查资料。2.疾病和死因分:ICD的第十次修订本(简称ICD-10)(共三卷),自1993年1月1日起生效。3.疾病统计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有效率、治愈率第三节动态数列及其指标1.动态数列(Dynamicseries)的定义讲授2动态数列常用分析指标(1)绝对增长量(2)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3)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本讲课程的小结】【本讲课程的作业】1.常用相对数及其意义是什么?使用相对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
说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或分布;各部分构成比之和等于 100。如 死因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构成、职业构成。 3、相对比 相对比= 100% A( ) B A、B 可以是同性质的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如性别比、医生数/千人 口。 第二节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1.疾病统计资料的来源 : 疾病报告和报表资料、医疗卫生工作记录、疾 病专题调查资料。 2.疾病和死因分:ICD 的第十次修订本(简称 ICD-10)(共三卷),自 1993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 3.疾病统计指标 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有效率、治愈率 第三节动态数列及其指标 1.动态数列(Dynamic series)的定义 2.动态数列常用分析指标 (1)绝对增长量 (2)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3)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讲授 【本讲课程的小结】 【本讲课程的作业】 1. 常用相对数及其意义是什么? 2. 使用相对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